雍正的“發”與“八爺”的死
近些年,舊物光復,沉渣泛濫,社會空氣中 除了熏天的銅臭,還彌漫著一股刺鼻的霉味。家譜、祠堂、陰宅、冥婚、風水、八卦、風角、推背、納妾等等,不可思議地一下子從地下冒了出來,大搖大擺招搖過市。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爺、末代皇帝、武則天、楊貴妃、慈禧“老佛爺”,漫天飛舞。“公主”、“太子”、“貴族”、“豪門”、“王”、“皇”、“帝”、“霸”,風吹滿眼。企業與機關選址看山向,文體明星出場擇吉日,在“告別革命”的鼓噪中,與信仰失落的同時,善男信女的隊伍正飛速擴大,偽科學與邪教橫行無忌。劉文彩“落實政策”,“文彩豆腐乳”香飄四海;《白毛女》解讀升華:楊白勞理應依法還債、黃世仁扶貧才 是“人間正道”、喜兒嫁黃方為良緣。“發匪”和“拳匪”大遭撻伐,康、梁和孫中山都是極左“過激”,李中堂、袁大總統重新審視,曾文正公依然典范,“下跪服務”、“三陪二奶”、“妻妾成群”、“奶媽”與“雞”重現風光,更不要說黃賭毒的空前泛濫了。
說起來真有點令人困惑:在“專制”年代不可思議不敢想象的現象,大反封建多年之后,怎么倒腐朽為神奇風光遍地了呢?
這個題目太大,于茲不議。這里,想談談“888崇拜”現象。
“888”、“發發發”、“先富起來”、“笑貧不笑娼,笑貧不笑貪”、“有了錢就有了一切”--在金錢拜物教狂熱膨脹的同時,社會也陷入了對于“8”的迷信之中。神話般的暴富與天文數字的財富,簡直令人不敢置信,“勤勞致富”失去了吸引力,權與黑畢竟難于普照,人們更迷信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迷信“8”吧,“8”就是“發”,就是吉星高照,能夠保佑你財運亨通!
說起來極為“小兒科”:“8”“發”相關,巫術中的諧音相關崇拜也。這種崇拜比起金錢拜物教來,資格要老得多,它屬于自史前時期人類最古老的文明。想不到在“全球化”的“信息時代”,它倒與人類最現代化的聯系技術接了軌--連帶有“8”字的電話號碼、車牌號碼也大沾其光,一下子身價百倍,在京、滬、深、穗等大都會,“8”字連串的“稀缺資源”,其價值更是了得。
這真是一個悖論。
這是我想起了另一個悖論:這幾年,熱播的帝王戲中有一部叫做“雍正王朝”,是與“康熙大帝”是可以并稱的帝王戲中的雙璧。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爺也即“四爺”與“八爺”胤禩之間的鉤心斗角真可謂驚心動魄,可結局又怎么樣呢:“四爺”死了嗎?八爺“發”了嗎?
這里,我又想起了明季亡國之君所干的一件蠢事。
到北京旅游,一般人首選的是故宮、頤和園、八達嶺與十三陵,若時間充裕些,也會考慮遠一點的清代的東陵和西陵。北京為元大都,始建于金代,然而,即使是北京人,恐怕也很少能說清金代帝王陵墓的去處。其實,金代九帝的陵墓,在北京房山縣西北之云峰山,其體制宏偉,本來也當與明陵清陵相頡頏的。那么,為什么至今蹤跡全無了呢?原來,它毀于三百多年前的明末天啟皇帝朱由松之手。
其緣故,恰與今日的“8字崇拜”十分相象。讀一讀清代初年重修金太祖與世宗陵墓時的碑文就一目了然了:
“故明惑形家之說,謂我朝發祥渤海,氣脈相關。天啟元年,罷金陵祭祀。二年,拆毀山陵,劅斷地脈。三年,又建關廟于其地,為厭勝之術。”
“有德者昌,無德者亡,與山陵風水原無關涉。”
“清”的國號本來叫做“后金”,在山海關內外的長期爭戰中總是處于下風的明末君臣,不從自身的政治腐敗中去尋找國力衰弱的原因,卻把敵強己弱的原因歸結為祖宗陵墓的風水好壞。以為清人的祖先也即金代帝王在京郊房山的風水好,所以崛起很快,于是就有了毀彼祖先墳陵的愚蠢荒唐之舉--不過,這并未能挽救他們的衰亡。
說遠一點,國民黨逃離大陸之后,包括文革時期,浙江奉化的“蔣母之墓”與“豐鎬房”,一直是完好無損的。這不僅出于祖國統一的大計的考慮,而且也能見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博大胸懷。相形之下,第一次國共合作分裂之后,國民黨倒是掘了毛澤東主席的祖墳的--其動因,與明末的天啟皇帝之掘金陵,是頗為相似的。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說過的一段話并未過時:“我們……不僅苦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而且苦于資本主義生產的不發展。除了現代的災難而外,壓迫著我們的還有許多遺留下來的災難,這些災難的產生,是由于古老的陳舊的生產方式以及伴隨著它們的過時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還在茍延殘喘。不僅活人使我們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們受苦。死人抓住活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