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5日中午13時,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館門前,陽光正明媚。一名身穿美軍制服的年輕男子,左手拿著保溫杯,右手拿著自拍桿走到了戒備森嚴的大使館門前。
他一邊走一邊對著鏡頭說,“我將不再參與種族滅絕,我即將采取極端的抗議行動,但與巴勒斯坦人在殖民者手中所經歷的事情相比,這一點都不極端。”
他把自拍桿放在地上,從兜里掏出軍帽,走到以色列大使館門前,背對著大門,戴上軍帽,把保溫杯里的航空燃料灑在了身上。
然后拿起打火機,開始點火。也許是風大的緣故,連續點火兩次都沒能成功,直到第三次終于成功了,火焰瞬間鋪滿了全身。面對熊熊烈火,他并沒有喊疼,而是挺直了身軀,高喊著“解放巴勒斯坦”。
作為一名真正的軍人,一直持續了數十秒,他才在烈火中倒下,隨后不治身亡。
這名勇敢的美軍現役軍官,名叫亞倫·布什內爾,祖父是越戰時期的美軍軍官,父親是海灣戰爭時期的美軍上校,母親是基督教出版商負責采購的人員,這個出身妥妥的正星條旗。
也正因根正苗藍,年紀輕輕的他得以被吸納進了美國空軍,負責網絡監視的工作,在這里,他看到了許多外人看不到的東西,包括美軍對巴勒斯坦平民的屠殺。
原先以為加入美軍是保衛世界和平,可現在的一切都讓他信念崩潰,于是他選擇了極端的抗議方式。
亞倫作為現役美軍軍官,身上沒有污點,尤其是他正星條旗的出身,采取自焚這樣的方式,對美國傷害極大,所以事發后,視頻很快被官方刪除。
但無論如何掩飾,都無法掩蓋一個事實——美國的宏大敘事在“新一輪巴以沖突”中,被徹底擊穿了。
過去,美國打造了一套以“人權、自由、民主”為核心的宏大敘事,并靠這套敘事獲得了豐厚的收益,誰敢不服從美國的統治,就會被指控有“人權”問題。
客觀地說,世界上存在“人權”問題也不是美國瞎說,關鍵就是美國從來都是選擇性地說,你服從統治,有問題它也看不到;你不服從,沒問題也給你整出來。
盡管這套敘事多年來存在許多小漏洞,但總體還是能正常運作,沒有大的漏洞,源源不斷地給美國帶來收益;直到“新一輪巴以沖突”的爆發,這套敘事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漏洞。
以色列明擺著對加沙搞種族滅絕,作為以色列最重要的盟友,美國你管不管?也別說什么以色列的事和美國無關,天下誰不知道猶太和盎撒是一家呀。
其實,以色列搞這種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不過以前的世界輿論是被西方高度控制的,無論是電視臺這種傳統媒體,還是社交媒體,都是西方的天下。
因此很少出現對以色列不利的報道,哪怕自己的人被以色列干掉了,也會保持沉默。
比如去年的10月13日,一名路透社記者被IDF直接用反坦克導彈打死,但是路透社在訃告中絲毫不敢提死因,也沒有任何譴責以色列的意思。
但自新一輪巴以沖突以來,有三個社交平臺對以色列產生了嚴重不利的影響:X、TG和TikTok。
哈馬斯將TG作為主要宣傳平臺,打擊IDF的視頻通常首發在TG,擊碎了IDF的形象。X傳播了大量對以色列不利的圖片,TikTok則傳播了天量對以色列不利的視頻。
由于用戶數明顯超過另外兩家,且短視頻的受眾通常比圖文廣,因此三者中影響最大的還是TikTok。
TikTok的出現第一次撕開了西方的輿論霸權,上面充斥著大量對以色列不利的視頻,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在加沙劫掠的視頻都是IDF自己上傳的。
說白了,人家就不認為搞搶劫是丑事,光明正大地炫耀。隨著視頻越來越多,世界輿論日益憤怒,美國內部還有良知的人也日益憤怒,曾經的美國式宏大敘事進行不下去了。
在國際上,以南非、巴西為首的發展中國家,組團起訴以色列種族滅絕,雖然國際法院依然在偏袒以色列,不過無所謂,這是冷戰后第一次有發展中國家敢于起訴西方國家種族滅絕,以前向來是西方指控發展中國家,話語權的轉移出現了。
而亞倫·布什內爾的自焚,也是敘事幻滅后的必然結果,如果繼續讓TikTok傳播下去,指不定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亞倫·布什內爾。
所以我們看到,亞倫·布什內爾自焚后沒幾天,美國眾議院能源和商業委員會突然提出了所謂的《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侵害的數據法案》。
這份法案就是要把TikTok搶過來,搶不了就封殺。法案是兩黨共同發起的,顯然是兩黨共識,而且3月2日才提出草案,6天后就在能源和商業委員會以50:0的高票通過。
5天后的3月13日,又在美國眾議院以352:65票高票通過,正常情況下,美國通過一個法案的時間多則以年計的,少則以月計,現在竟然如此神速,半個月就走完了眾議院流程,說明美國統治集團至少達成了部分共識。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利益分配問題了,TikTok即使讓利給國外資本,把算法架設在亞馬遜等云上,依然是要強搶的,因為它有原罪,原罪就是不配合猶太財閥的深度后門控制。
這種原罪和華為是一樣的。華為的交換機,路由器、5G基站 、核心網、海底光纜,不愿意像思科,愛立信一樣,放置后門,那美國就失去了監控能力。
TikTok在巴以問題上的公開公平讓猶太失去了顛倒黑白和修改記憶這兩項高階技能,必須強搶。
雖然吃相很難看,但已經顧不得這么多了。接下來,參議院也有不小的幾率通過,而拜登那邊更是明著說會簽署。在重壓之下,TikTok在美國還有生路嗎?
個人判斷是,大概率沒有。
民主黨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化,事實上這事已經沒法談了。
現在法案到了參議院后,民主黨大佬舒默,共和黨的泰德·克魯茲等人,都說要等一等。
按常規,眾議院通過一項法案的流程是很慢的,TikTok這案子這么快通過,情況極其特殊,說明兩黨已經私下開個小會達成一致。
參議院說等一等,估計最多是看看對方出價,但不會等多久。
拜登說國會通過他就簽字,那這個法案其實已經站在了死亡線上。
TikTok可以考慮收拾細軟,把有價值的東西轉移出去,同時想辦法保證其它國家的份額,不要因為美國帶頭在其它國家也跟著被封,是當前最務實的做法。
當年印度封TikTok時就毫不手軟,今天美國在某些方面已將中國視作敵人,封TikTok其實在所難免。
過去中國企業在出海時,扮演的角色通常只是代工廠,平臺、品牌、技術、標準都在西方手上,和西方統治集團的利益碰撞不大,自然是你好我好。
可當我們不愿意再做代工廠,越來越多進行品牌出海、平臺出海和技術乃至標準出海時,就不可避免地觸碰到了西方統治集團的禁區,不可能再維持過去的“和諧”局面,雙方將不得不進行殘酷的博弈。
冷戰后的局勢就好比籃球聯賽,前三十年是常規賽,各方對于輸贏沒那么看重,只要總戰績能夠進入季后賽就可以了,很多比賽不會拼盡全力,過程中會比較友好,沖突較少。
但現在常規賽結束了,進入淘汰賽,要么出線要么出局的情況下,任何一場比賽都不會輕易認輸,每球必爭,場上的火藥味會越來越濃,沖突當然日益激烈。
不要跟大勢抗衡,如果失去了就失去了吧,想好后面怎么做要緊,跟大勢抗衡,本身就沒有意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