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2月18日消息: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說,蘇聯解體后,他一度以為西方會放棄與俄羅斯對抗的路線,但事實證明這一想法太“天真”。
普京是在接受在“俄羅斯-1”電視臺記者扎魯賓(Pavel Zarubin)采訪時說這番話的,這些話正在引起西方和俄羅斯以及中國網友的廣泛注意。
普京表示,盡管他在安全部門(克格勃)和駐外情報機構工作了近20年,但在政治生涯早期,他是一個“天真”的領導人。
他的談話內容大意是:蘇聯解體,俄羅斯意識形態與西方是相近的,所以,“不再有任何意識形態對抗,也沒有理由對抗”。
但這只是一廂情愿,美國仍然沒有放過俄羅斯,為了地緣政治利益,西方欲將其分成五塊,再逐個征服并獲得它們的資源……
“直到后來,我才意識到這一點,我當初的想法非常天真。”
當年普京”天真“到什么程度?在2001年,他曾經問過歐盟負責人,“你們準備什么時候邀請俄羅斯加入歐盟?”
因為英國首相梅杰在90年代中期宣稱歐盟將接納俄羅斯。
然而,普京等來的卻是一張張冷臉,梅杰答應的事,你找梅杰去呀!
等普京回過神來,卻發現北約進一步東擴了。
2002年,美國單方面退出了美蘇于1972年達成的《限制反彈道導彈系統條約》(簡稱《反導條約》)
然后,美國就在歐洲部署導彈防御系統,普京對此發出了質問。
西方卻合起伙嚴肅地告訴普京:這是為了防止伊朗人。
這比敵意更令人憤怒,這是在侮辱質問者的智商。
2003年,小布什政府不顧俄羅斯反對,發起了伊拉克戰爭。
2004年,美國公然介入俄羅斯大選,利用NGO掀起反普京浪潮。
美俄關系在普京第二任期內直轉急下,2007年2月,普京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出了里程碑式的“反美宣言”。
不管歐洲人如何尖叫,普京跑去圖瓦打獵了。至此,俄羅斯外交政策出現了根本性改變,普京也徹底告別“天真”,對美國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回首當年,對美國天真的人,僅僅是普京嗎?
比普京更天真的俄羅斯人大有人在,有的甚至成了美國代理人。
普京的改變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1952年10月7日生于列寧格勒(圣彼得堡)
降生時風雨大作,白虹貫日,母夢熊而生。少時家貧,敏而好學,文武兼備。
1970年入黨,1975年畢業于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
畢業后就職于克格勃,1985年外派到東德,工作地點在德累斯頓。
1990年,兩德合并,普京扛著一臺高檔電器(洗衣機)與妻子和女兒回到圣彼得堡,住進了克格勃分配的兩居室房子,開始新的人生。
秋天,他成為了列寧格勒國立大學校長梅爾庫日耶夫的助理。
梅爾庫日耶夫又把普京推薦給了列寧格勒市蘇維埃主席索布恰克。索布恰克原先是普京在列寧格勒大學法律系的老師,所以,普京順利地進入了市政府。
1991年6月12日,索布恰克當選市長,他任命普京為圣彼得堡市副市長兼“對外關系委員會”主席,負責招商引資。
圣彼得堡跟莫斯科一樣混亂,在“休克療法”期間,普京枕頭下得放把槍才能入睡,而他的同事,另一位副市長則被人暗殺。
1996年,索布恰克敗選。因為有克格勃舊人脈,俄總統事務管理局局長博洛金幫普京在莫斯科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成為了他的副手。
接著,普京被任命為聯邦安全局局長,葉利欽選擇他,是因為他與莫斯科圈子沒有瓜葛。
90年代末,莫斯科到處是對美國抱有天真想法的人,無論是政治圈,還是學術圈、媒體圈。
普京就身處這種環境,他對美國天真是正常的。反過來說,如果他反感美國,也就不會有后來的故事。
普京是如何在短短三年多時間內成為葉利欽的接班人?
葉利欽于1996年7月獲得連任,民調第三的列別德將軍將選票“轉讓”是葉利欽獲得的重要因素。
作為回報,葉利欽任命列別德為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同時,為了限制列別德,葉利欽在10月又任命寡頭別列佐夫斯基為副主席。
切爾諾梅爾金仍然是總理,而另一名寡頭波塔寧則成了主管經濟的副總理。
總統辦公室主任則由丘拜斯擔任。
別列佐夫斯基、波塔寧、丘拜斯三人組成了“親美包圍圈”,而葉利欽則頻頻住院治療(心臟搭橋、肺病、胃潰瘍、神志不清)
“親美包圍圈”完全執行美國的意志。
年輕的列別德是行事高調,為人囂張,葉利欽離開公眾視線時,他就儼然成為了“新總統”。
在“親美包圍圈”的告狀和力勸下,1996年10月17日,葉利欽下令將列別德解職(2002年死于直升機空難)
1997年3月,葉利欽任命丘拜斯為副總理替代波塔寧,又任命37歲的涅姆佐夫為第一副總理。
4月,七寡頭爆發爭奪最后大型國企的“戰爭”,連暗殺手段都用上,俄羅斯總理、副總理、部長都卷入了這場“戰爭”。
普京因為職務不高,沒有卷入這場骯臟的“戰爭”。
1997年11月4日,葉利欽解除了別列佐夫斯基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副主席職務,以避免他在“戰爭”中優勢過大。
但社會混亂越發嚴重,“休克療法”造成的災難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為了甩鍋,1998年3月23日,葉利欽解除了切爾諾梅爾金總理職務,換上35歲的親美派基里延科。
從換總理開始,普京的時代就開始臨近了。
基里延科上來就遇到了“亞洲金融風暴”,7月,他與丘拜斯一起向美國求救,得到了一筆IMF緊急貸款,但無濟于事。
8月17日,盧布崩潰,銀行體系崩潰,俄羅斯國內幾乎要爆發革命。
葉利欽解除了基里延科總理職務,換上由國家杜馬推薦的普里馬科夫。
普里馬科夫上來就叫停“休克療法”,同時追查腐敗案。
1999年4月26日,腐敗犯罪調查指向了別列佐夫斯基,總檢察長斯庫拉托夫則追查到了葉利欽的核心圈子。
不久,斯庫拉托夫因嫖娼事件被免除職務,國安局局長普京立功了。
葉利欽松了一口氣,5月12日,解除了普里馬科夫總理職務。
5月19日換上斯捷帕申為總理。
斯捷帕申擔任過司法部長、內務部長,他也要追查寡頭問題。
8月,葉利欽在寡頭的壓力下,解除了斯捷帕申職務。
一周之后,葉利欽任命普京為總理。
美國對這一任命感到吃驚,但不干預。因為丘拜斯和寡頭們認為普京的靠山早已垮臺,最多又是一個過渡性的背鍋俠。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宣布辭職,并指定普京為代總統。
由于普京在車臣戰爭中的出色表現,他的民調支持率由5%一路沖到了年底的40%。
葉利欽決定讓大選時間從2000年6月提前到2000年3月26日舉行,否則,一旦民眾熱情冷卻,普京民調會有回落風險。
寡頭們除了古辛斯基之外,全部決定支持普京。
美國認為普京是一位沒有政治根基的小人物,他也逃不出親美派的“包圍圈”,所以,美國不反對大選提前舉行。
最最重要的是,普京的對手是俄共的久加諾夫和前總理普里馬科夫,這兩人任何一位上臺,都是美國和寡頭們的惡夢。
但它們沒有想到,普京才是它們真正的惡夢!
3月,普京以52.9%得票率獲勝,遙遙領先,第一輪就當選總統。
普京優勢如此之大,除了打贏車臣戰爭之外,他還有三項經濟動作:養老金漲20%、公職人員工資漲20%、參戰老兵津貼足額發放。
這些錢都是寡頭們支付的,因為他們太害怕俄共上臺,寧可割肉。
普京上臺不久,7月28日,他邀請所有寡頭到克里姆林宮開會,要他們一一表態。
古辛斯基態度強硬,堅稱國家歸國家(普京負責),生意歸生意,有的寡頭響應了他。
不久,古辛斯基就被收拾,他將媒體航母NTV交給了政府,換取免于起訴,逃到了他的祖國以色列。
11月,別列佐斯基也交出媒體,逃到國外。
美國對此非常不滿,但沒有與普京正面沖突。
普京認為這是內政,并不影響與美國的友好關系。
但美國只忍了兩年多,2003年,因為俄羅斯首富霍多爾科夫斯基問題,美俄翻臉。
他代表著美國石油集團的重大利益,是寡頭當中與美國關系最深的一位,而且他從來沒有公開反對過普京。
但在2003年,霍多爾科夫斯基為了配合美國, 在自己的媒體上極力鼓吹攻打伊拉克,公開跟國家政策唱反調。
霍多爾科夫斯基還用共青團模式組建了一個叫“新文明”的組織,號稱有150萬年輕人,他準備在2004年出馬選總統。
除了外交政策,更嚴重的是,他想擁有獨立的能源政策,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要由他的“尤科斯石油公司”轉賣給歐洲和美國。
他還獨自決定建設通往中國的能源管道,甩開政府與中國談判。
普京不反對這些能源政策,但這一切應由總統決定,而不是商人,這事關國家權力在誰手里的問題。
2003年4月,普京收到關于霍多爾科夫斯基計劃將“尤科斯石油公司”股份賣給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的情報時,決定對他動手。
10月25日,普京派內衛部隊在機場逮捕了正準備坐上私人飛機的霍多爾科夫斯基。
2005年5月31日,霍多爾科夫斯基因貪污、欺詐、逃稅等罪名被判9年徒刑,后來還有追加起訴,直到2013年,他才被減刑,離開了俄羅斯。
此案關系到俄美之間的政治關系、經濟關系、能源關系。
普京當然不會對記者講霍多爾科夫斯基等寡頭的問題,他其實是泛泛而談,說北約、說導彈等大問題。
普京對美國不再天真,真正原因是他看透了美國想要通過代理人控制俄羅斯政治的手段,并且想通過寡頭控制俄羅斯經濟命脈。
普京的潛臺詞就是:俄羅斯決不能再讓美國的代理人進入政府高層,也決不能讓新寡頭掌握經濟命脈,因為他們的祖國不是俄羅斯。
普京維護了俄羅斯的主權和利益,得到了人民的信任和擁戴。
但代價是失去了西方的“民主”商標、失去了西方的獎項、失去了西方的援助、普京成為了西方媒體口誅筆伐的對象。
在親美派眼中, 這些代價是非常可怕的,不可承受的。
但美國敢出兵攻打俄羅斯嗎?俄羅斯親美派要學會站著,不要動不動就跟美國跪下,美國也決不會因為你跪下而善待你的國家和人民。
對美國天真的人越少,建立國際關系新秩序的時間就越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