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亮麗君夫婦從買房,到要說法、被打,到被迫離開城市,一連串熟悉的劇情,彰顯出千千萬萬普通打工人的卑微,讓人不由感嘆:時代的餅干渣,落到螞蟻頭上,就是一塊要命的巨石,頭破血流只是最輕的傷害,尸骨無存才是常態。
這場悲劇中,資本顯然懂得奇正相依的道理:見機會要快,作判斷要準,下手要狠,拉電閘、搶手機、扎胎打人,一氣呵成,絕不拖泥帶水。
然而他們的本領也只能到此為止,走夜路的次數多了,定會影響做人的氣度和做事的格局。再加上相由心生,讓太多人憤怒“圍觀”,不是丑角也會變丑。企業如此,城市也不例外。
這不,反應夠快,麗君的平臺賬號突然解封了,人決定留下了,久違的笑容又回來了。
很多人追問麗君他們為什么又要留下?其實,這件事不需要標準答案、唯一解釋,我有意、你妥協,鼓掌一通過,就是客觀的事實存在,就什么都確定了,“你好我好,柴好火好”。麗君夫婦雖是已經被榨干了剩余價值,但這只是勞動力層面的,如果格局大一點,放到改善城市形象這個層面,他們在短期還是有“臉面”價值的。
為了這個臉面,不得不讓他們看起來眼里有光。
但眼里的“光”離不開心里的“底”。這一點,需要向毛主席學習,他說:以斗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這句話從他幾十年讀水滸的經歷中得來,對于想要留下的諸君,也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要斗爭,先團結。早在江西蘇區時期,毛主席就發現,紅軍里有些干部往往離開實際情況,去估量政治形勢、指導工作,對于犯錯誤的同志則一巴掌拍死,整出了許多問題。他把那些干部形象地稱為“李逵式的官長”,指出他們那樣做的后果:那些李逵式的官長,看見弟兄們犯事,就懵懵懂懂地亂處置一頓。結果,犯事人不服,鬧出許多糾紛,領導者的威信也喪失干凈。
斗爭要講策略。在《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一文中,毛主席說:中國革命且三十年而成效甚少,并不是目的錯、完全是策略錯。用策略進行斗爭的例子比比皆是,他在《矛盾論》中寫道:水滸中宋江三打祝家莊,兩次都因情況不明,方法不對,打了敗仗。后來改變方法,從調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盤陀路,拆散了李家莊、扈家莊和祝家莊的聯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敵人營盤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國故事中所說木馬計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勝仗。
要斗爭,先得自身強大。1954年3月,毛主席在杭州散步時問陪同人員:武松這個人怎么樣,他是英雄嗎?那人回答,武松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武功高強有血性,是個大英雄。毛主席讓他講得具體一點。那人補充道: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為人民除了害;他查明真相為兄報仇,殺死了西門慶、潘金蓮,提著人頭去縣衙自首。可見,武松是一個疾惡如仇、敢做敢當的人。他醉酒痛打蔣門神,顯示了膽識。因此,武松是個真正的英雄。毛主席聽了很高興,給這個回答打了90分。
四大名著里講的,都是社會運行規律。毛主席讀的《水滸》就是這樣,它把傳統文化里正面和負面的東西,真誠、虛偽,狂熱、虔誠,希望、恐懼,全部交織在一起,既融合又斗爭,演繹一出出人間奇觀,千年不變。
不懂這些最基本的規律,想保護自己,談何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