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關于預制菜是否可以進校園的問題,引起了社會廣泛討論。
正方是:學校、專家、制造商,都說沒問題。
反方是:家長、學生,都說有問題。
爭論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目前主流的歸納和總結是:“價格”與“安全、營養、衛生、好吃”方面的矛盾無法平衡。
解決的辦法,于是乎就有了如下兩大路徑:
(1)左側“價格”方面。
“提價說”——提高餐飲費可以解決問題。
“控費說”——加強餐費管理,禁止挪用餐費,保證餐費專款專用。
“補貼說”——加強政府對學生餐飲費用補貼,甚至要求學生有免費就餐權力。
提價說是加強家長負擔,控費說是削減校方權益,補貼說是政府負擔加重。
這個方向的總原則是從錢出發解決問題。
(2)右側的“安全、衛生、營養、好吃”方面。
“監管說”——要求政府對食品安全和衛生加強監管。這是底線和紅線。
“外國說”——要求向國外學習,比如日本的餐飲,就非常好,國內值得借鑒和推廣。特別是學生的食品在營養和好吃方面,日本可稱為典范。
“巴頓說”——這個方法就是借鑒美國將軍巴頓當年解決降落傘的合格率率問題的辦法。降落傘的合格率一開始都是99.9%,巴頓要求100%,供應商說做不到。于是巴頓讓驗收的時候,隨機挑選一個,讓供應商穿上,從天空跳下來。據說是從此達到了100%。于是國內很多人要求教育局官員、校長都要率先吃食堂,和學生一起吃。
監管說增加政府負擔,外國說增加政府和學校負擔,巴頓說增加政府和校方負擔。
總體而言,右側的辦法,講的最多,看起來最聰明,可實際上,你們看看,政府向來負擔很重,還得不斷為企業減負,自身壓力好大,天天盼著要不斷為自己減負,哪里還可能為大家再擔負擔呢?
你讓他擔也可以,他多收稅和費,大家樂意不?同理,左側的“補貼說”也不可行。
校方,你讓他控費,看起來容易,但那是做不到的。“無錫市委巡察發現,全市568所公辦幼兒園小學和初中只有一所學校沒有擠占學生伙食費,90%的學校在食材采購招標中弄虛作假,80%的學校食堂沒有監管。” “江陰市山觀實驗小學時任總務處主任龔秀娟利用職務便利,通過7名供應商、先后96次通過虛開送貨單和發票的手段,貪污人民幣131萬元,相當于每名學生每天 8.5元的午餐費中有5元被克扣。”對此,我的結論就一句話,只要是錢交到了學校,大家就別想控制住它。
那么,提價行不行?百姓負擔已經很重了,還怎么提價?能提到哪里去?提價的話,還讓家長們活不活?所以,這也是不行的。
最后總的結論,以上方法都不行。因為既存的利益格局,很難被打破。誰的利益都不好去碰,誰的利益也損失不起。
怎么辦?
一個天才的絕妙主意,那就是把餐飲和教育相分離。即餐飲不能由學校負責和管理,學校只負責教學,不管飯。誰管飯?家長。因為孩子吃飯問題,歸根結底是家長的事情。
家長怎么管理?
每年(或兩年)召來家長會全體會議,選舉餐飲事務代表,組建董事會。遇特殊情況可以臨時召來家長全體成員會議。學校負責派一名老師或者校長,負責召集,類似董事會秘書。這樣董事會,董秘,股東大會就產生了。然后由董事會負責選擇餐飲公司,制定餐飲要求和制度,并向家長會匯報工作。
在校老師可以選擇同學生一起就餐,也可以選擇自己建立食堂。但必須服從家長代表會管理,不允許參與決策和日常管理。
不管是否師生同餐,都選擇部分優秀教師和部分非代表家長,共同構成監事會。負責食堂的監督管理。
如此,就把財權、人事權、經營管理權牢牢的把握在了家長手里。何愁他們不聽話?
一句話,有代理就有代理費和權力出租問題。所以,必須擴大和加強家長直接管理孩子的權力,削減代理人即學校、政府在餐飲方面的代理權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媽媽從小教大家的東西,家長們長大了怎么就忘了呢?
自己的主,為啥不自己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