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言“兩會”:“短命市長”當休
從黃敏惠爭當四任嘉義市市長說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一屆市長任期應為5年, 根據中央發布的《黨政領導干部職務任期暫行規定》,“黨政領導職務每個任期為5年”,且“黨政領導干部在任期內應當保持穩定”。可自改開以來,有中國特色的官場中,有幾位縣、市、省長干滿過5年?值此“兩會”召開之際,特此進言:相比國民黨的黃敏惠爭選四任中國臺灣省嘉義市市長,中國大陸的“短命市長”必須當休!
一、黃敏惠四任嘉義市長讓人深思
1.黃敏惠梅開四度嘉義市長。《環球網》2022年12月20日報道:在政治板塊綠大于藍的嘉義市,12月18日的嘉義市長選舉,國民黨籍市長黃敏惠得到59874票,以27084票的巨大優勢碾壓民進黨候選人李俊俋。黃敏惠順利連任,梅開四度嘉義市長,更是臺灣地方自治史上,在同一縣市任職時間最長的民選首長。嘉義市自1982年改制后共有11屆市長,其中,黃敏惠擔任第7、第8、第10及剛當選的第11屆市長。
2.黃敏惠政績耀眼深得擁戴。黃敏惠連連就任嘉義市長,奧秘就是黃敏惠主打 “政績牌”,其長期勤耕基層獲得肯定,施政屢屢獲得各項民調高度肯定,政績表現搶眼。她長期執政的主軸,就是關懷弱勢群體、打造友善高齡環境、注重教育,關注年輕人就業、創業及結婚生育等。防疫有成被贊,還普發新臺幣2000元消費金振興經濟,以教育文化觀光創造地方經濟讓市民有感,推進市政建設被大大加分。
3、鄭文燦能叫出500村長名字。由黃敏惠聯想到鄭文燦,2018年11月30日,《環球時報》以《“韓流”下逆風生存 鄭文燦憑什么從民進黨脫穎而出?》為題,報道并透視了民進黨在7個縣市“綠地變藍天”的情勢下,該黨桃園市長鄭文燦卻能逆風生存,在政治生態屬國民黨基本盤的桃園市,大贏國民黨候選人近15萬票,再度連任選桃園市長。
桃園市是臺灣省的六大“直轄市”之一,究其鄭文燦能連任桃園市長的原因,他“把市長當里長來做,四年來跑了兩萬多趟行程,跟市民直接面對面接觸、解決問題。幕僚透露,他經常凌晨兩三點還在線與大家討論市政。據說,他還能喊出全桃園500多個里長的名字。
4.對黃敏惠四任嘉義市長的深思。深思之一:在政治板塊綠大于藍的嘉義市,國民黨的黃敏惠四任嘉義市長;在政治生態屬于國民黨基本盤的桃園市,民進黨的鄭文燦能連任桃園市長。這說明誰做的好,老百姓就選誰當市長。
深思之二:黃敏惠與鄭文燦,并未將“人民最大”的口號和華麗的“人民為天”掛在嘴上,但將其落實在行動上,這說明,做大于說,說得好,不如做得好。誠如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所言:“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
深思之三:市長直接面對是市民,黃敏惠四任嘉義市長其長期執政的主軸,就是注重改善民生生活;鄭文燦任桃園市長最為亮眼的是 “勤政”,最得人心的就是“不分藍綠”地勤耕基層,被稱為“能跑的市長”。這說明為什么人服務,這是贏得執政權的關鍵。只有為最廣大的底層群眾服務,才能贏得人心,才能贏得選票,才能贏得“江山”!
二、中國大陸的“短命市長”是一大特色
民選市長干滿任期,這本是世界各國的小兒科常識。可自改開以來,中國大陸總計374個縣級市,294個地級市、4個直轄市中,能干滿一個任期的市長,卻如鳳毛麟角,“走馬燈”地換市長,讓“短命市長”成了中國一大特色。
1.邯鄲市17年換9個市長。1992年4月唐若昕任邯鄲市長,趙祿祥繼任邯鄲市長,張秋陽市長任期僅一年,宋恩華接替,2002年張力繼任邯鄲市長,邯鄲市長聶辰席,2004年6月王三堂市長,市長趙國嶺,2008年郭大建代理市長,過去17年換9個市長,邯鄲市長成了名副其實的“走馬燈”。
2.鐵嶺市10年換7任市長。自2012年5月至2022年8月,鐵嶺市換7任市長:2012年5月-2013年2月吳野松;2013年7月-2014年9月林強;2014年9月-2016年2月孫軼;2016年3月-2016年12月姜周;2017年12月-2019年4月李士偉;2019年4月-2022年8月隋顯利;2022年8月,李文飆。其中,更奇葩的是16個月換3任市長。2016年10月,姜周當選為鐵嶺市市長,2017年1月,方守義當選為鐵嶺市市長;2017年12月,李士偉代鐵嶺市長。
3.市長任期不滿兩年是普遍現象。中國市長協會曾就市長任期做過一次調查:在中國的661個城市中隨機抽樣調查了150個城市,目標選取對象是這些城市的市長2002年到2006年的任期。其中更換了一次市長的城市有92個,占61.3%;更換了兩次的有38個城市,占25.3%;一直沒有更換的占13.3%,只有20個城市。 改開后的中國市長,平均任職不到2年,有的省甚至不滿14個月,“短命市長”就成了一個鮮明的中國特色。
三、“短命市長”的五大危害
“走馬燈”換市長,危害深遠,其集中體現為5點:
1.“短命市長”屬嚴重違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一屆市長任期應為5年, 根據中央發布的《黨政領導干部職務任期暫行規定》,“黨政領導職務每個任期為5年”,且“黨政領導干部在任期內應當保持穩定”。可如此“走馬燈”地換市長,這不屬于嚴重地違法行為?
2.“短命市長”緊連“爛尾”。市長雖然“短命”,可拍腦門決策,拍胸脯表態,拍屁股走人,卻成了特色官場一大“長命”。以致“一個和尚一本經,一個市長一個令”。 前任市長確定的建設項目,繼任者往往另起爐灶。市長更換越頻繁,其造成的城市建設、工業園區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出現大規模的“爛尾工程”就越多,其所造成的巨大浪費,真真令人觸目驚心。
3.“短命市長”成腐敗的土壤。頻繁地換市長 ,無疑給賣官鬻爵提供了商機。鐵嶺市市10年換7任市長,并有多位提拔調到外市任市長,從其落馬的罪行通報看,有一多半存在花錢買官行賄。一個市10年換7任市長,這“短命市長”本身就很難造福一方,還如此輪流貪腐,這怎不讓一方百姓遭殃?!而且,頻繁地換市長同頻繁地換縣長、局長、鎮長等,那是緊密相連,就在這頻繁的更換官員中,給賣官鬻爵的腐敗,無疑提供了豐富的土壤和很大地活動空間。
4.“短命市長”遲滯經濟發展。邯鄲市民認為,邯鄲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短命市長”造成。市民總結了“邯鄲四大怪”,其中第一條就是“書記市長換得快”。還有的市民說,市長任期平均不到一年半,不要說踏遍邯鄲山和水,摸透市情縣情民風民情,就是把四大班子領導、100多個局委及各縣區黨政“一把手”大致熟悉一遍,恐怕也難做到。如此,咋能叫出所在市所有村長的名字?而且,作為一種官場現象,越是“短命市長”命短,這個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越落后,或者說,越是落后的地區,越流行“短命市長”。
5.“短命市長”嚴重脫離群眾。市長的屁股都沒坐熱,就被換掉了,百姓自然對誰是“父母官”根本無感,也根本不關心誰來當“父母官”,因誰來都一樣,來不來都一樣!以致到沈陽這樣的特大城市,在街頭問1000個販夫走卒,幾乎都不知道誰是市長。市長不知基層百姓,百姓不知誰為市長,這兵不知將,將不知兵,乃兵家大忌,如此“上下不知”,如此上下無信,還怎么去解決民生疾苦?還怎么團結一心去打實現現代化的“攻堅戰”?
結束語:值此“兩會”召開之際,特此建言:作為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應該認真傾聽來自民間的不同聲音,不要老把說真話的當“敵對勢力”看待,不要老想法設法地讓“置疑”的人閉嘴。最應該做的事認真落實《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法》和《黨政領導干部職務任期暫行規定》,讓改開以來就長期存在的“短命市長”現象,早日休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