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承包地里,寧夏永寧縣閩寧鎮園藝村村民王新喜不自禁:“再也不用為水發愁了,政府把咱農民的事真放心上,送來了‘幸福水’。”由縣政府投資2300萬元的“黃河一二三級揚水泵站改造項目”4月下旬完工通水,讓閩寧鎮5個移民村4萬畝農田灌溉有了保障。(6月14日人民日報)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各級各類黨員干部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從深層次上來反對“四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最大限度維護群眾利益,讓廣大人民群眾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這一活動的開展,讓“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機關作風逐步改變,讓公車私駕、公款吃喝、贈送禮品、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四風”問題逐漸消失,讓廣大群眾看到了真真切切的改變和實實在在的效果。
但是,我卻認為,這與廣大群眾的期盼之間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就現在的基層來講,由于長期以來形成的機關病,絕大部分走基層活動都還僅僅是走馬觀花,還停留在表面上。群眾所受到的實惠,不外乎就是得到了幾百元錢、幾袋米、幾桶油等,但這些對改變群眾生活狀況又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呢?就筆者來看,這只是“隔靴搔癢”,還不能算是真真正正地為群眾辦了實事、辦了好事。而且,現在的物質生活水平雖然還算不上富裕,但幾百元錢、幾袋米、幾桶油決不可能為群眾的生活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很自然,也就不可能是群眾最大的期望。
現在的群眾,他們更希望黨員干部能深入群眾,為群眾帶來技術、帶來政策,為群眾辦幾件上得了臺面的實事,為加快當地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群眾增收致富打基礎。像現在正在開展的“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川中農業項目、退耕還林后續工程、小農水工程等,要為農戶修道路、建水池、砌田埂,從交通、水利、產業諸多方面助農增收,就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所以,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群眾所面臨的困難更多了、矛盾更集中了、搞活經濟的愿望更強烈了。在這一關鍵時期,我們就更應該借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東風,派出大量黨員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工作,在與群眾嘮家常、傳技術、帶政策中,了解群眾的具體困難和真實愿望,為做好群眾工作準備充分的第一手資料。只有這樣,才能像寧夏永寧一樣,從群眾所盼做起,向突出問題開刀;只有這樣,才能掌握群眾的真實愿望,為群眾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只有這樣,所辦的事才會是群眾所期所盼所想;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我們黨的優越性和先進性;也只有這樣,我們黨才會受到廣大群眾歡迎和擁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