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建
“老外街頭扶摔倒大媽遭訛1800元”,3日,網上一組圖片引起廣泛關注。而據新京報記者調查,此組圖片所表述內容與事實有所出入,該大媽的確被老外撞倒。目擊者稱,老外駕駛無牌摩托車撞人后,用中文辱罵被撞者。今日上午,有四名警察返回現場調查此事。知情人透露,當事大媽并非碰瓷,且對此圖片所述表示憤怒。(12月3日 《新京報》)
有圖,未必有真相,而事實往往比傳聞還要慢半拍。就在四川達州訛人老太事件余波未了的時候,北京街頭的這一幕,如果立場先行之后,確實容易激起公眾的憤懣與聯想。因為“大媽訛老外”事件,似乎充滿著戲劇化的看點:譬如可能涉及國人的劣根性、涉及倒地老人該不該攙扶的拷問等。那些傾向性的描述、一邊倒的棒喝,在“碰瓷大媽”與“外國小伙急哭了”的煽風點火之下,圍觀者儼然都站在了道德制高點,將當事人釘上了臆想中的恥辱柱。
目擊者的證詞顛覆了“大媽倒地訛人”的想象:老外不僅沒有哭,還頻頻用中文罵人;當時老外開著無牌照的黑色摩托,還載著一位中國女性。真相可能還有待繼續厘清,但所謂“大媽倒地訛人”事件基本已可定論為杜撰的劇本。值得反思的是,為什么在信源未必可靠的公共傳播中,眾口鑠金地、不約而同地認定了中國大媽一定是背信棄義者?
烏龍事件背后,顯然有著不言而喻的兩重背景:一者,我們寧可深信外國人無辜、而咬定國人失德,這種主題先行的邏輯,隱喻著民間道德生態已經出現了斷裂與失衡。曾經的說法是“禮失求諸野”,但如果民間道德不能在轉型中深度重構,這種蝴蝶效應就可能成為相互之間有罪推定的一把匕首。二者,客觀理性的真相,在這個微傳播時代越來越稀缺。什么驚悚、什么吸引眼球,往往就會成為訊息攀附的“爆點”。在網絡化的海量資訊中,傳播與擴散變得異常容易,評價與站隊也更是司空見慣,但公共理性顯然還沒有培厚起來。一邊倒的不求甚解、甚至別有用心,很容易成為輿論倒逼的力量,深深傷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譬如“老外扶女子被訛”事件發酵之后,當事人就直言,“好多人打電話罵我”。
一份意外險,扶不起跌倒的老人;一份攙扶指南,也不會讓道德自動校正。杜撰“倒地訛人”事件,只會放大道德行為的成本,令良善者后怕、令道德者糾結。它在成全“該出手時不出手”合理性的同時,也令自己陷入無人伸手的危險之境。一兩個壞老太,或者三五個壞大媽,說到底不過是袖手旁觀者的一個小馬甲。只是,在這種輪番的杜撰與虛構之下,本就脆弱的道德空氣日漸稀薄,人人自危、人人動輒得咎,而冷血者,真的就越發心安理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