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困境能教給中國什么
日本《外交學者》雜志網站8月6日文章
隨著國債價值被華盛頓政治決裂進程所挾持,作為美國國債最大外國買主的中國似乎只能抱怨。從長遠看,此類事態發展可能損及美國的民主和人權議程,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它們或將有利于國際金融形勢。
在政治領域,中國政府私下里樂見(美中)相對寬松和嚴密控制但能做出集體決策的體制對比。這對中共慶祝建黨90周年是利好消息,尤其在現今融入全球化的中國社會對政府形成巨大壓力之際。
盡管中國正力爭實現刺激計劃執行后的經濟“軟著陸”,但美國的財政問題將被用來提醒焦躁不安的選民:民主不能確保最終符合全民福祉的正確折中方案。無論是歐洲在共同承擔日益迫近的債務違約過程中所暴露的問題,還是日本經濟的持續衰落,均不足以支持中國需要政治體制自由化的論調。其實,凡此種種更加難以縮小中西方在全球問題看法上的文化分歧。
但在經濟領域,最近的事態發展或將促使中國采取更加咄咄逼人的做法,重新調整過去10年加劇中美關系緊張的人民幣匯率和貿易等相關政策。美國的財政困境將進一步堅定人們的看法,即中國沒必要繼續產生只能用來購買逐漸貶值的美國國債的貿易盈余。
中國如今每年對外直接投資已達600億美元,是其貿易盈余歸宿的另外一個選擇。但海外投資的敏感性使中國不太可能在經合組織內尋找到極具吸引力的機遇。盡管未來幾年海外投資增長前景看好,但不能滿足中國實現資產多樣化的目標,而且收益也容易受匯率波動的影響。
因此,中國的領導層不再對積累外匯儲備的收益抱太多希望。隨著未來幾年內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開始減少,中國過去依賴出口創造就業機會的意義已大不如前。相反,其所面臨的更大挑戰不是大量創造體力勞動崗位,而是滿足10年來數量已翻番的大學生的就業需求。中國當前承受的壓力是發展高附加值的服務和知識密集型產業。
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迫切需要將推動中國放棄重商主義。在中國政府看來,人民幣在國外得到更廣泛使用將有助于本國避免遭受美元、歐元和日元不穩定及貶值的影響。他們還希望享受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后帶來的威望和好處。當然,要使人民幣真正成為一種國際貨幣,中國還需加速構建相關必要機構和管理制度的進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