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國際上撿破爛,連核廢料也要!
Yangguo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中國總是在國際上扮演“撿破爛”的角色。凡是“洋垃圾”,從洋鬼子扔掉的舊衣褲(不知道沾了多少細菌),到廢舊電子元件(重金屬污染啊),然后是什么“MBO、IPO(據說國外早就不玩了)”,一直到今天展示的核廢料,中國通通照單全收……總之,凡是沒人要的貨色,凡是臭名昭著的東西,凡是惡心人的玩意,凡是連廢品收購站都不要的垃圾,中國人就統統收集回來……
我真不明白,中國人為啥就這么下賤呢?為啥別人都不要的破爛,中國人就非得撿回來不可?
撿破爛就撿破爛吧,某些人就沒有眼睛看仔細嗎?怎么連核廢料都敢要?西方大國還沒有把核廢料處理技術搞成功,中國也沒有搞成功,為啥中國就非要出來逞能?
放射性物質的儲存、運輸,關系到無數人命,以及無數后代,甚至可能會引起外交糾紛(一旦糾紛升級就是世界大戰)。如此重大的決策,居然在全國人民都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把協議簽了?我很想知道,法國給了你們什么好處,讓你們如此賣命?不但自己屁顛屁顛地賣命,還要搭上全國人民的身家性命?
這個協議,全國人大知道嗎?全國政協知道嗎?全國人民事先知道嗎?特別是,有沒有人征求過甘肅人民的意見,甘肅人民有沒有同意過?
我真為甘肅人民感到悲哀。甘肅人民一直過著貧困的生活,國家有什么好事情都輪不到甘肅,只有國家需要一個超級垃圾場的時候才會想起來甘肅。
如果這項工程建成了,我敢說甘肅以后再也不能住人了。核廢料啊,國外試圖處理,結果出了N次事故,中國的處理技術也沒有聽說先進到什么地方去,再加上萬一有些人做事情漫不經心,再搞一場“切爾諾貝利”……嗯,甘肅人民就是一群小白鼠,用來做核誘變試驗的……
甘肅金塔縣成國際核廢料處理基地
2011-01-16 10:23:11 來源: 南方周末(廣州) 跟貼 172 條 手機看新聞核心提示:一個價值約2000億元的“天價”核電大單,一項不為公眾所知的核廢料處理工程,它不僅攪動了西北邊陲小城,也攪動了試圖在核電狂飆中有所斬獲的核電企業。目前對利益各方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以及選擇更先進的技術。
近年來,中國核電建設大提速。圖為一處核電工程建設現場。
中國核電發展趨勢圖
戈壁小城的沖動
在甘肅省嘉峪關市政府大樓的背后,有一幢不起眼的6層小樓,門口掛著“中核甘肅乏燃料后處理工程籌建處”的牌子。當地一位官員指著這幢樓,對記者說,“那里的事辦成了,嘉峪關的發展不可限量。”“那里的事”涉及一筆近2000億元的核電大單。2010年11月,中國核工業集團與法國阿?,m公司簽署協議,在中國西北某地建設一座年處理規模達到800噸的乏燃料后處理基地。
乏燃料是指在核反應堆內燒過的核燃料,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其提取出來循環使用。無論從安全還是經濟角度考慮,乏燃料的后處理都是全球核能大國核能發展的關鍵一個環節。
多位參與了項目選址論證的專家向記者證實,目前該項目基本選定在甘肅省嘉峪關以北的金塔縣內。按照核電項目“工作區與生活區分離”的原則,如果該廠建成,那么專家和工人的生活區將基本劃定在距金塔縣相對較近,但又保持了一定距離的城市——嘉峪關、酒泉或玉門。
一時間,千億核電項目刺激了這幾個戈壁偏遠小城的“神經”。
據嘉峪關當地一位官員透露,建設乏燃料后處理廠的消息自2009年年初就傳開了,過去的兩年里嘉峪關市政府相關領導四方活動,“包括發改委、中核集團相關上級單位都去過”?!胺θ剂虾筇幚韽S區肯定在遠離人煙的地方,而包括行政、科研、生活以及其他附屬產業,已經八九不離十,定在了嘉峪關。”該官員向記者很肯定地說。
不過,一個月前,酒泉市市長也在向媒體描繪“以風電為牽引,包括核乏燃料處理”的產業集群發展思路。玉門市作為中核404集團的老生活區所在地,據說也在積極爭取作為未來千億項目的生活基地。
對于這幾個人口稀少、資源貧乏、支柱產業單一的戈壁城市來說,一個千億項目所能帶來的配套產業和投資,無疑是一根發展的“救命稻草”。
以嘉峪關為例,其已經新建的機場航站樓,和正在建設中的高鐵項目,“在向上級審批要地要錢時,拿這個核電項目說事都管用。”上述地方官員告訴記者。
“核垃圾”兩難
然而,核能的安全性和環境風險一直是人們爭議的焦點,自1986年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后,關于核廢料處理的抗議聲就在國際上不絕于耳。
2010年11月5日,一輛載有123噸高放射性核廢料的列車從法國出發前往德國,一路上突破了近5萬名抗議者在沿途的重重阻攔,4天后才抵達了目的地。這些源自德國核能發電廠產生的廢料,此前被送到法國阿海琺集團下屬一家核燃料回收廠進行處理,然后按計劃用火車運回德國,存放在一個過渡性的核廢料儲藏地。
這已經不是法國公司——阿海琺第一次在運輸核廢料途中遭遇“攔路虎”。作為商業化運作核廢料后處理的領軍企業,阿?,m公司的客戶包括德國、俄羅斯、日本等很多國家的核電站。作為國際“核廢料處理中心”,核廢料在法國與這些國家之間往來運輸,所到之處,無不遭到民眾的強烈抗議。
據接近該項目的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合作之初,法國方面就表示了將此項目作為亞洲核廢料回收中心的想法,而這一想法也得到了國內專家的證實。 “2009年,受到韓國出口核電站到阿聯酋的刺激,中國的核電站也在躍躍欲試希望能夠走出國門,出口到一些發展中國家?!睆B門大學能源研究院院長李寧教授告訴記者,“沒有配套的核廢料處理設施,其他國家很難處理核廢料,我國能否提供后處理服務,直接影響了我國核電站的出口?!?/p>
這意味著,今后運往甘肅的核廢料,不僅來自國內的核電站,還很有可能來自周邊國家?!盎厥占夹g是否成熟”已經成了專家擔憂之處。
環保部核安全司核燃料處處長邵明昶表示,核廢料回收確實存在回收安全的問題,因為采用化學方式,工藝流程比較復雜。乏燃料后處理成本非常高,對工藝流程、設備以及材料要求非常高。
不過,嘉峪關等市的地質條件特殊,地處沙漠邊緣,四周人煙稀少,從而成為中國核工業理想的發展區域。同為戈壁區的北山地區即是中國核廢料處置庫的集中地。因此該地發展核廢料回收工業確有地利之便。
這使得它們在外資核電企業眼中炙手可熱。
幕后商業“推手”
2011年1月3日,“中國核能技術獲重大突破,鈾利用率提升60倍”的官方消息,高調宣傳了我國在核廢料處理技術上的突破。
“這其實是在釋放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就是法國不跟我們合作,我們自己也能搞,”一位接近該項目的知情人士這樣詮釋這條新聞。圍繞這個價值2000億的合作項目,中法也在投資形式和合作比例上“拉鋸式”談判。“現在阿?,m缺合同,其處理設備正處于‘吃不飽’的狀態?!鼻迦A大學陳婧研究員透露。
自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阿?,m就開始為國際客戶開展商業化的核廢料回收服務。作為目前全球唯一一個實現工業化、滿負荷運轉的核廢料處理工廠,阿海琺的拉黑格處理廠產能目前大概在800噸/年。陳婧認為,這個廠的滿負荷產能應該在1600噸以上。
自2009年痛失阿聯酋4座核電站200多億美元的“大單”之后,阿海琺在法國的核電領導地位就遭受嚴重質疑;與此同時,本應在今年竣工的法國和日本合作、建設在日本的核廢料回收廠,也由于某些技術原因而延遲。
顯然,來自中國的千億合同無疑可以填補阿?,m的產能空缺。
在中法工業協議簽訂之后,阿海琺中國區總裁安德龍第一時間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阿?,m將提供從建設到正常運營的一整套工藝,技術支持以及主要部件?!暗唧w內容還未確定”。
不過,談判僵持在了價格上。陳婧表示,“即使價格下降到1000億,對于目前引進法國技術和設備來說,仍然比較昂貴?!?/p>
即便如此,在另一個“巨手”推動下,千億核電大單也在一片爭議聲中逐漸“現形”,這即是一手握緊了中國核電從裝備到后處理整個產業鏈的中核集團。
“這個脫身于前核工業部的巨型國企,背負著沉重的包袱。”李寧說。在與中國廣東核電集團這樣“年輕”的企業相競爭,尤其在核電站的商業化運作上,中核集團明顯有些吃力。
“各自都想在自己的產業鏈上做大做強,”中國核動力榮譽院長、前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干事錢積惠教授對記者坦言,“中核拿到一個大單,由國家出錢,搞活后處理環節,這對于中核來說非常劃算?!?/p>
錢積惠坦言,他最大的擔憂在于:如今的千億核廢料回收項目,是否也會如當年國家引進“AP1000”核電技術一樣,成就的僅僅是“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一家的利益?
“可以等一等”?
在中國,最早提出乏燃料后處理技術問題的緊迫性是在2004年。時年,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顧忠茂曾上書國家領導,拋出這樣的結論——“我們的后處理技術比印度還落后20年”。
此言論一拋出,國家相關領導立即做了批示,但終究還是落得“雷聲大、雨點小”。
據知情專家介紹,近日宣布取得重大突破的研發項目,是以中核404公司為基地開展乏燃料后處理研發的成果,該項目前后獲得的科研經費不足20億,卻前后歷時24年。
相比研發工作的緩慢,急于上馬商業化運作項目,在很多專家眼里,認為并“沒有必要”或者“可以等一等”。
“上核廢料回收項目只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鈾原料不夠了。”在錢積惠看來,目前經過回收循環得來的二次鈾料,遠比目前市場上的新鮮鈾料貴得多。
國家環保部核安全司核燃料處處長邵明昶表示,在國際上,核廢料回收并沒有大規模使用,天然鈾的成本還是低很多,而且核廢料回收技術只有應用在第四代核反應堆上,其經濟效益才可能更好。
與此同時,國內核電站設計運行之時,都準備了充足的廢料暫存池,“處理核廢料問題并不是那么緊迫?!敝锌迫A核電技術研究院主任傅先剛告訴記者說。
從目前的國際做法來看,除了法國、英國以及俄羅斯等國在上個世紀就走上了“乏燃料回收和循環”的道路,其他國家仍然在保持觀望。經濟效益、安全風險以及技術成熟度等因素的考量,都成為目前觀望的主要因素。
其中,旨在由大國“回收”核廢料的建議——布什政府時期考慮推行的“全球核能伙伴框架”和普京政府推行的“全球核能基建框架”——也在國內巨大的政治和公眾壓力下,同時在美國和俄羅斯擱淺。
保持“觀望”并不代表在核燃料回收技術的研發上”停滯”?!半m然沒有做商業布局的考慮,但美國能源部和國家實驗室一直在政府的積極支持下發展核燃料回收技術,以提高這一技術的性能。”李寧表示。
國家環保部核安全司核燃料處處長邵明昶認為,國內肯定是要走”閉合循環”,即“對乏燃料進行后處理,從中回收鈾、钚等循環利用核燃料的道路”,國內的技術來看,從軍工來說,有回收的技術,但從民用來說,技術有異曲同工之處,但還未商業化。
“與法國合作,這一周期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建成核燃料回收廠也得等到2020年,根據目前我國研發水平,在2025年實現自主建廠是非常可能的。”參與了日前公布取得“突破進展”的核廢料處理研發項目的專家,這樣自信地告訴記者說。
|
核廢料再處理環境污染風險極高 |
|
|
|
|
中國大力發展核廢料回收并無必要 |
|
|
|
|
世界處理核廢料主流方式仍為“永久儲藏” |
|
|
|
|
|
|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