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還是極端神經?
筆者在博客開通之初,曾就哥本哈根氣候大會立論?!毒┒甲h定書》在前,坎昆氣候峰會在后,“新三國”鼎立持續上演,利益博弈似乎愈演愈烈。
地球氣候到底朝著什么方向在變?兩種觀點尖銳對立,一種是:全球變暖;一種是:地球將進入小型冰河期。但我們看到的事實是,最近的五年,至少遇到了兩個“嚴冬”,猶以今年為烈。北美洲和歐洲的暴風雪,紐約與莫斯科“同病相憐”。中國北方的嚴寒、南方的凍雨,也是幾十年一遇。
于是,有了一個頻率極高的新詞:極端天氣。真應該欽佩某些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毫無尷尬,頗有靜氣?;蠲撁撘粋€阿Q,腦袋上腫起了大包,卻躲在角落里,喃喃自語:兒子打老子。
其實,都是“專家惹的禍”!什么極端天氣?更大的可能,是極端的神經,極端的功利!一如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房頂掉下一片瓦,能砸著好幾個“經理”?,F在是尊重知識,走在大街上,一不小心就會遭遇一幫“專家”。這跟三伏天的情形一樣,一場透雨,松菇、榛蘑見風而長,其中自然也夾雜著一些毒傘、狗尿臺之類,真得小心上當受騙。
人類要學會敬畏自然。宇宙中存在著一種守恒定律,從地球誕生至今,每隔數萬年左右,地球上的氣溫就會經歷一次溫暖期與冰河期的循環。根據地質學上的資料,在80萬年內就發生了30次以上。兩次冰河期之間,地球的氣溫較暖和,稱為間冰期。人類過度地消費資源,會造成局部的破壞,自食惡果,但如果據此而認為能影響地球冷暖,實在是高估了自己的能量。目前人類對地球的認知還十分有限,被動解釋猶恐不及,硬要把無知變成狂妄,足見其不自量而已。
善良的人們要警惕幕后的黑手。哥本哈根會議最能說明問題。發達國家通過氣象變化打壓發展中國家,逼迫這些國家承擔難以承受的減排指標,不答應就給你扣上“綁架會議”帽子,至于置身其中的許多專家,不過是供人驅策的鷹犬。中國人一貫信奉的中庸之道一點都派不上用場,因為強權者根本不厚道。
應當揭穿某些專家的“博學”偽裝。既然自命不凡,做出預測總該是專家的本分吧,做不出。怎么辦?“極端天氣”,好嘛,老天爺惡作劇,怪誰?按照這個邏輯,地震至今不能預報,當然該是“極端行為”了。自然界的“攪局”擺平之后,科研經費、形象代言、政府津貼等任由靜悄悄享受,樂在其中矣。也許涉嫌偏頗,但還是要冒叫一句,當今之世,恐怕最不講科學的,正是那些罩著“科學家”光環的專家們。
當著集體爆發“極端的神經”之時,作為利害方的百姓,一定要頭腦冷靜。為生存著想,把“不可抗拒災害”和風險預算打入經營成本,肯定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