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劍的孔子何時才能“亮劍”?
佩劍的孔子像立于國家博物館“院內”,究竟是為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守靈?還是在頗具輝煌的當今時代再貼上個“文治武功”的盛世標簽?抑或是以此喚醒國家真正的“文武之道”?三者似乎很難兼顧。但由于與天安門廣場做了鄰居,使這一雕像的落成變得更加意味深長。
雙手作揖面帶微笑的孔子,向世人敞開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仁者情懷,而腰間的佩劍也無聲地向人們表達著勇者無懼的武士情結。千百年來,后人對孔子的誤讀無疑讓孔子像的落成惹上爭議,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創作者意圖發揚“文武之道”的本意。
孔子“少也賤,故能鄙事。”約“三十而立”,收“束修”自立學堂,開天下先。孔子曾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但屢屢受挫,才改“現實政治”為“政治理想”,整理了“六經”,從此傳世揚名。早在十八世紀,有“歐洲孔子”之稱的法國著名作家伏爾泰就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在一個沒有上帝為準則的國度里,竟能創造出如此高度文明的社會。這個感慨與人類社會文明發展有關。在公元前六世紀,中國出現了“儒家”,中東出現了猶太教(后來從中衍生出基督教和回教),在歐洲崛起了希臘文明;在南亞,出現了印度教、佛教。而這些教派的誕生,從此,拉開了人類文明史的序幕。時至今日,已在96個國家開設320多家孔子學院的事實,再次證明儒家學說的生命力仍在持續。
儒家以“仁者愛人”、“孝慈則忠”的核心思想,影響和推動著泱泱華夏文明社會前進的巨輪,正是基于此,后人把孔子治學方面的巨大成功無限放大,遮蓋了流淌在孔子骨血里的“尚武精神”,這種只是片面地追認為“文圣人”而故意忽略他“第一武士道”美譽(梁啟超語)的做法,無疑是歷史的遺憾。
孔子的“尚武精神”,不僅在于他出身于武士之家,頗受父親影響,還在于那個“春秋無義戰”的時代,孔子同道家、墨家學派一樣,絕不會單單用文學的力量去掣肘那個并不和平的年代,只不過,睿智的孔子發現了時代的詬病,從而用文學的理論進一步升華了他的“尚武精神”。從現有的史料看,精于箭術和馬術的孔子力大過人,據《呂氏春秋·慎大覽》記載:“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雖然我們很少看到孔子及其門生專門談論“尚武”的教義,但其創立的“義、勇、仁、禮、誠、忠義、克己”等等學說,無一不是在豐富他所尊崇的“尚武精神”的內涵。在日本學者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一書中提到:“至于說到嚴格意義上的道德教義,孔子的教誨就是武士道的最豐富的資源。”
就連日被人都奉為“日本武士道的精神教父”,足見,孔子作為中國第一武士道代表人物并非浪得虛名。我們不禁追問,儒雅的后人為何生生扯爛孔子本身具有的“尚武精神”外衣?是懦弱的國民劣根性靈魂附體?還是中國人不斷裂變的個人信仰混淆了是非?
死去兩千多年的孔子在此刻“跨劍復活”,我們有理由相信,國力不斷增強的中華民族,在源源不斷輸出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的同時,“勇者無懼、仁者無敵”的“尚武精神”也應大放異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