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記者隨節(jié)日慰問的大智街領導來到銘新社區(qū)一處老房子,曾參與辛亥首義、開國元勛李書城之女李聲英祖孫三代四人,在這個僅32平方米的小房里已生活了30年,93歲的李聲英坦然地告訴記者:“父親生前就告訴我們,再困難也不要向國家伸手。”
本文來源:《長江日報》2010年9月30日第9版,作者:彭仲,熊雄,龍偉,原題:《社區(qū)鄰里不知開國元勛后裔》
昨日(2010年9月29日),記者隨節(jié)日慰問的大智街領導來到銘新社區(qū)一處老房子,曾參與辛亥首義、開國元勛李書城之女李聲英祖孫三代四人,在這個僅32平方米的小房里已生活了30年,93歲的李聲英坦然地告訴記者:“父親生前就告訴我們,再困難也不要向國家伸手。”
李書城是湖北潛江人,曾協(xié)助黃興領導武昌辛亥首義,中共“一大”就是在他和胞弟李漢俊家中召開,新中國成立后他又擔任了第一任農(nóng)業(yè)部部長。然而,作為他的四女兒,李聲英在漢生活工作60余年,家中十分清貧。
李聲英向記者回憶:1945年日本投降后從北京隨李書城來到武漢,當時在武漢大學附小當英語和音樂老師。新中國成立后,父親赴京任職,她和丈夫就一直留在武漢。
李聲英為了照顧孩子辭職在家,他們先后在彭劉楊路、漢正街等地6次搬家租房,丈夫去世后她于1979年住進了大智街銘新社區(qū)這間小房至今。
“如果不是陳龍寫的一篇文章,我們至今還不知道老人的身世。”前來慰問老人的大智街工委副書記彭榮莉?qū)先说牡辞遑毟锌f分。李聲英共有5個子女,她現(xiàn)在和小兒子陳文森一家住在一起,全家人就靠陳文森每月僅千元的工資生活。盡管父親生前聲名顯赫,但李聲英卻從未對外提起身世背景。
去年我省征集功勛人物資料時,外孫陳龍整理了一份李書城的資料上報,有關方面才了解到老人的身世,為老人辦理了最高額度的低保。不久前,又為李聲英一家在百步亭辦理了一套37平方米的廉租房。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