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成了越來越不會說漢語的“香蕉人”? |
2010年12月22日 07:30:14 來源: 發展論壇 【字號 大小】【留言】【打印】【關閉】 |
[新聞背景]:今年1月23日、24日兩天,同濟大學、華東師大等六所上海高校自主招生測試密集舉行,考生人數逾萬。其中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語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數學和英語兩科。這一“學科歧視”現象引起眾多考生、教師的關注。其實,早在今年的兩會上,就有代表、委員提出了關于保持漢語純潔性的議案、提案。網友表示在海外漢語熱的同時國內正遭遇著“漢語危機”,曾經熟悉的中文似乎正變得越來越遙遠,越來越陌生,甚至有網友質疑:中國人越來越不會說話了?日漸“弱勢”的漢語會讓我們成了他人眼中的“香蕉人”——外表是黃的,里頭是白的。漢語正在經歷著怎樣的變化,是進步還是在退化,漢語又該向何處去? 你有什么看法,進來說說>>> 中國人越來越不會說漢語?
來源:中國青年報 漢語遭遇“外冷內熱” 林國奮:傳承了幾千年的漢語如今卻是“墻里開花墻外香”,代表傳統文化的國語和漢字竟被本末倒置,英語在中國的地位抬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位。在國外“孔子學院”遍地開花,而反觀國內,卻沒有哪門課程像英語這樣崇高,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流行英語崇拜:評定職稱,考英語;讀研讀博,考英語;錄用人才,考英語……高考、考研、評職稱等指揮棒的誤導,人們學英語的時間精力,高于母語。英語勝母語,幼兒園搞起雙語。全民學英語,結果英語學不好,母語也學不多,研究生畢業能用漢語通順寫文章的也不多。 被擠掉的總是語文課 清雨紅楓:在一些基層學校,語文的周節次是高考科目中最少的,作文課是兩周一次,甚至在一些學校,作文是一學期6到8次。還有學校為了加快教學進度,爭取能在高二結束常規課程,給理、化、生加課。要加就要減,減誰呢,就向學生征集意見,結果是砍掉語文,原因是語文課上與不上差不多,學與不學差不多。這不能不說是語文教育的悲哀。 “快餐”文化讓傳統文化寡味 新華網友:中小學的應試教育中,文學的鑒賞讓位于高考分數;社會交往中書信讓位于手機短信;電腦錄入讓位于硬筆書法;圖書出版中中國的文學經典讓位于“速成”的勵志書……漢語文化成了“快餐”文化的犧牲品。 惡搞漢語——小“憤青”的大智慧 飛華時空:漢語是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和精華。而今,有些人在網絡上將一些漢語以“憤青”和“幽它一默”的面目和口吻予以“惡搞”,名為博取噱頭,實則是對漢語文化的一種褻瀆,對青少年的一種誤導,更是對民族文化的一種污染。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