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抗生素現在已經被雞當成飯來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醫藥事業國情調研組副執行長張南說。(而)長期食用“有抗食品”,消費者的耐藥性也會不知不覺增強,等于在人體內埋下一顆“隱形炸彈”,一旦患病,很可能就無藥可治。(來源:新華網 2010-12-08)
熟悉現代化養雞流程的人都知道,飼養員每天都會戴著像防毒面具一樣的口罩去喂雞。一排排、一層層被關進一個個狹小籠子里的蛋雞,抬頭是喂水的膠皮管,低頭是流動的飼料槽。它們的唯一活動就是飲水和吃食,直到他們病死或被淘汰。
在它們短暫一生中,吃的喝的都是添加了多種激素和抗生素的飼料和水,因此和散養的雞有些不同。比如,一只雞每天差不多都會下一個蛋,有時甚至會下兩個,這也正是所謂“科學飼養”追求的效果。又比如下蛋后不會“咯咯嗒、咯咯嗒……”地叫上一陣,而是一聲不吭,因為自然條件下母雞下蛋是一種驕傲和自豪,自然要炫耀一番;而“科學飼養”下的母雞下蛋是被迫的、無奈的,有著生不如死的感受,那還叫得出啊?!
這些下蛋的雞養殖一年多后,就會被送到肉雞市場出售。由于長時間不見陽光和缺少運動,它們的骨骼都很脆弱,在運動時很容易摔斷腿,甚至摔死。這一幕幕場景,筆者不只目睹,而且還在20年前實踐過,曾按照這種“科學”方法在院中養過兩年雞。
對蛋雞來說,這樣的“科學飼養”似乎過于殘酷,而肉雞的命運其實還不如這些蛋雞。同樣狹小的環境,同樣食用混有抗生素的飼料和水,但它們的生存周期只有四五十天。即使如此,有些雞養到40天時還是會大量死亡,而且很難控制,所以養殖戶只好提前在37天時就把雞賣了……
更令人可怕的是,在當代社會,用抗生素飼喂的現象并非只是雞,豬、奶牛甚至是人工飼養的魚蝦,都面臨著與雞同樣的命運。這種源于西方的現代養殖技術讓國人如獲至寶,這種模式被稱為現代“瘋狂畜牧業”,其進行生產的兩大技術就是:為了快速育出體積大的豬、禽,就要飼喂動物蛋白質(即肉骨粉(MBM)飼料);而為了防止豬、禽生病,就要飼喂抗生素。
只是,玩火者必自焚,作繭者必自縛。由于動物會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迫使養殖戶不斷投入新藥,且添加量越來越多,甚至用在人身上的抗生素也基本都用到了禽畜行業。由于抗生素在動物體內無法得到有效降解,形成了抗生素殘留。結果經常食用 “有抗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可能使人出現蕁麻疹或過敏性癥狀及其它不良反應;長期食用“有抗食品”,消費者的耐藥性也會不知不覺增強,等于在人體內埋下一顆“隱形炸彈”,將來一旦患病,很可能就無藥可治。
這并非危言聳聽,近幾年,美國一些養殖場的工人感染耐藥細菌的案例不斷發生。美國很多醫學家都認為,“動物濫用抗生素與人類感染耐藥菌有明顯關聯”。對于抗生素濫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醫藥事業國情調研組陳其廣也認為,由此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到了關乎我們民族繁衍的程度。
顯然,我國理應盡快完善各類藥物和化學合成飼料添加劑的相關管理規定,健全食品生產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監控體系,對濫用抗生素的養殖者和銷售藥物殘留超標動物產品的違法行為依法嚴懲。呼吁有關部門積極行動起來,從保障人民健康的角度,重視動物性食品中藥殘的監管及其相關技術標準制定工作,讓吃肉的民眾盡早擺脫“定時炸彈”的威脅。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邱海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