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護士,一個被超剝削的弱勢群體!
——為實習護士的強烈呼吁
因故近期與醫療部門有了一個較為長期的近距離的接觸,愕然發現了一個超勞動卻負價值的社會群體——實習護士?! ?/p>
護士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前的一個學期都必須到醫院進行實習,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需要,也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一個必須的過渡。然而,就是這么一個關乎學生與青年美好的人生階段,卻被市場化“改革”得成為了他們漫漫人生旅程中的提前來到的品味社會生活的無奈與傷痛?! ?/p>
實習期間,學生們除了正常的向校方繳納約三千元的學費以外,還要向實習所在的醫療部門交上近兩千元的實習費用,并且一日三餐及其所有生活費全部自理。而且還要賠著笑臉干著編內護士所不屑于做的最臟最累的勞動。因為沒有實習,沒有實習單位的鑒定就不能畢業。據說全國都一樣。那么“全國都一樣”的就合理嗎?這就是“中國特色”中的一種被司空見慣而習以為常的什么“顏色”嗎?灰色?黑色?我想是二者兼而有之吧?!
一個群體的“黑色勞動”創造了另一個群體的“灰色收入”!原來醫療集團在“吃高價藥”、“吃患者”的同時還在“吃”他們的同行的“前身”。而這些曾經“被吃”的“前身”,一旦“修成正果”,成為了正式的編內醫務工作者了,他們又自然而然地“吃起”新的一批同行們的“前身”了。惡性循環如此往復,豈不哀哉?
這是什么社會制度?莫非就是厲以寧、吳敬璉、茅于軾的私有化市場經濟思想的“偉大”體現?學生成為了學校、醫院的“私有物”仿佛是在他們“西門氏”的祖師爺那兒也找不到理論根據的吧?!
護士的實習是一種特殊的學習與勞動,學習當然就要向學習方繳納相應的學費;但勞動,盡管是一種特殊的勞動,毫無疑問地也自然要有相應的勞動報酬。退而求其次,勞動報酬暫且不論,卻還要向被付出勞動方交上一大筆的“勞動實習費”,漫漫環宇,泱泱歷史,豈有此理?坦誠地說,曾經光榮的、令人羨慕的白衣天使職業,在市場經濟蓬勃發展和道德價值觀已被完全顛覆的今天,其所學者可以說都是當今社會的弱勢家庭,一個學期數千元對于這些無法求學于更高的學校和學期更長的專業的社會“基本原素”來說并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還要吃、穿、用、行。更為難以預料,甚至可悲的是無償勞動結束后,即便是拿到了畢業證,也未必就能達到有償的就業勞動。畢業即失業已是改革開放到今天的社會性病癥了。上崗考試以獲取《上崗證》,貌似是對人民“救死扶傷”的一種社會責任,但其實質完全是政府的利益部門向弱勢群體壓榨的又一種攫取經濟利益的卑鄙手段。試問,為什么畢業證就不能上崗呢?這不是向社會公開告示畢業證獲取的質量是含有大量水分的嗎?于是乎,又“改革”出了一個“上崗證”的程序化項目以彌補學校的教育質量的不足。沉冗的、繁瑣的政府程序化行為,就是典型的官僚主義及其行業腐敗、職務腐敗的溫床及其集中表現?! ?/p>
這是“改革”嗎?不!這是“倒退”嗎?好象也不是。因為人類社會似乎沒有經歷過這樣的社會制度。母系社會沒有;父系社會沒有。就是奴隸社會,奴隸主也還要對奴隸管吃管睡,有可能吃的豬狗食,睡的是牛羊棚,但總比什么都沒有,還要倒貼還是要文明與人性化的許多。封建、半封建社會的拜師學徒,師傅仍然還是要負責徒弟嘴巴和眼睛的問題的。在出師前無非是成為師傅家中的廉價的勞動力而已。因為他畢竟還賺了碗飯吃,賺了一張床睡?! ?/p>
而今我們的實習護士呢?不僅沒有勞動報酬,還要交錢勞動,這不只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也違背了人類社會的基本道德與絕對價值。這是對人類尊嚴的踐踏和社會發展規律的破壞。我們的教育部門、衛生部門、社會保障部門、司法部門熟視無睹、無動于衷而又心安理得的到了相當“可以”的境界?! ?/p>
馬克思恩格斯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關于人類社會的階級斗爭和剩余勞動與剩余價值理論,在這里似乎都得不到應證了。原來,他們不存在“剩余”的勞動被他人“剝削”,而是他們的全部勞動被勞動服務對象輕松而又殘酷地全部剝削了,同時還要被榨取勞動之外的、原本完全屬于自己的財富價值?! ?/p>
“救救孩子吧”——實習中護士和其他類同的孩子們!這是魯迅先生在近一個世紀前的吶喊!
“給碗飯吃吧”——哪怕是粗茶淡飯。這是一個親歷者為實習中的護士及其類同的孩子們的呼吁!分貝也許須微弱,但是,良知與道義還是要讓人們發出聲音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