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源啟動體制改革工作
根據上級要求,今年要對國有農墾企業進行改制.麻源墾殖場響應上級的號召,立即行動起來,啟動了體制改革工作,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此次體制改革工作關乎墾殖場今后的發展,關乎全場幾百名農場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體制改革工作。為了將體制改革工作做好,垓場堅持“一穩定兩轉換三確保”的原則,一穩定,就是實現國有農墾企業穩定與發展;兩轉換,就是轉換國有農墾企業經營管理機制,轉換職工身份;三確保就是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確保國有農墾企業資源不受破壞,確保職工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為了不因為改革而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該場明確了改革的對象和主要任務,改革的任務包括七個方面,一是大力推進國有農墾企業管理體制改革,二是妥善做好人員安置工作,三是有效化解企業不良債務,四是妥善解決離休干部管理和繼續剝離企業辦社會的問題,五是做好農墾企業社會保障工作,六是加大對農墾企業的扶持力度,七是加快轉換農墾企業經營機制。
此外,該場還就改革的時間和步驟,改革工作要求等作了具體的安排和規定。(萬安縣政府網)
關于修水縣三都墾殖場改制后所引發的
嚴重 侵犯職工權益問題的
申訴報告
修水縣三都墾殖場是一個有著60多年歷史的國營農墾企業。素以產茶著稱。茶園面積3000多畝,耕地.山林面積1000多畝,總占地面積為4000多畝,人口3000多人.職工700多人
由于國家 經濟形勢的轉軌,加上管理方面等原因,本場于2006年倒閉。同年七月由縣政府決定,縣農業局等有關部門協商,對三都墾殖場宣布破產,實施改制。
這本是國家經濟形式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步伐的一項新舉措,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然而,就是這樣一件事情,因有關方面不按照國家的方針政策辦事,改制后,讓廣大職工生存困難,怨聲載道,黨的惠民政策在這里得不到體現,人們恍惚又回到了舊社會一般,沒有了任何的社會溫暖。
具體有下面幾方面:
一. 不考慮職工的生存需要,強行征收土地,買斷職工工齡。
1 在此次實施破產中,有關部門對本場的茶園.土地.財產及廠房未作任何評估,職工承包的茶園.未作任何賠償,而是以“單位經營不善,資不抵債為由,用1300萬人民幣將三都墾殖場一切財產.茶園.土地收歸縣政府。
2.在實施改制中,對30年工齡以下的在職職工實施一次性工齡買斷,所得金額多的10000余元,少的2000余元,就用這可憐的一點錢,徹底結束了你作為一名國家職工的歷史。對以后的工作安排,生活來源,養老,醫療等關系到職工生存的基本保障措施,政府一概不管,家屬.臨時工及職工子女,合同工更是不聞不問。改制前,困難職工還能拿到一點低保金,勉強度日。如今,連最起碼的最底生活保障都沒有了,即使是老弱病殘也不例外,一腳把這些人踢向社會,是死是活順其自然。而這些職工大部分已到了四.五十歲,外出打工, 因年齡大,無人要,做零工,大多力不從心,一年所掙無幾。且這些人大多上有老,下有小,肩負著家庭的沉重負擔。按理說國家的改制政策應該是讓廣大職工逐步生活的更好,而不是讓人無法生存,象目前這種局面,跟舊社會有何區別?是國家政策不好嗎?不是,這是執行政策的人不按規定辦事所致,“別人的手鉗火不痛,他們完全視而不見。
如今,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我們是職工還是農民,如果是職工,我們沒有了單位,如果是農民,我們沒有了土地。而企業改制和城市發展中,如何解決破產企業職工和失地農民問題,早有先例,應該如何處理,國家早有政策,并非你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的。
因此,廣大職工強烈要求有關部門解決低保.社保和醫保三大維持職工生存的迫切問題,將起從“水深火熱 中拉出來,真正體現和諧社會給廣大職工的社會溫暖。
二. 不按國家規定,強制拆遷職工住房
本場破產后,縣政府將此地辟為工業園,著本是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發展縣城經濟的好事,但在規劃,拆遷時有關部門全然不顧職工利益,以低的不能接受的標準,,實行強制要求拆遷,其補償標準為:土坯房60元/平方,磚混結構210元/平方,以目前住房100平米計算,土坯房只能得到6000元的補償,磚混結構為21000元。請問:按照目前的房價,6000元能否買到一幢農村的土坯房?2.1萬元能買到一套磚混結構的新房嗎?按這種房價進行補貼簡直就是要老百姓的命,是不顧老百姓死活的做法。
三. 不顧嚴重的環境污染,開設礦物冶煉廠
就在國家強力推行治理污染,保護環境,造福子孫后代的大背景下,本場作為新開辟的工業園,第一個引進的項目就是存在嚴重污染的礦物冶煉廠。2007年5月20日該廠進行試生產,僅過10天時間,當地村民漁塘中的魚便大量死亡,可見污染的危害巨大,此事有圖片考據。
經民眾自發前去咨詢,發現對方既無環保許可證,也沒有生產經營許可證。該廠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污染,對本地方圓數公里居民生活,農作物以及家禽家畜造成了嚴重威脅。事發后,附近居民立刻把問題提交給當地環保部門,環保局也派人前來調查,但至今未給出結論。
我們有如下困惑:該企業如此污染嚴重,是如何通過相關部門審批的?有沒有環保措施,是否按國家要求做到了達標排放?工業園原本就是工廠,人員密集區,將這樣嚴重污染的項目引進來,其他企業怎么敢來?當地居民的身體健康將會受到何等危害,想想真是不寒而栗。
我們曾多次按合法渠道向縣有關部門提交書面意見,但毫無反應,我們請求本縣最高領導出面合理解決問題,卻根本見不到這些父母官,萬般無奈下,才向上級部門申訴,請求主持公道,維護百姓利益,合理解決發展與生存問題。
請求上級領導,派調查組前來查明實情,從根本上解決我們面臨的困難. (百度·修水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