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之后,一邊是各地陸續公布的各種亮麗、“井噴”的成績單應接不暇,一邊是如題為《黃金周,也需算另一筆賬》的呼聲,還有如題為《黃金周遭遇的寺廟經濟》、《景區人擠人,預警機制在哪里》評論的質疑,進而人滿為患,旅游成了花錢買罪受的感嘆也是不絕于耳。網友打油詩曰:“話說十一黃金周,景點到處是人流;本想清閑看山水,不想節日湊人頭。”因此就在想,這個施行了多年的“黃金周”或到了取消正當時的時候了吧。
資料介紹說:黃金周制度出現的重要動因是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為了刺激消費,拉動國內經濟而做出的舉措。主要目的是推動“假日經濟”,以此啟動內需、創造出一些新的需求----這就是我們那時所需要的“得”。
我們現在常說,要建立一個法制的、公正公平的、或充滿人性化的社會。然從題為《加班費,領不到怎么辦》的報道和在該報道后包括公務員在內的就職于眾多行業網友的留言,以及題為《今年你拿到加班費了嗎?》調查留言來看,“黃金周”似乎是與此背道而馳的;不僅如此,又因拿不到法律規定的加班費,還人為的制造了各種矛盾,并為所謂的什么“突發”、“群體”事件埋下了隱患和禍根。至于“維權,別忘了留個心眼”的說法,又基本上等同于自己給自己開出了一份“炒魷魚”的菜單;說的難聽點,“黃金周”對眾多的普通人來說,正在變異為用人單位的“違法周”;期間的“車輪子腐敗”、“三公消費”等行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而這個違法,卻是以犧牲《勞動法》等諸多法律法規和用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的黨和政府的信譽、執政力。不是嗎?
由“動物園里最多的動物是人”、“小孩看屁股,大人看腦袋”、或“上山看屁股,下山看腦袋”等諸如此類的感嘆和交通、住宿、環境、餐飲、娛樂、公共設施等的不堪重負來說,恐怕大多只有“家里蹲”才能稱得上為“休”吧?何況,面對著如此現狀,什么升級了,大興土木之類的擴大接待能力的措施就會接踵而至;但是,“黃金周”過后,又將會有多少與此配套的、擴大了接待能力的設施處在閑置、半閑置狀態呢?這樣的閑置是不是一種產能過剩和資源浪費呢?
而從題為《90后員工不滿加班安排 老家叫來父親暴打經理》、《大連服裝廠90后不加班:工人少了近半》、《上班族國慶黃金周被侵占 對加班費不抱希望》、《新生代農民工長假拒絕加班:假期時間屬于自己》、《國慶黃金周居民旅游盤點:休閑為何變成受罪?》等近\早期的報道來說,“黃金周”對我國經濟、人文素養的負面影響恐已越來越顯現;前段時間,強迫內地游客購物事件,香港的一些輿論不也是認為造成香港旅游品質下降的重要原因是內地游客激增導致的嗎?何況,久被詬病的“黃金周”漲價風潮,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穩定發展和物價的穩定所起到的破壞作用恐怕也是不能小覷的吧。何況還有對我國進出口貿易、金融市場的不利影響也會愈來愈深。同時,或被我們忽視的是在交通、公共設施、治安防護崗位上人的超負荷工作的問題。
在人類社會中,舍與得恐怕是一個非常難以選擇的問題,因此也就有了“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之類的老話。因此,時至今日“黃金周”中所暴露出的違法行為、人滿為患、景區不堪重負、出行難、處處擁堵等等弊端,不如說是有得必有失的再一次循環。可當失大于得之際,“舍”是不是就成為必然的選擇呢?該“舍”不舍,得到的或也會逐漸的失去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