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郝貴生|大學要努力辦成“學習型社會”

郝貴生 · 2024-07-15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史發展趨勢、大學的社會職責和歷史使命、中國大學目前現狀要求大學也應該辦成“學習型社會”。

  【筆者按】筆者是一名大學退休教師,在職時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教學和研究。大家都學習過毛主席《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文中嚴厲批評了革命隊伍中“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研究現狀,不注重馬克思主義的應用”的理論脫離實際的風氣。筆者在大學的教學科研實踐中,一直銘記毛主席的教導,不僅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中聯系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實際,而且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運用哲學思想密切聯系學生的學習實際、聯系教學科研實際,批判中國當代教育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潮,并努力在大家所熟悉的學習領域、教育領域進行開拓創新性研究,發表過數十篇有關論文,出版《大學學習學》、《哲學·學習·教育》、《大學生學習理論與方法》等著作,并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學》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其中也談到大學教師的學習、教學、科研等狀況的文章。近日針對《自然》雜志上一篇談論大學教師“躺平”現象的文章筆者寫了《大學教師為什么也“躺平”?》(已發表于多家紅色網站),筆者從十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但礙于篇幅,不可能每個具體問題都詳細展開。其實,筆者已經發表的有關論文中已經對大學教師的“躺平”現象從不同角度做過較詳細的分析。為了有助于教育部門的領導、教師及關注大學教育的紅色網友更深入認識中國教育現狀,現陸續發表有關文章。今發表《大學要努力辦成“學習型社會”》(《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該文主要講了兩大問題:一是大學為什么要辦成“學習型社會”,這里著重指出目前中國大學干部、教師、學生學習方面存在的六個方面的問題。二是從七個方面談如何辦成“學習型社會”。今再次在網絡上發表,供教育部門的有關領導、管理人員、教師學習參考,也歡迎其及各位紅色網友批評指正!

  2024年7月15日


  內容摘要:歷史發展趨勢、大學的社會職責和歷史使命、中國大學目前現狀要求大學也應該辦成“學習型社會”。大學的各級領導和廣大教師應該從學習觀念的轉變、樹立大學人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建立長期穩定的學習制度、形成濃厚的學術氛圍、搭建學術交往互動的平臺、強化領導“揚善抑惡”的職能、注重研究教育實踐等方面入手,構建嶄新的“學習型組織”的現代化的中國大學。

  關鍵詞大學;學習;學習型社會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始碼:A文章編號

  黨的十六大政治報告中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之后,許多地區和部門相應提出了要建設“學習型政黨”、“學習型城市”、“學習型企業”、“學習型社區”等具體目標。那么作為專門培養教育人的學校特別是高等院校要不要建設“學習型學校”?或者說要不要把“學習型學校”作為教育發展奮斗的目標?也許有人認為,學校就是學習的場所,它天生就是學習型組織、學習型社會,還有必要把它作為自己追求和建設的目標嗎?回答是肯定的。大學也要努力把自己辦成“學習型社會”。

  一

  大學為什么要努力辦成“學習型社會”呢?

  第一,歷史的發展趨勢要求大學必須成為“學習型社會”。

  人類20世紀以來最大的一個特點是知識發展的速度非常快。然而人類在實踐中逐漸認識到,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并沒有轉化人的人的素質、能力和改造社會的物質力量。一個極其重要的社會原因就是人類學習狀況的落后。所以要改變這種狀況,就必須從人們的學習狀況入手。因此許多未來學家和學者就預言未來社會是一個更加重視學習的社會,是更多的人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學習活動的社會,是一個終身學習、團體學習的社會。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赫欽斯根據歷史發展的趨勢就已經提出了“學習社會”的概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72年出版的“學會生存”一書中揭示了未來社會是一個 “學習化社會”。 1979年國際著名學術團體羅馬俱樂部出版的“學無止境”的研究報告揭示和分析當代人類學習方面存在的嚴重問題和不足,強調要樹立“新學習觀”、“社會學習”、“團體學習”的觀念。90年代初,美國管理學家彼得·圣吉在他所著的《第五項修煉》一書中提出了未來社會的組織應該是“學習型組織”。這種“學習型組織”有五項修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和系統思考。江澤民同志正是根據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西方學者的合理思想,于2001年在上海召開的亞太經合會議上,第一次提出了要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學習型社會”。黨的十六大政治報告中又把它作為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筆者近些年來對“學習”的本質和“學習型社會”進行了一些研究,認為,“學習型社會”中的“學習”也不是目前多數人所理解的那種只是“獲取知識或技能”的含義,也不是心理學中所講的“由經驗引起的人們的心理、行為、能力發生持久變化”的過程。人類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是人們在實踐中自覺地通過多種途徑、形式、手段、方法獲取知識并內化為自身素質、能力的人的自我發展、提高、完善、改造,是使人成為主體并不斷增強主體性的過程。而“學習型社會”不單純是指個人的學習,而是群體的學習、組織的學習,社會的學習,是在相應的機制、制度、資源、氛圍中形成的大多數人更加重視學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肯于學習、善于學習,因而使其組織和個人具有內在發展的活力、動力、凝聚力、自我批判力、競爭力、創造力,不斷戰勝自我、超越自我、不斷創新的社會。這個“學習型社會”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從其成員講:大多數人高度重視學習、自己主動學習、終身學習、善于學習、開放學習、實踐學習。或者說懂學習、愛學習、會學習。二是從其結果講:其組織和個人呈現出不斷持續發展的活力、動力、凝聚力、自我批判力、競爭力、創造力。三是從其條件看:形成一個有利于和促進組織和個人勤奮學習、互動學習、資源共享的機制、制度和氛圍。目前,我國絕大多數的人的學習觀念和絕大多數的社會組織還沒有達到這種程度,它是人類社會努力奮斗的目標,也是我國各種社會組織包括大學努力的方向。

  第二,大學特殊的社會職責和歷史使命要求它首先要成為“學習型社會”。

  大學不是一般的社會組織,也不是一般的學校,而是高等學府。它區別于其它社會組織和一般學校的最大特點、職責和使命就是要進行兩個“生產”:

  一是“生產”、培養先進性的人。學校是專門培養教育人的,但它不是一般的中小學,也不是一般的職業培訓部門,而是培養具有較高文化水平和較高素質、能力的人。一個社會的發展程度與其高素質、高能力的全面發展的先進人、佼佼者的多少和質量高低成正比關系。一個社會總是要求高素質、高能力、高水平的先進人越多越好,質量越高越好。而大學區別與其它任何社會組織的特殊的社會使命、任務和責任就是努力為社會生產和培養數量越多、質量越高的先進性的人才。按照新的社會組織的含義,其它的社會組織也應該肩負培養和發展人的任務,但它永遠代替不了大學的這種特殊的使命和任務。

  二是“生產”、創造先進的文化。

  社會發展的又一個重要方面表現在文化方面。一個社會中,文化也有“先進”與“落后”之分。社會生活中的先進文化發展越多,創新越快。但先進的文化內容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現代社會派生出主要專門從事先進文化生產的社會群體和組織:一個是科研部門,如各種類型的研究所,再一個就是高等院校。大學聚集著社會生活中大批的知識分子中的精英。這批精英的又一個極其重要的社會使命和任務就是為社會“生產”和創造更多的先進文化。最近,胡錦濤同志又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思想。那么肩負創造先進文化的大學在整個社會各種組織發展進程中,也更應該首先成為“創新型組織”。

  從上述意義上說,大學既不是單純的“生產”先進人的場所,也不是單純“生產”先進文化的場所,而是肩負著雙重任務和使命。這雙重任務、使命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只把大學單純理解為一種“生產”,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學。這種極其特殊的雙重任務和使命是其它任何社會組織不能代替和超越的。大學要完成這種特殊的使命和任務,沒有特殊的具有更高素質和能力的大學人是辦不到的。而大學人要更好的勝任和完成這兩重任務,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既是個人的也是群體的學習活動是完成不了的。因為時代在發展,而且速度越來越快。大學人不能最大地吸收最先進的文化怎么能夠培養先進的人呢?大學人不能夠最大限度地繼承前人和他人的優秀成果,不能夠善于發現和總結人類實踐活動中出現的新現象、新事實、新材料、新方法,又怎么能夠“生產”、創新先進文化呢?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是創新的前提、基礎,不肯于學習、不善于學習的個人和組織永遠不可能有創新。因此,把大學努力辦成“學習型社會”也是創建“創新型國家”的前提、基礎。它比其它社會組織更為重要和迫切。

  第三,中國大學目前的現狀是辦成“學習型社會”的最重要的現實依據。

  中國的教育包括大學的教育存在的問題相當多。老百姓對教育的最大意見是亂收費。但這只是問題之一 ,而不是最主要問題。中國教育最主要最根本的問題是沒有把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合格意義上的人擺在第一位,大學則沒有把培養社會真正需要的全面發展的先進的人擺在首要地位。大學近些年來,確實涌現出一批先進的文化成果,但是淺層次的重復性成果、特別是垃圾成果也相當之多。中國大學的目前現狀沒有真正或完全肩負起雙重“生產”的任務和使命。除大的社會環境和體制之外的原因,從大學自身的根源分析,就是大學人自身的學習現狀,其問題相當之多。這種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相當多的學校領導干部和教師不真正懂得學習,不懂得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沒有把學習同自身的素質、能力的發展內在聯系起來,同世界觀改造聯系起來。他們學習知識也僅僅是為了教知識,把自己的頭腦看作知識的轉化器。他們沒有終身學習的觀念,知識老化、陳舊,思維方式僵化、封閉。即使進行學習和科研,也僅僅同職務、職稱聯系起來,一旦職務、職稱到手,學習、科研的積極性就會降低。一些干部整天忙于日常工作,很少有時間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有關專業知識,或者學是學,做是做,理論與實際嚴重脫節。真正意義上的先進思想沒有學到手,反而把社會生活中的錯誤、丑陋的東西學來了。

  二是教師不會應用所教的知識。毛澤東講過,精通馬克思主義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同理,學習一切知識的目的都在于應用。教師要主動引導學生應用知識,首先自己要會應用知識。但是我們不能不正視,許多教師不會應用自己所教的知識撞擊和分析現實問題。講哲學的不能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講經濟學的只會照辦西方的經濟學理論,講思想政治教育課本身不會分析和解決學生、教師的思想問題,講政治學不會分析中國當代政治存在的種種問題,講文學的不會正確評價和批判當代作品,講歷史的不能正確評價《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講教育學的不會分析中國當代教育中存在的種種問題,講心理學的不會解剖中國人現實的心理狀況,等等。

  三是教師的學習生活是純粹個人的封閉性狀況。教師之間的學習、各院系、各專業、各教研室之間學術和學科建設方面老死不相往來,資源不能共享,文人相輕,少數人甚至窩里斗,爭權爭名爭利。相當多的教師不能把全部精力完全放在教學科研方面,而是拿出許多時間攻關,跑關系,人與人的關系庸俗化。同時教師的知識結構過窄,不愿意也不善于與其他專業進行學術交往,更不會從其它專業汲取對自身素質和自身專業發展有價值、有意義的知識。

  四是不能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然而我們的大學教育卻不能做到實事求是。其重要的表現就是對長期困擾在大學中的兩個基本矛盾(教與學的矛盾、教學與科研的矛盾)缺乏深入的研究,導致實踐中一系列的問題。在教與學關系方面,總是重教輕學,把教學改革單純歸結為教的改革,完全忽視學生主體在學習過程中的作用。在教學與科研關系上,在領導層中,更重視抓科研,在政策上往往加大物質獎勵。而對教學改革,喊的多,做的少。在教師方面,往往表現為兩個極端,要么是重教學輕科研,課堂教學方式單純停留在已有知識的灌輸上,忽視學生的系統思考和質疑能力的培養;要么是重科研輕教學,不能把科研成果轉化到教學實踐中。教師在教學、科研方面存在的許多問題暴露出教師自身的基本素質和基本功特別是知識結構、思維能力、創新意識等許多方面與時代的要求差距較大。此外,大學一些領導者天天喊要建立“一流大學”,但對“一流大學”的真正含義缺乏研究,盲目攀比,盲目追求規模、地盤、大樓,追求學科全、人數多,喜歡拉大旗做虎皮,搞形式主義,缺乏腳踏實地、扎扎實實的工作作風。

  五是缺乏濃厚的學術氛圍。大學既要做到培養先進的人,又要生產先進的文化,一個極其重要的條件就是必須有濃厚的學術氛圍。濃厚的學術氛圍本身就是一種群體性的互動式學習,既是向實踐學習,把人們社會實踐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拿到學校和講臺上進行研究,也是向他人學習,相互學習。現代科研和創新活動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單打獨斗的時代,而是一個群體性的相互合作的時代。沒有這樣一個濃厚的學術氛圍的大學環境是不可能真正產生出大師級的學術帶頭人和高素質的科研隊伍。目前許多大學的各級領導從主觀上似乎也特別重視科研。特別對于有重大科研成果的人給予高物質獎勵。但是他們更重視的是科研的最終成果,而忽視營造科研的過程和濃厚氛圍,忽視科研成果在本學校、本學院、本專業的傳播和推廣,忽視科研人員自身的學習素質、求實素質、主體性素質、創新素質等整體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六是缺乏對社會生活中各種錯誤思潮的鑒別和批判,也缺乏自我批判精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最大的一個變化是思想從“左”的教條主義的錯誤觀念解放出來。這確實是一個極大的進步。但與其同時,伴隨著社會生活中的新的錯誤思潮的出現,人們的思想辨別力和抵制力降低,甚至隨波逐流,大學也是這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是改革開放的重大成就。但我們搞的是市場經濟,不是市場政治,也不是市場教育。可是社會生活中某些人包括一些官員和教授大肆鼓吹“教育產業化”思想,把教育當作賺錢的工具。這種觀念是完全錯誤的。目前,教育部門的主要領導誰也不愿為“教育產業化”的口號承擔責任,但實際上它已經作為一種觀念滲透到教育的各個角落里。而作為專門從事“先進文化”研究的大學領域對此不僅沒有抵制,而且積極貫徹。此外,社會生活中的其它錯誤思潮如拜權主義、拜金主義、貪污受賄、弄虛作假、急功近利、浮夸浮躁等也嚴重侵蝕到大學領域中,導致大學中權學交易、剽竊抄襲、學術腐敗等現象比比皆是。弄虛作假在高校中無孔不入,申報項目和研究生點、檢查評比、論文著作、職稱評定、就業率統計等各方面都有弄虛作假現象。社會生活中有假冒偽劣產品,大學中也有假冒偽劣成果,假冒偽劣教授、假冒偽劣導師,少數干部和教師完全鉆到個人名利和錢眼里去了。而且高校中某些人對此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個別領導對此現象不僅不批評制止,反而支持縱容。同時大學缺乏自我批判能力,導致目前許多丑惡現象愈演愈烈。教育是培養人的,而大學中的某些個別干部和教師本身就不會做人,又怎么能夠去教育人呢?

  中國大學目前的這種現狀導致大學組織不同程度地織缺乏一種內在持續發展的活力、動力、凝聚力、競爭力、批判力、創造力。這種狀況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大學改革,首先從改變大學組織和大學人的學習狀況開始。努力把大學辦成“學習型社會”也是中國教育改革的一項極其重要的根本任務。

  二

  大學究竟怎樣辦成“學習型社會”呢?

  第一,各級領導和廣大教師首先要轉變“學習觀念”,樹立現代“學習觀念”。

  任何人的學習活動自覺不自覺地都是在一定的人們的學習觀念指導下進行的。學習觀念也有傳統與現代之分,落后與先進之分。相當多數的大學的各級領導和教師的學習觀念仍然停留在傳統的舊的落后的學習觀念上。如單純的學校學習、知識學習、書本學習、被動學習、個人功利化學習、盲目學習、實用主義學習、重復學習、經驗學習等。這些學習觀念已經成為大學形成“學習型社會”和影響大學自身發展的極其重要的思想根源。各級領導和廣大教師一定要認識到,不僅學生的學習觀念要變革,自身的學習觀念也要變革,也一定要盡快從上述錯誤、落后的學習觀念中解放出來,真正樹立終身學習、自主學習、責任學習、素質學習、科學學習、系統學習、團體學習、實踐學習、理性學習、創新學習的現代學習觀念。各級領導在學習觀念的變革方面尤其要起帶頭作用。

  第二,要組織專業人員深入研究學習科學,并首先在干部教師中推廣應用。

  伴隨著學習現象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人類已有的學習理論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習領域對人類來說,還是一個未真正開墾的處女地。學習科學相對于其他社會科學,還比較落后,導致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的學習狀況的被動性、盲目性和低效率性。要改變人們包括大學中的干部和教師的學習的落后狀況,就必須去研究學習現象、本質、規律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它不僅關系到大學人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高,也關系到對大學生的素質、能力的培養,關系到整個民族素質、能力的提高和“學習型社會”的形成。大學領導應該組織專門的人員和機構,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物力,深入開發人類的學習領域,并把成果及時地最大程度地推廣到廣大干部、教師和學生中去。學習科學研究大有作為。

  第三,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教師干部隊伍中也要“以人為本”,把教師干部的自身素質、能力的提高和人的可持續發展提到重要日程上來。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體現在教育思想上,就是要做到兩個“為本”:一個是“以學生為本”,這是從教育的任務和根本目標提出的 。再一個就是“以教師為本”,這是從學校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組織自身發展的動力、依靠力量和目標提出的。也就是說,教師的學習素質、求實素質、主體性素質、創新素質和質疑思維、科學思維、系統思維能力等也要不斷的提高、發展,這也是大學的任務。學校發展的依靠力量和動力還是絕大多數的普通教師和干部。沒有教師、干部的自身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也就不可能有教育和學校的發展,更不可能有學生的全面發展。目前大學的一些領導把精力完全或主要放在規模的發展、大樓的發展、研究生點的發展、創收的發展、個人政績的發展,學生自身素質和能力的發展特別是教師自身素質和能力的發展則拋到九霄云外去了。這種狀況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同時,教師個人也要以自己為本。這里所說的自己為本,不是把個人利益擺到他人和社會利益之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發展作為本,把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的可持續發展作為本。歷史對我們這個時代的大學人的要求就是一個永遠地不間斷地改善自身知識結構、改善思維方式、改善心智模式的人,永遠地不間斷地吸收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的人,永遠地不間斷地自我超越、不斷追求生命新使命、新價值、新意義的人。學無止境,自我超越無止境,創新無止境。否則就不是真正合格意義上的現代大學的大學人。

  第四,要建立相對穩定的教師、干部自身的學習制度。建立學習制度,是多年來上級領導經常提出的一個要求。但在實行過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形式也就丟掉了。其重要原因就是沒有真正認識到建立學習制度的重要性。一些領導建立學習制度似乎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不真正實行之。即使實行了,也是讀讀文件,發發議論,走走過場。在部分教師中,認為這種學習制度是浪費時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靠自己回家學習得了,沒有必要集體學習。這種觀念都要轉變。教師、干部的學習不能僅限于專業的學習,也應包括政治理論的學習。一個只知專業技能知識而不熟悉中國社會大環境和指導思想的教師、干部不可能真正承擔起中國教育改革的重任。

  第五,要努力搭建學術交往互動的多種平臺,強化大學的濃厚的學術氛圍。各個院、系、教研室要根據本院、系、教研室的具體情況經常舉辦多種形式的高水平的學術報告會、學術研討會、學術交流會、學術匯報會。這種學術活動要打破教師與學生的界限、專業與專業的界限。要鼓勵不同專業之間的學術交往活動,鼓勵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交鋒和爭辯。要正確處理科學研究中的學術性和現實性之間的關系,堅決反對在學術研究中把不同的學術觀點與政治問題掛起鉤來,打棍子、扣帽子。

  第六,各級領導要認真貫徹胡錦濤同志提出的“八榮八恥”原則,把“揚善抑惡”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社會”就應該對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有辨別真善美和假惡丑的能力,有對丑惡和錯誤現象鑒別、批判、化解能力。大學大都是由高文憑的知識分子所組成,面對著社會生活中的權力至上、金錢之上的思潮,理所應該有清醒的頭腦,但是目前卻喪失了。改變這種狀況,就需要在團體學習的過程中努力提高整個社會組織大多數成員的鑒別力和批判力,喚醒當代知識分子的良知、責任和歷史使命感,建立共同的目標愿景。各級領導首先就要做鑒別力和自我批判力的帶頭人,在所轄的一個社會組織內,敢于鼓勵表彰正氣,批判鞭笞邪氣,真正形成一個“揚善抑惡”的輿論氛圍和環境。

  第七,實事求是,切實組織干部教師研究現狀。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型組織”也是一個善于向自己學習的組織。所謂向自己學習,就是要研究自己的實踐、生活,向自己的實踐、生活學習,向自己實踐中的成功學習,向自己實踐中的失敗學習。中國的大學教育肩負著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先進人和創造先進文化的極其重要的歷史使命。那么完成這個使命,就要研究教育,研究教育過程中的各種矛盾,特別是研究長期困擾在大學中的教與學、教學與科研的矛盾,研究學習問題 。不僅領導要研究,教育專家要研究,每一個學校管理人員和教師也要研究,也要探索。一個合格的科學研究人員也是善于研究自己實踐活動的人員。任何改革實踐,都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或者說成功中有失敗,失敗中有成功。但我們所需要的不是一次成功,是多次成功,我們不需要失敗,但失敗總是不可避免,我們需要少失敗,需要從失敗中走向成功。我們要研究的就是怎樣從成功中走向新的成功,怎樣從失敗中也走向成功。這就是學習。一個合格的領導者要敢于探索,善于總結,還要善于發現、推廣和激勵改革實踐中成功的新思想、新經驗、新事物。以點帶面,以個別帶一般,促進整個組織和更多的人不斷從盲目的實踐走向自覺的實踐、自由的實踐。唯有如此,才有大學的活力、動力、創造力。

  大學努力辦成“學習型社會”本身就是教育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只要我們上下齊心,勇于實踐,不斷探索、善于總結,“學習型組織”的中國的嶄新大學就一定能夠實現。

  參考文獻:

  ①《學會生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②《迎接未來的挑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③ 彼得·圣吉著 郭進隆譯《第五項修煉》[M]. 上海. 上海三聯書店. 1998. 7

  (該文發表在《天津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這次的輿論大轉折 ,過程其實很驚險
  2. 新京報這次立大功了
  3. 胡耀邦問徐中遠:主席晚年是不是天天都看《金瓶梅》?
  4. 俄烏戰爭——中國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5. 真正的醫學悲劇,中國人醒一醒吧
  6. 好戲還在后頭
  7. 不要忘了敏感的時段
  8. 章立言:被掩蓋的真相:貨幣緊縮正推中國瀕臨金融危機
  9. “普遍貧窮”與家庭破產——從法拍房看改開前后劇變
  10. 莫易|群魔亂舞
  1. 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后,毛劉辯論,偉人就是偉人!
  2. 這下好了,退路也斷了
  3. 司馬南|這個信息應當引起中國人民的高度警惕
  4. 月黑風高的七七夜,毛主席(雕)像被(強)拆
  5. 真正的高端局,咱們還真不是對手
  6. 美軍少將為烏克蘭而死?這次事大了!
  7. 荒唐荒謬的“陳述事實"
  8. 張文木|毛主席叮囑年輕人,“階級斗爭都不知道,怎么能算大學畢業?”
  9. 這次的輿論大轉折 ,過程其實很驚險
  10. 為什么老百姓同情不了中金事件?
  1. 合縱還是連橫?
  2. 陳曾明:李尚福給誰送錢?
  3. 毛遠新|關于“一生干了兩件大事”的說法
  4. 鄧小平最偉大的貢獻——寫在鄧小平出生120周年之際
  5. 形勢會急轉直下嗎?
  6. 多個部門因姜萍事件丟盡老臉,一個草臺班子造神鬧劇
  7. 皇帝的新衣終于露餡了?
  8. 郝貴生:一把刺向“資本主義復辟”的鋒利尖刀——評古正華同志大作《卻道天涼好個秋》一書
  9. 郝貴生|腐敗本質是“權力濫用”還是“階級斗爭”?
  10. 衙門一紙公文,姜萍疑團水落石出
  1. 彭潔:我父親彭士祿說,榮譽是集體的,我就是再干幾輩子也還不完黨和人民的恩情
  2. 美軍少將為烏克蘭而死?這次事大了!
  3. 丑牛答網友:書名《卻道天涼好個秋》的由來
  4. 我對盧大使講話的一點理解
  5. 這下好了,退路也斷了
  6. 月黑風高的七七夜,毛主席(雕)像被(強)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