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牛村的鄉村振興工作
——青年干部讀書班大調研報告
呂原野
西牛村位于容城縣西部,隸屬于容城縣南張鎮,人口6400多人,耕地7000余畝,村址2000余畝,是全縣第三大村,有千年的歷史,食品產業聞名海內外。西牛村由于地處雄安新區起步區第一組團內,需要整體拆遷,而全縣前兩大村北張村和沙河村不需要整體拆遷,所以西牛村就將成為全縣乃至新區第一大整體拆遷村。
為了保護和傳承這個千年村落的文化,特別是探索雄安新區人口和產業同步城鎮化的路徑,在城鎮化過程中努力促進共同富裕,切實解決回遷后群眾的生計問題,我于2022年7月17日起駐西牛村,開始調研其面向城鎮化的鄉村振興工作。
雖然由于同期我被調至南張鎮工作,為回遷、改廁等中心工作投入了大量時間,使得一些調研計劃暫時未能深入開展,但截至9月18日約兩個月的調研,以及之前一些持續的調研工作,特別是最近由我直接領導的第三次集體經濟實踐,已經讓我對西牛村面向城鎮化的鄉村振興工作有了初步的總體認識。現將我了解到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活動的基本情況
(一)調研組織
此次調研活動是在村兩委的大力支持下開展的。7月17日,縣委部署調研任務次日,我即搬到西牛村村委會住,與村兩委骨干研究調研安排。7月19日上午,與兩任村黨支部書記圍繞面向城鎮化的鄉村振興工作進行了座談。
7月19日下午,召開村兩委會議,各委員逐一發言,與會同志們普遍認為:在黨組織領導下發展集體經濟,傳承以食品產業為主的傳統文化,帶動老百姓共同富裕,是西牛村在城鎮化過程中要探索的一大課題,否則,回遷后數千村民的生計將沒有著落,一個千年歷史的古村也將不復存在。會議決定,以先調研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再調研群眾基本情況和參與集體經濟的意愿為順序,由村委書記牛紅亮和村黨支部委員肖克明、肖占坡為主,其它同志配合,支持我開展調研工作。
牛紅亮,男,53歲,第24任村黨支部書記,其父親牛啟發是第18任村黨支部書記。牛紅亮從1984年初中畢業開始在生產隊踩曲(即踩酒曲),1989年生產隊解體后獨立經營,1996年成立容城縣西牛酒曲制品廠,是酒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他有很強的責任感和共同富裕意識。“怎么發展集體經濟,讓大家伙都參與進來,把我們村的文化傳承下去”是他的口頭禪。其執政理念是“把大家伙放在前頭,把自己放在后頭”,并表示可以為集體貢獻他的酒曲產業。
肖克明,男,53歲,村黨支部委員,分管民政、就業、鄉村振興、環境工作。從小踩曲,18歲開始經商,從事過服裝、食品、貿易等行業,現經營容城縣碧源泉糖業加工廠,目前生產車間已遷至邢臺。他熱衷愛心事業,2014年成立西牛村愛心公益群,至今開展活動,目前也在發展社工事業。
肖占坡,男,48歲,村黨支部委員、村會計,分管黨建。曾是餡料廠工人,現任專職村干部。
以上三位村干部都具有較強的集體經濟意識,是此次調研組織的骨干力量,也是實踐黨支部領辦集體經濟的帶頭力量。
(二)調研活動
在村兩委的支持和幫助下,我主要開展了以下調研活動:
1.赴外考察:赴北京稻香村北七家食品加工廠、霸州都市食品產業園和北京牛氏運昌(霸州)食品有限公司、徐水頤和園酒業、徐水遂州古城等地考察。
2.村內考察:赴西牛酒曲制品廠、前進餡料廠、嘉利食品機械廠、碧源泉糖業加工廠、派文褲業、若干服裝加工點、香油加工點、糖瓜加工點、米子糖非遺傳承人、三處遺留石碑等地考察。
3.一對一訪談:受回遷工作影響訪談數量較少,僅在村大集訪談約10戶,入戶訪談約10戶;回遷工作中入戶段莊村20余戶,訪談在西牛工作的4戶;調研工作中與村兩委干部和集體經濟骨干訪談數十小時以上。
4.講座座談:舉辦《鄉村振興與村莊規劃》講座一次,與約40名本村大學生座談;與村內務工人員座談約30人次。
5.考察接待:調研期間接待省農業農村廳改革處、中國食品工業集團、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清華大學腦與智能實驗室、鄉村振興規劃師及新區各級領導考察交流10余次。此前還曾接待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等單位考察。
6.文獻調研:閱讀《劉振英與稻香村》《老樹新花稻香村》《宋史》《楊家將》《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報告(2020、2021)》《發酵食品工藝學》《食品工廠設計與環境保護》《產業園規劃設計》《村莊規劃:村域國土空間規劃原理》等書籍10余本,查閱西牛村歷史文化傳承資料1份,查閱相關論文上百篇。
7.實踐調研:組織以月餅禮盒為產品的糕點產業集體經濟創業一次。
二、西牛村的歷史與現狀的概況
通過搜集各方資料,整理西牛村歷史與現狀的概況如下:
(一)西牛村的由來
據《宋史》記載,北宋名將楊延昭曾在遂城(今徐水西)一帶抗遼。曾于公元999年組織著名的冰城之戰,冬天用水澆遂城城墻形成冰城擊潰了遼兵。
據傳說,在駐守遂城期間,楊延昭還布置過東、西兩個火牛陣大破遼兵。故事是,楊延昭讀《左傳》學會了春秋時期齊國將領田單的火牛陣兵法,并加以改進。田單的戰術是給牛角縛上兵刃,牛尾縛葦草并灌油,以火點燃沖向敵軍。而楊延昭則改進了三處,一是使用本地產的油棉代替葦草,燃燒更持久;二是給牛身上披紅戴綠,恐嚇遼兵;三是對牛進行訓練,提前設置遼兵穿著的草人,肚子里放滿豆子,訓練牛用牛角挑破草人肚子吃豆子,然后在戰前餓牛三天。經過這樣的準備,終于在實戰中大破遼兵。據說后來在西火牛陣處建立了西牛村,在東火牛陣處建立了東牛村。這就是口口相傳的西牛村的由來。
后據史書、碑文、家譜記載及口傳,在元朝及明朝初期,因連年征戰,此處人煙稀少、土地荒蕪。到明代永樂年間,山西省洪桐縣大陽村牛、肖姑表親兩家,在大槐樹登記造冊,一路向東遷到此處定居。后來逐漸發展成有肖、牛、張、王、李、趙、陰、顏等24多個姓氏的村落,直至今天成為全縣人口第三大村。
(二)新中國成立后西牛村產業的歷史
(1)改革開放前(即生產隊解體前:1979-1989年之前):集體經濟促進副業繁榮發展
西牛村自古以來以農業為主業,同時也有悠久的工商業史,現殘存疑似清代“敕賜x(酒)坊”的石碑。
解放前后,村民們主要以手工作坊形式開辦農民生產生活所需的副業,主要有糖坊、粉坊、豆腐坊、醋坊、醬油坊、香油坊、黑油坊、燒鍋、木作鋪、點心餡、點心鋪,等等,規模都比較小。
從1956年前后的合作化運動到人民公社時期,黨和政府對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上述小作坊全部入社,歸公社和大隊所有,形成了集體企業,得到了發展。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因技術、資金、銷路等方面問題,各副業先后下馬。在“以糧為綱”時期,也使得副業發展緩慢。
1965年,經過“四清運動”,村民們思想覺悟和精神狀態有了大幅提高,社辦企業也提上了日程。各生產隊在“以農為主,以副養農”的口號下,紛紛拾起傳統副業,重新開辦糖坊、蓼花、粉坊、豆腐坊、醋坊、糖色、香油坊、黑油坊、踩曲、燒鍋、腌菜等業務。大隊開辦副業股,經營木業維修制造、機電維修、制醋等業務。
汽車配件。“四清運動”中西牛大隊更名為東方紅大隊,辦起東方紅汽車配件廠,聘請師傅加工汽車配件。因技術精湛,獨樹一幟,產品遠銷北京天津等各省市。廠內設有旋床車間(有車床5臺和鉆機)、烘爐車間、鉗工五金車間等。
建筑隊。1975年秋,西牛村成立建筑隊,在天津承包樓房建筑工程。由大隊組織瓦工、木工,各生產隊派壯工。
人民公社時期,集體經濟大大發展了西牛村的副業,群眾生活相對富裕。以糖坊為例,解放前全村只有兩家糖坊,但在人民公社時期27個生產隊開辦了數十個,多的一個隊開辦4個,共有大鍋六七十口。當時在西牛一天的勞值3塊錢,是周邊村8分錢的40倍左右,附近的村莊都對西牛村高看一眼。
(2)改革開放(即生產隊解體后:1979-1989年之后)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個體經營促進服裝、食品產業興起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在王村市場的帶動下,西牛村服裝業迅速興起,婦女在家制作褲子,男青壯年背著提包翻山越嶺到外地推銷,形成了浩浩蕩蕩的賣褲子大軍。
1990年前后,西牛村辦起了服裝廠20余家,有本地、外地七八百名工人制作各種服裝。有的廠從天津、北京請來設計師,銷售服裝到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各地商販到西牛進貨的不計其數。后因經營理念落后、債務等問題,服裝廠幾乎全部倒閉。
同一時期,興起果丹皮企業80余家,每天都有外地客商,特別是東三省客商來采購。后因全村缺乏統一領導,各企業為搶占市場相互壓價、偷工減料,破壞了區域品牌,最后全部倒閉。
另外,還有各類小食品廠等產業,不過沒有形成產業規模。
(3)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新區成立前:形成酒曲、食品餡料、食品機械三大支柱產業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從踩曲、糖坊發展起來的酒曲和餡料產業逐步做大;為給餡料產業配套,食品機械產業也快速興起。酒曲、食品餡料和食品機械逐漸成為西牛村的三大支柱產業。另外,服裝、建筑等產業也在持續發展。全村規模以上企業一度達到54家,產值達10億元以上,外村打工者達4000人以上。最多時曾有30多家本村企業同時參加中國烘焙展覽會,在全國范圍也屬于少見。這里僅舉三家企業例子,管窺三大產業發展。
容城縣西牛酒曲制品廠。成立于1996年6月,位于西牛村北頭,主要生產酒曲,現有工人56人,產值數千萬元,現負責人是牛紅亮。西牛酒曲的起源無可考證,但保定是堯帝的故鄉,有三千年歷史,后來又是直隸府所在地,歷史上就有燒酒的傳統,在小里和西牛村都有燒鍋釀酒的歷史。由于酒曲和醋曲是同一產品,上世紀60年代西牛村開辦過醋坊。隨著醋坊生產曲量增加,在80年代,第七生產隊也把大曲推銷給牛欄山等酒廠。牛紅亮從1984年初中畢業起就在第七生產隊踩曲,到1989年第七生產隊解散后獨立經營,在他帶領下,逐步形成了以西牛酒曲制品廠為龍頭的酒曲產業。興旺時,整個西半邊村都有踩曲,產品供牛欄山、紅星、天津白酒廠、衡水老白干、汾酒等全國800多個白酒廠。所供牛欄山酒廠的曲塊還被神九、神十飛船送上了太空,進行科學研究。
西牛酒曲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制作工藝主要是:選用優質小麥和豌豆按比例配好、粉碎,加水攪拌均勻并裝入模具,用腳踩實成磚塊狀的曲胚(即踩曲),放入發酵房疊放,各層之間放置帶有霉菌的竹竿點菌,隨后發酵1-3個月,根據成分、發酵時間不同,可生產清香、濃香、醬香等各種香型。目前,制作曲胚已由機器生產,效率和質量更高。
北京牛氏運昌(霸州)食品有限公司。位于廊坊市霸州都市食品產業園,主要生產食品餡料,現有工人300余人,產值約4億元,現負責人是牛玉辰。最初由生產隊社員股份制創業于1978年組建,名為興和食品廠。1993年成立新公司為運昌保健食品有限公司。2006年遷建北京大興,更名為北京牛氏運昌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在霸州都市食品產業園開始興建生產基地,是園區第一家企業。基地占地110畝,于2018年投產,設計年產餡料3萬噸、幾十個品種,能夠日產提漿、廣式皮、桃山皮等月餅或其它各式糕點30萬塊。運昌與本村的博宇、前進等餡料廠,為稻香村、桂發祥等知名糕點企業常年供貨,占了相當的比重。稻香村從北京遷至霸州,與運昌為伴,即為運昌牽線的結果。運昌公司雖然較早搬出了村,但是始終情系鄉里,每年都通過各種方式支持村里的事務。
保定嘉利食品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始創于1998年,位于西牛村東頭,主要生產自動化食品加工設備,現有工人100余人,產值幾千萬,現負責人為張志坤。其創始董事長張友坤(張志坤父親)好鉆研,在生產隊時期就以他為主興辦了電焊廠、軸承廠。改革開放后,他興辦食品廠,主要生產果丹皮、巧克力、酒心糖、鍋巴等小食品。由于具有開辦電焊廠和軸承廠的技術和經驗,他先后發明了一系列生產食品的機械,包括代替人工打锨的電锨、“蓼花胚子”攪拌機、糖瓜切割機等。到1998年,主營業務持續擴大,于是成立公司,廠房占地1.3萬平米,有專門的研發車間,是集生產研發于一體的企業。目前,企業自有專利35項,其中4項發明填補國內空白,生產的炒鍋、和面機等設備遠銷海內外,被評為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嘉利無論從生產規模、技術水平還是研發能力、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均穩居國內業界前三名。在嘉利帶領下,本村祥云、鑫億、達源、祥龍、正宏、玉龍等各廠也快速發展,生產的餡料炒鍋、餡料生產線、清洗機等系列產品獲了得市場廣泛認可。
以上三家企業,都是以集體經濟為源頭發展起來的,目前也都是西牛村酒曲、食品餡料、食品機械三大產業的領軍企業,以他們為首帶動了全村產業的發展。另外,派文褲業等服裝廠和服裝加工點,小食品作坊、香油坊,以及建筑、物流、養殖等產業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安捷物流是全縣最大的物流公司。
雖然這一時期西牛村的產業與國內一線產業集群還有差距,但就一個村莊來說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這一時期,全村產業達到鼎盛,部分企業受空間限制已經開始外遷。
(4)新區成立后:產業在轉移轉型中曲折發展
新區成立以后,政府對傳統產業采取轉型升級的方針。但在實際操作中,主要采取轉移的方式,以最嚴格的環保要求和對生產性企業的限制,引導企業外遷。目前,西牛村大多數酒曲、食品餡料、食品機械企業已經外遷望都、邱縣、巨鹿等地,僅有西牛酒曲制品廠、前進、嘉利等企業還在繼續生產。
這一時期,西牛村的食品產業也進行了一些抱團轉型升級的努力,但總體效果不理想,相關情況將在集體經濟實踐部分介紹。
作為轉型升級的一部分,食品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了重視。除牛紅亮的酒曲外,籽粒莧糖(俗稱米子糖)也在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籽粒莧糖,是以千穗谷(也稱崖谷)的果實為主要原料,經西牛村獨特的傳統工藝加工而成,已有100多年歷史。解放前,就有老一輩大糖制作師傅,走街串巷,肩挑貨擔,或推小車,喊著“米子糖”的吆喝招引孩童和富家子弟。張仲合(已逝)即是解放前的“米子糖”手藝人,他把手藝傳給了兒子張會生和兒媳牛小仙。他們一般是在秋收之后,天氣轉涼之時一直到春天作籽粒莧糖,盛產時一天能產一噸左右,現在又傳給了三四人。過年期間,人們除了品嘗籽粒莧糖的香甜可口以外,還會在臘月23日用來祭拜灶王爺。
(三)西牛村政治、文化、民生、環境的概況
政治概況。西牛村在土地革命時期于1933年成立黨組織,至今已歷24任村黨支部書記。全村目前有一個黨支部,15個黨小組,169名黨員。現任村兩委委員9人,為:牛紅亮,張春生,肖占坡,肖克明,肖芳民,牛振彪,趙二然,張德啟,劉賀友。
在新中國的歷史上,西牛村還曾成為過人民公社駐地。1958年8月容城縣的10個鄉改建為三個人民公社,即容城、西牛(后遷南張)、張市。1958年9月1日在西牛村村南杏樹園,召開了人民公社成立大會。公社政府所在地地址在西牛村大埝南路東(現在劉新生,劉新民宅地)。
文化概況。西牛村村民老實本分、勤勞智慧、團結友愛,文化主要是傳統農耕文明的自然文化和道德文化,過農歷的各個節是重要的文化活動。在春節等農歷節日,村民們祭祀天神、祖先,串門走親訪友,例如在解放前,臘月二十三就要用糖瓜等祭祀灶王爺,意思是黏住灶王爺牙齒,上天別說本家的讒言。
逢年過節,西牛村還有小車會、音樂會、武術會、吵子會等。新區成立后還曾組織小車會、音樂會,后因疫情暫停。西牛村的武術會也稱“少林會”,據傳源于本村清末的御前帶刀護衛肖皮貨。肖皮貨告老還鄉后著名的大刀“王五”曾兩次來探望,在他們的號召下成立了“少林會”。少林會修習內容十分豐富,少林拳類有六合拳、大洪拳、小洪拳、螳螂拳、醉拳、猴拳、五步拳等,器械類有棍、刀、槍、劍、鞭、棒、三節棍、雙節棍、雙鉤等。西牛村的吵子會是以嗩吶和鼓、鑼、镲、鐃等為主要樂器的演奏活動。嗩吶和打擊樂器同時演奏的叫文吵子,只有打擊樂器的叫武吵子。每到逢年過節、紅白喜事,吵子會都有表演活動,其歷史與周邊的吵子會類似,至少可以追溯到光緒年間,目前會長是賈國占[ 楊青:《容城西牛村吵子會音樂分析》,《藝術品鑒》,2020年,第36期。]。
民生概況。目前全村有各類商店30余家、沿街餐飲9家,全村已于2019年完成氣代煤,每戶通上天然氣。全村逢農歷一、四、六、九有大集。以2022年9月16日(農歷八月二十一)9時的大集為例,延后街和野王路,共有自產自銷小菜攤20個,3米長以上的菜攤7個,販菜卡車7個,水果攤位9個,調料、干品攤位6個,肉蛋奶生鮮攤位5個,咸菜攤位2個,饅頭攤位2個,糕點零食攤位7個,農資攤位3個,服裝攤位14個,鞋攤5個,日用品攤位5個,盆景攤位3個,總計攤位95個。除本村村民銷售自產農產品外,多數為本村及周邊村專門從事批發零售業的商販,大多從白溝進貨,在西牛、李茂、南張等村的大集上銷售,服裝、鞋等攤位日銷售額一般從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
西牛村在2019年創辦愛心食堂,由博宇餡料廠股東免費提供場地,愛心企業和人士提供經費,為鰥寡孤獨的村民每日提供免費三餐,受到了村民普遍好評,是新區第一家愛心食堂。
此次調研未對全村群眾收入情況進行系統調研,但通過訪談和考察,初步判斷80%的家庭年收入在20萬元以下。對照此次容西回遷時經濟水平相仿的段莊村的情況,由于拆遷導致產業流失、收入減少,大約有20%的家庭回遷購買自愿購買面積時存在經濟困難,需要貸款或放棄,那么,西牛村村民未來回遷時也很可能面臨這些問題,回遷后的經濟情況也勢必日趨嚴峻。
環境概況。新區成立后,有關部門對西牛村水土進行了檢測,檢測發現,西牛村域的土壤屬于富硒土,地下水屬于富鍶水。據有關文獻報道,硒對于保護視力、抗癌等具有明顯作用;鍶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在消化道內與鈉競爭離子通道,與高血壓呈顯著負相關,可預防骨質疏松、齲齒、動脈硬化等疾病[ 吳茂江,《鍶與人體健康》,《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12年,第29卷第5期。]。
三、西牛村面向城鎮化的三次集體經濟探索
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區的設立,是西牛村歷史上的大事件,它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帶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按照《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等規劃,西牛村位于起步區第一組團北部,因此必將整體拆遷,村民將被城鎮化安置。由此,西牛村產業和文化的存亡絕續擺在了村兩委和村民們面前。在以牛紅亮為首的村兩委帶領下,西牛村村民迄今為止開展了三次集體經濟探索,為的是將產業保留下來,帶動群眾在回遷后實現穩定就業。這三次探索,前兩次失敗,第三次成功,并將繼續進行下去。探索的主要情況如下:
(一)2019年中央廚房項目
在新區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方針確定以后,西牛村兩委就積極謀劃本村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工作。一開始,村兩委借助有關智庫的力量,積極協調本村35家生產型企業,計劃在新區外統一打造產業園區,實現集中轉移,但終因建設用地指標難申請、整體外遷意見難統一而擱淺。
隨后,在智庫建議下,由村黨支部書記牛紅亮、副書記張春生、支部委員肖克明以及嘉利食品機械廠總經理張志坤帶頭,最終6名股東參與,于2019年3月28日注冊成立了雄牛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計劃打造集體經濟,推動本村食品產業由加工業向服務業轉型升級。公司共計投資300多萬元,在西野橋村建設了用地1500多平米的中央廚房,計劃為駐雄各單位提供團餐、預制菜等服務,帶動本村村民就業以及本村農業、調料等產業發展,甚至計劃在周邊承包大棚專門生產蔬菜。
按照設計,公司生產車間具備日產盒飯1萬盒的能力,但由于缺乏專業管理運營團隊,以及智庫和政府沒有對接市場資源,最終只為北張中學提供200盒盒飯3個多月,為中建七局送團餐1個多月,營收總計幾十萬元,并且每筆業務均虧損。截至目前,公司還有一定額度的債務。
后來邀請中國食品工業集團負責中餐工業化的專家來考察,指出除了缺乏管理運營團隊、缺乏市場資源外,在工廠設計、供應鏈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許多不專業的問題。
(二)2021年伴手禮項目
2021年,為打造西牛村伴手禮,在牛紅亮、肖克明帶動下,組織黨員、輔崗、志愿者等20多人參與投資,開展了第二次集體經濟探索。
當時設想將西牛村原產的酒、香油、餡料、米子糖、糖瓜、富硒面粉、富硒玉米糝等7個品種的特產包裝在一起,打造西牛村特色伴手禮。
但在運營中發現,一是除了酒和餡料以外,其它產品都沒有生產手續;二是管理混亂,缺乏管理制度;三是后來意識到產品定位不清晰,把幾個領域的原料、半成品、成品等混搭在一起,缺乏市場需求;四是堅持完全自產不走代工的模式,很難量產。
后來,在房租、調研、采購包裝等方面投入4、5萬元,并維持半年左右以后,該項目終止。
(三)2022年月餅及西牛村品牌創業項目
2022年7月下旬,按照縣委統一安排,我參加縣委組織的青年干部讀書班大調研活動來到西牛村駐村調研。由于早在2020年一次座談會上我就得知牛紅亮書記發展集體經濟的想法,而我近幾年在持續研究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村新型集體經濟,特別是在容城落地,帶動群眾產業就業創業物業“四業”并舉的路徑,所以,借此次調研的機會直接推動一次集體經濟實踐便成了我順理成章的決定。
從2022年7月19日到9月4日,大約一個半月47天的時間,針對八月十五中秋節(9月10日)月餅禮盒市場,我帶領村兩委骨干開展了新時代西牛村第三次集體經濟探索。主要分為謀劃、實施兩個階段:
(1)謀劃階段(7月下旬至8月20日)
這一階段是通過調研逐漸理清實踐路徑的階段。在7月19日的座談會上,我即根據王宏甲同志的《塘約道路》《走向鄉村振興》和陳雪原同志的《中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報告(2020)》,提出黨支部領辦集體經濟,實現群眾“帶資進城”的城鎮化鄉村振興工作思路,也提出了發展集體經濟實體、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借助美麗鄉村規劃謀劃食品產業園的三大任務。其中,制酒、糕點和餡料、中央廚房、食品機械、傳統小食品等是謀劃發展集體經濟實體的五大方向。隨后,考慮到距9月10日中秋節不到兩個月,遂決定以月餅禮盒作為集體經濟創業的切入點。
在謀劃階段我作的工作主要有:1.迅速摸底本村產業情況,先后考察西牛酒曲廠、前進餡料廠等工廠和籽粒莧糖、香油等作坊,考察牛氏運昌霸州工廠;2.舉辦鄉村振興規劃講座并與本村大學生座談;3.研究先進經驗,研讀《劉振英與稻香村》《老樹新花稻香村》等書籍,赴霸州都市食品產業園、北京稻香村北七家工廠考察;4.研究文史資料,查閱關于楊延昭的史料,閱讀楊家將相關書籍、論文,閱讀西牛村文化傳承口述史料,實地勘察石碑;5.調研市場,調研新區伴手禮公司2家,調研特產店、超市糕點專柜,采購并研究實體店、網店、直播銷售的月餅禮盒若干;6.設計并注冊西牛村商標;7.網購月餅禮盒包裝若干,設計包裝,設計銷售海報;8.對接月餅委托生產單位牛氏運昌;9.辦理村委會組織代碼證,注冊村公眾號;10.設計黨支部領辦公司,待盈利后再向村委會全資公司免費轉讓股份的起步思路,尋找股東,籌措資金;11.組織西牛村食品產業參加首屆雄安新區(白洋淀)電商直播大會;12.接待省農業廳改革處領導,溝通新區尚未成立新型集體經濟組織的情況;13.對接建設銀行、華夏銀行、河北銀行等國有、全國性股份制和城市商業銀行,洽談對集體經濟貸款問題。在這一階段的主要成果是:謀劃了集體經濟起步和發展的路徑、任務,謀劃了月餅禮盒的商業模式。
(2)實施階段(8月20日晚至9月4日)
8月20日電商直播大會以后,距離中秋節只有不到20天,經與牛紅亮、肖克明、肖占坡等同志商議,決定將謀劃的印有雄安地標景色的雄安青款花好月圓月餅禮盒項目立即付諸實施。只是由于時間緊迫,以及擔心188元的標價沒有市場(打折后銷售100多元),所以這次暫時只上1000盒規模。村兩委同志專門叮囑我,這次只能成功,不能再失敗。
從8月20日晚下訂單,到9月1日產品到貨,我們緊鑼密鼓地開展了以下工作:1.組織6名股東籌措資金,注冊河北雄安西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8月30日辦成);2.給禮盒生產單位下單;3.給月餅生產單位下單,并訂購配料表;4.公眾號發布新聞,進行預宣傳;5.對接新區各單位預銷售;6.申請辦理微信網店小程序;7.組織禮盒卸貨和裝月餅工作;8.將第一批月餅禮盒送至門店和預售客戶;9.利用明道零代碼平臺,建立云端的訂單管理系統和財務系統,對銷售和賬目進行信息化管理。而這一時期,我也同步開始了容西回遷的相關工作。
從9月2日起到9月4日正式銷售三天,面向大客戶、線上、線下三大渠道同時銷售。9月2日,在之前預售的努力下,當即銷售377盒,發貨200多盒,當天還拜訪了5家企業,均形成采購意向。9月3日,在新區黨政辦機關事務組和新區黨群工作部的關懷、幫助下,我們在新區管委會的市民服務中心、奧威、大水三個辦公區同時部署線下銷售點,開展銷售活動,但遺憾的是,可能由于是周六以及我們不專業、準備不充分等因素,一中午一盒都沒賣出去。到9月3日晚,共銷售502盒,還剩整整一半存貨,而這距八月十五(9月10日)還不到一周時間。當時我的心情是十分焦慮的,由于缺乏經驗,十分擔心月餅最終賣不出去,砸在手里,遂連夜向新區黨群工作部和黨建聯建單位求助,也加大了剛辦好的網店的宣傳力度。然而出乎意料的是,9月4日上午,雄縣發展集體經濟的兄弟村購買了一部分,黨建聯建的建設銀行購買了300盒,在線銷售了100多盒,到中午就全部賣光了。后來還欠了一批月餅,只能用其它禮盒臨時裝月餅代替。
此次集體經濟的探索,雖然規模很小、時間很短,比起日銷售上萬盒的電商和每年銷售額數十億的大型企業來說,規模可謂微乎其微,但是,其進步意義在于:一是驗證了商業模式,二是獲得了十多萬銷售額和數萬利潤,三是宣傳了西牛村的品牌,為下一步糕點及其它食品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我們初步總結,此次成功的經驗主要有:第一,黨的領導。有一批有思想覺悟、奉獻精神和政策水平的干部帶頭。第二,正確的商業模式設計。按照定位市場—設計產品—組織團隊的經商思路,定位雄安伴手禮市場和來雄工作的文職人員,根據符號政治經濟學原理,設計帶有雄安地標符號和藍綠交織色調的包裝,最后尋找優質的廠家進行生產并有針對性地銷售。第三,高效的運營管理。對外與設計單位等兄弟單位密切聯動,對內通過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分布式高效協作,每日即時調度進展。第四,各界的大力支持。從上級黨委政府、黨建聯建單位,到雄安淀與城等兄弟設計單位,再到新區內外支持集體經濟并采購產品的單位和個人,都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此次探索的成功,是在正確方針指引下,由參與者共同奮斗與各方大力支持的結果。
如果說還有什么不足,我們認為主要是:1.缺乏人才。大量策劃、管理、設計、宣傳、營銷工作是由我和其它外部人員完成,本村缺乏相應人才,而線下銷售時本村村民甚至不敢上前與消費者交流。2.缺乏資金。此次數萬元啟動資金,由6個股東自己湊齊,村集體資金的決策、支取十分麻煩,并且只能賺不能賠,而各類銀行一般不給缺乏資產且剛成立的企業貸款,對集體經濟組織和實體目前也缺乏專門的金融產品。3.缺乏經驗。在集體經濟體制設計,股權和工資激勵機制設計,以及食品產業管理運營等方面均缺乏經驗。
此次的成功,我們邁出了一小步,可謂“堅冰已釋、可以通航”,它昭示著西牛村集體經濟必將實現更大的發展。
四、西牛村面向城鎮化的鄉村振興愿景
西牛村從千年前建村以來,直至社會主義新中國得到了經濟和政治、文化等全方面的發展。西牛村在人民公社時期取得的前所未有的輝煌,完全得益于農村集體經濟制度;改革開放以來三大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得益于人民公社時期集體經濟打下的基礎。包括牛紅亮等在內的西牛村企業家,至今對集體經濟仍抱有濃郁的情節。
在今天,黨中央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新型集體經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西牛村產業和文化存亡絕續的特殊歷史當口,西牛村兩委班子和村民們依然擁抱集體經濟,冀望通過集體經濟實現整村城鎮化的歷史轉變,可以說,是既有歷史淵源,又完全正確的戰略選擇。這對于整個雄安新區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大量失業的回遷群眾就業創業,探索一條不同新區以往的城鎮化新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調研最后,通過深入討論,我和村兩委謀劃了西牛村面向城鎮化的鄉村振興愿景如下:
(一)加快推進集體經濟制度建設和食品產業創業。一是先建立村委會完全控股的村集體公司,將第三次集體經濟實踐的公司股份和利潤轉到集體公司。二是成立臨時黨支部,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公司治理機制。三是適時謀劃推動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規范的集體經濟決策、分配體制。四是瞄準年禮市場,打造包括糖瓜、蓼花、籽粒莧糖等在內的“雄八件”禮盒,爭取達到10萬盒以上的銷量、上千萬元的產值。五是對接深圳等地中央廚房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對接京津冀市場,重新改造雄牛餐飲公司。六是利用云端工業設計軟件和元宇宙等技術,謀劃食品機械工業互聯網。七是與中國食品工業集團等對接,引進先進技術,謀劃酒、傳統小食品等產業轉型升級。食品產業發展的總目標是,以產品創新和文化傳播為動力,力爭用三到五年時間,建立起集體經濟年增加值6億元以上,全村人均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以上,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集體食品產業集團。
(二)謀劃服裝、建筑等各類其它產業的集體經濟創業。一是加快推動此前縣里謀劃的服裝工業互聯網項目落地。對接杭州等地電商和設計資源,探索建立合作社形式的共享車間,提升產品銷量和設計品質,增加群眾收入,探索“平臺社會主義”。二是基于縣工業互聯網基座,探索建立建筑和裝修工業互聯網,采用被動房、裝配式等先進工藝和材料,運用元宇宙技術獲客,開拓市場。三是依托信息技術,開展社區經濟、物業、保潔等各類集體經濟創業。四是結合容西片區、南張特色小鎮大健康產業的定位,積極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前謀劃創業就業。
(三)謀劃建設產業園。借助美麗鄉村規劃,一是謀劃建設食品工業園。參考北京稻香村北七家工廠、霸州都市食品產業園產業港等先進經驗,請中國食品工業集團幫助設計,在西野橋村南部空地或野橋營村西北部,建設西牛村食品工業園,安置村集體的制酒、糕點及餡料、中央廚房、食品機械、傳統小食品以及文化旅游產業,并設置孵化器孵化特醫食品等健康食品創業項目。二是謀劃建設服裝工業園和數字創意產業園。在靠近容東的王家莊和靠近容西的野橋營等地,謀劃建設1到2個服裝工業園,各設計建筑面積10-20萬平米左右,分別容納數千到上萬人就業;在悅容公園西北角片區,與計算機世界集團等謀劃建設數字創意產業園(時尚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吸納工業互聯網、數字創意和時尚設計類企業,在周邊綠化帶采用1.5級開發方式,建設十年期小試車間。三是在野橋營,利用其靠近西北圍堤的區位優勢,建設裝配式建筑或物流產業園。
(四)完善集體經濟管理體制,發展集體經濟文化。一是強化鄉鎮農村綜合服務站職能,加強對村級集體經濟的管理和服務。二是適時設立縣級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等機構,加強對集體經濟的監管和支持。三是大力宣傳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共同富裕實施主體的重大戰略意義,提升各級干部群眾對發展新型集體經濟必然性、重要性的認識。四是大力培育集體文化,形成熱愛集體,集體好、大家才能好的濃郁文化氛圍。
五、結語
習近平同志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西牛村有千年的歷史,但真正興起于集體經濟,發展于集體經濟的余熱,目前在大轉折之際,又求助于集體經濟,村民們的訴求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如果說建國初的合作化運動,緣起于1943年延安的大生產運動,緣起于毛澤東同志的著名講話《組織起來》,那么今天,西牛村乃至更多村莊的發展振興、共同富裕,仍需要把群眾“組織起來”,改變市場上、城市里農民們一盤散沙的局面,要發展黨組織領辦的集體經濟,讓每一個村民都能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共同用勞動創造財富、共享勞動成果,通過參與集體的奮斗,過上幸福的生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