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長安街知事公眾號發表題為“ 官油子正在年輕化,值得警惕”文章,定義了一種“小油條”:現在確有一些干部,年齡不大卻圓滑懈怠、套路深深。
文章稱,當“滿身泥濘”的敵不過“滿身油膩”的,當勤懇干事的趕不上油腔滑調的,更會對選人用人形成嚴重誤導,讓那些本欲奮斗一番的年輕人心煩意亂、迷茫彷徨。
文章最后聲稱,“油條”不分年齡,警惕未老先油。人們厭惡的“老油條”都是從“小油條”演變發展而來的,整治“小油條”不是小題大做,而是管在萌芽處,防在未然時。
實際上,我相信絕大多數考試進入公務員系統的人,都不是奔著混日子去的。但是既然官媒都說官油子正在年輕化,想來也是一種事實。于是我們要追問,究竟是什么讓這么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變成了官油子。我之前看過知乎上一個基層公務員(孟北魚)的文章,他講了很多基層公務員的情況,這對我們理解這個問題是有幫助的。我將他某些文章按主題摘錄,供大家參考。
一、等級
孟北魚在某篇文章中寫到,“在體制內下級是很難向上級提意見的:比如我認識的某個領導,別說是提意見,即使只是委婉的建議,也會遭致一頓臭罵,在她的眼里,凡是職位比她低的人都是蠢蛋,提出來的都是昏招,職位比她高的人都是智者,說的話都是真理。”
孟北魚舉了一個扶貧相關的例子。他發現某些扶貧政策在實踐中完全不可行,比如某政策規定“產業到戶資金必須發給貧困戶,沒有發出去,即屬于資金滯留,要追究鄉鎮的責任”,這些產業必須是指定的產業,如“種植和養殖”,不能用于其他產業,也不能用于“交學費、修房子、交醫藥費、買吃的、買穿的”。但是在該地,“很多貧困戶是沒有發展種植和養殖的能力的,比如城中村沒有土地、農民工一年難的在家、重病重殘老人沒有勞動力等”。
這種情況怎么辦呢?錢發不出去就會被追責,發出去了又是違規發放資金(因為不可能用于指定的種植和養殖)。當時的孟北魚不是官場油子,他在積極想辦法解決這個矛盾。孟北魚建議起草一個正式函,“向扶貧移民局指出他們政策矛盾點”,對此建議,“扶貧辦主任簽字同意”,但是“分管扶貧的副鎮長卻拒不簽字”,并且把孟北魚痛批了一頓。孟北魚說,“副鎮長不允許我們提意見,不允許我們指出上級政策的矛盾點”。
這個事情之后,孟北魚非常失望,他寫下了如下的話,“我才發現這群四五十歲的官僚們,他們并不敢對上級的決定提出異議;這群四五十歲的官僚們,他們并不會承認自己的決定是錯誤的;這群四五十歲的官僚們,他們并不是寬容大度的人。沒有人敢指出他們的錯誤,即使他們的錯誤已經害一個村支書受到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即使害一個年輕公務員失去了大好的前途,即使有一個如我一樣蠢的愣頭青準備正式函告他們,沒人敢指出他們的錯誤,他們也永遠不會承認自己錯了,因為他們所做的一切,形式主義也好,官僚主義也好,教條主義也好,都是為了免責,他們害怕承認錯誤,他們害怕被追責,他們永遠不會錯,所以永遠不會改。”
二、欺上瞞下
當年的上級隨時準備把鍋甩給你的時候,你還會保持曾經的朝氣嗎?
孟北魚曾在扶貧口工作,某次會議扶貧局局長明目張膽地甩鍋。“縣扶貧移民局局長曾經在全縣鄉鎮主要領導會議上說過,2017年我們做錯了很多事情,上級部門正在進行相關問題的督查,萬一查到了我們縣怎么辦?鄉鎮該承擔的責任還是要承擔起來,不要把所有責任都推給扶貧移民局,你把所有責任都推給縣級部門,推給扶貧移民局就是推給縣政府,推給縣政府就是推給縣領導,把責任推給縣領導,你以后還想不想在縣里混了?”
請問,這樣的話還有半分黨性嗎?還有半分是非觀嗎?
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成油子,就穿小鞋,是你,你怎么選?
三、形式主義
孟北魚在文章中多次吐槽形式主義,下面這個例子非常形象。
在扶貧工作中,國家有個全國扶貧系統,于是,“省里面為了我省特色,花大量金錢請某軟件公司做了個省扶貧系統”。上行下效,市里面為了“創新”,“也花大價錢請公司做了一個市扶貧系統”,縣里面為了“體現先進”,又“花巨資請軟件公司做了一個縣扶貧系統,還開發了一個手機扶貧APP”。這些系統有用嗎?孟北魚是這樣說的,“現在來看,除了第一個全國系統,其他都成了壓在基層工作者身上的累贅”。
為什么成了累贅呢?孟北魚舉例說,“我們曾經在某一年大半年時間都在修改系統,因為貧困戶的信息和數據每年都在變化,于是我們每年都要進行數據更新,數據的采集和更新理論上說大概需要一個月時間,但人不是機器人,實際情況也要比理論復雜得多,實際工作中要想得到準確的數據并錄入系統通常需要2個月,某年我們修改國家扶貧系統結束,馬上修改省的扶貧系統,結束后又馬上修改市的扶貧系統,結束后馬上又修改縣的扶貧系統,由于日常工作繁雜,我們只能晚上和周末加班修改,待本縣扶貧系統修改完畢,已經大半年了,掐指一算,再過三四個月又該修改國家扶貧系統了。”
孟北魚曾經吐槽,扶貧的工作大部分時間花在了這些形式主義的東西上面,真正去扶貧的時間并不多。這些折磨基層公務員的形式主義,“反而成了某些官員口中的政績,借以平步青云”。孟北魚總結說,“ 有一句名言:你做了什么不重要,你怎樣宣傳才重要。”
變成油子,你心情舒坦,保持曾經的理想,整天氣塞郁結。試問,在這樣的環境里,你怎么弄呢?
四、資料式創新
孟北魚說,“個別官員無能,卻又想要做出政績,你想讓貧困戶收入每年都增加1000元是很難的,更難的是貧困戶即使增加了1000元收入也不容易看出來。而搞“資料式”創新就簡單多了,一點想法,幾個人加幾天,滿滿一桌漂漂亮亮的檔案資料就出來了,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某次孟北魚去xx村學習扶貧經驗,真是大開眼界。“現場會有一半以上的時間是讓各個單位的人查看XX村擺在桌子上那一堆密密麻麻的資料,XX村的第一書記很自豪的跟我們一一介紹,我們把扶貧資料歸為了9卷,比省里規定的還多三卷……我們把貧困戶的信息分成了6大類,這是全國首創……我們把每個貧困戶的信息都單獨裝一個盒子,每戶一個檔案,一共有56個檔案……這墻上我們提出的改善民生7大措施……這塊展板上是我們對于XX村的6步脫貧規劃…… 各個單位的參觀者馬上拿出手機對著桌子上、墻上的一堆檔案文字拍照,我也被領導勒令要把每一張紙都翻開,把內容拍下來,然后回去做一份一模一樣的。”
某次,“一個級別很高的扶貧部門意識到扶貧工作中形式主義太多,資料檔案繁復無用,于是開展了一次奧卡姆剃刀行動”,孟北魚很開心,總算能減少不必要的工作了。級別很高的扶貧部門要求在“行動中對各種檔案的內容進行刪減,其中規定貧困戶手中只需一本扶貧手冊即可”,但是,“我們的直屬上級部門馬上在里面加了‘四項幫扶’文件。我問上級部門,上上級部門不是說要簡化資料,奧卡姆剃刀行動只準貧困戶手里有一本扶貧手冊嗎?上級部門答,你懂什么,這是我們的特色工作,是我們才有的創新工作,以后領導來檢查,好讓他們看看我們做了哪些工作。”
朋友們,你覺得是基層公務員愿意變成小油條嗎?哪個油條不是在油鍋里面炸出來的呢?
我雖然不是公務員,但是對官場陋規和形式主義也深惡痛絕,我覺得官媒提到的小油條現象是存在的,但是希望能進一步挖挖根源,不解決產生油條的油鍋,油條就會不斷被炸出來。
為了防止某些人胡亂解讀,我要明確聲明,我相信我國大部分地方都是好的,孟北魚寫的這些并不是主流,而且我國也正在整改和處理,詳細明天一定會更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