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資本及相關勢力在當今中國的社會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對其地位與作用等問題的研究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熱門話題。筆者以為,要深入探討這個課題,就不能不剖析資本發展壯大給社會關系、社會結構來帶來的各種改變,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觀察社會面貌的重塑與再造,才能以更真實的場景來展示資本的功能、地位與作用。
首先,資本成功地塑造了新的社會關系
資本以其特有的改造功能與變革作用,使中國社會變得空前復雜多樣,以至于一個時期有專家學者們高度矚目并評價這種所謂的“多元化”,還名之曰一個復雜多元的中國。中國是不是真的達成多元化,這還很不好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資本在中國塑造出一系列新的社會關系,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如下幾個:
一是新的政商關系
共和國建政以來,中國的政商關系走過了幾個歷史時期,發展到現如今總體上類似于戰略上的合作伙伴關系,也就是說,中國的“政”與“商”之間首先在戰略上的合作,“商”離不開“政”的支持,需要其提供相應的政治庇護,而“政”則企盼“商”的不斷發展壯大,提供公有制經濟以外的發展活力與動力,這是戰略大勢。在日常表現中,“政”與“商”則是密切的伙伴,彼此在各個層面都有十分緊密的互動,按照正規的官方表達,就是要建立“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當代中國的政商關系特色鮮明、意義非凡。不同于資本主義制度下那種“一體兩面”、高度融合的政商關系,今天中國的“商”表面上看無關乎“政”,獨立于“政”之外而存在,但在實質上,“商”卻是“政”最直接的服務對象,也是其最有效的依靠力量。因此,從“政”的角度來衡量,若拷問干群關系、政商關系哪個更重要的話,那么,從傳統的政治哲學和理論邏輯出發,當然是前者重要,但如果從現實主義和實用主義出發,則無疑是后者更重要,現實的擺位往往都是這樣。
二是新的勞資關系
資本在中國發展壯大,還塑造出新興資本勢力與廣大雇傭者之間的關系,這也是一種勞資關系。現在,中國的社會各類勞動者接受資本雇傭的數量已達到驚人的規模,已經成為最廣大的社會階層,對比于公有制度的狀態,這些被私人資本所雇傭者,其政治身份與經濟地位無論理論邏輯還是實際情況,都發生了根本性、顛覆性的變化,由此塑造了當代中國新的勞資關系。
這樣一種新型的勞資關系目前還只是處于其初始與起步階段,還在生長的過程中,其社會功能與政治作用還沒有發揮展現,未來這一關系將怎樣開花、結果,會不會再次演繹一番中外歷史上勞資關系曾經有過的路徑,目前還難以做出相應的判斷。
三是新的貧富關系
新興資本在中國發展壯大,不但造就出一大批先富起來的人,而且還造就出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億萬富豪群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拉開了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當然,現如今中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消滅了絕對意義上的貧困,但相對貧困問題依然十分突出。而這一問題又集中地體現在資本身上,正是因為資本的驅動與促進,當代中國貧窮階層與富有群體之間的關系有了新的涵義,才出現了新的貧富對立問題。也就是說,貧富對立不是老百姓與政府的對立,而是相對貧困群體與資本勢力之間的對立,世俗間對這一現象的概括與歸納可以說既簡單又直接,那就是“仇富”——窮人仇恨富人,富人敵視窮人,這種現象在今天的中國社會已經相當普遍和普及了。
四是新的中外關系
資本的發展壯大還給中外關系注入了新的內涵,這就是以經濟貿易為紐帶的中國同外部世界的關系,其中主要是中國同西方資本主義集團的關系。從全球的角度來說,當代中國的資本主義不過是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一部分,同西方資本主義體系之間的循環交換是當代中國新興資本及其相關勢力得以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比如,中美經貿聯系就是一條巨大的紐帶,在這條紐帶上面拴系著新興資本十分重大的切身利益。因而,在當代中國的對外關系的結構與內涵中,由資本塑造的關系所占比重與分量越來越大,同時也越來越復雜了。
其次,資本推動中國發生深刻的改變
新興資本在中國發展壯大,已經超過了歷史上曾經有過的高度與水準,如果說中國資本主義歷史高峰的話,那么非今天莫屬。今天中國的新興資本及相關勢力做到了此前很多想做到而未曾做到的事情,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深刻影響了日常生活
資本的發言權即影響力具體地通過“錢”來體現與表達,由此影響一切社會生活,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金錢關系越來越成為所有社會關系中占主導地位的關系,甚至連男女婚姻都不能幸免。因此,一切向“錢”看,是絕大多數人生活的基點、主軸與核心。正因為如此,資本在中國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盡管很多人都從理性與邏輯出發對資本進行深刻的批判,但資本就如臭豆腐一般,聞著臭吃著香,而且還越炒越香,這是當今中國不能不承認的現實。要說今天是什么東西最普遍地影響和左右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那就是“錢”,而錢的高級形勢和集中表達,就是“資本”。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撈錢撈資本,已經成為絕大多數中國人的行為軌跡,尤其是隱約的可見的新貴族(參閱筆者文章《隱約可見的中國社會新貴族》),更為人們所趨之若鶩、頂禮膜拜。所謂發展經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實質意義也在于此,也不過是賺錢撈資本而已。
第二,深刻改變了社會面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面貌發生根本性的改變,人們日常觸目所及的,都是城鄉建設、道路交通、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變化,但事實上,幾十年來中國社會之變可以說從內到外、徹頭徹尾。當然,推動中國社會面貌發生如此劇變的力量來自多個方面,也是多種力量的集成,但最根本的仍然是經濟力量,這其中資本的力量不容低估,在資本力量的作用下,中國社會塑造了新的人際關系、社會結構,也顛覆了許多傳統文化與價值觀念,使中國社會無論在形而下還是在形而上的層面,都發生了深刻的改變。當年馬克思在闡述資本給世界帶來影響的時候曾這樣說,資本來到世間,使得非資本主義的民族從屬于資本主義民族,農業文明從屬于工業文明,東方從屬于西方。現如今的中國在相當程度上也是這樣,也有相當一部分從屬于資本主義,相當一些勢力從屬于西方。
第三,深刻地影響了政治生態
資本在中國遠沒有占據統治地位,無論是經濟生活還是政治生活都是這樣,這是客觀事實。但另一方面,資本的綜合影響又十分巨大,不但在經濟生活、社會生活上是這樣,而且在政治上也是這樣,當代中國的政治思想、政治理論與政治力量,無不打上深深的資本烙印。更加突出的是,執政隊伍中有一部分人已成了資本的代表,是資本利益和立場的代言人和代理人,中國共產黨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堅決防止領導干部成為利益集團和權勢團體的代言人、代理人,堅決治理政商勾連破壞政治生態和經濟發展環境問題,決不姑息”。這樣的決心與表述說明,執政隊伍中一部分人充當資本代表、充當其利益和立場代言人代理人的問題已相當嚴重。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的政治生態因為資本而受到了深刻的影響與作用,這也是必須予以正視的現實。
最后,資本已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支配力量
在當今世界,資本在許多國家都居絕對化的統治地位,在現代資本主義國家里,由資本而派生出來的權力是一切權力的根基,資本力量支配一切,也決定一切。這樣的情形當然不會出現在中國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但資本力量在中國突出地存在,無疑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內涵。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框架內,資本已經作為重要的力量登上舞臺,具有不可忽視的支配作用:
一是形成龐大的勢力集團
當代中國各種利益集團客觀存在,這些利益集團總體上都以資本為紐帶而構建組合而成,尤其突出的是數量可觀的商業金融帝國,這種新型的“帝國”在中國已經樹大根深、枝繁葉茂,發展到相當驚人的水平(有關這個問題,請參閱筆者《中國究竟有多少商業與資本帝國》),可謂水深難探底、山高不見峰。相對于西方社會里常見的各種非政府組織、行業協會之類,當代中國依托新興資本為根基發展起來的勢力集團更具有影子特征,總體上神龍不見首尾,只不過偶爾露崢嶸。
二是支配左右了相當一些人
資本作為力量存在理所當然要發揮支配作用,正如人們所常說的那樣,“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對資本支配作用做了直觀簡明的闡釋。這一作用體現到人的身上,就是出現了一大批為資本效力、為資本驅使、為資本立論代言的群體,這些人分布在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各個層次,筆者文章經常使用“資本及相關勢力”,這里所謂“相關勢力”,主要就是指這些人。當然,除了這些直接為資本效力、驅使或立論代言的人以外,資本勢力還有很多的盟友與伙伴,其人脈資源相當豐厚廣闊。
三是影響國家內外政策
資本蔚然成勢,理所當然要成為政府決策與決定都必須加以充分考量的要素,各種內外政策將因此受到顯著的影響。在對外關系上,新興資本的海外利益既敏感又重要,在相當程度上成為中國同一些國家雙邊關系的骨干部分。尤其是中美關系,筆者多次講過,中美經貿關系如同一條巨大的紐帶,上面拴系依附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這其中就是新興資本的利益占主導,所謂的中美共同利益,中國新興資本同美國壟斷資本之間的共同利益就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在對內政策上,舉凡經濟舉措辦法、市場運行機制、公共資源調配等,無不要最大限度地遵從新興資本及相關勢力的意愿、滿足他們的要求,從政治上說,這是團結之必須,不然的話,新興資本就要“用腳投票”了,這是他們對付中國的拿手好戲。
資本上述種種功能與作用的發生與發展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如同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一樣自然而然,無關乎有序無序,對此人為地加以干預,可能在表面上、暫時地、局部性地見到一些效果和效應,但并不會從根本上改變最后的結局。這就意味著,上述有關資本的作用及影響,今后在中國還將進行更大程度和更高水平的發揮,這也意味著,如果說共產黨領導中國今后將遇到一系列挑戰的話,那么其中一個很重要、很突出的的挑戰,就是如何駕馭新興資本及相關勢力,這件事并非越來越容易,而注定要變得越來越艱難。當然,這些都是較高政治層面的事情,而對于我們這等普通人而言,其真實意義在于,要真正地認識中國、讀懂中國,就必須讀懂當代中國的資本及相關勢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