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鋼公司陳國君之死:不只一個人的悲劇
2009年08月12日 檢察日報 作者:韋洪乾
吉林通化鋼鐵公司重組悲劇發生,如何避免改制激化矛盾,需要各方反思。但同樣需要強調的是,在一個法治社會,暴力永遠不能成為解決矛盾的方式———
·《方圓》雜志記者 韋洪乾
陳國君死于“一果多因”
“按照公安部的要求,命案必破。但吉林通化鋼鐵公司發生的這起命案情況比較特殊。”8月7日,吉林省一位司法官員告訴記者說,“首先,命案發生的原因復雜。其次,命案是‘多因一果’,至少有幾十人參與了毆打,但如果搶救及時,也不至于送命。”
此前,7月24日,吉林通化鋼鐵公司發生了一起群體性事件,因民營企業———北京建龍集團控股通化鋼鐵(占66%股份),遭通鋼上萬名職工抵制,要求北京建龍集團“退出通鋼”,北京建龍集團派駐通鋼的總經理陳國君被扣押為人質,并遭毆打。省市兩級政府組織武警和特警四次強行進入通鋼廠區,企圖營救陳國君未果。整個事件從上午8:30開始,至晚上11時警方將陳國君送往醫院,陳不治而亡為止。死亡報告顯示,陳國君死亡原因是“顱骨骨折,顱內出血”。
上述司法官員關于死亡原因“多因一果”的說法,得到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法醫莊洪勝的認可。“顱內出血比較常見,搶救及時不會有生命危險。”也就是說,陳國君死亡的直接原因有兩個,一是多人毆打,二是施救不力。
記者在吉林省采訪中了解到,通化市公安局已成立了處置“7·24”事件指揮部,陳國君死亡案件的偵破工作由東華公安分局具體負責。“目前主要是收集信息,掌握動態,偵查工作暫時還沒有開展。”一位知情人告訴記者,“如果傳喚有關涉案人員,可能會引起更大的事端。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維護穩定。”
“到底是誰打死了陳國君,雖然有了偵查方向,但目前公安機關還沒有準確的信息。”一位公安干警告訴記者。
誰打死了陳國君
陳國君死亡三天后,7月27日,吉林省國資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副主任王喜東稱,“有些人挑撥、煽動群眾不滿情緒,將矛盾集中在建龍集團派駐通鋼總經理陳國君身上,對其進行圍堵,將其打傷流血不止,并作為人質挾持。”
這是目前官方唯一一次對陳國君死亡原因的“判斷”。一位警官告訴記者,“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直接毆打陳國君的‘群眾’可分為兩類,一是通鋼職工,二是社會閑散人員。但到底是通鋼職工將陳國君打死的,還是社會閑散人員將陳國君打死的,目前司法機關還沒有證據證明。”
不過,從作案動機上講,通鋼職工要“建龍滾出通鋼”,而陳國君作為建龍的代表,職工會把怨氣撒在陳國君身上,通鋼職工有打死陳國君的可能。特別是自2005年建龍入股通鋼后,許多職工認為利益受到損害,收入和福利待遇減少,“去年冬天暖氣都沒燒”,“建龍損害了通鋼和職工的利益”。陳國君作為建龍集團在通鋼的代表,對職工又有過激的言辭和行動———7月24日當天上午,陳國君到通鋼焦化廠開會,宣布將焦化廠的4個廠長免掉3個。“陳國君剛剛宣布完免職決定,就有人跑到主席臺上,把陳國君拖下來扇耳光。還有人用拳頭打,有人用腳踹。陳國君見勢不妙,掙脫出來就往外跑,當時沒往死里打,只是職工有氣,教訓他一下。”一位現場目擊者說,“職工也都知道,陳國君就是一個高級打工仔,決策權還在上面。”
最初的消息,都認為是通鋼職工將陳國君毆打致死。有媒體甚至使用了這樣的標題:一句狠話成了陳國君的遺言———“我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讓你們全部下崗”———憤怒的工人將躲藏在通鋼一間辦公室鐵柜中的陳國君拉出來,片刻之后,陳國君命喪工人們的拳頭之下。
但很快,媒體在報道毆打陳國君的“群眾”時,出現了“沒有穿工作服的人”———通化鋼鐵四周,已形成灰色經濟群,從事倒賣鋼材、廢鐵、運輸等經營,其中借裙帶經營的特殊利益者甚眾。這些“沒有穿工作服的人”被警方稱之為“社會閑散人員”,也有作案動機。
建龍入主通鋼后,通鋼高管要重新洗牌,原先與通鋼形成長久商業利益關系的“社會閑散人員”也將被重新考量,“圍鋼經濟”也將面臨“重組”———通鋼需要什么產品,通化市就優先引進并扶持企業生產什么,謂之“圍鋼經濟”。通鋼周邊依賴通鋼生存的企業很多,但建龍集團介入后,精明嚴苛的管理機制很可能將這種利益格局打破。所以,真正下狠手的是一些沒穿工作服的社會閑散人員,他們是靠“吃通鋼”為生,陳國君截斷了他們的財路。很多金屬回收公司的鋼鐵就是從通鋼內部偷出來的。因為和內部人員相勾結,有的甚至開著卡車直接進廠區偷鋼材。嚴格的管理使很多“吃通鋼”的公司倒閉。
“案件的復雜性在于,通鋼職工和社會閑散人員可能都對陳國君實施了毆打行為,毆打時間跨度長達數小時,涉及人員數十人。”一位警官告訴記者,“按照慣例,這樣的群體性事件,群毆行為,主要是追究組織策劃者、主謀的責任,包括積極的參與者。所以,一般地打了一巴掌、踹了一腳的,不會追究刑事責任。這也是警方懸賞破案的主要原因。”
特警曾四次強行營救未果
陳國君死亡的第二個原因是施救不力。
第一個巴掌落在陳國君的臉上,大約是7月24日上午9時左右,至晚上11時陳被送往醫院不治而亡,其間共有14個小時。目前,一些視頻片段已經靜靜地躺在有關部門的保險柜里,被當做絕密材料保管。
作為一個地級市,通化市所有警力,包括武警,都用上了,一些現場照片散見于互聯網。但警力還是不夠,經吉林省公安廳協調,又從周邊地市調用大批警力。因為通鋼太大,光廠區就有6個大門,原有職工3.6萬人,后被精簡為1.3萬人。
悲劇,就從陳國君被扇耳光開始。陳國君掙脫后跑到了焦化廠二樓一個辦公室里,一個工人為了保護他,將他藏在辦公室的鐵皮工具柜中,然后鎖上辦公室門。陳國君開始打電話,聲稱遭到毆打,請求警方保護。幾乎是在同時,建龍集團董事長張志祥等人,也是在保安的護衛下離開的。按照計劃,7月24日這天,建龍集團要全面接管通鋼,結果引發通鋼職工抗議,上萬人要“建龍滾出通鋼”,并采取臥軌等方式,迫使通鋼全面停產。
此前,事件就有了預兆,所以警方為“建龍全面接管通鋼”作了預案。事件發生前一天,7月23日,吉林省國資委、建龍集團高管等一行人,從長春前往通化,宣布重組決定。會議不歡而散,包括通鋼多數管理層人士都強烈反對建龍集團再次入股通鋼,并取得控股地位。通鋼董事長安鳳成和三位副總經理當場宣布辭職,以示不滿。同時,陳國君被宣布任命為通化鋼鐵總經理。按照議程,第二天,陳國君正式走馬上任。
“警方第一次營救差點成功。”通鋼一位人士告訴記者,“陳國君不斷地用手機與外界聯系呼救,警方知道他所在的位置,是廠區的一個二層辦公樓。當時,消防云梯已經架到陳國君所在的窗前,但云梯很快被樓下的工人圍住,武警被人群隔開,營救失敗。”
警方的意圖很快被憤怒了的人群獲悉。“人們把房子砸開,毆打陳國君后,把他藏匿到另一個隱蔽的地方。”知情人說,“當時有人提出,把陳國君當人質,迫使政府收回決定。”
政府的態度是“由硬到軟”,“一步一步后退”,其中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拉鋸過程”。開始,省市領導指示,抓緊調集警力,對現場進行布控,控制事態,不能手軟;待傷者診斷出來后,再追究打人者的法律責任;要求通鋼集團在現場的領導提供鬧事者姓名,以便公安局開展工作。
警方接下來的營救遭遇了暴力抵制。“磚頭、鋼筋、鐵塊,雨點似的拋向警察和武警,盾牌被砸得砰砰響。”知情人說,“第二次營救失敗,加上工廠全面停產,事態擴大了,決策層開始研究職工的訴求了———‘建龍滾出通鋼’。”
7月24日下午3時左右,漫長的拉鋸戰開始了,第一個關鍵詞是“暫緩”。出場的是通鋼集團黨委副書記崔杰,他告訴人群,“經省政府研究同意,建龍暫緩執行控股協議”。話音未落,礦泉水瓶伴隨著磚頭就飛了過來。同時,警方又開始了一次強行營救,仍然遭到人群的暴力抵制。
“暫緩”之后,第二個關鍵詞是“終止”。出來宣布這個關鍵詞的是吉林省國資委主任李來華———報省政府批準,國資委終止建龍集團重組并控股通鋼集團的決議。“終止之后可以恢復,騙人的把戲。”短暫的寂靜之后,人群又開始騷動。
政府已經知道陳國君的傷勢嚴重,急需救治。由于停產,聚集的人群越來越多,形勢急劇惡化。所以,第三個關鍵詞出現了———“永不”。“大約下午6點鐘,我們從廣播里聽到了這樣一則公告:根據廣大職工愿望,經省政府研究決定,建龍將永不參與通鋼重組,希望廣大職工保持克制,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秩序,盡快撤離。”通鋼一位職工告訴記者,“但職工們信不過,要求看到文件,因為口說無憑。國資委領導提出,現在下班了,沒法制作文件;況且,從長春到通化,有300多公里的路程。”
大約晚上8時,國資委的文件傳真件———《關于終止建龍集團增資擴股通鋼集團的通知》廣為散發,通化電視臺反復滾動播放。通鋼辦公樓前的廣場上陸續響起鞭炮聲和歡呼聲。聚集的人群不斷散去。約11時,武警排成方陣,進入焦化廠辦公樓,將陳國君抬走送往醫院。但為時已晚,陳國君不治而亡,死因是顱骨骨折,顱內出血。
采訪手記
通鋼改制的前因后果
對整個事件進行深入采訪之后,記者發現,改制過程中,管理層和職工矛盾一步步激化,直到陳國君付出生命的代價。
“我們都希望通鋼越做越大,企業做好了,職工才能生活得更好。”采訪過程中,一位年輕的通鋼職工告訴記者,“但建龍2005年入主通鋼后,職工收入開始銳減,以前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后來降到了千元左右,去年金融危機發生后,工資只有300元。”
建龍集團雖是通鋼的第二股東,但形成事實上的“建龍控制”后,不到三年時間,通鋼工人就由3.6萬多人銳減到了1.2萬人,下崗裁員、減薪風潮成了通鋼“家常便飯”。而高層管理者,不僅享有一定的股份還有每年幾十萬、上百萬的高薪,管理層與職工的矛盾越來越大。去年底,煉軋分廠廠長宋凱晚上巡視車間時,發現一位員工圣誕節飲了酒,當即讓其下崗。這名員工在酒勁作用下,錘殺了宋凱。
陳國君一方面在通鋼大舉裁員,另一方面又從外面招聘大批農民工進入通鋼。今年春節后,通鋼突然提出要從外引入5000人到通鋼從事維修工作,頭一批500人已經進入車間實習,每月工資4000多元,引發職工不滿,一些員工集合起來到通鋼辦公樓前抗議。
2009年3月,建龍集團突然退出通鋼集團,根據與吉林省國資委的約定,建龍集團獲得吉林精品鋼基地和通鋼原有的礦山所有權———實際上,通鋼剩下的優質資產就是吉林精品鋼基地與礦山資源。在雙方合作的4年中,建龍集團幾乎將所有的資源都傾向了吉林的基地(規模年產鋼300萬噸的吉林鋼鐵公司建設項目)。吉林精鋼基地的重要性就在于,這是通鋼一個產品升級的機會。有人這樣比喻:礦山資源是通鋼的“后路”,而吉林精鋼基地則是通鋼的“前途”。
《經濟參考報》報道說,建龍當時退出還有個秘密,建龍在控制通鋼之時,曾經從海外進口鐵精粉,導致通鋼虧損將近10個億。建龍退出之后,再重新進來,這10個億的虧損就可以作為負債處理,與它無關了。而建龍集團參股通鋼之后,以通鋼作抵押貸款,開始興建吉林精品鋼基地,這是造成通鋼負債上百億的原因之一。
建龍退出通鋼后,有職工燃放鞭炮慶祝。3個月內,逢全球鋼鐵價格上揚,通鋼扭虧為盈。但沒想到,效益好了,建龍集團又要“進入”,今年7月,建龍與吉林省國資委商定:建龍集團以10億元現金和其持有的通鋼礦業司股權,向通鋼集團增資控股,持股66%,結果引發事端。
悲劇發生,都是矛盾總爆發的結果。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