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芯的持久戰
胡偉武
2009年1月26日
自從我們在2001年初正式開始龍芯處理器的設計以來,龍芯已經走過了八年的歷史。在這八年中,我們從無到有地掌握了高性能處理器的核心技術及其質量設計技術,我們設計的龍芯系列處理器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最近流片的四核龍芯3號處理器采用65nm工藝,主頻1GHz,晶體管數目達到4.25億個);我們進行了龍芯產業化的推廣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龍芯處理器在軍工和工業控制、網絡以及低成本電腦等方面的應用正在蓬勃展開;我們形成了龍芯處理器的系列產品,明確了龍芯1號CPU及其IP面向嵌入式應用,龍芯2號CPU及其IP面向高端嵌入式和桌面應用,龍芯3號多核CPU面向服務器和高性能機應用的定位;我們打造了一支以“科研為國分憂、創新為民造福”為理念的,勇于拼搏、敢于創新、求實奮進的龍芯團隊。
在2008年底舉行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們就思想作風和龍芯發展戰略兩個方面展開了全員大討論,大家提出了一些深刻的問題。有人說,八年的時間抗戰都勝利了,要是風險投資,三五年見不到效果就撤了,我們為什么到現在還沒有做成規模品牌企業。有人說,CPU已經發展了這么多年,國外已經形成了壟斷,要打破壟斷,讓數以億計的電腦使用者改變習慣,我們不是與國外壟斷企業競爭,而是與數以億計的電腦使用者為敵。有人說,我們應該放棄通用CPU的技術路線,結合專門的應用設計產業鏈短的芯片,盡快形成產品形成規模。類似的問題還很多,總結起來,就是目前我們面臨著急躁的情緒和悲觀的情緒,這兩種情緒都是不利于龍芯的持續發展的。產生上述急躁情緒與悲觀情緒的根本原因,是對龍芯的任務與使命認識不夠,對龍芯的特殊性認識不足,對龍芯面臨的形勢沒有正確的分析和估計,因此對龍芯研發和產業化工作的長期性和持久性缺少必要的心理準備,對龍芯通過持久的努力取得最后勝利缺少必要的信心。
本文從龍芯的使命和任務、為什么龍芯的事業能夠成功、為什么龍芯的發展需要持久的努力以及龍芯的發展階段幾個方面說明經過持久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夠打破國外壟斷,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實現龍芯的持續發展。
一、龍芯的任務與使命
龍芯的研制目標是:堅持自主創新,掌握信息領域的核心技術,通過自主、可靠、安全的處理器設計,為戰略性的國家需求服務;堅持信息化為廣大人民服務,走節約型的信息化道路,通過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處理器設計,大幅度降低我國信息化的成本,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
上述目標,簡而言之,就是為了保障國家安全和建設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
最近微軟的“黑屏”事件告訴我們,目前我們的信息系統控制權不在我們自己手里,對手可以隨意地控制我們的信息系統。我們的領土領空有人民解放軍守衛,寸土必爭;但我們的信息空間卻是不設防的,是別人可以長驅直入的。我們的金融中心、軍事指揮系統、各類武器裝備使用的CPU絕大多數是美國的。最近有一個龍芯的客戶以高于國內幾倍的價格把龍芯工控系統賣到伊朗,據那個客戶回來說,伊朗人跟他們談判時,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該系統的芯片不能用美國的,也不能用親美國家的。估計伊朗是吸取了伊拉克的教訓。因此,掌握核心技術,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是提高我國信息產業競爭力,保障國家安全的根本途徑。
因為缺乏自主的CPU技術,我國信息產業嚴重受制于人。例如,2007年我國信息產業達到5.6萬億元的市場規模,但其中三資企業占78%,全行業的利潤率只有3.75%,低于全國工業平均銷售利潤率6%。全國工業2007年的利潤增速為36.7%,而電子工業只有12.4%。國內有數以萬計的企業是在Wintel體系內生存的,這些企業完全受制于國外壟斷企業,他們賣一臺電腦的利潤不夠返修一次的開銷,甚至他們的利潤主要來自國外壟斷企業的返點;他們一方面非常痛恨國外壟斷企業為了追逐暴利而對他們的控制,另一方面不得不努力維護目前的體系,甚至為此打壓非Wintel體系的企業,因為他們是目前體系的既得利益者。政府也是如此。如果哪天Wintel體系突然崩潰,那么目前我國信息產業中有成千上萬家企業跟著關門,我國的信息產業就此崩潰,甚至會出現GDP負增長的局面。因此政府對支持自主創新猶豫不決搖擺不定,在各種政府招標采購中總是用各種理由為Wintel開脫,或者認為Intel的芯片既然是在國內封裝的,因此也是我國生產的;或者認為國外企業在國內注冊的,因此也是國內企業,總之就是愛恨交加地維護目前的體系。這就是一個大國受制于一兩個國外企業的危險性,這就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的重要性。
因此,龍芯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通用CPU,而不是一般的ASIC芯片。通用CPU是信息產業的基礎部件,是武器裝備的核心器件。通用CPU 可廣泛應用在國防安全、計算機、工業控制、信息家電、汽車電子、航空航天等領域。可以說,通用CPU對于信息產業,就像鋼鐵對于工業,具有基礎的支撐作用,這和一般的ASIC芯片是本質不同的。龍芯的產業化,不僅是一個產品的產業化,也不僅是一條產業鏈的建設,而是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的建設。龍芯的產業化成功,將帶動整個產業集群,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帶動極大;將直接沖擊象Intel、微軟和IBM這樣的國外大企業,打破美國的信息壟斷和數字霸權。正因為如此,龍芯產業化門檻高、涉及面廣、難度大。
建國30年的時候,我們的先輩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建立起自主可控完整的工業體系,而在改革開放30年的時候,當人類社會從工業社會邁向信息社會時,我們卻沒有能夠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我們可以為神舟七號宇航員出艙行走歡欣鼓舞,盡管它比美國落后了40年,我們卻不能容忍龍芯技術比美國落后4年,相同情況下優先相當于沒有優先。究其原因,是因為而在開放的情況下打破壟斷比在封鎖的情況下打破封鎖更加困難。
產業體系的背后是技術平臺。Wintel正是通過維護技術平臺來控制整個產業體系。這就是為什么微軟決不能采用開放的文檔格式標準,為了維護并控制其文檔格式標準不惜運用一切商業的和政治的手段的原因;這也就是為什么Intel小心維護X86體系及其前端總線體系,維護龐大的律師隊伍決不允許別人染指的原因。我們要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就必須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平臺。包括要建立并推行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文檔格式標準,要制定基于開放軟件的中小學及大學教育課程,要建立并推行開放的數據庫格式標準,等等。
自主的目的是為了可控。世界上沒有純而又純的自主創新。在建立自主可控的技術平臺時要充分吸收國外現有技術成果,尤其是開源社區的技術成果。堅持自主創新,并在可控的前提下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我們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技術平臺的唯一方法。
既然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和技術平臺那么困難,連政府都在猶豫不決,為什么龍芯人要承擔起這樣一個不堪重負的責任呢?為什么要由計算所這樣一匹“小馬”來拉這個“大車”呢?根據我們現有的集成電路及軟硬件設計能力,為什么不能找一個容易一點、更容易賺錢的事情來做呢?答案是既然歷史責任落到了我們頭上,我們就必須去承擔,這是由國家需求和科學院的定位所決定的。
一方面,國家的發展已經到了必須建設自主可控的的信息產業體系的時候。人類社會的發展就像爬樓梯一樣,從農業社會爬到工業社會,再從工業社會爬到信息社會。農業社會是填铇了肚子,工業社會延伸了我們手和腳的能力從而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信息社會延伸了我們感官和大腦的能力進一步改善了我們的生活。任何一種新社會形態的形成都需要兩個技術因素,一是產生新能力的技術,二是傳輸新能力使之惠及到每個社會成員的技術。工業社會通過蒸汽機和發動機產生了新的動能,并通過電網和公路鐵路網使之惠及千家萬戶;信息社會通過計算機產生了新的計算能力,并通過有線的和無線的網絡使之惠及千家萬戶。目前信息社會建設的新能力技術和新能力傳輸技術都已經具備,到了使之普及惠及大眾的時候。中國正處在從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的進化過程中,很難想像在信息化建設方面受制于一兩個國外公司,就像當年我們的先輩在工業化建設中必須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一樣。因此社會進步和國家發展需要我們建設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和信息技術平臺。
另一方面,科學院作為科技國家隊,其使命就是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國際科技前沿。做大學做不了,企業不愿意做的事。既然我們做芯片設計,就得做象CPU這種國家大宗戰略產品。如果我們去做本來就該企業為主做的小芯片,如編解碼或MP3之類的芯片,跟企業爭飯碗,那叫做不務正業。雖然我們自己認為計算所只是一匹“小馬”,拉不了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這輛“大車”,但在公眾眼里,作為國家隊的科學院都做不了的事情,別人更做不了。此外,龍芯已經發展了八年,已經建立起很好的基礎。如果我們不承擔這個責任,別人又得從頭開始,即使少走很多彎路,沒有幾年的積累,到不了龍芯目前這個地步。因此,作為科學院人,我們必須擔負起這個歷史使命,哪怕是在滿地沼澤中背起這個沉重的十字架并把它背出沼澤地。
當然,有一個遠大的目標并不意味著我們必須一步就實現這個目標。我們要善于分解目標,從小事情做起。我們可以找對手比較薄弱的環節先站穩腳跟,建立幾塊“根據地”作為發展的基礎;我們可以集中力量在某些點上取得突破,然后再連點成線,連線成面,逐步實現體系的建立。
二、為什么龍芯能夠成功
在過去的八年中,我們不斷被問到同一個問題:國外大企業每年投入幾十億美元,幾千人的研發隊伍,而我們人員只有百來人,經費只有幾千萬,怎么做得過國外大企業呢。經過八年的實踐,我們對這個問題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歷史總是在弱者不斷戰勝強者中發展的。總結起來,龍芯能夠打破壟斷最后取得成功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龍芯堅持信息化為人民服務的目標定位,最終能夠得到廣大消費者的支持。國外壟斷集團不斷升級計算機產品的背后是對暴利的追求,并不符合中國人民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需求。他們為了利潤不遺余力地誤導消費者不斷升級計算機產品,甚至不惜阻礙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他們追求利潤的本質決定了他們必然會被符合廣大人民群眾信息化需求和歷史趨勢的其他隊伍所取代,雖然貌似強大,但本質上是紙老虎。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應該堅持“信息化為廣大人民服務”的理念,走有中國特色的、節約型的可持續發展信息化道路,自己掌握核心技術,大幅度降低信息化成本。我們只要堅持把滿足廣大人民的信息化需求而不是追求暴利作為我們的行動指南,堅持走節約型而不是豪華型的信息化道路,緊緊抓住后PC時代的發展機遇,抓住計算機的主要矛盾從性能價格比到性能功耗比轉變的機遇,就一定能后來居上,在競爭中獲勝。
第二、龍芯堅持適用的技術路線,即以性能夠用、降低成本和功耗、方便用戶使用而不是強迫用戶升級和使用作為重要技術目標,最終會得到廣大消費者的支持。當IBM把計算機擺到桌面上時,大大地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計算機的普及化,如今這種桌面計算機的模式已經流行了二、三十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應用需求的變化,這種模式的弊端也不斷地顯示出來。例如,個人計算機(PC機)顧名思義,強調的是個性化,不利于強調協同的辦公場合。國外壟斷集團為了維護其暴利,當然會拼命維護目前的計算機使用模式,當一些新的使用模式被推出的時候(如網絡計算機NC),他們采用各種手段來打壓新生事物。但歷史總是在先進對于后進的取代中發展的。目前的終端越來越多,如辦公室PC、家庭PC、筆記本、手機、STB、IPTV等,但相互之間幾乎沒有關聯;功能重復造成嚴重浪費,得到便利的同時,花費大量的精力來維護數據一致;每臺計算機為了追求沒必要的性能消耗大量的功耗,幾乎都要裝微軟操作系統,不斷升級后,裝的東西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強,變得越來越慢,操作也越來越復雜,但大部分的人只用到很少的功能;不能做到合理使用通信資源(有線、WiFi、藍牙、3G等)等等。未來的新型終端應該是普適計算終端,首先應該是以“人與場景”為核心,具有和諧自然的人機交互手段,能夠感知包括計算、通信、應用軟件、外設等在內的各種資源,可以無縫合理地配置適合使用者的資源,主動的提供合適的服務,具有強大的后端支持,采用開放平臺、吸引各種應用,在性價比上具有很大的優勢等等。這種普適計算終端應該以適用而不是高額利潤為目標,應該取代目前的主流桌面電腦而不僅僅是作為桌面電腦的補充。國際壟斷集團希望在保持目前主流桌面和服務器電腦用的CPU高額利潤的前提下開拓新的市場來推廣普適計算終端。我們恰恰相反,我們要用新型普適計算終端取代主流桌面電腦并大幅度降低服務器用CPU的成本。
第三、龍芯堅持自主創新,必然得到政府的強有力支持。在過去的八年中,龍芯主要是在政府的資助下進行研發和應用推廣。世界上沒有一個風險投資會有如此的耐心支持龍芯的發展,也沒有風險投資來支持象通用CPU這樣已經市場成熟的產業。正是因為龍芯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堅持以服務國家安全以及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為己任,才能得到國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在過去幾年中,由于國家科研項目的銜接問題,龍芯沒有得到足夠的研究經費,科學院和計算所也堅持不懈地支持龍芯的持續發展。最近,國家在市場和應用方面又大大加強了對龍芯的支持力度。背靠中科院這樣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國立研究機構正是龍芯可以長期堅持形成積累和突破的重要原因。最近微軟的“黑屏”事件以及放棄對Windows XP的維護更加堅定了有關部門支持國產軟硬件的信心,有關部門已經在認真考慮現在是否到了跟微軟說“byebye”的時候。可以說,如果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可以打破Wintel的壟斷,那個地方肯定是中國;如果世界上有一種力量可以打破Wintel的壟斷,那種力量肯定是人民的力量。
第四、龍芯堅持開放的路線,必然得到反對壟斷的國際有關力量的有力支持。最近,有開源社區精神領袖之稱的Richard Stallman在多個場合呼吁開源社區大力支持基于龍芯電腦的軟件開發,主要原因是在OLPC項目使用微軟的操作系統,走商業化道路后,龍芯是目前唯一堅持開源的電腦CPU。此外,MIPS架構作為一種開放的架構,還得到很多國際學術界的支持,國際學術界對MIPS有很深的情結。自從SGI放棄MIPS后,MIPS退出了計算機領域,主要應用于包括網絡在內的嵌入式領域。龍芯主動購買MIPS的結構授權,把MIPS結構的CPU重新應用于計算機領域,必然會得到很多學術界人員的支持。支持MIPS架構也使得一些著名的國際企業加強了對龍芯的信心。只要龍芯高舉開放而不是壟斷的旗幟,高舉信息化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獲取暴利的旗幟,一定能建立起廣泛的國際統一戰線,得到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廣大人民的支持。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人民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只要我們會做的東西,最終產業就是我們的。我們在制造業的核心技術方面不見得比西方國家強,但照樣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大國。現在我們已經會設計通用CPU,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最終一定會在產業中取勝。
三、為什么龍芯的成功需要持久的努力
最近龍芯研制和產業化工作的一個深刻體會是,每年我們的龍芯研制和產業化工作都取得很大進展,解決很多問題,但老的問題解決后,新的更大更多的問題又出現了。以2008年為例,在2008年我們完成了四核龍芯3號的流片,IP授權和龍芯芯片都實現了十萬規模的銷售,系統實現了萬套規模的銷售,在涉及國家安全方面的應用也穩步進展。這些成績說明龍芯IP和芯片真正得到了批量應用,我們的芯片設計能力、質量設計能力、技術服務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新的問題還很多,例如目前龍芯產業化的的兩個企業規模偏小、盈利能力弱,產學研關系還沒有理順,定位還需要進一步摸索,產品比較單一,目前只是點的突破離建立體系的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等。我們相信,在2009年我們解決上述很多問題后,還有更多的問題在等著我們。
這些不斷出現的新問題一方面說明我們的工作取得了進步,如果我們只是做以發表論文為導向的研究,根本不會碰到這些問題,我們碰到了這些問題恰恰說明我們的工作取得了進步,這些問題都是前進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必須用發展的方法加以解決;另一方面也說明龍芯的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有持久戰的準備。
為什么龍芯龍芯的發展需要持久戰?這是由龍芯的目標定位所決定的。龍芯的目標是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是打破目前以壟斷集團獲取暴利為目標的信息化模式,探索一條新的節約型的信息化道路。這件事要打破現有信息化格局,影響目前格局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說穿了是要“造反”,要把天翻過來;這和在現有格局下做一些具體的產品,做一些增磚添瓦的事情是本質不同的。在龍芯研制和應用的過程中,我們曾經碰到過設計的CPU雖然能工作但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的情況,碰到過設計的CPU本身有較好的性價比但沒有很好的外圍配套芯片或外圍配套芯片很昂貴的情況,碰到過解決了配套芯片問題后沒有工廠愿意設計和生產基于龍芯芯片的主板的情況,碰到過雖然整個硬件系統比較完善且有一定的競爭力但沒有很好的配套操作系統的情況,現在又面臨解決了基本的軟硬件問題但沒有足夠的應用軟件的情況。
可見這件事很難,但又必須做,否則整個國家受制于人。做這件事的難處在于我們的力量很小,而對手的力量很大。例如目前在國內,可能有幾千家企業在Wintel體系中生存,他們雖然痛恨Wintel的控制,但也不愿意打破目前的產業體系,甚至在Wintel的一些商業利益的誘惑下,幫著Wintel說服政府持續支持Wintel體系,反對改變現有信息化的技術平臺。如果在哪個政府招標中規定只能使用象Linux這樣的開源軟件,那么就有大量的國內企業跳出來游說政府這樣做不對,他們有足夠證據證明他們也是自主創新的民族企業。龍芯要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也需要建立一個有成千上萬家企業參與的生態系統,也需要動員政府使用自主的或開源的辦公環境,也需要學校教授自主的或開源的操作系統而不是目前的微軟系統。這些事情在現在看來都像天方夜譚,就像在八年前大家普遍把設計自主的CPU當做天方夜譚一樣。
做這件事的另外一個難處在于目前國內沒有一種現成的商業模式可以借鑒。一方面,目前比較流行的投資模式比較看重三五年就能見效的具體的點產品,對于我們建設的技術平臺和產業體系不感興趣,不愿意花錢和時間在改善產業生態環境上。尤其是通用CPU的應用面廣、產業鏈長、產業環境復雜。另一方面,目前在國內產學研有機結合的體制機制和文化環境還不是很完善。目前中國高科技企業普遍付出高昂的代價引進并使用國外的技術,而國內的高技術研制單位如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普遍把科研成果鎖在檔案室里,以發表文章和獲獎為主要任務。在科學院最近提出的“九個轉變”中,有一個轉變是“從以論文、獎勵數量質量評價為主,實現向以創新實際貢獻、創新發展態勢、創新質量水平為主評價的跨越;從比較關注同行評價為根據,實現向更加關注實際貢獻、經受實踐和歷史檢驗與評價的轉變”。這是科學院從注重論文和獲獎數量到注重論文和獲獎的質量后,對我國創新體系建設和科學院定位的又一深刻轉變。做產品和做論文不同,做論文只要做好一個點就行,做產品只要做不好一個點就不行。
但上述困難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沒有辦法。遠大的目標和從小事做起從來都不是矛盾的。在整體力量比對手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集中力量,找準對手的薄弱環節實現重點突破,即在全局的劣勢中取得局部的優勢;我們可以通過點的突破建立產業“根據地”,取得龍芯長遠發展的基礎,例如在行業應用方面以及對安全要求較高的應用方面先取得應用突破,并從中積累力量和產業化經驗;我們可以通過統一戰線加強自己的力量,只要我們堅持走開放的技術路線,讓利于下游企業,讓下游企業和合作伙伴在與龍芯的合作中取得更大的利益,就可以團結更多的下游企業和合作伙伴在龍芯的周圍,加強龍芯陣營的力量。最近我們總結近兩年產業化的經驗提出“強化核心、輻射產業”, “立足源頭、延伸服務”,“柔性定位、多元發展”等工作方針,指的就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斷強化技術能力和產品品質,通過輻射和服務團結合作伙伴和下游企業,根據客戶的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從而逐步改善龍芯的產業環境,最后達到建設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體系的目的。
四、龍芯的發展階段
總的來說,龍芯的發展需要經歷技術積累、產業突破、產業積累以及形成體系四個發展階段。
“十五”期間是龍芯的技術積累階段。我們從2001年初開始龍芯處理器設計,2002年8月龍芯1號成功運行,解決“有了”的問題,堅定了國內設計通用CPU的信心,奠定了在國內設計通用CPU設計的優先地位。在此基礎上我們開始每十五個月左右性能提高3倍的“三級跳”技術跨越。2003年10月調試成功的龍芯2B性能是龍芯1號的3倍,2004年12月調試成功的龍芯2C性能是龍芯2B的3倍,2006年3月調試成功的龍芯2E性能是龍芯2C的3倍。通過上述“三級跳”,實現了我國高性能通用CPU的跨越發展,在單處理器設計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其中龍芯2E采用90納米CMOS工藝設計和生產,內含5000多萬個晶體管,最高主頻達到1.0GHz,最高雙精度浮點運算速度每秒40億次,實測SPEC CPU2000性能超過500分,達到中低檔奔騰IV處理器的水平,并且具有功耗低、安全性高等特點。龍芯2E是當時除了美國之外世界上性能最高的CPU產品。通過“十五”期間的積累和努力,我們形成了世界先進的通用CPU設計的技術能力。在“十五”期間,我們也進行了產業化的嘗試,成立了神州龍芯公司和江蘇常熟龍芯產業化基地;龍芯1號進行了幾千片的小批量生產,龍芯2C進行了幾千片的小批量生產,龍芯2E進行了幾萬片的小批量生產;上述芯片都支持一些用戶開展了試點應用,如基于龍芯1號的網絡計算機、基于龍芯2C的CPCI工控系統、基于龍芯2C的福瓏迷你電腦、基于龍芯2E的CPCI工控系統、基于龍芯2E的福瓏迷你電腦等等。但十五期間的產業化工作還是屬于嘗試的性質,主要是提高了認識,積累了經驗,增加了信心,鍛煉了隊伍。除了有幾個應用(如基于龍芯2E的CPCI工控系統)取得一定的成功外,其它應用沒有取得明顯的成功。
“十一五”期間是龍芯產業化的突破階段。在這個階段,龍芯的核心技術在“十五”積累的基礎上進一步取得突破,并實現系列化和平臺化;龍芯的產品開始具有國際競爭力,龍芯的應用和產業化在若干點上取得重要突破;龍芯團隊對龍芯產業化的認識得到明顯提高,龍芯的產業定位逐步明確,產業化實體基本形成并逐步實現盈利能力。2007年7月流片成功的龍芯2F在性能、功耗、成本等方面已經具有初步的國際競爭力,最近設計的龍芯2G和龍芯3號在技術上與國際同類產品相比在具體應用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在近幾年的產業化過程中,我們很幸運碰上了兩個好“老師”。我們與意法半導體的合作使我們從態度上和方法上都學會了芯片的質量設計,雖然剛開始時我們覺得他們的要求過于苛刻,但最后我們學會了大規模量產芯片的質量設計方法,這種方法和一般的ASIC設計是有很大不同的;我們與廣達的合作使我們從態度和方法上都學會了硬件系統的質量設計。經過多年的研發和應用推廣,已經逐步形成了龍芯1號CPU及其IP面向嵌入式應用,龍芯2號CPU及其IP面向高端嵌入式和桌面應用,龍芯3號多核CPU面向服務器和高性能機應用的定位。到2008年底龍芯IP及芯片在以軍工為代表的工控、網絡安全及低成本電腦等方面取得了不少點的突破,IP和芯片銷售均已經達到十萬片規模,系統銷售已經達到萬套規模,龍芯的IP和芯片客戶達到幾十個,一些國際知名廠家如廣達、意法半導體、中文2000等成為龍芯的戰略合作伙伴。龍芯的兩個主要產業化實體北京龍芯中科技術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和江蘇龍芯夢蘭股份有限公司的定位初步明確,并開始形成純商業行為的銷售。再經過兩年的努力,到十一五末,在國家核高基重大專項的支持下,龍芯1號IP、龍芯2號系列芯片(2G、2H)、龍芯3號系列芯片(3A、 3B)的研發和產品化完成,龍芯的產品具有更強的競爭能力,上百家企業參與到龍芯的產業環境中來,龍芯的IP、芯片和系統產品形成百萬片規模的銷售,龍芯的產業化實體達到億級規模的銷售并初步實現自我發展,龍芯的產業化實現突破。
“十二五”期間是龍芯產業化的積累階段。在這個階段,龍芯的核心技術研究進入世界領先行列,產品具有更強的競爭力,產學研關系進一步理順,龍芯的產業化實體逐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龍芯的應用全面鋪開并在主流的電腦市場占有一定的份額,龍芯的產業環境中有幾百到上千家企業,輻射出千億規模的產值。
“十三五”期間是龍芯產業體系形成的階段。在這個階段,龍芯產業化實體進一步加強,企業成為龍芯創新的主體,龍芯的產品在計算機市場達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龍芯技術引領信息產業的發展,龍芯的產業環境中有上千家企業,輻射出萬億規模的產值,龍芯產業體系建設基本完成。
五、結束語
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微處理器,建立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是國家的需要、時代的需要,是產業發展的需要,且我們已經初步具備了相應的條件,再沒有理由懷疑我們能夠做成這件事。但是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發展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絕非易事,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無所作為的懷疑論和盲目樂觀的速勝論都是錯誤的。在戰略上藐視它,在戰術上重視它是我國發展自主知識產權微處理器和信息產業時應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