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隨著二隊部分志愿者的陸續回京,帶回了更多的圖片資料。烏有之鄉志愿者在北川縣城附近的工作也將告一段落。還有很多珍貴圖片資料尚未發回。這里我們將其中部分圖片匯集起來,算作是對此次北川之行的不完整記錄(我們的隊員主要穿迷彩服)。
一、17號在綿陽為進入重災區北川縣城做準備。
1、16號晚與17號早上,我們在綿陽火炬廣場的帳篷
2、17日在綿陽,我們邀請一位從北川縣城及山區下來的西安登山隊員(受政府邀請入川支援)給我們講述北川見聞。
3、在綿陽市,我們向各政府部門申請進入北川
二、17日,初到到達北川
1、民兵卸下我們押送的物資:南街村生產的濕面,不用水泡,特別適合災區軍民使用。
2、初到北川,做一點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打掃衛生
3、北川縣抗震救災指揮部(設置在北川中學)外,看到趁火打劫,發國難財者被拘捕。
4、人民子弟兵
5、搭建我們的帳篷,宿營地很難找,最后選在一座有裂縫的山的腳下,后來給我們帶來不少心理上的麻煩。
三、18日,北川縣城,我們參與了抬運尸體的工作,這一天機緣巧合還在另一處發現了活人。下面是部分圖片(看到死者時,請為之默哀)。
1、一路見聞:被地震破壞的道路,房屋,與車輛
2、一路見聞:毛時代的工人俱樂部,與改革年代繁榮昌盛的娛樂場所共在一棟樓。所有的一切都在地震中人去樓空,魂飛湮滅。
3、一支部隊在清理尸體
4、到18日,仍然有尸體尚未清理
5、我們抬運尸體的情景,抬運過程中發生了一次不小的余震。當時已接近中午,我們很快汗流浹背,精疲力盡。每抬一具尸體,都有人記錄是哪支部隊抬下來的,所以快到終點時,解放軍就會將我們換下…………
四、19日,我們分成了AB兩組,一組繼續在北川縣城,另一組穿過縣城試圖進山。
A1、一路上仍不斷發現路邊有尸體,據說沒有機械無法運走。一路上尸體散發的氣味不斷,讓人擔心瘟疫即將發生。
A2、在18日發現活人的地方,又發現生命跡象
(注:大批的新聞記者)
(開吊車的是熱情的唐山人,自發趕赴北川支援山區的。在北川與我們做鄰居。他聽到還有活人就放下原定的工作趕來了,后來聽他們講營救了一天,仍未成功)
(旁邊另外一支部隊在抬運尸體)
A3、北川中學新區,只剩一桿紅旗(半旗)在半空中哭訴
A4、曲山小學,景況慘不忍睹。現場遇到來尋找孩子的父母,大多悲痛欲絕。廢墟下還壓著一片片小小的軀體,我們喪失了去拍攝他們的勇氣,只是知道地震發生后他們還在哭喊。(請為死者默哀)
A5、一家高級休閑娛樂場所,外觀看起來似乎完好。它和享用它的人的命運(從建筑的選址與結實程度看)都比中小學要好得多。
B1、消防隊員正在營救
B2、跟隨一隊老鄉進山
(從山上看北川縣城,幾面環山是此次北川損失慘重的原因之一)
B3、B組返回時,營救的一架吊車發生了事故。
五、20日圖片暫缺,我們主要進行了將北川分散的志愿者組織起來的工作。21日北川縣城全面封鎖,只允許防化部隊進入。我們進城與進山的計劃受阻。
1、準備進山,帶足3天的水和干糧,整裝待發
2、計劃受阻后,了解到滯留縣城的災民生活困難,缺乏防疫知識后,我們為他們發放我們一路帶來的口罩、水、食品等物資。
六、22日,調查了解綿陽市災民救助站。下面主要是九洲體育館的災民生活場景及帳篷學校的圖片
七、尾聲
此次北川之行,我們的主要工作還是放在力所能及地為災區做一點事情,采訪報道記錄往往只是順便為之。以上展現的只是我們活動的一部分,一個側面。還有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一些圖片和文字資料我們無法發布,許多的故事與場景,也許只能一直埋在我們心里。
更多的文字內容請參閱一線快訊專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