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早在1992年7月出版的《擺脫貧困》一書中,有一篇《扶貧要注意增強鄉村兩級集體經濟實力》,文中有這樣三句話:加強集體經濟實力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實現共同致富的重要保證;發展集體經濟實力是振興貧困地區農業的必由之路;發展集體經濟實力是促進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推動力。今天看畢節開展的黨組織領辦集體合作社,可以說,畢節正是相信集體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是振興鄉村的必由之路,是發展農工商綜合體的強大推動力,才堅定不移地去做。
難度是有的。畢節在全市推行黨組織領辦集體合作社和鄉鎮黨委統領合作社,都是新事物。但畢竟從發展合作經濟到集體經濟,一步步走過來了,且是走向市場的新型合作經濟和集體經濟。鴨池鎮黨委統領合作社,其作為已然不是一個南街村或滕頭村的故事,在畢節乃至全省全國都有先行的意義。由于畢節市委、市政府的積極倡導,像重新鎮黨委的跟進實踐,在畢節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雖然都還有待進一步探索提高,但在方向上,已經走在通往共同富裕的路上。
2021年8月22日 夜
鴨池鎮黨委統領合作社,是在畢節全市農村都建立了黨支部領辦集體合作社的基礎上產生的新探索。王宏甲老師評價說:因為鄉村振興需要全面推進,還需要城鄉融合發展,即使所有的村都建立了黨組織領辦的集體合作社,僅靠“村自為戰”是無法實現鄉村振興的;而且,村與村之間還會產生同質化競爭而出現內耗,這就迫切需要在上一個層面建立組織化程度更高的合作。鴨池鎮鄉鎮黨委統領合作社有效解決了“一個村單打獨斗”的問題,做到鄉與村互動發展,走出這一步,就超越了“黨支部領辦集體合作社”的階段。
如果說脫貧攻堅是擺脫貧困,鄉村振興就是邁向共同富裕。如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鄉鎮黨委書記,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參觀了鴨池鎮黨委統領的合作社,我看到了一個鎮的人民正從擺脫貧困邁向共同富裕,受益匪淺。
對黨的領導與組織起來的再認識
習近平在《擺脫貧困》一書中說:“貧困地區的發展靠什么?千條萬條,最根本的只有兩條:一是黨的領導,二是人民群眾的力量。”
參加畢節示范區骨干學習班赴鴨池鎮觀摩學習回來后,“走進合作新時代,開創合作新未來”這兩句話,時時縈繞在我的耳畔。我通過進一步深入我們重新鎮楊家灣、碗廠溝、朱家寨、石牛、橋邊、平橋等村調研,對加強農村黨的領導和提高新時代農民組織化程度有了更深的認識,感到最重要的有兩點:一是黨委的責任,二是農民的合作。
我們目前的做法是:鎮黨委在鎮級主推運營聯合社,突出黨委統籌;在村級主抓集體合作社,突出支部引領。鎮黨委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和資源,鎮合作聯社負責策劃選擇優質品種,對接上級部門專項資金,提供物資硬件設施,培訓農民等。村黨組織領辦集體合作社盤活三資入股鎮聯合社,并負責把群眾組織起來,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勞動價值入股集體合作社,農民以零風險換取更大更安全的效益。
推廣村集體合作社吸納社員可以解決農民單打獨斗的問題,組建鎮級合作聯社可以解決村集體單打獨斗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研究農民的組織方式,就應當研究如何在黨組織領導下走農業合作化道路,“農村經濟合作化,農業合作生產化”,是重新鎮農業合作化道路的探索。
重新鎮村級集體經濟聯合運營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運營理念
對集體經濟與合作經濟的再認識
習近平在《擺脫貧困》一書中曾指出,發展集體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是振興貧困地區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促進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推動力。
通過鴨池鎮的學習啟示,重新鎮黨委對新時代發展集體經濟與合作經濟進行了再學習再認知。
集體經濟是生產資料歸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的一種公有制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共同致富的原則。在我國,集體經濟搞得好的如南街村等,其成功的關鍵就是大力發展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目前,我們重新鎮的集體經濟組織還在重建的初級階段,主要有18個村(社區)在農業農村部門注冊登記的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
合作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勞動者自愿入股聯合,實行民主管理,獲得服務和利益的一種合作成員個人所有與共同所有相結合的經濟形式。在合作經濟中,產權關系清晰。合作經濟比單干具有如下優點:突破了個人和家庭的局限性,在生產領域的互助合作有利于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在流通領域的互助合作,有利于減少流通環節和節省流通費用;其內部沒有資本和勞動力的對立,兼容了社員的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重新鎮合作經濟組織主要有18個村(社區)黨組織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農戶自發組織在市場監管部門注冊登記的其他農民專業合作社。
在經濟基礎和經濟結構發生很大變化的今天,如何提高新時代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去鞏固拓展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重新鎮黨委將其作為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鎮黨委認為:讓全鎮建檔立卡戶不返貧,讓普通農戶不增貧,持續增加群眾收入,發展集體經濟與合作經濟是有效的途徑。
重新鎮萬畝高粱
對因地制宜和經驗借鑒的再認識
別人走過的成功道路,我們能不能復制?
重新鎮是黔西市較為偏遠的鄉鎮,面積140平方公里、耕地8萬畝、戶籍人口4.8萬、常住人口2.6萬,勞務經濟仍然是群眾的重要經濟支柱,煙農是全鎮留守人口的主體。與鴨池鎮地處七星關區城郊的地理優勢有一定差別,資源和可經營性資產也無法與鴨池鎮相提并論,沒有條件完全復制鴨池鎮的工作模式,但我們可以集聚廣袤的土地和開發農村勞動力,創造我們的作為。
在充分借鑒鴨池鎮黨委統領合作社探索的基礎上,重新鎮堅持“黨委牽頭、聯社運營、龍企參股、分社實施”的理念,采取“聯社+分社”模式,構建“鎮黨委(抉擇者)、聯合社(經營者)、龍頭企(合作者)、村集體(生產者)”的“四位一體”格局,圍繞解決“黨組織如何領?合作社咋個辦?社員怎么帶?”三個問題來推進黨組織領辦集體合作社。
“領”:全鎮18個村(社區)全部由支部書記或副支書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和以村(社區)兩委成員為主要發起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支部委員會牽頭,領導村民委員會以股份經濟合作社資產入股農專社;村支“兩委”成員帶頭入股農專社;黨員帶頭參與,建檔立卡戶全部吸納入社。目前,全鎮18個村集體合作社管理人員現金入股54.6萬元。鎮黨委建立聯社,在種苗物資、技術服務、田間管理、市場營銷、利益聯結等方面發揮統領作用。
“辦”:堅持村集體控股原則,通過股份經濟合作社盤清家底,讓山塘水庫、集體林、舊辦公樓等閑置資源變為經營性資產,充分用活現金、土地、勞動力等,理清股份構成要素,加強分配機制建設,強化績效激勵,做好利益聯結。目前,全鎮村集體合作社入股資金1129.97萬元、固定資產折價入股935.37萬元;18個村村集體經濟積累645.71萬元,較往年增加125.65萬元。
“帶”:積極推行“窮窮抱團”“強弱聯合”互助合作模式,加強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通過“黨建+積分”與合作社的融合,調動農民的參與發展積極性。目前,全鎮通過村集體合作社聚集社員打造產業實體,發展獼猴桃3000余畝、高粱1.5萬畝、國儲林4700畝、輪作食用菌和圣女果大棚402個。社員達1469戶5566人,覆蓋建檔立卡戶1220戶4496人。
重新鎮合作聯社統籌在1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種植獼猴桃
啟示關鍵詞:合作、生產、共利
弱不合而不強 !空殼的農村,留守的農村,不提高新時代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群眾單打獨斗,一盤散沙,永遠都強不起來 !
窮不產而不富!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發展的前提是興辦實體,發展優質產業,沒有好的產業,永遠富不起來 !
利不共而不聚!利共而人聚是永恒的法則。合作社創造財富、抱團發展是撬動利益共享的杠桿和平臺,只有將普通群眾,特別是建檔立卡戶,與農村的能人,返鄉創業者,大戶,龍頭企業均納入利益聯結,共盡所能,才算有效發揮黨組織的引領和凝聚作用。
從擺脫貧困邁向共同富裕,鴨池鎮也好,重新鎮也好,服務農民、助力農業、建設農村,都需要按照市場化、規?;?,以及綜合發展的要求,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統領作用,將分散生產的農民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會經營能經營的利益綜合體,才能更好地向著共同富裕的目標奮勇前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