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從它誕生到撤銷,一致到撤銷后的幾十年,始終是西方資產階級和當時蘇聯修正主義者攻擊的對象。西方資產階級的政客和學者污蔑我國的人民公社是違背人類發展規律,說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是摧殘人權的運動,赫魯曉夫譏諷我們的人民公社是過時了的空想共產主義。我們國內的否定派對人民公社也很刻薄,大百科把人民公社定性為是左傾路線的產物,說人民公社是“吃大鍋飯”養懶人的平均主義,這一定論不僅寫入了黨的文獻,還上了中學歷史的教科書。人民公社本來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成就,怎么就憑一紙通知就把人民公社撤銷了?是人民公社的道路選錯了?還是真的養懶人挫傷了多數人民的積極性?筆者通過考證得出的認知是:人民公社初創時期盡管有許多弱點,但經過毛澤東的整頓后很快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幾十年的發展史充分表明,人民公社走的是集體化道路,公有制的生產關系表現出強大的生命中,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選擇,方向道路是絕對正確的,否定派廢止人民公社的理由沒有一條是能站得住腳的,因而是絕對錯誤的。
(一)
在理論上人民公社符合共產主義指引的方向
憑什么說人民公社符合共產主義指引的方向?
首先讓我們看看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是怎樣回答這個問題的。《宣言》告訴人們,馬克思的理論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即“消滅私有制”。怎樣理解“消滅私有制”?這個道理在社會主義國家,還有世界所有的社會主義者,是無人不曉的。消滅私有制就是,包括工廠、礦山、土地等一切生產資料歸國家或集體所有,即公有制的生產關系,讓工人農民成為政治生產關系的主人,通過社會化大生產讓所有人共同富裕起來。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由于社會生產力還不夠發展,不能立即進入共產主義,這里存在一個過渡階段,這個過渡階段只能實行按勞分配的政策,這個過渡階段馬克思主義稱之為低級階段或第一階段,列寧把這個角度稱之為社會主義。我國的人民公社把一切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建立了公有制的生產關系,執行的是按勞分配的政策,走的是集體化共同富裕的道路,就是遵照馬克思主義消滅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經濟的原則建立的,因而我們說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列寧在這個問題上有許多精辟的論述,讓我們看看列寧是怎樣論述社會主義的。十月革命勝利前, 1903年列寧在《告貧苦農民書》中是這樣描繪社會主義的:“我們要爭取新的、更好的社會制度:在這個新的、更好的社會里不應該有窮有富,大家都應該做工,共同的勞動成果不應該歸一小撮富人享受,應該歸全體勞動者享受。機器和其他技術改進應該用來減輕大家的勞動,不應該用來使少數人發財,讓千百萬人民受窮。這個新的、更好的社會就叫社會主義社會。關于這個社會的學說就叫社會主義。” 十月革命勝利后,1919年10月,列寧在《無產階級專政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又指出,社會主義“是衰亡著的資本主義與生長著的共產主義彼此斗爭的時期”,“社會主義就是消滅階級” ,到1922年,列寧在《論合作社》臨終遺言中則說, “社會主義就是合作社,合作社就是社會主義”。列寧雖然給社會主義下了好幾個定義,但其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其核心觀點是走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公有制的生產關系,把工人農民組織起來,走集體化的道路。可以清楚地看出,列寧的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是一脈相承的。如果拿我國的人民公社和列寧的社會主義思想相對照,可以清晰的看出,我國的人民公社就是按照列寧的社會主義思想設計的,因而我們敢說我國的人民公社是完全符合列寧的社會主義方向的。
什么是列寧的社會主義思想? 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中把列寧的社會主義思想概括成五條:
(甲)不要放過奪取政權的有利條件,無產階級應當奪取政權,不要等到資本主義使七百萬中小個體生產者破產的時候;
(乙)剝奪工業中的生產資料,并把它轉歸全民所有;
(丙)至于中小個體生產者,那就應該逐步地把他們聯合到生產合作社中,集體農莊中;
(丁)用一切辦法發展工業,為集體農莊提供建立大規模的現代技術基礎,并且不要剝奪集體農莊,相反的,要抓緊供給它們頭等的拖拉機和其它的機器;
(戊)為了保證城市和農村、工業和農業的經濟結合,要在一定時期內保持商品生產(通過買賣的交換)這個為農民唯一可以接受的與城市進行經濟聯系的形式,并且要全力發展蘇維埃商業,把所有資本家從從商品流通中排擠出去。
按照列寧指引的方向,蘇聯在不到40年的時間內,蘇聯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建成工業化的強國,使蘇聯在戰勝希特勒法西斯戰爭中經受了最嚴酷的考驗,因而斯大林高調評價到:“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證明列寧所規劃的這條發展道路是完全正確的。”事實上,隨著歷史的發展,列寧的社會主義思想不止斯大林所列的五條,如列寧關于經濟建設必須置于黨領導之下的思想,蘇維埃必須重視文化建設的思想,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后來實行的新經濟政策,計劃經濟的思想,以及列寧逝世時強調的合作社思想,都極大地豐富了列寧的社會主義理論;但要看到,豐富了的思想是發展了的外延,并沒有超脫或否定斯大林五條的基本內涵。
講到這里,筆者指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在怎樣理解列寧的社會主義理論問題上有一個觀點是需要澄清的。有人為了給包產到戶的個體經濟尋找理論根據,竟把列寧的新經濟政策思想解釋為是列寧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他們說,列寧根據新的實踐,他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發生了重大轉變,意思是列寧放棄了單一的公有制經濟的思想,認為社會主義也可容許私有制生產關系的存在。筆者認為這是對列寧社會主義理論的曲解,是應當更正的,因而要多說幾句。這里所講的蘇聯的新經濟政策,是1922年頒布的,根本的原因是要設法調動社會的各種力量,為即將爆發的衛國戰爭做好更多的物質儲備。在農業方面通過了《土地法令大綱》,允許農民自由使用土地和在蘇維埃監督下出租土地和雇傭工人。在工業方面,在堅持國家掌握國民經濟命脈的前提下,將部分國有企業以租借制和租讓制的形式轉變為私有者經營,新經濟政策的本質是國家資本主義。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列寧的新經濟政策的思想就是我國后30年經濟改革的理論根據。而列寧本人不是這樣認為的。他指出,采取新經濟政策是不得已而為之。他把實行新經濟政策視為暫時的戰略“退卻”,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我國的學者把列寧的暫時“退卻”視為列寧放棄公有制生產關系的根據,歪曲了列寧的本意。列寧在遺言中把合作社與社會主義劃等號,這才是他的真正立場,即走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生產關系的公有制,必須全力以赴為辦好合作社集體經濟而努力。
講到這里 有人會問,既然人民公社是按照列寧社會主義原理設計的,為什么初期人民公社遭受巨大的挫折與失敗?回答是:初期人民公社的締造者沒能全面準確的掌握列寧的社會主義思想,在一些重大的政策制定時,沒有弄清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界限,犯了左傾的錯誤。如初期人民公社不顧中國的國情,開張伊始就實行全民所有制,連社員的家庭財產也收歸公社所有,犯了共產風和超越歷史發展階段的錯誤;在分配方式上違背了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犯了絕對平均主義的錯誤;忘記了列寧關于保留商品生產和市場交換的教誨,犯了違背價值規律的錯誤,等等。所有這些錯誤都是列寧社會主義思想之大忌,脫離了中國的實際,傷害了廣大群眾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生產力的發展,初期人民公社的失敗,用毛澤東的話這是應得的“懲罰”。不過,不能忘記后續發展。后來,由于毛澤東的積極扶持和系統地糾正初期公社的左傾錯誤,人民公社于1962年以后,克服了早期的錯誤,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的論述更多,此前我們已經講了很多,這里就不贅述了。
(二)
否定人民公社的五條理由是站不住腳的
筆者詳細考證了否定派否定人民公社的理由,歸結起來無非五條而已:
一曰一大二公違背社會發展規律。
二曰政社合一造成瞎指揮。
三曰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四曰束縛商品經濟。
五曰搞農業軍事主義。
筆者經過考證得出的結論是:否定派列舉的五條理由不是誤判就是錯判,沒有一條是可以舉綱的,沒有一條是站得住腳的。下邊讓我們逐條加以分析。
第一,首先是對人民公社的性質和功能的錯判。否定派認為,人民公社追求“一大二公”,違背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原則。所謂大,一是公社的規模比原農業生產合作社擴大了;二 是經營管理范圍比農業生產合作社擴大了。初級社、高級社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人民 公社則是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所謂公即增加公有制成分。以消除所謂生產資料私有制殘余為理由,把社員的自留地、家庭副業等收歸社有;人民公社的“一大二公”最后變成“一平二調三收款”,嚴重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使生產力遭到極大的破壞。這是撤銷人民公社的主要理由。我們首先要指出,“一大二公”是人民公社的本質特征,是區別其它所有制形式的根本點,人民公社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就蘊含在這里。如河南林縣的紅旗渠大型工程,歷時近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干渠全長70.6公里(山西石城鎮-河南任村鎮)。據計算,如把這些土石壘筑成高2米,寬3米的墻,可縱貫祖國南北,繞行北京,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紅總投資1250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4625萬元,占37%,社隊投資不算民工的食宿開支還投資7878萬元,占總投資的63%。,按民工每天1元計算,7萬民工10年的食宿消費在當年也不下11200萬元。這只有借人民公社的威力才可以做到,不是人民公社的集體優勢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紅旗渠被周恩來總理稱為“大躍進”時期中國兩大奇跡之一(另一個指南京長江大橋)。至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最后變成“一平二調三收款”的說法,也是無的放矢的。“一平二調三收款”是初期人民公社的左傾表現,曾經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但在1963年貫徹《六十條》以后,這一病端已經得到根治,已經不存在了。到了80年代,還拿這條理由否定人民公社,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第二,對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體制的錯判。否定派認為,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的管理體制不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所謂“政社合一”即把基礎政權組織和經濟管理組織合二為一。此外,還包括把供銷、信貸、手工業合作社同農業生產合作社都合并起來。國家在當地的一些企事業單位也統統下放給公社管理。這樣,就把一個鄉甚至幾個鄉范圍內的工農商學兵,農林牧副漁,政治、經濟、文教、軍事等,各方面的工作統統集中到公社。公社不僅管生產、管政權,還要管社員生活(食堂、醫院、托兒所、敬老院、縫紉組等)。他們認為這種體制導致不講經濟效益,不按經濟規律辦,單憑行政命令管理經濟,違背了經濟規律的自我調節功能,致使平均主義共產風嚴重泛濫,破壞了生產力的發展。我們鄭重指出,政社合一是保持黨對經濟工作領導權的根本保證。反對政社合一其實質是取消黨對經濟工作領導。列寧在論述共產黨與經濟工作的關系時指出:發展經濟首先是為鞏固蘇維埃政權服務的。因為,只有蘇維埃政權的存在和鞏固才能使無產階級的權益獲得根本的保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治國理政的大仁。列寧特別指出,在任何社會工人農民都會本能的尋求吃飯穿衣的辦法。如果共產黨只是為了解決群眾的溫飽問題,就失去了共產黨存在的意義。毛澤東繼承和發展了列寧經濟建設是為鞏固政權服務的思想,明確指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人民公社“工農商學兵”五位一體,在五位一體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這不僅是人民公社的經驗,也是中國合作化的經驗,這是寫入憲法的治國原則。歷史表明,廢除人民公社后,農村基層黨組織長時間處于癱瘓,農村工作發生許多不該發生的問題。后來又重新恢復支部村長一擔挑,基層黨組織建設才得到改善和加強。2020年,習近平在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先是保證黨的領導作用,這是堅持馬列主義國家學說的重要原則,對這個觀點是應堅決支持的。
第三,是對農民社會主義積極性和分配方式的錯判。否定派說,人民公社在分配方式上搞的是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干好干壞一個樣。還說,這種分配方式養懶人,違背了人都是自私的本能,傷害了群眾的積極性 ,遭到人民群眾的反對。 這也是帶根本性的誤判。這里首先應糾正一個說法,即平均主義和吃大鍋飯的問題。現在人們習慣用平均主義和吃大鍋飯形容集體經濟,其不知這個觀點也是大有問題的。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就是逐步消滅差別,防止兩極分化。怎樣防止兩極分化?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工人農民組織起來,走社會化大生產的道路,通過大生產的道路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就是吃大鍋飯,共同富裕就是大平均主義。社會主義反對絕對平均主義,搞按勞分配,但維護的是大平均主義。因而,不能把反對平均主義和吃大鍋飯作為改革的方向與口號。另外,還要面對一個現實,人民公社貫徹《六十條》后,實行的是同工同酬的工分制,初期人民公社的絕對平均主義已經得到糾正。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打著反平均主義和吃大鍋飯旗號否定人民公社,不是無的放矢嗎?
第四,是人民公社限制商品交換和否定價值規律的誤判。否定派說,人民公社限制商品交換,否定價值規律。當時不少干部包括高級領導干部認為,商品交換越少越接近共產主義,有人甚至提出消滅商品生產的主張。因而人民公社成立后,商品生產和交換受到很大限制,正常的市場交換也被打成投機倒把。這種否定價值規律和商品交換的做法,嚴重地萎縮了市場的調節功能。上述情況 在人民公社初期是存在的,但在《六十條》貫徹以后,否定價值規律和商品交換的做法已經得到克服。因那時候經濟還不能敞開供應,在商品交換時有些商品是受限制的,這是保證國家經濟秩序穩定的正確舉措,這不算否定價值規律和商品交換,這不是人民公社的過錯。
第五,對人民公社武裝建設功能的誤判。否定派說,人民公社大力推行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生活集體化,將勞動力按軍事編制,組成班、排、連、營等單位,采用大兵團作戰的方法,從事工農業生產。與此同時,社隊普遍設立公共食堂、托兒所、敬老院、縫紉組等,以為這樣可以使家務勞動社會化,解放婦女,節約糧食,還可以培養群眾的集體主義、共產主義精神。實際上,在貧乏的物質條件、原始的技術設備和落后的管理水平下,只能造成人力物力的極大浪費,給群眾的生活帶來更多的不便,因而不久即遭到群眾的普遍反對。 這條說詞也很不貼譜。首先要指出,否定派列舉的上述問題是初期人民公社誕生時發生的,到三年經濟調整時就已經解決了。在人民公社進入健康發展階段,民兵工作按照毛澤東要做到“組織落實,訓練落實,政治落實”的指示,民兵工作得到加強,使民兵建設成為實現中國全民皆兵的組織基礎。人們不曾忘記,60年代初,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訪問中國,當他看了人民公社民兵表演后發出這樣的感嘆:奉勸我的同行不要與中國打仗,你打不起。意思是中國全民皆兵,到中國寸步難行。蒙哥馬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命將,是沙漠之虎隆美爾的克星,他能發出這樣的感嘆,足見人民公社民兵組織在中國政權建設和做好反侵略戰爭準備中發揮了多大的歷史作用。民兵建設是毛澤東人們戰爭思想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發展,是無可非議的。
(三)
廢止人民公社違背了黨在農業問題上的根本路線
從上述分析可見,否定與撤銷人民公社是依據五個誤判錯判而做出的,因而不可能不作出錯誤的決定。筆者認為,除了五個錯判還有一條最關鍵的錯誤,那就是撤銷人民公社廢止集體經濟,忘記和違背了黨在農業問題上的根本路線。關于這個問題,筆者在《大包干無法解決社會主義農業的出路問題》已經作了考究,不該再重復論述,但鑒于這個問題太重要了,還是原文抄來,使對否定人民公社的錯誤決斷有更深刻的了解。
什么是黨在農業問題上的根本路線?對沒有五六十年代生活經歷的后來人很陌生,恐怕很少人能夠回答這個命題。毛澤東1955年在《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和1962年中共中央下發的《關于進一步鞏固人民公社集體經濟、發展農業生產的決定》中,都有明確的回答。這條根本路線是:“第一步實現農業集體化,第二步在農業集體化的基礎上實現農業的機械化和電氣化。”中央還預見,完成這他根本路線的時間大約需要40—50年。在1962年的決定中特別指出:這條根本路線是我們黨在農村的兩條道路的斗爭中,堅持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的根本路線的產物。規定還指出,根據這條根本路線,黨采取了幾種不同的靈活的過渡形式,促使我國農業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集體化。隨后,由農業合作社聯合組成了人民公社。由于黨中央隨時總結實際經驗,規定了適當的具體政策和具體措施,已經使人民公社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總的說來,我國的杜會主義農業是在前進中。現在提出的要求是:在進一步調動全體農民生產積極性的同時,我們要集中和動員全黨全國的力量,在物質方面、技術方面、財政方面,在組織領導方面、人才方面,積極地、盡可能地支援農業,支援人民公社集體經濟,貫徹執行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以農業為基礎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總方針,以便進一步鞏固集體經濟,發展農業生產,并且為農業的機械化創造更好的條件。”
根據這條根本路線,到毛澤東去世,中國中國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工業生產體系,鋼鐵和主要工業產品已經超過了英國,以洛陽拖拉機制造廠為龍頭的農業機械制造業迅速地發展起來,農業機械化作業在勞動效率中已經占據了近40%的比重:廣大農村有70%以上實現了水利化;大批的荒沙鹽堿地被改造成優良的土地;全國建成1000多座大小的化肥廠,為農業創高產準備了當家的條件;袁隆平雜交水稻和其它高產農作物的改良獲得成功,主要農作物的產量大幅度增長;所有這些都是技術改造的成果,這些成果為向農業現代化過渡創造了優良的條件。然而,由于1983年后取消人民公社,推行包產到戶的個體經濟,農業技術改革和向現代化轉變的進程驟然間被終止了。這主要表現在,分田到戶后,“大躍進”中建立起的水利設施遭到嚴重的破壞;分田到戶形成土地碎片化,機械化作業失去了市場,農村又回到了自給自足的農耕時;后來的實踐表明,由于械化作業失去了市場,不久又導致機械制造業的蕭條,機械制造業的蕭條又導致重工業的市場疲軟,使當年遼寧等老工業基地陷于難以正常運轉的境地,接著大批工業企業破產,大批工人階級下崗喪失主人公的地位,接著發生嚴重的兩極分化,中國出現了新的資產階級。這種重大的社會演變不能不引起我們反思,怎樣評價這種變化呢?講到這里,筆者聯想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的一貫立場,深深感受到,毛澤東當年關于包產到戶前景的預見是那樣的深刻準確。
1965年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講:“我為什么把包產到戶看得那么嚴重,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所有制的基礎如果一變,我國以集體經濟為服務對象的工業基礎就會動搖,工業產品賣給誰嘛!工業公有制有一天也會變。兩極分化快得很。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內外一夾攻,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么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怎么保護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工商業,加強國防?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富強嗎,那別人靠什么耀武揚威?仰人鼻息,我們的國家就不安穩了。”還說,對于包產到戶,“問題不在于誰的判斷正確,在于包產到戶還是農業集體化,這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問題。如果無產階級不加強領導,不做工作,就無法鞏固集體經濟,就可能走到資本主義的邪路上去。包產到戶,短期內可能會增加一些糧食,時間長了,就會兩極分化,資產階級就會重新起來,剝削勞動人民。”(引自《毛澤東傳》)中國今天發生的問題,出現的局勢,印證了毛澤東的預見,毛澤東當年反對和憂患的問題都精準的應驗了。取消集體經濟,社會主義的大農業垮臺了,黨在農業問題上的根本路線被中斷了,哪還可能再談社會主義農業的出路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