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不能一天到晚跟著新聞跑。人生的時間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中多看點歷史或人物傳記之類的長效書。讀舊書,看新聞。毛澤東說:道理都在歷史中。了解歷史5000年,至少就能看到未來50年;知道50年,至少能說出5年的事。如果只知道5年的事,那5天的預見也沒有。如果整天埋首于這海量新聞、抖音和連真名都沒有的激憤文章中,可能連5天的事也看不清。
歷史面前無大事,新聞面前多“震撼”。不懂歷史的人,娃娃放個屁,在他那里就聽成了打雷。拿破侖說得好:“當人們習慣了不由分說就橫加指責,當人們為一場激烈的講演就高聲喝彩,當人們視夸張與狂熱為美德,那這個國家就離滅亡不遠了。”(摘自拿破侖:《致古里亞共和國政府》(1797年11月11日),[法]拿破侖·波拿巴著,[法]夏爾·拿破侖編,呂長吟譯:《拿破侖隨想錄》,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7年版,第47頁。)
二
現在看視頻,天天聽到的都是“老鐵們,出大事了”;讀網文,滿眼都是“厲害”“重磅”“震撼”等,趕明若沒有“厲害中的厲害”“重磅中的重磅”或“震撼后的震撼”,那就不是新聞了;正如文革中若沒有“最最敬愛”,那就不是敬愛一樣。
過度夸張本身就是極不自信的表現。毛澤東說:“關于寫文章,請注意不要用過于夸大的修飾詞,反而減損了力量。必須注意各種詞語的邏輯界限和整篇文章的條理(也是邏輯問題)。廢話應當盡量除去。”(毛澤東,1955年)
三
馬列功底不好或沒有的青年學者,不管他是左派或右派,其特點都是滿口新詞而不得要領,滿眼都是“重磅”“震撼”,而無良策。他們眼中只有危而沒有機或者相反,只有真老虎沒有紙老虎或者相反,既沒有唯物論也沒有辨證法。忙碌一生而終不成正果——從文革到今天,這樣“學者”我們見的還少嗎?難道我們的青年人還要重復這樣的學術路線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