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近歷史之劫數與變數
言周
中國歷史由晚清時代,劃過民國時代,走到今天,始終徘徊在革命的改良之間。革命在晚近歷史之初,是與造反同義的,而孫中山本人也自稱洪秀全第二,造反譜系上的一脈相承,可謂自我加封。在孫中山因流亡日本看到日本報紙將其稱作“革命黨領袖”時,才自我標榜革命黨。革命與造反,實際上并無確切的界限,中國自先秦以來的歷史,就是一部農民造反的歷史,孫文的革命與農民造反最大的區別在于,其外層有了主義的包裝,不再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而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孫中山的這一層含義,蔣介石沒有讀懂,因此他終身對于三民主義,只是表面的服膺,或曰道統的需要。身為局外人的毛澤東,卻承接了孫中山的衣缽,將主義的包裝發揮到了極致。更加令人驚訝的是毛澤東的白話文功夫,較諸五四時期新文化運動時代的群星,毫不遜色。其運用獨具特色的“毛氏話語”,將一整套的造反理論,說得人民群眾心服口服,高聲合唱:“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毛澤東的地位,由此一錘定音。當然毛澤東本人并沒有忘記孫中山的示范性作用,他在革命即將獲勝之時,稱孫中山為“革命的先行者”。
由孫中山至毛澤東,晚近歷史的革命傳承由此銜接,深刻地改變了二十世紀中國的歷史。文革之所以發生,并非一時一地一朝代的變遷,它的深處,潛伏著晚近歷史在初始時期便已隱含的秘密的爭斗,帶著歷史本身豐富的信息。
當然,鴉片戰爭固有的歷史性含義卻不可忽視。它是近現代史上中國一系列外交挫折的開端,它以極為暴力極為迅猛的方式,將老大帝國數千年以來養成的自尊心打得粉碎。史書記載,鴉片戰爭之后,道光皇帝上朝之時嚎啕大哭,久久不能言語。一國之君尚且不能自持,如此失態,其治下的國家對于這一場災難的反應,可想而知。
然而中國的歷史上有句古話,叫做好了傷疤忘了痛。《南京條約》簽完不久,皇帝大臣立即以為從此以后高枕無憂,鴉片戰爭至太平天國運動這數十年間的停滯,至今讓人扼腕嘆息。斯時的西方,已經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機器的轟鳴聲中飛速發展,而中國的士紳,卻躺在牙床上,慢悠悠的抽著鴉片煙,煙霧越過窗簾,飄到磨坊,磨坊里的老驢繞著石磨緩慢的前行,咿咿呀呀,仿佛時間從不存在。
在這樣沉淪的歷史中,太平天國崛起。雖然太平天國本身,帶有難以規避的造反色彩,并且其留下的諸多惡劣事跡,至今為史家所詬病。
然而歷史性的爭執也在此埋下。太平天國與洋務運動的對立,正是百年中國歷史的一個縮影。太平天國以承襲的方式,重演了中國歷史上的農民造反,只是在農民造反的背景之后,站立著的不僅僅有陳勝、吳廣、黃巢、朱元璋、陳友諒,還有一個自西方而來的耶穌。洪秀全以基督教義為模型,炮制出了一整套的拜上帝理論。然而居然有如此多的民眾,對洪天王誠惶誠恐,對于洪秀全炮制的教義教規,深信不疑。數千前的黃巾軍,也是使用了同樣的方法,得到了民眾的服膺。
繼太平天國之后崛起的義和團,及至孫文帶領同志造反,可謂一脈相承。孫中山雖然不是安邦治國的能手,卻是造反起義的行家,而且他頗有自知之明的稱自己是“洪秀全第二”,對于洪秀全的認同,可謂心服口服,更何況同是兩廣地帶生人,可謂同根同宗。當年的太平天國,不過是自廣西打到南京,影響了東南方的半個中國,孫中山卻以一次次的暴動,促成了武昌起義的最終爆發,居然在一夜之間,使清王朝有名無實。而歷史的喜劇之處在于,孫中山在武昌起義爆發的當晚,正在國外的餐館洗盤子,回國擔任臨時大總統,更是倉促就職。或許歷史要戲弄一下孫中山的這種茫茫然,就在大總統的位置上沒坐熱,便讓袁世凱取而代之。
從歷史的脈絡上來看,袁世凱所承接的,乃是曾國藩李鴻章的安邦傳統。而孫文所承接的,乃是由太平天國所衍生的,經由義和團轉手的暴力傳統。這一傳統以破壞為標準,以暴力為手段,上演了晚近中國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社會動蕩。這樣的動蕩與國際形勢下的蘇俄革命一拍即合,演變成為北伐的浩浩蕩蕩。
孫文以蘇俄舶來的十月革命,嫁接到中國的身上,成就了歷史脫離原有發展軌道的場景。在此之中,宋教仁致力于議會政治的努力,乃至之后陳炯明所倡導的聯省自治,都不是行而有效的方法。宋教仁以一己之力,宋妄圖以個人之力獨撐議會政治的大梁,當時的中國由獨裁走向民主,可謂成敗在此一舉,但正因為他拋棄了曾經與之暴動的革命同志,轉而尋求和平的、漸進的、非暴力的改革方式,才最使其終身隕道消,不但害了革命,也害了自己。
可是斯時中國革命的領袖孫中山,卻缺乏政治人物所應具備的這種常識性的耐心。在宋教仁不明不白地死在了南下的火車邊上,孫文仿佛蓄謀已久,立即找到了由頭,向袁世凱發出挑戰。稍有常理的人都該知道,袁世凱所懼怕的,應該是孫文那種無視現代政治游戲規則、動輒以武力取代談判的競爭對手,宋教仁這樣一向按常理出牌、循規蹈矩的政治人物,袁世凱絲毫不應擔心。可是孫中山用心太深,反應也激動得太過讓人懷疑其動機,立即以革命的名義,號召一干人等興師討袁。虎踞南方、早已對袁世凱心存不滿的軍閥老賊,立即蜂擁而上,將袁世凱按倒在地,拳打腳踢。
歷史走到這一步,最該高興的是遠在西伯利亞的蘇俄布爾什維克。立即與孫中山密約,共商統一大計。蘇俄提醒孫中山建軍校,孫中山立即建起了黃埔,并把自己的隨從蔣介石調去當了軍校的校長,孫中山同時還接受蘇俄的建議,與共產黨合作。
而更令人不安之處在于,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衍生物,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與其說是致力于革命的黨派,不如說是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性回應。其黨內最初的建立者,幾乎全是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走出來的知識青年。張國燾等一代人,幾乎都是五四的產兒,而這個黨的頭號人物,更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首屈一指的風云人物陳獨秀。由文化領袖轉身成為政黨領袖,事實上并不奇怪,五四新文化運動所倡導的自由解放,正是中國共產黨綱領中的核心內容,五四新文化運動因北伐而夭折,改良的道路堵死,革命之風興起,并不意味著革命從出身便是禍害。革命并非原罪,像國民黨人一樣革命革到最后難以為革命,并非革命自身的問題,而是革命中人的問題。
所幸孫中山死在了北伐之前,如果活到了北伐之后,歷史將是怎么的場景,難以預料。孫中山應該慶幸自己出師未捷身先死,從而名節得以保全,否則以其弟子蔣介石的造孽,十個孫中山的清名也難以洗刷。北伐的轟轟烈烈,既是對于孫文的告慰,也是中國前途的歷史預告。當年的王國維憂心忡忡,北伐軍兵臨城下之際,毅然決然的在昆明湖自沉,遺書中自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事變,義無再辱。對于國民黨人北伐的不敢茍同,清晰可辨。而在十年之前,王國維在十月革命興起時,早已在致友人的信中預言:觀中國近況,恐以共和始,而以共產終!由此看來,王國維對國民黨的所謂“革命者”的所作所為,還真是有先見之明。
王國維當年的預言,若干年后果然在毛澤東的手中得到了印證。一個“恐”字,極為鮮明地道出了王國維對于歷史的洞察式解讀。
歷史的詭異,就在這樣的錯亂中得以延伸。北伐之后的中國,經由蔣介石的清黨,從此二十年永無天日,內憂外患,國共兩黨的長久對峙,抗日八年的曠日持久,都讓這一段歷史變得風雨飄搖。書寫歷史的人,在面對這一段歷史時,百般為難,難以下筆,若干年后才小心翼翼,寫下極為稀少的篇章。要說這段歷史無物可寫,并不確切,但全是國民黨罄竹難書的罪過,又讓本來就心靈脆弱、飽經幾十年悲慘的舊中國知識分子們如何下筆呢?曾寫下《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等一系列史學巨著的陳寅恪,對于斯時的歷史,閉口不談,其苦衷,不語自明。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領袖人物胡適,在一九四九年的歷史大變局之中,既不愿留在北平,就任中共許諾的北大校長,也不接受蔣介石的拉攏,追隨其去臺灣,而是到了美國當了圖書館長,做起了寓公,以作《水經注》考證,了卻余生。
而胡適身后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也成為人們回望二十世紀中國,難以避開的話題。五四時代的深刻含義在于,它為中國向何處去的命題,提供了有益的參考模式。有心的人不難發現,袁世凱及其統治下的北洋政府,恰恰是五四時代崛起的政治背景。
晚近歷史中的諸多問題,便在這樣環環相扣的劫數與變數中前行。如同袁世凱之于李鴻章的承繼,孫中山之于洪秀全的承繼,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樣的人才譜系,全都有跡可循。
但即便如此,我們也能從另一個側面發現,正是因為晚近歷史之中,存在著太多的劫難與變數,集古今中外思想之大成的毛澤東,才攜著“造反有理”的狂瀾,席卷而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