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紙上談兵”絕非好漢。市委、市政府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稱,為了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我市將在全市大學生中重點開展帶薪實習、種樹、學農、學工、學軍和社會調研等活動,確保70多萬大學生在校期間參加不少于4個月的社會實踐,為大學生提供社會實踐平臺。
促進了解國情市情民情
此前,市委、市政府專門就發出了通知。市政府副秘書長涂經平稱,在全市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為了促進大學生深入了解國情、市情、民情,以此培養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涂經平將該活動具體內容概括為“六個一”。即每一名大學生積極參與種樹,每所大學建一片大學林;帶薪實習一個月;到農村“三進三同”一個月;到企業做工一個月;學軍一個月;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
實踐活動不與畢業證掛鉤
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做了整體部署,并介紹了近期已開展的活動。如今年8月,全市35個市直機關部門、36家國資企業為大學生提供了實踐崗位5000個,參與實習的大學生都受益匪淺。
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稱,這6項實踐活動,主要是倡導大學生積極參加,并非強制約束,不與學生的學分掛鉤,也不作為大學生拿畢業證的一道門檻。
六個“一”解讀
1
鼓勵每一名大學生積極種樹
在校期間的每一名大學生,都要積極加入到植樹造林的隊伍中來,參與“綠化長江大行動”中。由市林業局、市教委沿江規劃以各高校命名的“大學林”,高校利用春秋兩季組織學生種樹。相關區縣黨委、政府負責選派技術人員進行指導、提供樹苗和工具,并承擔“大學林”的管護工作。
2
大學生帶薪實習一個月
各級黨委、政府每年為大學生提供3萬個以上帶薪實踐崗位。這些實習崗位主要來自市級機關、大型的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還有部分來自民營企業。
市委副秘書長周傳航介紹,帶薪,是從財政拿一部分錢出來,帶薪定崗實習,這屬于重慶的創舉。帶薪實習,并非在70萬大學生中全覆蓋,主要針對家庭經濟比較困難、有一定技能的優秀學生。通過帶薪實習,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些學生的經濟壓力,并鍛煉其社會實踐能力。大學生勤工助學、勤工儉學,也屬于帶薪實習的一部分。
關于“薪酬”有無最低標準?涂經平解釋:“既然叫帶薪,不是補貼,就是最低工資標準。”
3
到農村“三進三同”一個月
組織大學生進村社、進農戶、進田間,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農民的生活和農村現狀,感受民生疾苦,增進同農民群眾的感情。學農區域,重點安排在三峽庫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山區。
市委副秘書長周傳航介紹學農的對象,主要以城里學生為主,讓他們多了解農村。該活動也主要以倡導為主,希望更多學生加入到“三進三同”活動中來。如以往很多大學都在長期開展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就可以納入該活動中。
4
鼓勵到企業做工一個月
組織全市在校大學生到企業生產和服務一線,與工人一起做工,培養勞動觀念,了解生產流程,提高操作技能,促進學以致用。
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介紹,該活動主要面向理工科學生,尤其是建筑機械制造、電子技術、裝飾材料等跟工程、技術相關的專業較強的學生。
5
開展學軍一個月
大學生在校期間要參加不少于30天的軍事訓練,錘煉意志品質,強化國防觀念。重慶警備區、市教委負責選擇和建立學軍活動基地。
6
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
組織大學生種樹、實習、學農、學工和學軍活動,圍繞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熱點、難點問題,深入農村、社區和工礦業調查研究,每人至少撰寫一篇有價值的社會調研報告。
市教委副主任趙為糧稱,教委會組織專家,對調研報告認真評審。其中,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的一些意見,將推薦到相關部門作為工作參考。優秀報告將會給予相應的表彰和獎勵。
目前學生了解社會的主要渠道
1、通過參加社團、從事兼職、勤工儉學等途經。
2、通過上網、看書,獲取間接經驗。(占大多數)
3、通過老師、父母等長輩介紹。
家長大多叫好
昨日,記者就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隨機訪問了部分大學生和家長,結果發現多數家長對該活動十分追捧,有少部分學生認為有點苦。
重慶工商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大學生余穎說,這些社會實踐活動給在校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接觸社會、鍛煉實踐能力的平臺。她說,自己會積極加入到這些活動中去,為畢業后的就業積累工作經驗和求職籌碼。
西南大學社會工作專業的大二學生王丹丹,一直很注重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她利用假期賣過報紙、到藥店當助理藥劑師,也到過造紙廠做過兼職。她在贊成的同時,也希望此次實踐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可以鍛煉能力的工作崗位,而非流于形式。
還有部分學生認為到農村“三進三同”、進工廠學工好累喲,這些對于大學生來說難以堅持。如重慶工商陳同學稱,針對學生的專業到相應單位實習,可以增強實踐操作能力,她認為到農村和工廠吃苦沒必要。
家住渝中區中山小區的市民周渝軍,他的女兒在重慶師范大學讀大二。他極力贊成開展大學生6項社會實踐活動,他說,女兒每次放假幾乎都在家里看電視、上網,也不幫家長干家務,嚴重缺乏社會實踐經驗。希望通過學校的實踐活動,鍛煉女兒各方面能力。
家住江北區兩代一家小區的王紅霞,兒子在重大讀自動化專業。王紅霞稱,兒子從小生活環境比較優越,沒吃過什么苦,一直都在埋頭學習,自主自立能力相對比較差。她希望兒子在大學期間,能夠全面發展,她認為此次實踐活動,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學習的平臺,多方學習,做一個復合型人才。
記者 張水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