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網傳男子帶30本證書應聘被拒 網友稱笑過是辛酸》的報道,講述的是一個其貌不揚的男子,身帶30多個證件最終被招聘單位拒絕的事情,因而被網友稱之為“證件哥”。或許是有了“證件哥”,就要有個“學歷姐”來般配吧,因而題為《32歲女子已拿7文憑還想當學生 讀書兼職已買房》、《32歲"學歷姐"PK北大"曬證女"喜歡當學生》的報道也就應運而生了。對此,論者多認為這是一種狂熱。可關鍵性的問題是不是,是什么造成了這個“證”的狂熱呢?如此夢想對于我們的社會進步、科學發展\研究又有多少益處呢?
文曰:杭有賣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潰,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由是而觀之,“證”不就是“善藏”的“柑”之“玉質而金色”的外衣嗎?不就是現實中處處可見的“燁然”之華而不實的“包裝”嗎?
曾幾何時,因我國商品包裝問題的緣故,使得經濟損失頗大,因而包裝被各行各業所重視,此舉不僅挽回了眾多因包裝不善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還使得不少商品賣出了好價錢。或許是看到了包裝所能帶來的諸多好處吧,過度包裝就遍地開花了,以至于很多包裝的價值遠遠的超出了商品的價值,大而“燁然”腹內空空的包裝更是比比皆是... ...諸多電視直銷廣告硬是能把“狗屎”包裝成仙女,即使是杭州賣果者再世,也將自嘆弗如。其結果是,每年制造的不必要的垃圾成堆,商品銷售欺詐不斷,不一而足。由此造成的各種經濟損失、環境污染,資源的浪費,等等,恐怕已超過必要的包裝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了吧?何況,信譽\聲譽的損失也不是一個“錢”字所能衡量出的。
或許正因如此,如今凡進口商品又怎一個“貴”字了得,甚至于在“包裝”中,我們又挽救了多少即將倒閉\行將倒閉,或已開始進入倒閉清算的他國企業呢?據稱是因經濟危機陷入嚴重“危機”的必和必拓,居然可以在短短的時間內“以每股130美元、總約386億美元惡意收購Potash(加拿大全球最大的鉀肥生產商)”;“必和必拓年報顯示,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全財年,鐵礦石的息稅前利潤(EBIT)達54%,為其所有產品中最高,其次是石油,息稅前利潤(EBIT)達53%。”可我們又得到了什么呢?
不知何時,此種“包裝”之風刮進了學歷\升學、就業中,學歷查三代蔚然成風。有多少人是為了工作需要?為了科研、學術、理論研究?還是為了“消費”學歷?還是為了“燁然”光鮮的外衣?顯擺、彰顯點什么?亦或許是純粹為了戲耍求職者而獲得到某種畸形的滿足感?而“證件哥”、“學歷姐”不就是在這類的氛圍中產生的嗎?或許,我們不妨看看自己手中的證書,恐怕也不比“證件哥”少多少吧。真正收得了“玉質而金色”的,不如說是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逐年走高的各類費用,不就是佐證嗎?天價、高價的幼兒費,不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升學證書”嗎?就題為《廣州課外輔導價格普漲一成 家長為子女教育投資“不差錢”》的報道來說,哪那里是“不差錢”,不基本都是為了“升學證書”嗎?“起跑線”是什么?從某種意義上說,它不就是“證書”、“證件”嗎?不就是“敲門磚”嗎?
或許是如題為《中國教育進入拼爹時代 孩子如同青菜被挑來撿去》、或就業還進入到了“拼爹”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了,致使“證件哥”才貶了值?此舉是不是還會在意無意間將人才扼殺在萌芽中呢?或也可以說,當一個國家的人們從幼兒、中小學、高中、大學就不停的為了考證在學習、在忙碌著,參加工作后還要為一些根本就無關緊要的、甚至是無用的考證奔波,或只是為了評各類職稱而學習,他又有多少時間可以搞學術、科研、理論研究呢?是否還有心思去搞這樣的研究呢?
而但愿“證件哥”的被拒是因用人單位的用人觀念已真正的日趨理性所致,特別是政府部門更應當如此。唯有此,“燁然”的“善藏”才會逐步的消退,各類“槍手”產業也會逐漸消亡,玉質而金色的學術、科研、理論之風才會成為主流。人才也好,大師也罷,何以愁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