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說的“左派青年”,主要指的是在當代自覺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80后、90后青年人。(也包括我自己)。這批青年雖然出生在改革開放以后,且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受到各種非社會主義思潮的沖擊,但是大都能夠認清形勢,辨明是非,保持清醒頭腦,緊跟革命先輩的步伐,立志做紅色事業的接班人。因此,這樣的青年無疑站在了時代的前列,與渾渾噩噩過日子的諸多同齡人相比,左派青年算得上是當代中國的一支進步力量(盡管還很弱小)。當然,“左派青年”主要是按照意識形態的一種劃分,并非專門的團體或階級,這類人主要由在校高中生、大學生,涉世未深的工人、農民和一般知識分子構成。
“位卑未敢忘憂國,報國寸心堅似鐵。”我想這是左派青年的共同心聲。盡管力量微薄,但無時無刻不心系祖國和人民,“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面對當今各種腐朽思潮和價值觀的橫行、泛濫,面對當代社會的種種丑惡現象,面對工農群眾在凄風苦雨中艱難度日,左派青年們無不義憤填膺、痛心疾首,而立志有所作為。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力排當今種種錯誤思潮的干擾,左派青年最終選擇了以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確立了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并將其作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責無旁貸地自覺擔負起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歷史使命。這種崇高的使命感彰顯了人性的光輝,超越了一般的個人理想,充分顯現了馬克思主義精神境界的崇高和博大。
當然,青年人有朝氣蓬勃的面貌和敢為天下先的氣魄,但也有思考問題片面,偏頗狹隘和武斷冒進的缺陷。這里我想主要講一講當代左派青年客觀存在著的種種幼稚病。
一、對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的理解還不夠透徹。
實際上,有相當多的左派青年是讀過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但是讀歸讀,理解歸理解。就好比吃飯,吃是吃了,可未必完全消化。由于馬克思主義著作是一百多年前發表的,而馬克思、恩格斯他們所描述的19世紀歐洲的一些具體現象,與今天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加之青年人參與社會實踐較少,故而存在著將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本本化、神圣化的傾向。要知道,一百多年前的歐洲與當代的中國,差異是非常之大的。當代中國存在的許多現實問題,并不能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找到現成的答案。因此,毛澤東同志早在《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一文中就強調指出:“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空洞的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畢竟不同于宗教教義,而是方法,只有與本國的基本國情相結合,馬克思主義方能發揮強大的指導作用。
二、言必稱希臘的教條主義學風盛行。
毛澤東同志曾嚴肅地指出:“洋八股必須廢止,空洞抽象的調頭必須少唱,教條主義必須休息,而代之以新鮮活潑的、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然而現在有些左派青年正在犯這些錯誤,一味沉醉于將馬列著作中的字句當《圣經》一樣時刻掛在嘴邊,或拿蘇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經驗教訓,來探討當代中國的現實問題。這就好比鸚鵡學舌,它的語言模仿能力再強,也終究不能掌握語言本身所蘊含的復雜的邏輯。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中國的問題是不適合用“歐洲模式”生搬硬套加以解決的。至于是從客觀實際出發,還是從本本出發,這是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兩條思想路線根本對立的重要表現。
1941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把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路線,簡明扼要地表達為“實事求是”四個字,并對它的科學含義作出了界定。他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
對于孤立、靜止看待問題的教條主義學風,毛澤東同志深刻指出:“言必稱希臘,對于自己的祖宗,則對不住,忘記了。認真地研究現狀的空氣是不濃厚的,認真地研究歷史的空氣也是不濃厚的。”他還說:“你們看,中國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我們究竟有多少人創造了可以稱為理論的理論,算得科學形態的、周密的而不是粗枝大葉的理論呢?特別是在經濟理論方面,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從鴉片戰爭到現在,已經一百年了,但是還沒有產生一本合乎中國經濟發展實際的,真正科學的理論,像在中國的經濟問題方面,能不能說理論水平已經很高了呢?——實在不能說。”
因此,當代的左派青年務必繼承毛澤東思想,本著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科學態度,研究新問題,解決新情況。正確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遵循和運用規律。以求真務實的學風,把握規律性、增強主動性、減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深化對于事物本質的認識,創造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極個別人認為,實事求是就是實用主義,這完全是錯誤的。須知實事求是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原則,而實用主義則拋棄原則,不擇手段達到目的。)
三、認識問題片面,不夠重視理論聯系實際。
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克敵制勝的法寶。也是毛澤東思想的核心內涵。當今的左派青年,大多數社會閱歷不深,因此對于馬列主義的理解也大多局限在“本本”上。左派青年內部也有過一些交流,但是交流意見大多停留在自身對馬克思原著的理解上。至于當前存在的社會問題,有一定認識,但不夠深刻,且存在看待問題片面化、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誤區。至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些設想,更是五花八門,難以達成統一的意見。之所以會這樣,我認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沒有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1942年2月,毛澤東同志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只有善于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進一步地從中國的歷史實際和革命實際的認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國需要的理論性創造,才叫做理論和實際相聯系。”他還把這種“相聯系”比作“有的放矢”,他說:“‘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對準靶。馬克思列寧主義之‘箭’,必須去射中國革命之‘的’。”
馬克思主義之所以是科學,正是在于它始終嚴格地以客觀事物為依據。毛澤東同志深刻指出:“我們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從分析這些事實中找出方針、政策、方法來。”
作為左派青年,中國未來之希望。務必牢記毛澤東同志的教導,尊重和承認客觀事實,努力排除個人的主觀隨意性,務必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科學分析問題,避免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主觀片面性。
四、未能充分考慮到當代工農群眾的現實需要。
對于一個饑餓的人來說,如果資產階級能為其提供一碗粥,而革命者只能提供一本理論,那么這個人很可能選擇那碗粥,而寧可忍受殘酷的剝削和超負荷的勞動。因此,革命者的奮斗目標,必須充分考慮到最廣大人民的現實需求,方能贏得最廣泛的支持。
實踐出真知。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之所以能讓革命的力量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就在于始終堅持群眾路線。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群眾路線的根本立足點,就在于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眼下左派青年存在種種比較幼稚的想法,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脫離群眾。當年毛澤東同志號召知識分子上山下鄉,就是為了讓知識分子和群眾之間充分地聯系起來。如果知識分子嚴重脫離群眾,且和資產階級走得很近,那么很不幸地,這樣的知識分子只會成為群眾的對立面——精英。
我認為,左派青年除了要認真學習馬列著作,還應和礦場企業中工人、田間地頭的農民多進行交流。了解當前他們最迫切的需要。在必要的情況下,要積極參與維護工農權益的斗爭中去。毛澤東同志教導我們:“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左派青年務必不要被“和諧”、“盛世”等欺騙性宣傳沖昏了頭腦,務必認識到當前中國階級矛盾的嚴峻性、復雜性,認清當前“新三座大山”——即資產階級、官僚精英買辦集團、國際壟斷資產階級聯合起來壓迫中國人民的殘酷現實。
五、盲目樂觀和消極悲觀。
現在的左派青年存在著兩種傾向,一種是盲目樂觀,另一種是消極悲觀。樂觀者認為資改派勢力很快就能被打壓下去,悲觀者則認為“和平演變”也許是遲早的事。
但是我堅信:道路是曲折的,然前景是光明的。古今中外從來沒有哪一項革命事業是一帆風順的。正如克雷洛夫所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這段話告訴我們,理想的追求和實現,本身就是一個長期艱苦奮斗的過程。需要我們充分發揚披荊斬棘的長征精神,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開拓進取精神。
以上是我對于左派青年幼稚病的大體分析。這些問題是當前客觀存在的,也最為典型,如果我們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將不利于左派青年之間的團結和左翼運動的開展,辜負革命前輩的期望。由于我個人才智有限,故不足之處請各位批評指正。
作為左派青年的一份子,我希望大家都能戒驕戒躁、團結一心,為共產主義事業而不懈奮斗!
青年,代表著國之未來,國之希望。最后,我想以毛澤東同志的《沁園春·長沙》來勉勵各位青年同胞。讓我們充分感受一下這位偉人在青年時代發自內心的最強音吧!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