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度按——《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及其主要哲理》刊登在2015年出版的《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的運用與發展》第三卷(P34-P43)。以下為該文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另發)。
——虛度,2024/6/21
(以下為下半部分)
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及其主要哲理
趙永昌
……(上半部分內容,另發——虛度說明。)
五、避免兩極分化和絕對平均
兩極分化問題,古今中外普遍存在,而且是多維度的兩極分化,如權力、金錢、土地、水源、森林、礦床、勞動成果、教育機會、信息資源等等、等等。
有史以來,多少人為解決兩極分化問題而嘔心瀝血,甚至獻出了一批又一批志士仁人的寶貴生命!在中國歷史上,從秦末的陳勝、吳廣到近代的“太平天國”,多少次“重新洗牌”,重新分配,雖然在一時間,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或緩解了社會矛盾,或促使了社會矛盾的某種解決,從而推動歷史的發展,但是都不能說是從根本上解決了兩極分化的社會問題。
人類至今尚未能打破“兩極分化"與"絕對平均”之間的周期性震蕩。這種震蕩由兩個相反方向的趨勢所形成:一個方向的趨勢來自“馬太效應”,另一個方向則受制于“邊際效應”。“馬太效應"使富者更容易聚積財富;而"邊際效應"使聚積財富的道路上所產生的“邊際效益”逐步走向反面,如果對事態的發展無法加以調整,或調整不力、不當,就會造成相應社會系統的動蕩、危機,甚至崩塌重構(大規模社會暴力運動“重新洗牌”)。人類至今為止幾千年的文明史,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看作是人類財富在一部分人手中“積聚→崩塌→再積聚→再崩塌→”這樣一個兩極震蕩的運動史……
“三維民主、四面體”的構想,由于能夠實現從個體智能到群體智能的提升,有了專家維的科學理性、群眾維的利益訴求和群策群力,領導維的智慧協調和通盤考慮,這樣,就可以達到既避免社會走向貧富兩極分化,又可以避免絕對平均主義的弊病。一旦“三維民主、四面體”成為社會的主旋律,我們就可以據此超越“兩極分化”與“絕對平均”之間周期性震蕩的歷史。
六、超越兩極對立,創新三維協同
得益于盧其旺老師三維辯證法的創新思想,筆者認同如下觀點:
奴隸社會之所以是“奴隸社會”,就是因為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奴隸階級和奴隸主階級的矛盾。假如歷史上有名的古羅馬斯巴達克奴隸起義取得勝利,原本奴隸階級與奴隸主階級成員中大量個體的社會地位對換……取得勝利的某些奴隸成了奴隸主,而原本處在奴隸主地位者淪落為奴隸。這種社會大變動并不會改變社會的性質,奴隸社會還是奴隸社會,只有社會發展到產生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而且這兩大階級的階級矛盾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有了這樣的社會變動,人類歷史的發展進程才從奴隸社會進人到封建社會。
人類歷史從封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情況也是如此。比如說,我國元朝末年農民起義的結果,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做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在這次社會大變動中,很多人的社會地位變了,但是社會的基本矛盾還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因此,在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我國并沒有從此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而仍然還是封建社會。
在歷史上,我國曾經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但是到近代,西方進入了資本主義社會,而我國落后了。為什么?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犯了“維度錯失”的錯誤。我國古代的中庸之道能夠注意到分寸,注意到避免過與不及。但是,中庸之道沒有注意到避免“維度錯失”的重要性。孔子以后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庸之道既沒有抓住資本主義這個新興維度,更不可能在這個維度上把握分寸,避免“過與不及"。正是這個長期的重大維度錯失,造成我國在近代史上被動挨打,民族遭受了苦難。歷史的教訓應該吸取,我們再也不能犯類似的重大“維度錯失”的錯誤了!
現在,我們面臨著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使命。那么,在避免維度錯失問題上,有什么我們應該特別注意的嗎?有。這就是“超越兩極對立,創新三維協同"!
三維協同的基本結構就是“三維民主、四面體”結構,領導、群眾、專家這三維都是屬于人民范疇,在“三維民主、四面體”正常合理的運行中,他們之間領導、群眾、專家的區分,不是階級維度上的區分,而是其他社會角色維度上的區分。他們之間不是兩兩階級對立、對抗的關系,而是領導、群眾、專家“一家人”三結合優勢互補、集思廣益、同心協力、和諧協調、通力合作、共擔分享、相輔相成、互利共贏,實現從個體智能到群體智能的提升,從而服務于全社會(大公融私,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走向人類的智業文明,通向理想的共產主義(自由人聯合體)的新型社會關系。
在三維協同中,領導、群眾、專家的角色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能動地相互轉換,比如,鮑吉人教授在《三結合決策優化:K、θ、M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4)中告訴我們,領導坐在船上,就不一定是領導了,船長才是領導;水手上岸休閑,就不一定是專家,而是群眾屬群中的一員。
而且,隨著三維協調的推行,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越來越多的社會成員在趨向于成為(馬克思所說過的)“自由人”——人們在社會活動中的角色,可以結合所處環境,通過主觀努力和客觀幫助來得到改變、提高,比如,可以通過教育、培訓、學習、研討、交流、實踐,使人們從一個普通群眾,變為某一或某些方面的專家。群眾、專家也都可以通過努力,爭取擔任領導的職務。領導或專家都可以不斷與時俱進,也可能跟不上形勢而落伍。或升遷,或失去原有的資格,或大體維持原樣,等等、等等,都有可能。所以“三維民主、四面體”乃是一種動態平衡,充滿活力的社會系統。在三維民主、四面體的思想觀念體系基礎之上,可以形成鮮活的新型社會關系。在這種社會關系中,無論每個人對社會的貢獻,還是每個人從社會得到的回報,都能普遍達到“1+1>2”的效果。這樣,我們就可以說,從社會性質上,我們實現了對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超越,在一定的程度上初步建成了社會主義社會,初步實現了馬克思“自由人聯合體”的理想。
七、歷史是人民創造出來的
毛澤東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從度論哲學識度掌度的視角來理解,這句話至少可有如下含義:(1)人民是創造的主體。(2)歷史是被創造的客體。(3)世界歷史是指我們這個世界的文明發展史,也就是被創造的歷史。人類過去所發生的倒退、復辟、反動事件,雖然在時間上屬于過去,在這個意義上有些人也把它們說成歷史,但是,無論倒退派、復辟派、反動派如何處心積慮、機關算盡,由于他們的思想行為不包含任何具有歷史進步意義的創新含量,所以不屬于被創造的歷史這個范疇。(4)創造需要智能,沒有智能,就無所謂創造,沒有創造,也就沒有被創造的歷史。智能不同,創造也就不同,被創造出來的歷史也就不同。(5)人民是有智能的,人民所創造出來的歷史,受制于人民總體智能的高低。(6)毛澤東說"人民……是……動力。”(筆者為了讓人"一目了然",這里只顯示“人民”“是”“動力”三個要素。筆者冒味稱之為“人民動力觀”。)因為人民具有智能,所以,黃明理教授在他的專著巜現在科學的大歷史觀——唯物史觀的現代形態》中提出的智能動力觀,與“人民動力觀”是吻合的。(7)如何使人民的智能總量最大化?有沒有“三維民主、四面體”,作為結果的人民總體智能是不一樣的。“三維民主、四面體”結構的設計,其合理程度如何?其操作運行的理想程度如何?人民的總體智能的高低也是不一樣的。“三維民主、四面體”的結構設計得好,操作運行得好,這是使人民的智能總量最大化的最佳途徑。
總之,歷史是被創造出來的,創造是需要智能的,“三維民主、四面體“乃是“識度掌度”的智能產物,其合理操作運行,能使社會總體智能最大化,這一社會總體智能將表現為威力無比強大的,為人類最偉大壯麗的事業——共產主義——而奮斗的驅動力。1921年,特具創新智能的中國共產黨人,懷著遠大而又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以超凡的理論勇氣,創立了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在至今將近一個世紀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再過7年,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創立100周年的重大慶典年份,可以預期,在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在三維民主、四面體所凝聚、所提升的群體智能的推動下,我國人民(包括領導、群眾、專家)將以更具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姿態,挺進在走向智業文明、通向共產主義、完善“自由人聯合體”的康莊大道上!讓我們伸開雙臂,以心智的奉獻,迎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創造更加光輝燦爛的又一個百年歷史大時代的到來!
(本文作者系太極城哲學創新研究院院長)
——虛度(太極城哲學創新研究院首任院長,現任顧問)轉發,2024/6/2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