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毛澤東是世界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無產階級軍事家,他親自締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創立了系統的、完整的無產階級軍事理論,并親自指揮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迄今為止殲滅敵人數量最多、解放人口數量最多、克服困難程度最大的革命戰爭。但是,作為迄今為止戰績最高、成就最大的無產階級軍事家,主席卻不要任何軍銜。“蒙哥馬利問:在許多年打仗的時期,主席有沒有親自在戰場上指揮作戰?還是說主席主要是在上面指揮?毛澤東說:二十二年中有十年親自在戰場指揮,有四年當全軍的統帥。他們要給我軍銜我不要。”(《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1年,六十八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毛主席逐漸抵制、批判、取消軍銜制的過程,展現了他作為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最徹底遵守黨的組織紀律的無產階級黨性,也體現了他作為無產階級革命家、堅持革命沒有討價還價的革命的徹底性,還體現了他逐步解決問題、注意統籌兼顧的爐火純青的斗爭藝術。
(1)最徹底遵守黨的組織紀律的無產階級黨性
起初,彭德懷在少將以上軍銜評定的報告之中提到:“在現役軍官中,準備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名單,從一九五四年冬至今,軍委已根據軍官服役條例規定的四個條件(現任職務、政治品質、業務能力、在軍隊服務的經歷和對革命事業的貢獻)作了反復研究和征求意見。研究結果,大將名單(十名)已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通過,作了定案;上將名單(五十三名),除三名起義軍官須請中央確定外,其余人選已取得一致意見;唯有中將(一百七十七名)、少將(八百零八名)名單,又作了大的縮減,這個名單已經八月二日軍委會議同意,現呈上請審核。關于元帥軍銜名單,經軍委委員研究,認為毛澤東同志因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需要統率全國武裝力量,故應評為大元帥;其余十一個軍委委員則評為元帥。”(《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對彭德懷關于少將以上軍銜評定問題的報告的批語》:注釋[1])可見,軍委委員集體研究認為要授予毛主席大元帥軍銜。主席不是擁有最終決定權的獨裁君主,而是嚴格遵守黨的組織紀律的無產階級領袖。所以,他并沒有否定軍委委員集體通過的對于他擔任大元帥的提議。主席遵守少數服從多數的組織紀律,并提出必須經過政治局集體討論批準。所以主席批示:“請印發各政治局委員,在一次政治局會議上討論批準。”(《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對彭德懷關于少將以上軍銜評定問題的報告的批語》)
在集體討論的時候,主席表達了他的意見。最終,主席說服了大家,中央和軍委多數通過了他不當大元帥的決定。在主席的堅持下,其他主要參加地方工作、非軍事工作的行政領導人,也不會有軍銜了。宋任窮回憶:“初步方案中,毛澤東主席為大元帥,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為元帥,李先念、譚震林、鄧子恢、張鼎丞等為大將,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也列入了授勛名單。但毛主席堅持不要大元帥軍銜,不要勛章。這事,在一次全國人大常委會上還引起熱烈討論,認為毛澤東等領導同志,是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和領導者,指揮過許多重大戰役,為軍隊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聲譽,應該給他們授銜授勛。尤其是毛主席功勞最大,應該授予大元帥,授3個一級勛章。有一次,我和賴傳珠同志隨彭德懷、羅榮桓同志去向毛主席等中央領導同志匯報授銜授勛工作,由當時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懷同志和羅榮桓同志主談,匯報了我們提出的初步方案。毛主席聽完匯報后說:你們搞評銜,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這個大元帥就不要了,讓我穿上大元帥的制服,多不舒服??!到群眾中去講話、活動,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呀,現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評軍銜為好! 他問少奇同志:你在部隊里搞過,你也是元帥。少奇同志當即表示:不要評了。他又問周恩來、鄧小平同志:你們的元帥軍銜,還要不要評啊?周、鄧都擺手說:不要評了,不要評了。毛主席又轉身問幾位過去長期在軍隊擔任領導工作,后來到地方工作的鄧子恢、張鼎丞等同志:你們幾位的大將軍銜還要不要評啊?這幾位同志也都說:不要評了,不要評了。”(《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55年,六十二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戰績最高的毛主席都不要軍銜,其他同志怎么還好意思要呢?主席這一招,立即縮減了一大批干部的“軍銜”。
可見,主席不要大元帥銜,不是主席個人的獨裁決定,而是黨的集體多數同意的情況下的決定。軍委會議和政治局通過的決定,主席都要嚴格遵守。主席的決定離不開黨的支持、離不開大多數干部的支持。這里可見主席堅決遵守個人服從組織的無產階級黨性。
(2)最徹底的無產階級革命性和爐火純青的斗爭藝術
主席教導我們,革命沒有討價還價。無產階級先鋒隊是最無私的群體。真正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成員,參加革命、領導革命,為的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利益,而不是個人的榮譽和財富。無產階級軍事家參與革命戰爭,為的應該是解放人民,為此應該不惜犧牲個人;無產階級軍事家為的不是虛榮,不是軍銜,不是工資。但是,軍銜制實行時,爭個人榮譽、爭等級、爭權利的觀點卻在一些干部頭腦中泛濫。主席嚴厲批判說:“現在許多人升官發財的思想大為發展。去年評級就評出一個毛病來了,叫作爭名奪利,爭名于朝,爭利于市。”(《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57年,六十四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可見,比等級、比軍銜高低、爭待遇的個人主義思想、資產階級法權思想,是軍銜制度帶來的消極影響。
主席指出:“全黨都要加強政治思想工作。不要因為有了軍銜制度和其他一些制度,而使上下級、官兵、軍民、軍隊同地方的密切關系受到損害。毫無疑義,上下級的關系應當密切,應當是一種同志的關系。我們的同志應當注意,不要靠官位,不要靠職位高,不要靠老資格吃飯,要靠解決問題正確吃飯。”(《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57年,六十四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可見,主席非常迅速的發現了軍銜制帶來的“比資格”的消極影響,并注意堅決抵制和批判這種過分注重個人利益的思想。如果一些干部以個人利益為中心、蛻變為個人主義分子,就會成為吸食人民血汗的新資產階級了。
最終,在毛主席的極力主張下,中央軍委在1965年決定廢除軍銜制度。毛主席“批示同意中共中央軍委一月十二日關于取消軍銜制度給毛澤東并中央的請示報告。報告說:經軍委辦公會議第七次擴大會議和軍委第二二三次辦公會議研究,并征求了各軍區、軍兵種、院校黨委的意見,一致同意取消軍銜制度。”(《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5年,七十二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從此,我軍指戰員之間的距離感大大減少,軍隊內部指戰員一致、人人平等的優良傳統作風大大加強,軍隊所有成員都穿同樣的制服,實現了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優良傳統大發揚。
這里也可見主席爐火純青的斗爭藝術。怎樣取消軍銜制?主席從實行軍銜制之前就開始準備了。作為我軍貢獻最大、戰績最高的軍事統帥,主席不當大元帥。這樣的話,我軍哪里還有第二個人好意思接受軍銜呢?之后,主席又提出地方工作干部多數不必接受軍銜,進一步縮減了“軍銜制”的范圍。軍銜制剛剛實行不久,主席就不停的批判軍銜制帶來的消極影響,不停的為徹底取消軍銜制充分制造輿論。最終,1965年,在主席的大力主張和軍委多數干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央軍委通過了取消軍銜制的決定。毛主席的最終目標得以成功實現!
小結:
根據這些資料,我們可知:
第一,毛主席確實有最強的組織性與最堅決的革命性。主席不想當大元帥,但是不自己提前下決定,而且請各位同志討論,然后在討論過程中說服大家。第二,全軍的統帥、戰績最高的毛主席自己都不要大元帥銜,大多數將領哪里還底氣十足的以軍銜自居呢?于是1965年取消軍銜制幾乎是順理成章。第三,我們更能看到——主席比其他任何一個實行軍銜制的國家領導人都要強硬得多、徹底得多、堅定得多,這體現了他最徹底、最強硬的無產階級革命性。
搞軍銜制的領導有兩類。一類是不一定真的喜歡軍銜這個東西,在動機上并不壞,但是為了安撫和激賞將領才愿意搞軍銜制。這類動機不壞但是比較軟弱的典型代表就是斯大林。另一類的領導,則是愛慕虛榮但是又令人感覺可笑的小丑,例如蘇修頭號白癡勃列日涅夫,以及國外的一些寸功未立、依靠血緣關系就混為“元帥”、“將軍”的渣滓、小丑。主席出生入死那么多次都不當大元帥,有一些沒打過一仗就占據了“大元帥”位置的外國貴族渣滓,真不知道臉皮為什么那么厚。他們有任何臉面去面對出生入死二十多年的戰功卓著的毛澤東嗎?!
毛主席就是最徹底的革命家,他取消了軍銜制,他嚴肅告誡他親手締造的這支人民武裝——革命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資產階級法權,革命沒有討價還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