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不免要參加某些“外事活動”。有許多當年曾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人,在回憶中都提到毛主席在“外事活動”中拒絕穿黑色“禮服”的往事。
據建國初期在中南海任警衛干部的孫勇回憶,西元1950年初毛主席參加了接受波蘭駐華大使遞交國書的活動。過后,毛主席就批評這種接見大使的活動“搞得規格太高了,太繁瑣、太復雜了。……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可以參考西方國家的禮賓儀式,但不要照搬”,同時提出:“要求我穿黑制服、黑皮鞋去參加晚宴和接見外國大使遞交國書,我就穿這一次,再也不穿了!我就穿灰色的中山服、黃皮鞋。我就不相信,我這樣的穿著外賓就不見我了,就認為我們怠慢他們了?中國人有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禮節,只要著裝整潔、大方、美觀就行,為什么一定要穿黑制服、黑皮鞋呢?”毛主席當即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楊尚昆“召集外交部、典禮局領導開個會”,“傳達我的意見,讓他們提出改革的辦法報我。”
還有一次是西元1956年,毛主席準備在中南海會見印尼總統蘇加諾,參加會見的羅瑞卿建議他“按照國際慣例”把穿著的棕色皮鞋換成黑皮鞋,毛主席當即說:“為什么要按國際慣例呢?我們中國人要按中國的慣例穿!”后來,有某國領導人來訪,外交部禮賓司某負責人為毛主席又制作了一套黑色中山裝當“禮服”,毛澤東堅決不穿,禮賓司工作人員解釋說“按照國際慣例應該穿黑色的”,毛主席大聲說:“為什么聽外國人的?我是中國人,按中國習慣穿!”
現在揣測,毛主席之所以拒絕“按國際慣例”穿黑色“禮服”,主要原因之一應該是在我國傳統風俗中黑色服裝是喪服,日常生活、工作中穿黑衣服不符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禮節”。這是很自然很正常很正確的思維觀念。耐人尋味的是,以上的故事表明,雖然毛主席在建國初就明確表達了反對搞黑色“禮服”的意見并傳達給了楊尚昆等相關部門領導,但外交部禮賓司卻仍然堅持黑色“禮服”的“國際慣例”,可見有關領導和部門并沒有按毛主席的指示執行,由此,不能不聯想到當年的一些政治運動(比如“反右”、“大躍進”、“四清”、“文革”等等)中毛主席的方針政策是否真正被貫徹落實了、某些過火的破壞性行為究竟是如何發生的……
穿什么顏色的“禮服”似乎只是個小事,但不同的態度卻反映出思想方式的差異。毛主席不為所謂“國際慣例”所惑,堅持“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禮節”,這體現著他貫徹一生的獨立思考實事求是的自主思想。毛主席年輕時經歷過幾乎是全盤否定中華傳統、全盤西化的“新文化運動”,但與許多同時代人不同,他對傳統的思想、文化、技術和外來的思想、文化、技術,堅持做到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從而超越了前代和同時代的眾多英豪,成為不世出的偉人。
一般說毛主席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他“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這正是他的自主思想方式的結果。舉個例子:《共產黨宣言》中把作為革命力量的“無產階級”限定為“工人階級”,將農村中沒有土地而靠當雇工為生的農民排除在外,認為農民“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甚至是反動的” (見《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人民出版社西元2014年12月第一版),這導致中共革命初期沒有自主思考能力的多數領導人,思維被限定在這個說法中,他們沉溺于城市的“工人運動”,不認為農民也是革命力量,有時甚至把農民視為“反動分子”。而毛主席不迷信外來“理論”,根據我國的歷史和現實獨立思考,最早在思想理論上確定了農村貧苦農民的無產階級身份,從而發起了眾所周知的偉大革命實踐創舉——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為中國革命勝利開辟了道路。是否具備獨立思考的自主思想,實在是革命成敗的關鍵。
回到“外事活動”的“禮賓儀式”上來,由于毛主席作為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國事繁重,無法過問許多具體事務,建國后實際上搞的仍然是毛主席批評的“照搬西方國家”那一套,比如除了黑色“禮服”之外,還有歡迎外國政府領導人的儀式,讓“三軍儀仗隊”列隊舉刀荷槍相向,到現在形式更“完備”了,卻沒有人想一想,這種近于耀武揚威的方式是接待友好訪問者的應有之道、尊重之意嗎?這實際上是西方人文明開化遲緩、野蠻習性濃重的遺存。野蠻被當成了“文明”。
比當年的黑色“禮服”更甚,“改開”后在胡某、趙某等領導人的倡導下,中山裝被摒棄,“西裝”招搖登場,到現在幾乎成了集內外事活動“禮服”、公務員“官服”、做生意者“商服”、各種各類人生活“常服”等等之類功能于一體的、具有“開放”“進步”意涵的“第一服裝”,沒有人能說、敢說它那種敞領露胸的樣式既違背服裝保暖的本來功能,又不美觀,因為,這是“按國際慣例”,現在習慣說是“與國際接軌”——當然,這里的“國際”只是少數一些西方國家。
穿著什么樣的服飾,恐怕并不是單純的打扮,而是個人乃至社會思想方式的結果,是思想意識的體現。曾有歌詞道:“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這當然是存在的,但如果說整個社會群體性地“洋裝穿在身”而“中國心”卻更深厚,這顯然是不成立的。現在穿“西裝”在一些政治、經濟“精英”階層中成了沒有明文規定的“規定”,實現了“按國際(西方)慣例”,或曰“與國際(西方)接軌”,那么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風俗、習慣等等方面如何呢?大家都看得到,問題在于怎么認識它。
當年毛主席拒絕穿黑色“禮服”,只是一個穿衣習慣嗎?當然不是。毛主席當年身體力行提出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偉大思想,亟待現在的人們體會、深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