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著名詩人柳亞子先生,人有豪氣,詩有俠氣,其才學詩情,不僅名傳神州,而且聲播海外。其放言不羈、直擊要害的性格屢屢為國民黨所不容,以致遭到蔣介石的通緝。其實,這從他早年的書齋題名“磨劍室”中就可見端倪。
柳亞子(1887——1958),原名慰高,后更名棄疾,字安如,改字亞廬、亞子,別名唐隱芝,柳人權等。江蘇吳江人。清末秀才。早年參加同盟會,不久組建革命文學組織“南社”,屢次被推為社長。辛亥革命后,曾任孫中山總統府秘書,中國國民黨監察委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時,堅決擁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四·一二”政變后,被蔣介石通緝,遂亡命日本。抗戰時期,與宋慶齡、何香凝等從事抗日民主運動。勝利后,任民革中央常委兼監察委員會主席、民盟中央執行委員。1949年,從香港來到解放不久的北京,出席新政協會議,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后任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常委、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等。著有《磨劍室詩集、詞集、文集》、《柳亞子詩詞選》等。
書齋原是文人讀書著作之處,似應有詩情畫意,柳亞子怎么題舞刀弄槍的“磨劍室”為齋名呢?
原來柳亞子的家庭是個文學世家,從高祖起,每代均有詩文集行世,他父親柳純齋、叔父柳無涯,都學養有素,母親費潄芳,也知書達理,故他年少時就能吟詩作文,十一、二歲時,詩文詞章即具相當功力。
1903年,柳亞子年僅十六七歲,正是花季時代,颯爽英姿,風華正茂。有天,他讀到唐代“苦吟”詩人賈島的《俠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不禁擊節叫好,心向往之,乃取其詩意,題齋名“磨劍室”。他要以此自勉,磨劍試鋒,掃蕩人間不平事。他自稱“磨劍室主”,將年輕時的詩集也定名《磨劍集》出版。1906年10月,柳亞子與鄭佩宜在盛澤鄭氏老宅舉行“文明”婚禮,新娘不蓋方巾,不戴首飾,婚禮上廢跪拜而代之以鞠躬。這在傳統風俗盛行的盛澤,無疑是一件開風氣之先的破天荒之舉,也彰顯了“磨劍”之氣。當時鎮民爭相觀看,一時傳為美談。
柳亞子的磨劍室
當時,柳亞子傾向革命,經陳去病介紹,加入中國教育會,不久又到上海,就學于愛國學社,與蔡元培、章炳麟、鄒容時有往來,深受他們的啟發和影響。他崇尚俠義,志在反清,因推崇南宋豪放派詞人辛棄疾,曾改名“棄疾”,取別號“俠少年”,時時摩拳擦掌,揚眉劍出鞘。他曾自題“磨劍室詩詞后”云:“劍志簫心不可羈,已教終古負初期。能為頑石方除恨,便作詞人亦大癡。但覺高歌動神鬼,不妨人世任妍媸。只漸洛下書生詠,灑淚新亭又一時。”字里行間,洋溢著“磨劍”之風。
1925年8月,國民黨右派刺殺廖仲愷,柳亞子挺身而出,對這種倒行逆施給予嚴辭痛斥,他發表了《告國民黨同志書》,揭露國民黨右派的反動本質,同年,在廣州參加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時,以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的身份,拍案而起,當面厲聲責問蔣介石:“到底是總理(孫中山)的信徒,還是總理的叛徒?”一語既出,驚動四座,蔣氏惱羞成怒,下令通緝柳亞子。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柳亞子秉承“磨劍”之志,一生為人疾惡如仇,豪放熱情。他的高風亮節,深得海內外愛國人士的贊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