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1902.5.28—1979.3.30),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實驗胚胎學、海洋科學研究的主要奠基人。1902年出生于浙江鄞縣, 1927年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哲學系心理學專業。1930年,童第周赴比利時比京大學留學,并于1934年獲得動物學博士學位。面對日本侵略威脅,童第周毅然回到祖國,擔任山東大學生物系教授。1948年應美國洛氏基金會邀請到耶魯大學任客座研究員。1949年3月,新中國成立前夕,童第周拒絕了耶魯大學的高薪挽留,克服種種阻力,再次回到山東大學。童第周在中國科研領域奮斗數十載,領導籌建了中國第一所海洋研究機構、組建了中國及亞洲地區唯一的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他曾任教于山東大學、同濟大學等多所院校,培養了大批一流專業人才。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發育生物學家、實驗胚胎學家,被譽為“中國克隆之父”,他將畢生精力獻給了生命科學事業,是中國生物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童第周還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和忠誠的愛國者,為推動我國科技發展和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童第周從一名勤奮的寒門子弟成為走在科學前沿的留洋人才,到回國投身海洋科學事業,為我國現代實驗生物學、海洋科學的開創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童第周在祖國最需要科學力量的時刻毅然回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作為一名科學家堅守信念、追求真理、愛國報國的崇高精神,踐行了他“有生之年,為國家,為人民多做工作”的入黨誓言。
青春歲月,求學征途
童第周在砥礪前行、勤學苦練的青年時期,就接觸到了愛國主義、共產主義思想,并將個人的努力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聯。
童第周于1902年出生在浙江鄞縣東鄉童家岙村(現塘溪鎮童村)。童第周的父親在村中辦私塾為生,從小鼓勵他努力學習,教導他如“水滴石穿”一樣,期許他堅持不懈、有所成就。1918年,童第周考入浙江省立第四師范學校, 一年后轉入以理學見長的寧波效實中學。他的中學時期正值亂世之際,國家動蕩,這也是童第周對社會、國家形勢產生認識和思考的時期,他接觸了愛國主義思想,看了一些共產主義小冊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童第周作為寧波中學學生聯合會主要負責人之一,痛恨日本侵略者,曾帶領同學們抵制日貨,上街游行。
1923年,童第周考入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心理學專業,成為心理學家郭任遠的助教,郭任遠以啟發式教學方法培養了他獨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能力,樹立了他對科學實驗的認識。當時葉慧倫、邵力子、陳望道等人都在復旦大學教書,是童第周的老師,也對他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畢業后,他的大學老師蔡堡到中央大學任生物系主任,建議童第周去做他的助教。童第周從此進入了教育和科研領域。
1930年,在親友的支持下,童第周乘火車從上海經過大連、滿洲里,穿越蘇聯,遠赴比利時比京大學醫學院留學攻讀動物學博士。他找到第二國際的成員,校長布拉舍教授,希望得到他的指導,布拉舍對中國學生抱有好感,很快答應了童第周的請求。童第周積極參與實驗室工作,尤其是關于青蛙卵的實驗,以出色的技術和實驗能力,成功地剝去了青蛙卵膜,這一壯舉讓他在歐洲生物學界聲名鵲起,同時也為中國的生命科學事業爭得了國際聲譽。1931年暑假,童第周隨比京大學醫學院達克教授到法國海濱實驗室進行海鞘實驗工作,成功剝去了海鞘的卵子膜。
在留學的同時,童第周親歷了國際時局的劇變。九一八事變爆發后,他痛心于祖國的淪陷,積極組織中國留學生,成立了中國學生總會,發起了針對日本侵略的抗議示威。他的堅定立場引起了比利時政府的關注,因此遭到逮捕和審訊。在法庭上,他堅定地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侵略者的反抗。
遠渡重洋,返鄉救國
1934年,童第周順利通過答辯,獲得了動物學博士學位。答辯后,達克教授希望他再等一年,寫一篇論文,再得一個特別博士,但童第周認為,“要搞工作,應回祖國去搞!有成績為什么要給別的國家”。于是,他在1934年懷揣著對祖國科技事業的熱忱,毅然回到了中華大地。童第周回國后經蔡堡教授推薦到山東大學任教,領導組建了實驗胚胎學研究室,開始實驗胚胎學研究。
抗日戰爭爆發后, 童第周隨學校內遷至四川萬縣。1938年山東大學解散, 他先后在中央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和復旦大學生物系任教。當時同濟大學的工作條件比較艱苦,學校設備匱乏,為了購買顯微鏡,童第周不惜典當衣物,向熟人借錢。即便在這種條件下,童第周團隊以蟾蜍和黑斑蛙作為實驗材料,從研究纖毛運動入手深入討論了胚胎發育過程中存在的重要問題——胚胎極性,為生物學家更好地理解生命起源和發展過程提供了新的理論框架。李約瑟曾親自到訪童第周的實驗室,對他在艱苦條件下取得的成就表示驚訝和贊嘆。
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童第周回青島參加山東大學復校工作,并任生物系教授、系主任。抗戰時期的混亂局面使得學校財政困難,師資力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流失,而童第周卻選擇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再度艱苦創業。1947年,山東大學學生不滿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倒行逆施,爆發反饑餓、反內戰運動,學生要求游行示威,面對復雜形勢,童第周站在學生一邊,參與了示威行動,與學生一同面對反動當局。
童第周以其在生物學領域的卓越研究成果和獨立見解,受邀前往美國耶魯大學進行學術考察,他在耶魯大學度過了長達八九個月的時間。1949年3月,新中國成立前夕,童第周拒絕了耶魯大學的高薪挽留,克服了種種阻力,在迎接新中國成立的隆隆炮聲中,再次回到了山東大學。
崢嶸歲月,科學報國
1949年,應中國科學院籌建小組邀請,童第周、曾呈奎抵京向竺可楨表達了在青島建立海洋研究所的想法。1950年,中國科學院決定由童第周、曾呈奎、張璽三人籌建海洋研究機構,初步成立了海洋生物研究室。在童第周的領導下,海洋生物研究室進行了港灣有害生物的防治、海產生物的養殖以及海洋生物資源的調查等多方向的研究,海洋生物研究室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956年,童第周等老一輩海洋科學家參與制定的“中國海洋綜合調查及開發方案”作為國家重點科學技術任務之一,被列入國家《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和《1963—1972年十年科學技術規劃》,為新中國海洋科學研究和海洋事業的發展制定了宏偉規劃。童第周積極推動海洋研究所與其他院所的學術交流,先后與中國科學院生理所、生化所及蘇聯科學院細胞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在童第周的帶領下,海洋研究所取得了一系列與國民經濟建設、海洋國防建設相關的重要成果。
20世紀50年代早期,童第周意識到可以將細胞核技術應用到魚類研究上。他和科研小組于1963年在金魚和鳑鲏魚上成功進行同種內移核實驗,并在同種細胞核移植的基礎上進行了異種細胞核移植研究。1973年,童第周通過鯉魚和鯽魚間核移植實驗,在世界上首次獲得了具有繁殖能力且高產的鯉鯽移核魚。童第周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細胞核移植技術應用到魚類研究上的科學家,開創了我國克隆技術的先河,被譽為“中國克隆之父”。
傳道授業,啟發后人
童第周在教育事業上的卓越貢獻令人矚目。他將科研與教育緊密結合,以非凡的努力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科研人才,他的教育理念、教學風格以及對學生的悉心培養都成為中國教育的典范。
1938年春,山東大學解散后,童第周受聘為同濟大學教授。當時戰爭的陰霾籠罩,學校條件十分困難。他與學生共同努力,為生物系課程的開設付出了巨大努力。20世紀50年代,在山東大學黨委的支持下,童第周領導建立了動物胚胎學教研室。童第周對科研人才的培養十分重視,他在山東大學提出要培養無脊椎動物胚胎學人才,他和夫人葉毓芬以及教研室的同事們合力編寫了《無脊椎胚胎學》《脊椎動物胚胎學》《胚胎學技術》等教材。他在山東大學動物系組建了“胚胎專門化”組,為其他兄弟院校培養無脊椎動物胚胎教學人才,將其發展成為全國胚胎學人才的培訓基地。他的講課風格獨特,總是從動態和進化的角度出發,結合自身科研成果進行論證,引導學生注重學術思考和科學實驗方法。這種獨特的講授方式不僅使學生對每門課程有了完整的認識,更在學術思考和實踐方法上有所啟迪。
童第周招收研究生和進修生,為我國的生物學界培養出一大批優秀學生,其中包括莊孝僡、張致一、曲漱蕙、李嘉詠、王浙、吳尚勤、嚴紹頤、秦鵬春、陸德裕等,這些學子不僅在發育生物學領域取得了成就,也在其他相關領域產生了廣泛影響。
童第周通過將學術交流與科研結合,積極推動學術合作,他非常重視學生的國際交流學習。1956年,當他得知中國科學院計劃派科技人員去蘇聯參觀學習時,他全力舉薦學生去交流,為他們安排俄語學習班,還親自在青島中山路一家飯店為他們送行。通過童第周的努力,一批學生成功派遣到國外深造學習,促使中國發育生物學領域與國際接軌,也讓我國培養的科研人才在國際上站穩了腳跟。童第周還推薦科學家到學校任課,接納高等學校的老師到研究所進行合作研究,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科研的交流發展。
童第周的人生旅途如同一部奮斗的史詩,記錄著對科學的無盡探索、對祖國的深沉熱愛,以及對事業的孜孜以求。無論是海洋事業、生物科學的研究,還是科技任務的規劃,他始終將祖國的需要擺在首位,用無私的奉獻精神服務國家,踐行科學報國的信念,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愿效老牛,為國捐軀”的崇高信念。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