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歌詞叫:毛主席和我們在一起,天天打勝仗。
毛主席憑什么能天天打勝仗?毛主席打勝仗可不都是沖鋒,還有一個訣竅是“退卻”。
毛主席是把戰爭當成哲學看待的,他用哲學來指導戰爭,他用的哲學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法則——對立統一。在《矛盾論》里,他說:
“戰爭中的攻守,進退,勝敗,都是矛盾著的現象。失去一方,他方就不存在。雙方斗爭而又聯結,組成了戰爭的總體,推動了戰爭的發展,解決了戰爭的問題。”
“退卻”,是戰爭整體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毛主席軍事思想的高明之處,是將“退卻”運用的得心應手,把“退卻”的學問做到了恰到好處。
毛主席最早認識到“退卻”在戰爭中的妙處,是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當時的革命隊伍比較弱小,湖南、江西兩省的國民黨軍隊聯手對井岡山進行“會剿”,面對強敵,毛主席采用了游擊戰方式與敵周旋。
1929年4月5日,毛主席在起草的紅四軍給中央的信中,介紹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打破敵人“會剿”的斗爭經驗,他寫道:
“我們三年來從斗爭中所得的戰術,真是與古今中外的戰術都不同。用我們的戰術,群眾斗爭的發展是一天天擴大的,任何強大的敵力是奈何我們不得的。我們用的戰術就是游擊的戰術,大要說來是:‘分兵以發動群眾,集中以應付敵人’;‘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1935年12月23日,毛主席為中央政治局瓦窯堡會議起草軍事戰略問題決議,關于戰略方針和作戰指揮的基本原則,在戰略防御時采用“后發制人,即誘敵深入,不是所謂機會主義的單純防御路線。”作戰的一般原則,“反對只打不走的拚命主義”,反對“不讓寸土的保守主義的陣地戰”,主力紅軍應“大踏步進退”。
1935年12月27日,毛主席在陜北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談到一年半以來中央紅軍的戰略“大轉移”,他批駁了“失敗論”的觀點,指出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他說:
“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直羅鎮一仗,中央紅軍同西北紅軍兄弟般的團結,粉碎了賣國賊蔣介石向著陜甘邊區的‘圍剿’,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中國工農紅軍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在陜北落腳后,一個叫斯諾的美國記者歷盡千難萬險來到這片嶄新的根據地,懷著無盡的好奇采訪了毛主席,并完成了他轟動世界的著作《紅星照耀中國》。在采訪中,斯諾問毛主席民族解放戰爭的戰略方針是什么?毛主席回答說:
“我們的戰略方針,應該是使用我們的主力在很長的變動不定的戰線上作戰。中國軍隊要勝利,必須在廣闊的戰場上進行高度的運動戰,迅速地前進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這就是大規模的運動戰,而不是深溝高壘、層層設防、專靠防御工事的陣地戰。”
1936年12月,毛主席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寫成《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書,他在著作中指出“紅軍的戰略退卻(長征)是紅軍的戰略防御的繼續”,“中國內戰的特點,是‘圍剿’和反‘圍剿’的長期地反復和攻防兩種戰斗形式的長期地反復,并且包括著一次一萬多公里的偉大的戰略轉移(長征)這樣一種東西在里面。”關于戰爭中的進攻與后退,他說:
“革命和革命戰爭是進攻的,但是也有防御和后退——這種說法才是完全正確的。為了進攻而防御,為了前進而后退,為了向正面而向側面,為了走直路而走彎路,是許多事物在發展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現象,何況軍事運動。”
在這一著作中,毛主席專門以一個章節論述“戰略退卻”,他歸納的“戰略退卻”的概念是“戰略退卻,是劣勢軍隊處在優勢軍隊進攻面前,因為顧到不能迅速地擊破其進攻,為了保存軍力,待機破敵,而采取的一個有計劃的戰略步驟。”他以形象的比喻作了解說:
“誰人不知,兩個拳師放對,聰明的拳師往往退讓一步,而蠢人則其勢洶洶,辟頭就使出全副本領,結果卻往往被退讓者打倒。《水滸傳》上的洪教頭,在柴進家中要打林沖,連喚幾個‘來來來’,結果是退讓的林沖看出洪教頭的破綻,一腳踢翻了洪教頭。”
毛主席在著作中回顧了“退卻”原則產生的過程:
“一九二八年五月開始,適應當時情況的帶著樸素性質的游擊戰爭基本原則,已經產生出來了,那就是所謂‘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到了江西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時,‘誘敵深入’的方針提出來了,而且應用成功了。等到戰勝敵人的第三次‘圍剿’,于是全部紅軍作戰的原則就形成了。這時是軍事原則的新發展階段,內容大大豐富起來,形式也有了許多改變,主要地是超越了從前的樸素性,然而基本的原則,仍然是那個十六字訣。十六字訣包舉了反‘圍剿’的基本原則,包舉了戰略防御和戰略進攻的兩個階段,在防御時又包舉了戰略退卻和戰略反攻的兩個階段。”
毛主席在著作中還詳細論述了退卻的條件、要求、目的,要在退卻中“選擇和造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敵的若干條件,使敵我力量對比發生變化”,為反攻創造條件,他說:
“戰略退卻的目的是為了保存軍力,準備反攻。退卻之所以必要,是因為處在強敵的進攻面前,若不退讓一步,則必危及軍力的保存。過去卻有許多人堅決地反對退卻,認為這是‘機會主義的單純防御路線’。我們的歷史已經證明這個反對是完全錯誤的了。”
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面對日軍的鋼鐵洪流,中國國內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意見分歧,最主要的有速勝論和亡國論,在亡國滅種的緊要關頭,亟需統一意志,對戰爭有清醒的認識,提出指引戰爭的科學意見。一九三八年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三日,毛主席在延安戰爭研究會發表了“論持久戰”的演講,分析了戰爭的形勢和敵我力量對比,指出了對待戰爭的策略方針,總結得出了持久戰的科學論斷。
關于進攻與防御的關系,他說:
“進攻,是消滅敵人的主要手段,但防御也是不能廢的。進攻,是直接為了消滅敵人的,同時也是為了保存自己,因為如不消滅敵人,則自己將被消滅。防御,是直接為了保存自己的,但同時也是輔助進攻或準備轉入進攻的一種手段。退卻,屬于防御一類,是防御的繼續;而追擊,則是進攻的繼續。”
關于作戰的基本方針,他說:
“抗日戰爭戰場作戰的基本方針,是外線的速決的進攻戰。執行這個方針,有兵力的分散和集中、分進和合擊、攻擊和防御、突擊和鉗制、包圍和迂回、前進和后退種種的戰術或方法。不但使用戰術,還須變換戰術。攻擊變為防御,防御變為攻擊,前進變為后退,后退變為前進,鉗制隊變為突擊隊,突擊隊變為鉗制隊,以及包圍迂回等等之互相變換,依據敵我部隊、敵我地形的情況,及時地恰當地給以變換,是靈活性的指揮之重要任務。”
毛主席還批駁了“有退無進”的逃跑主義和“有進無退”的拚命主義,他說:
“運動戰的特點之一,是其流動性,不但許可而且要求野戰軍的大踏步的前進和后退。拚命主義是軍事上的近視眼,其根源常是懼怕喪失土地。為了陷敵于不利而利于我之作戰,常常要求敵人在運動中,并要求有利于我之許多條件,雖暫時地喪失部分土地而不惜。因為暫時地部分地喪失土地,是全部地永久地保存土地和恢復土地的代價。凡被迫處于不利地位,根本上危及軍力的保存時,應該勇敢地退卻,以便保存軍力,在新的時機中再行打擊敵人。拚命主義者不知此理,明明已處于確定了的不利情況,還要爭一城一地的得失,結果不但城和地俱失,軍力也不能保存。我們歷來主張‘誘敵深入’,就是因為這是戰略防御中弱軍對強軍作戰的最有效的軍事政策。”
毛主席關于避免在不利條件下的無把握的決戰問題說:
“急性病的速勝論者熬不過持久戰的艱難路程,企圖速勝,一到形勢稍為好轉,就吹起了戰略決戰的聲浪,如果照了干去,整個的抗戰要吃大虧,持久戰為之葬送,恰恰中了敵人的毒計,實在是下策。不決戰就須放棄土地,這是沒有疑問的,在無可避免的情況下(也僅僅是在這種情況下),只好勇敢地放棄。情況到了這種時候,絲毫也不應留戀,這是以土地換時間的正確的政策。歷史上,俄國以避免決戰,執行了勇敢的退卻,戰勝了威震一時的拿破侖。中國現在也應這樣干。”
1938年1月11日,毛主席在政治理論刊物《解放》上發表的“論抗日游擊戰爭的基本戰術-- 襲擊”中關于伏擊不可能或不成功時的處置方法指出:
“如剛出擊尚未進入戰斗,忽然發現敵人兵力過大或被敵人預先發覺我之埋伏而早已占領陣地,出擊毫無勝算,則應馬上停止出擊,斷然撤退,以保存自己力量。這時候,需要指揮者之最高的機斷與靈活的處置;已經進入戰斗,但遇敵人頑強抵抗,確無勝利把握時,亦應終止戰斗,決心引退。”
三年解放戰爭時期,毛主席的“退卻”的作戰方針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占優勢地位的國民黨軍隊進行全面進攻的時候,進行重點進攻的時候,解放區的軍民適時進行著大踏步的后退,甚至連“紅都”延安也可以放棄。1947年,國民黨胡宗南二十萬大軍進攻陜甘寧邊區,毛主席果斷決定撤離延安,轉戰陜北一年多,粉碎了國民黨的重點進攻。在撤離延安前,毛主席說服大家說: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敵人進來是握著拳頭的,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頭伸開,這樣他就就便于我們一個一個的切掉它,要告訴同志們少則一年,多則二年我們就要回來,我們要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
1948年1月15日,毛主席在西北野戰軍前委擴大會議上講到土地政策時,以撤出延安為例,強調了退與進辯證關系,他說:
“抗日時期我們跟蔣介石合作,實行減租減息,這同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的政策相比,是不是退了一步?是退了一步。抗戰勝利后我們仍然退了一步。退一步的目的是什么?是準備前進。為什么我們退出延安?退出延安是準備打到西安。退一步,進兩步、三步。在我們思想中、工作中,退一步的政策是主動采取的。在抗戰開始時退一步,不是承認蔣介石不應該打倒,土地不應該分,而是因為日本打進中國來了,如果不這樣做就會犯錯誤。”
毛主席的“以一個延安換取全中國”的軍事辯證思想,實質是“最后勝利論”,只要堅信這一點,就能夠進退自如,不受羈絆,牢牢地抓住戰場的主動權,最終實現勝利。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建立的新中國,就是無數的“退一步進兩步”換來的,沒有那一個一個的“退步”,就換不來一個一個的“進步”,換不來一個新中國。
新中國建立以后,毛主席在總結革命戰爭經驗及應對各種軍事威脅的時候,時常講到“退卻”這一條關鍵性經驗,對印軍事沖突中的退卻,防備與美國發生 戰爭時的“放進來打”,都可以看出毛主席對“退卻”這一軍事思想的重視程度。
1962年9月28日,毛主席會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代表團,在向客人介紹中國的經驗時,他說:
“要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為什么敵進我退呢?因為它強大,我就退一步,等它搞得疲勞時,我再打。它沒有辦法了,困難了,就要逃跑,它逃跑,我們就追。這也是老百姓教會我們的。我們這些人本來是不知道打仗的,也是文化人,和你們差不多 我們一方面是在受群眾教育,一方面是敵人來教育。”
1963年 3月6日,毛主席會見巴西共產黨代表團,他介紹中國的經驗說:
“ 革命是往返曲折的,不是筆直的。失敗,勝利,又失敗,又勝利,直到最后勝利;后退,前進,再后退,再前進,直到最后勝利。”
1964年10月5日,毛主席會見越南黨政代表團,談到美國可能對中國的戰爭,他說:
“我們準備美國打進中國大陸,但要打,它也要利用蔣介石、南朝鮮幫助,單是美國它是不會來的。如果美國打進來了,還是采取我們過去對付日本人的辦法,它想到什么地方,就讓到什么地方,和它打游擊。”
1965年4月21日,毛主席在接見出席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的與會人員時談到打仗的問題,他說:
“打仗沒有什么巧,什么軍事學?就是四句話:‘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打贏不打,便是機會主義;打不贏,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一個打,一個走,簡單明了。有人說,打仗好復雜,沒那回事。要修點工事,頂一下,使后方有所準備,讓敵人進來,他陷得越深越好,誘敵深入,聚而殲之。”
1965年4月28 日、 29 日,毛主席在武昌東湖客舍聽取賀龍、羅瑞卿、楊成武有關作戰計劃等問題的匯報,談到打仗問題,他說:
“打仗并沒有什么神秘,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什么戰略戰術,說來說去,無非就是這四句話。走,你就打不著我;打,我就要打上你,打準你,吃掉你。總之,要打殲滅戰,要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戰爭初期該頂的地方要頂,但是有些地方也別頂得太久,有時要放,要使敵人感到有味道,要使敵人取得點勝利,為了消滅它,得放它進來。頂是爭取時間,爭取半年、一年,就放它進來,誘敵深入,然后消滅它。”
1965年8月11日,毛主席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聽取軍事戰略方針,他說:
“我最近研究歷史,古今中外,凡是誘敵深入的,就把敵人殲滅了;凡是開始打了勝仗,興高采烈,深入敵境的,就打敗仗。中國、外國這樣的例子多得很 總參謀部要研究用什么辦法才能夠把敵人放進來。不讓敵人打些勝仗,嘗到味道,它就不來了。這件事,要經常考慮研究才好。”
1969年4月28日,毛主席主持中共九屆一中全會,談到準備戰爭 問題,他說:
“我們是不打出去的。不要受挑撥,你請我去我也不去。但是你打來呢,那我就要對付了 看你是小打還是大打。小打就在邊界上打。大打,我主張讓出點地方來,中國這個地方不小。要使全世界看到我們打仗是有理的,有利的。他進來了,我看比較有利,不僅有理,而且有利,好打,使他陷在人民包圍中間。”
毛主席軍事思想的“退卻”不是單純的退,而是為了實現“進攻”的最終目標,以退為進,以退實現最好的“進”,最快的“進”。做為一種軍事思想,它是成功的,發揮出了爭取戰爭勝利的奇跡般的作用。不旦是軍事領域,毛主席還將“退卻”的思想廣泛用于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開創出了這些領域的一片片新局面。
毛主席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過程中,為了民族大義,對國民黨做出了若干讓步,采取“顧全大局委曲求全的退讓政策”,以至于不少人變為共產黨“向國民黨屈服、投降和悔過”,毛主席解釋說:
“有時需要退讓一步,只要不違反抗日救國的大原則都可以商量。”
毛主席在抗日戰爭勝利后,為了和平建國,避免內戰,對國民黨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進行退讓,他解釋這樣做的原因說:
“當前內戰的威脅是存在著的,但國民黨有很大困難,至少今年不會有大的內戰,和平是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進攻還是退卻?主要的當然還是進攻,是在和平中的進攻,但部分的會有退卻。解放區一萬萬人口、一 百萬軍隊,蔣介石是不會完全承認的。我們要準備有所讓步,在數量上作些讓步,以取得合法地位,以局部的讓步換取在全國的合法地位,養精蓄銳來迎接新形勢。對這種讓步我們要有準備。”
毛主席在解放后的大躍進過程中經濟受挫的時候,適時提出經濟退卻的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他說:
“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從全局出發,在必須后退的地方,堅決后退,而且必須退夠。"
毛主席在中國進入聯合國的問題,采取了不急于進入的態度,以等待更好的時機。他說:
“只要蔣介石的代表還在聯合國,我們就不進聯合國。我們已經等了十一年了,再等十一年或者更久也沒有關系。我們不忙于進聯合國。”
毛主席軍事思想的“退卻”論,可說是“退一步海闊天空”,退出了一個大天地和大世界,與毛主席的進攻理論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相輔相成、相生相伴,沒有毛主席軍事退卻理論的神來之筆,中國的革命和建設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