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半島有種地瓜的傳統,丘嶺地帶,適合地瓜生長,長出的地瓜糖分多,甘甜適口,味道絕佳,煮熟切片曬干后在一些地方被稱為“瓜棗”。
從明朝萬歷年間起,地瓜就開始在山東半島種植了,距今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記載,地瓜這一糧食作物并非中國原產,而是從國外引進的,一說是明朝萬歷年間福建商人陳振龍從菲律賓偷偷帶回中國的,一說是萬歷年間廣東商人陳益從越南偷偷帶回中國的,因為是從“番邦”帶回來的,所以地瓜在一些地方被稱為“番薯”。
山東半島種植最興盛的時期,恐怕要算人民公社時期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上半期,國家糧食尚未過關,加上自然災害嚴重,人民的吃飯問題成了當務之急。1959年4月26日,毛主席在審閱中央救災委員會辦公室編印的《救災工作簡報》時作出批示:“要采取措施,妥善安排,渡過春荒,安全地接上麥收和早稻,多種瓜菜,注意有吃而又省吃,閑時少吃,忙時多吃。”毛主席說的“多種瓜菜”中的“瓜”,除了南瓜之類,自然還包括地瓜。此后,在北方地區,地瓜開始大面積種植開來,形成了廣泛持久的種地瓜熱潮,通過多吃瓜菜來替代糧食的不足,這就是“瓜菜代”的方針的來歷。
人們在種植地瓜過程中,為了增加地瓜產量,不斷摸索和總結種植經驗,掌握了不少高產的種植方法,當時的膠南縣(現青島西海岸新區)的“窩瓜下蛋”的經驗就是其中之一,還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傳統種植地瓜是采用“苗栽”的方法,地瓜發芽成苗,然后將地瓜苗插播在地瓜壟上,靠埋在地下的瓜秧部分生根結瓜。膠南縣海崖公社南小莊大隊的高振和通過試驗直栽“母瓜”發現,偏坡地栽種的“母瓜”,雨水沖刷露出“母瓜”的下了蛋,即結了地瓜,沒被雨水沖出來或者沖出來又培了土的“母瓜”,只長瓜秧不結地瓜。他是個有心人,經過幾年的總結,他創造了“窩瓜下蛋”的成功經驗,所謂“窩瓜下蛋”,就是將“母瓜”直播,利用科學方法控制“母瓜”生長,利用“母瓜”頂部發芽、腚部扎根的特性,使“母瓜”扎下根發育成地瓜,就像母雞下了蛋一樣,所以稱為“窩瓜下蛋”。用這種方法種的“窩瓜”,每畝增產達30%至40%,而且具有耐旱、早熟、品質好的特點。膠南縣委得知這一經驗后,非常重視,縣委書記于成鳳、副書記孫桂善等領導同志召開座談會,總結了南小莊大隊“窩瓜下蛋”的成功增產經驗,并開始進行全面推廣。
山東省農業電影制片廠將“窩瓜下蛋”拍成了科普宣傳片,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前來膠南縣取經的一撥又一撥,有省內其他縣的,也有外省的。河南、河北、遼寧、四川、山西、陜西等省還邀請“窩瓜下蛋”栽培技術人員去他們那里傳授經驗,最終采納“窩瓜下蛋”種植技術的有十幾個省市,山東省內大多數的縣采納了這個種植技術。
1966年,大旱,膠南縣共栽培“窩瓜”13萬畝,平均畝產地瓜1250公斤,大旱之年取得了好收成。這年秋,昌濰專區在膠南縣召開窩瓜生產現場會議,時任縣委書記、縣長孫盛榕在會上匯報總結了膠南縣窩瓜下蛋的經驗做法。昌濰專區農科所還組織了縣、社、區三級農業技術人員,對40多個試驗項目,進行了1000多次反復試驗,獲得了更加科學的實踐經驗。
膠南的“窩瓜下蛋”經驗,被稱為“十字訣”,其中包括窩瓜全下蛋的“五字訣”和保證窩瓜下大蛋的“五字訣”。保證全下蛋,就要淺、直、早、種、清,淺就是淺栽;直就是直著栽;早就是適時早栽;種就是選用大小適合的“母瓜”;清就是清墩,清去栽瓜時培的土堆,清墩還要注意適時清、分批清、徹底清。保證下大蛋,就要土、肥、密、水、管,這個五字訣比較好理想,都是毛主席提出的“八字憲法”中的內容。為了保證窩瓜下大蛋,1965年冬至1966年春,膠南縣組織大范圍的壓沙換土,改良土壤。針對窩瓜喜大肥的特點,春季大搞土雜肥,增施底肥。在干旱季節,還要保證“一墩窩瓜一瓢水”,讓窩瓜喝足水,下大“蛋”。
我記得我們生產隊年年種窩瓜,隊里的“地瓜窯”就是推廣“窩瓜下蛋”經驗時建起來的,用于儲存“瓜種”和地瓜育苗。窩瓜的產量的確非常高,每次秋天收獲的時候,人們談論最多的和最感到喜悅的就是窩瓜,一棵窩瓜下了多少蛋,最大的蛋有多少斤,往往成為最熱門的話題。窩瓜的“母瓜”我們稱為“地瓜母子”,因為下蛋的原因,有的會糠掉,有的會壞掉,有的雖然完好,但吃起來的口味變差了,一般情況下都會被丟掉,也有人撿回家,用來做地瓜醬吃。
“窩瓜下蛋”被稱為膠南人民的一項創舉,在糧食還很緊張的困難時期,“窩瓜蛋”養育了千千萬萬中國人民,也成為千千萬萬中國人民一段溫暖的記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