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一輩子學雷鋒”的將軍:“我所有的榮譽都是黨和人民給予的,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胸懷天下,大愛無疆’的雷鋒精神,已經成為我人生的價值所在,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他是一位“追著洪水走”的將軍:“繼承和發揚我軍的光榮傳統,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加強同廣大干部戰士和人民群眾的聯系,深入實際多辦實事,艱苦奮斗、廉潔奉公,自覺地把黨的事業放在第一位,以良好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扎實工作,積極開拓、銳意進取,創造一等成績,為國防建設做出新貢獻。”
他是一位“引領家鄉脫貧致富”的將軍:“讓鄉親們富裕起來,這就是我的愿望。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要對黨負責;作為人民子弟兵,我要對人民負責;我是毛主席家鄉的人,我要對毛主席負責。永不落后,永遠向前。”
他就是新中國舉世聞名的傳奇將軍——黃祖示。
“五好戰士”立志“大愛”
1940年7月,黃祖示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區永義鄉長湖村一個世代貧窮的農民家里,共有兄弟6個,他排行老三,天不怕地不怕,從小就擔起家務,白天跟父親下地干活,晚上隨母親為地下黨活動站崗放哨。有一次,他到地主家的山上砍柴,被地主的家丁發現了,家丁下了他的柴刀,并把他抓起來捆著打。放出來后,他當夜溜進地主家,把地主家堂屋里的神像砸得粉碎。事后,村里的大人小孩都把他當成了英雄。
1953年黃祖示高小畢業,時值土改剛剛完成,考上了初中的他卻參加了農業生產。1954年6月,他加入共青團后被鄉親們推舉為互助組長。1956年成立農業社時,他擔任保管員,第二年成立高級社時,又被選為生產隊長。1957年毛主席的故鄉韶山修滴水洞和青年水庫,風華正茂的黃祖示被推選為工地民兵營長。他帶領廣大青年日夜奮戰,只用不到二年的時間,就把水庫修好了。隨后,他被派到毛主席故居擔任生產隊長。1959年公社黨委調他去辦工業——到錫砂礦當工段長。這年6月,19歲的黃祖示光榮地加人了中國共產黨。從此,他便堅定了把自己一生交給黨、交給人民的理想和信念。1959年12月,懷著保衛祖國獻身國防事業的強烈愿望,他從錫砂礦應征入伍。
黃祖示一到部隊,就立志要胸懷大愛,做個出色的士兵。
他克服文化低的困難,以笨鳥先飛的精神積極學習毛主席著作。當兵3年,學完了《毛澤東選集》1-4卷,寫了13本語錄筆記,先后在《紅旗》、《解放軍報》等刊物上發表了5萬多字的文章。他苦學苦練軍事技術,在1962和1963年全軍和軍區技術尖子大比武中,計算各種數據準確率100%,制式動作干凈利落,完成操作勇猛快捷,摘取了“武狀元”的桂冠,連奪防化兵偵察、萬米長途越野比賽兩項冠軍。他把學毛著和學雷鋒結合,把學毛著與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相結合,把學毛著與練本領相結合,迅速成為廣州軍區學毛著的典范,軍事技術的尖子,團結互助的榜樣,多次被評為“模范黨員”、“五好戰士”、“優秀班長”、“學雷鋒標兵”和“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年年立功受獎,被譽為“活著的雷鋒”。1964年4月,中宣部、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在全軍開展向黃祖示等同志學習的活動;三總部隨后在中國軍事博物館舉辦了黃祖示等人事跡展覽;新華社、《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中國青年報》和全國各地報刊先后發表了《向陽花開》、《革命戰士進行曲——記雷鋒式的戰士黃祖示》、《忠心耿耿為人民》等系列報道,宣傳黃祖示的先進事跡;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遼寧美術出版社等相繼出版發行《毛主席的戰士——黃祖示》、《為革命而學》等連環畫冊;陶鑄同志欣然題詞:“社會主義社會,毛澤東思想光輝照耀的時代,一定會涌現出社會主義的新人——像雷鋒、黃祖示這樣的新人…… ”1964年5月1日,黃祖示應邀參加天安門“五一”勞動節觀禮活動,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65年春,黃祖示被國防科工委秘密召到新疆,參加中國原子彈空爆核輻射和放射性沾染取樣檢測。核爆的巨響剛剛過去,核云尚未散盡,塵埃仍在飄落,身穿防化服的黃祖示與6名戰友,在爆炸中心用了兩個小時18分完成采集數據,用血肉之軀走了一趟“死亡地帶”,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再次榮立二等功。1965年5月31日,中央軍委和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為核試驗有功人員舉行慶功會。會上,張愛萍上將親自為黃祖示戴花,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了他們。
就這樣,黃祖示由戰士一步步地成長為班長、排長、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團副政委、團政委、師副政委、師政委。從連隊到師部,從基層單位到領導機關,從內地到邊疆,黃祖示的職務變了、崗位變了,但他始終沒有脫離過基層,始終保持著英雄本色:堅持真理、無私無畏、實事求是、光明磊落、默默奉獻,在軍旗下前進,在戰斗中成長,不斷創造出新的輝煌。
1979年春節剛過,祖國西南邊陲狼煙四起,時任師副政委的黃祖示奉命率所部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那是一次相當殘酷的戰斗,他率部8次抗擊敵人的進攻,7次成功實施炮火還擊,9次粉碎敵特工人員的襲擊。一次大戰中,他與死神擦肩而過——一排炮彈落在他周圍,周邊的戰友大多犧牲。
戍邊8年,黃祖示年年與戰士在一線共度春節,有時還在坑道里過大年。他每年用三分之二的時間下連隊、爬陣地、上哨所。連隊干部風趣地說:“不怕敵人打炮,就怕黃政委駕到。” 機關干部則說:“不怕寫材料熬到天明,就怕跟黃政委下基層。”他領導的部隊喊出的“吃虧不要緊,只要主義真,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的口號,曾經傳遍大江南北,讓全國人民熱血沸騰。
“抗洪將軍”矢志“為民”
1986年,黃祖示調離廣西,任湘潭軍分區政委。1990年任湖南省軍區副政委,并被授予少將軍銜。
湖南是全國水患最頻繁最嚴重的省份之一。成了將軍的黃祖示,幾乎每年都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他在自己的日記《抗洪速寫》中,寫下了一篇篇心系災區、情寄災民的心聲,被人們譽為“追著洪水走的將軍”。
1991年大戰澄水,黃祖示完成抗洪救災任務后病倒了,住院57天,災區群眾在“軍區情意永載千秋”的石碑上特別刻上“黃祖示少將” 的名字;
1994年的“龍王港大戰”,黃祖示一馬當先,“將軍與大堤同在”的豪邁氣概撼動了三湘兒女的心靈。當時長沙外圍的龍王港眼看就要潰堤,他站在最險處指揮,將抗洪軍民分成三路,一路打樁,一路裝包運料填充,一路在大堤外側加寬加固,運用“外堵內抬打樁控制”相結合,最險處保持3000人巡守,終于將險情化解。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溫家寶前來視察,稱贊黃祖示指揮千軍萬馬保住了龍王港大堤是創造了一個奇跡;
1995年益陽救援,黃祖示率所部連續4天4夜深入洪水圍困的村村寨寨、家家戶戶,指揮大部隊救人的同時,自己親自救出群眾60多人,“將軍追著洪水走”的故事廣為傳頌。時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王茂林打電話給黃祖示:“老黃,辛苦了!你們的部隊官兵在災區前線連續奮戰八晝夜,搶救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做出很大貢獻,很辛苦。我代表省委、省政府表示親切的慰問……”;
1996年搶救東洞庭湖垸潰堤戰,人們贊譽他為“年過半百的將軍,抗洪搶險的斗士”;
1997年急救榨壩湖干堤,他站在險堤上,高呼“人在堤在”;
1998年望城大眾垸潰堤搶修,正在北京做心臟搭橋手術的黃祖示聽到消息后,不顧醫生勸阻,連夜趕回長沙組織抗洪搶險,懷揣急救包與人民群眾一道日夜堅守在防洪大堤上。30天時間里,他走遍了長沙臨近沿河的所有堤垸,每天行程200多公里,天天工作20小時以上。沒有垮一垸,沒有潰一堤,沒有死一人。當人們得知他是帶著嚴重心臟病工作在抗洪第一線時,不少人感動得掉下了眼淚,長沙市委、市政府、長沙警備區代表560萬長沙人民聯名向廣州軍區和中央軍委為他請功。
黃祖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出了一曲曲新時期的“英雄贊歌”,再次成了聞名全國的“抗洪將軍”。
“解甲衛士”壯志“扶貧”
黃祖示的家鄉長湖村是革命老區,先后有彭公達、林蔚、沈一之、周政等13位在湖南革命戰爭史中具有重大影響的人物在此從事過革命活動,地處三縣交界處,交通不便,經濟落后。1966年黃祖示提干后第一次回鄉探親,發現老家仍然閉塞,父老鄉親們依舊清貧,于是在烈士墓前立下誓言:有生之年,一定要為家鄉脫貧致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1999年,黃祖示從湖南省軍區副政委崗位上卸任了。家人都以為,他們家這位一生都在外奔波戰斗的“家首長”終于可以安安心心地頤養天年、盡享天倫了。然而,他們想錯了。黃祖示整理了一遍自己40多年軍旅生涯的資料后,就重返故里四處調查,希望改變家鄉的面貌。有一天,他突然鄭重其事地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向大家宣布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回鄉當“牛司令”,建一個大型奶牛科技示范養殖基地,帶領鄉親們致富奔小康。還表下了自己的決心:“從軍四十年,一生為人民。解甲何處去,回家揮牛鞭。”
就像當年帶兵打仗一樣,黃祖示義無反顧地帶領家鄉人民,踏上了脫貧致富的戰場。
他籌措資金近百萬元,承包了300多畝荒山,挖井、修路、種樹、種蘑菇、修學校、架高壓線、辦養兔場和魚場,并組建湘潭韶山種牛有限公司,親自赴廣西購買了100頭優質水奶牛,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建起了優質良種奶牛科技示范養殖基地。
黃祖示很有經營頭腦。他苦心耕耘,基地很快就初具規模。在他的感召下,鄉親們也接二連三選擇了養牛致富的道路,奶牛養殖迅速達到了8000余頭,形成了以奶牛為中心,用牛糞種蘑菇、生產沼氣、辦釀酒廠的產業鏈,農民人均年收入比養牛之初翻了番。
為了讓農民收入大幅增長,黃祖示想到了韶山沖酒廠。該廠1937年建成,原來是作坊式的生產,規模小效益低。1959年6月毛主席回韶山,鄉親們款待用酒就是該廠生產的。
黃祖示決定接手整改酒廠。他籌措了1000多萬元,經過多方奔波,終于把老廠改建為一個占地350畝、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擁有150個酒窖、年原酒生產能力達1000噸的花園式新廠,安置解決附近老百姓120多人就業。黃祖示又邀請國內著名的釀酒大師為顧問,并和貴州、四川的酒廠合作,引進最先進的釀酒技術,生產“韶山沖系列酒”。這種酒醬香純正,酒質醇厚,回味綿長,已成為湖南省著名商標。上海世博會期間,該廠提供的6600瓶韶山沖酒,是歡迎中外朋友的佳品。韶山沖1號來勢更旺,已成為中南海的國宴特供酒。
慢慢地,長湖村變了,用電、喝水、修路、學校等問題一一解決,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湘潭市新農村建設先進村。
在帶領鄉親們奔上小康之路的同時,黃祖示一直在思考老家“怎樣教育子孫后代牢記歷史,承傳先輩光榮傳統”的精神文明建設問題。長湖村曾是湘潭西二區下七都雪恥會、農民協會執行委員會、農民自衛軍所在地,革命戰爭年代又成為潭湘寧邊區工委駐地、潭湘寧邊區游擊隊根據地、湖南省工委駐地。他認為,老家這些歷史、人文資源就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教材。于是,從2002年開始,他頻頻拜訪省、地、市檔案館和黨史部門,以及韶山市、湘潭市和湖南省的有關領導。經過努力,長湖村終于在2008年12月成為“湘潭市黨史教育基地”,至今已接待參加學習者三萬多人次,是韶山紅色經典之一。
2009年7月,黃祖示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
50余個春春秋秋,1萬多個日日夜夜。從戰士到將軍,黃祖示腳踏實地,嚴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先后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兩次晉級獎勵。黃祖示用他的忠誠,走過了一生中最不平凡的路程——經歷了新中國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風云和億萬人命運的坎坷;面授過毛澤東、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三代領導人的教誨。正如他兒子黃濤在《把茶臨窗話老爸》一文中所寫的:“八千里山河阻隔,五十年信念不改,于是父親坎坷的征途換來了精神的圓滿通達。而父親的精神所賦予的內涵是一種完美,他要求完美于國家,完美于事業,完美于親人朋友,完美于自己的精神家園。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的父親是一位厲者、是一位美者、更是一位樂者。”
這就是黃祖示——“敬天敬地敬父敬母敬鄉誼,愛國愛黨愛軍愛家愛人民!”一位大愛天下、守責重情的傳奇將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