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紀實報道
歷史的印記
——山西中條山541兵工基地大揭秘
這是一個正在被時代遺忘的地方。作為曾屬于重要軍事保密工程的國家第二坦克基地,541工程散落分布在山西南部的中條山麓。40個年頭過去了,歷史的風沙蕩去了昔日的韶華,沒有了火紅的歲月,也沒有了火紅的歌。當人們的目光都投向山外的喧囂時,這里的一切正復歸初始的沉寂。
——題記
楔子
中國的三線建設是黨中央、毛澤東制定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早在1964年5月,國家計委李富春等向毛主席、黨中央匯報第三個五年計劃的編制情況時,毛澤東就提出制訂計劃要考慮備戰,并明確提出:“第三個五年計劃,原計劃在二線打圈子,對基礎的三線注意不夠,現在要補上?!保保梗叮茨辏冈?,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討論研究三線建設問題,會上提出為了準備應付帝國主義可能發動侵略戰爭,首先集中力量建設三線。
在關于三線建設的戰略構想里,毛澤東將全國劃分為三類,前線、中間地帶和后方,分別稱為一線、二線和三線。三線的范圍是烏鞘嶺以東,京廣鐵路以西,雁門關以南,昭關以北地區,包括桂、粵、湘、鄂、豫、晉、青、甘、陜、滇、黔、川13個省和自治區。1969年中蘇珍寶島戰爭爆發,中蘇關系異常緊張,前蘇聯領導人曾決定對中國的重點軍事工業進行毀滅性核打擊,從積極備戰的角度出發,我國上上下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三線建設”?! ?/p>
為了保證三線建設順利進行,毛澤東決定對一些重點三線建設基地和工程實行軍管,甚至直接派軍隊去施工。同時,考慮到戰爭的威脅已經臨近,為了搶時間,他要求三線建設的速度也要加快。中央根據毛澤東的這個指示,提出了三線建設要與帝、修、反搶時間、爭速度的口號。當時工廠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不利于備戰。要搶時間把沿海有些工廠采取“一分為二”的方法,將其部分設備搬到三線去。而且搬遷要越快越好。因此,三線建設在結合沿海、沿邊企業搬遷的基礎上同步大規模展開?! ?/p>
第一章 問道天弓鑄神劍
珍寶島是位于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的一個小島,面積0.74平方公里,歷來為中國領土。中國全國上下大規模的三線建設主要源于發生在烏蘇里江珍寶島上的兩國邊境沖突。從1967年至1969年,前蘇聯先后入侵珍寶島16次。中國軍人英勇頑強,用血肉之軀抵擋了蘇聯坦克、裝甲車的侵略。為了用軍事施壓,前蘇聯緊急向中蘇邊界調運了大批軍隊,因只有一條西伯利亞鐵路作為運輸干線,該線在1969年夏天竟一度停止客運只供軍運。
蒙古雖然不是由前蘇聯控制和操縱的華沙條約組織的締約國,但前蘇聯通過蘇蒙雙邊軍事條約、早已把蒙古變成他的東方軍事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蒙古境內原來就駐有蘇聯的軍隊,后來撤離回國,只留下少數通訊兵和空軍技術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隨著中蘇關系的緊張,大量的前蘇聯軍隊從歐洲調往蒙古。一時間,中蒙邊界上軍隊密布,戰云驟起,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p>
中國大規模工業化的起步是在建國以后,其標志是“一五”時期以前蘇聯援建的“156項”建設為中心的經濟建設,它是中國工業化的奠基石與里程碑。位于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的617廠便是國家“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珍寶島戰役的爆發后,由于包頭距離中蒙邊境非常近,使得作為國家第一坦克生產基地的包頭617廠直接受到戰爭威脅。為此,中央決定在山西南部的中條山山區建立國家第二坦克生產基地,代號為“ 541” 工程。
中條山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抗日戰爭時期著名的“中條山戰役”就發生在這里。被日方稱之為“中原會戰”的中條山戰役,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后,正面戰場國民黨軍隊在山西范圍內的惟一一場大規模對日作戰。戰役前后歷時一個多月,最后以中國軍隊的大規模潰敗而告終。中條山與太行、呂梁、太岳三山互為犄角,它屏蔽著洛陽、潼關和中原大地,拱衛著西安和大西北,瞰視著晉南和豫北。541工程作為國家第二坦克基地建于此,可以為鞏固華北和守衛西北提供武器裝備上的重要支撐?! ?/p>
541工程建設規模非常之大。工程的初期計劃有1個總裝廠、1個車體炮塔鑄造廠、3個坦克機械零件加工廠若干、2個坦克炮廠、3個580馬力坦克發動機廠、3個炮彈廠、3個光學儀表廠、1個橡膠廠、發電廠、大型職工醫院、鐵路專線運輸指揮部等。工程計劃所建設的十八個分廠,依次稱為第一分指揮部,第二分指揮部,第三分指揮部等。最北面的三分指位于臨汾地區的翼城縣境內,其余十幾個分指全部位于運城地區,其中四分指、十七分指、一分指、二分指、五分指、十八分指、九分指位于絳縣境內;六分指、七分指、八分指、十分指位于聞喜縣境內;十一分指、十二分指、十三分指、十四分指、十五分指、十六分指位于夏縣境內;541總部設在聞喜縣的東鎮。
541工程由解放軍第28軍援建,建立時直屬當年的解放軍裝甲兵司令部,后歸屬第五機械工業部。在“靠山、分散、隱蔽”方針的指導下,各個分指分布在中條山下的臨汾、運城兩個地區,星羅棋布地綿延于絳縣、聞喜、夏縣、翼城境內130公里的地域。541十幾個分指計劃生產的是當年很有技術含量的WZ-122型中型坦克,后改為59式改型和84式架橋坦克。
根據中央軍委常規兵器工業領導小組的指示,541工程分三批建設,用兩年半時間全部建成。從1970年4月開始到1973年7月,是541工程建設的高潮時期,各專業廠基建初具規模,部分廠的生活區也已建成,貫穿各專業廠的公路、鐵路專用線也建成通車。由于是國家重點大型三線建設工程,山西南部幾十個縣都組織民兵和民工參加541工程建設,在穿著草綠軍裝的軍人組織和帶領下,他們以連為單位,在中條山里各個分指的廠區和家屬區壘護坡、拉土方,在鐵路建設工地上抗枕木、鋪鋼軌。當然,各個分指的核心工程是不讓民工干的,保密車間的建設及設備安裝都是由解放軍工程兵負責的。當時插隊到山西南部農村的好多知青也參加了541工程建設會戰,直到今天,北京知青論壇網上,許多當年的知青都在網上尋找當年的戰友和回憶那些曾經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 ?/p>
第二章 好人好馬上三線
“兵工戰士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為了建設541工程,全國各大中城市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大中專畢業生,部隊整建制的復轉軍人,留蘇工程技術骨干,我國第一代坦克技術專家,紛紛從祖國的四面八方來到人煙稀少、遍地荒涼的中條山。這其中,由于541是包頭617廠的后備廠,所以技術工人主體主要是來自包頭的兵工戰士。他們是新中國第一代產業工人,是最富責任感的主人翁。毛主席說,三線建不好他睡不好覺。為了讓他老人家放心,建設三線是成為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渴望、共同的夢想,那就是建設江山,保衛江山?! ?/p>
541工程各分指選址大多是中條山中的荒山土垣,很多地方沒有地理標志,也沒有地名。1970年的冬天,二分指也就是5419廠開工建設時,一批批戴著眼鏡的工程師,一群群穿著的工人,從五湖四海來到絳縣衛莊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安營扎寨。生活安頓下來后,給家里人寫信時卻說不上這是啥地方,于是出門去問在地里干活的當地老農。老農停下手上的活計,指著周邊的幾個村子說,這里離里冊村二里半;離下村二里半;離衛莊二里半,此地正好居中,就叫個“二里半”吧!
各個分指的廠區都是沿山溝展開,分家屬區和車間兩部分。車間一般人是不讓進的,清一色的水泥紅磚大車間,一座挨著一座沿著山溝的河灘逶迤展開。廠區被高密度樹林覆蓋著,站在山頂上幾乎看不到幾座房子。廠里有自己的服務體系,郵政專屬的信箱、幼兒園、學校、商店、醫院等等?! ?/p>
三線建設本著先生產后生活的原則,所以來的早的人由于生活區的樓房和學校都沒有竣工,大都安排在附近的農村居住,孩子們也都在農村的學校上學。后來隨著各分指的生活區以及學校紛紛建成,人們就都搬到了廠里。由于541各廠的人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東北的、北京的、上海的、山東的、河南、河北的、湖南、湖北的、江浙的、陜西的、山西的、四川的、云南的……基本上各個省的人都有,大家交流起來南腔北調的,所以就基本上改說普通話了?! ?/p>
每天早上6點正,山谷中各個分指的家屬區和廠區區的大喇叭就開始廣播了。早上6點半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之后是本廠新聞,然后是音樂節目, “東方紅”“社會主義好”“打靶歸來”等至今人們都耳熟能詳。八點整,工人么開始上班了,這時喇叭里會吹響集合號,由于是各個分指同時吹,所以嘹亮的軍號的聲會從這個山谷響到那個山谷,真可謂是此起彼伏。
541各專業廠擁有職工人數不等,每個廠基本上職工人數在一到兩千人,十多個廠中數四分指工廠規模最大、工人數最多,擁有職工3000多人,連家屬加起來上萬人。四分指建設選址在續魯峪里面,基建已經開始,連鐵路都通進山里了。有一位將軍來視察時,坐著吉普車順續魯河灘一路顛簸著往山里開。也許是太難受了,將軍下車小便了一下,看了看四周的窮山惡水,遂指點說不用往里去了,就建在這兒吧!于是四分指就緊挨河灘建在了續魯峪溝口外,旁邊緊挨續魯村,成為541各廠選址應該說最好的廠。四分指人說起來現在還在感謝那位將軍?! ?/p>
1973年下半年開始,541工程進入調整緩建時期。由于中蘇關系的緩和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國家開始對三線建設的政策進行調整。五四一工程也先后經歷了始建、緩建、縮小規模再建等幾個階段,到1979年底,除位于聞喜、絳縣、翼城的近十個專業主產品廠建成投產外,其他部分專業廠如八分指、九分指、十一分指、十二分指、十三分指、十四分指、十五分指、十六分指紛紛下馬,人員和設備也并到了541其他廠。六分指改成541科研設計院、七分指成為了541技校。雖然541規模在縮小,將近一半的項目在下馬,但由于整個541工程異常龐大,所以整體感覺上還是充滿生機的?! ?/p>
和晉南的541樣,位于山西北部寧武縣的管涔山區,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條件,曾被劃為北京市的戰略后方基地。1965 年 12 月,中共中央華北局、北京市、第五機械工業部組成聯合建廠組,在華北地區選擇高炮廠址。經勘察,最后確定 3 個項目建在寧武縣的蘆芽山區,由北京市負責建設和管理。1966 年 6 月破土動工,到 1969 年底,3 個廠陸續建成投產。1981年,寧武山里的國營長城機械廠(代號187)、國營恒光機械廠(代號286)、國營烽火機械廠(代號287)三個生產火炮的軍工廠撤銷。三個廠的三千多職工連家屬共萬人和設備一起被541接收。這應該是541第二次大規模進人。
從1981年開始,山西同浦鐵路以及現在的大運公路,火車、汽車開始不停地轉運設備和人員,全部搬遷直至1986年才基本結束。541工程自此,雖然處于三線緊縮的大形勢下,但卻是最為兵強馬壯的時候。七十年代末,軍事試制工藝定型后,由于部分項目下馬,541作為坦克整體生產能力沒有形成,生產體系被肢解的支離破碎,所以只能生產部分坦克配件。但時值中越自衛反擊戰和兩伊戰爭,541軍品訂單還是滿不錯的,軍工戰士的自身價值也在火熱的工作和勇于攻堅的集體榮譽中得以充分的體現。
第三章 大山地標話分指
分指一詞在山西南部的各縣市是541各廠的專屬名詞。541各廠除擁有十幾個分指的內部叫法,以及5409廠、5419廠、5429廠等番號外,由于創建于火紅的歲月,各廠都有一個以紅字打頭的對外名稱,諸如,紅山機械廠、紅流機械廠、紅峰機械廠等。軍轉民之后各個分廠的名字開始以山西沖壓廠、華晉機械廠、晉南機械廠等各五花八門的形式出現。但不管風雨如何變化,分指一詞始終被人們流傳了下來,并成為中條山各溝里工廠獨特的地理坐標。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晉南各縣市的公交車很少,而且也不往山里的各分指開。各分指除了有自己的大轎子車每天開往侯馬、運城等地外,地處聞喜縣東鎮的541總部每天還專門有一趟班車發往處于群山環抱中的各個分指。每天總部班車從群山中的這條溝出來,然后再進另一條溝。雖說是山里的企業班車,但服務的素質卻一點不比大城市的差,因為他們本身就來自于城市。當班車到達二里半的二分指時,售票員就會用標準的普通話說到,二分指到了,請下車。當班車爬上一座山再下到溝里時,售票員就會說到,一分指到了。坐班車的基本都是各分指的職工,地方的老百姓通常是不能坐的。山西南部無論城鄉都說著一口說山西不山西、說河南不河南、說陜西不陜西的晦澀方言。這個地方處于晉、豫、三省交接地帶,所以語言呈地區方言的過度性。縣城里的人對普通話還有個認可,山里就不行了,他們索性把分指說的普通話稱為洋話,大概象現在人聽英語似的。個別地方人跟分指的人學了幾句四不像的普通話,地方上的人便會揶揄地說到,“你別同我分指??!”
當晉南各縣市還都是平房時,地處山里的各分指都已經都是清一色的三層樓房了,而且用的是縣城里直到三十年以后才用上抽水馬桶。當地方的縣委書記們還在寒冷冬日的平房里燒鐵爐子時,山里分指里的職工們家里都已經暖氣融融,廠區里高大寬敞的廠房更是熱氣騰騰。分指里所有的職工水電不用花錢,而且享受免費醫療,就連家屬也可以享受半費醫療。各分指的都有自己的醫院,東鎮還有還有541總醫院,廠里的職工生病,單位會安排職工陪床照顧。
中條山一帶民風淳樸,上世紀一百年,除1941年抗日戰爭時期中條山戰役時,這里來過大批的日本兵、國民黨軍、川軍、晉綏軍和八路軍外,就屬這次541工程建設來的多了。連職工帶家屬十幾萬人,住到了大山的各個山谷中,只不過蓋起的不是炮樓,而是比炮樓大得多的蘇式廠房。所有的地方人包括山民及縣城里的市民都對分指充滿了好奇。各分指的鐵路建成通車時,山里的老百姓扶老攜幼,成群成伙地來看火車。“這么大的家伙,趴著都跑得這么快,立起來就跑得更快了?!边@句話無從考證出處,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卻是當時分指人用來形容老百姓沒見過火車的口頭禪?! ?/p>
位于翼城縣莊里村附近的三分指,是搞鍛造生產的。據說廠里的大鍛錘,打一下就相當于一次3、4級地震。當年全國只有三臺。一臺在上海造船廠,生產船用曲軸,另兩臺就在541,用于鍛造坦克大軸的。為減少對人的震動,大鍛錘有3、4層樓高,他們發的勞保鞋也是帶簧片的。后來廠里開運動會賽跑時,莊里村的老百姓夸分指里的人跑得快,村里見多識廣的明白人就說了,“知道嗎?他們的鞋里有彈簧呢!”
山西的老百姓那時是不吃魚的,也不要知道魚怎么吃。分指的職工們星期天休息時會三三兩兩騎著自行車去附近的水庫釣魚。附近的鄉鎮趕集時,廠里的人也會到集市上買東西。541建廠之前一塊錢能買到二十二個雞蛋,大批的工人來到山里后,一塊錢也能買到十七、八個雞蛋,大公雞幾塊錢就能買到一只。每當趕集回來,工人們騎著自行車,或車把上吊著四、五只雞,或帶著一筐雞蛋。
分指里工人的工資不是很高,基本上也就是五、六十塊錢,但由于住房、水電、教育、醫療全部免費,加上那時候物價超低且相當穩定,一個職工養活一家四、五口人是富富有余。糧食按工種供應,從二十八斤到三十二斤不等,干部低,工人高,每斤不到一毛錢。食油每人半斤,現在看是少了些,但是那時以糧為綱,不可能有更多的地去種油菜、花生。肉屬于副食,每斤七毛六分錢,憑票供應,確保每個人每月都能吃到肉,而不是部分人吃肉。
由于分指的人大都來自大中城市,所以不論從生活各方面都在地方上領風氣之先。縣城里的人沒有見過帶褲線的褲子,當541的職工到各個縣城辦事,他們才發現褲子還有這樣的穿。令他們感到困惑的是不知道褲子上的線是怎么弄上去的。分指家屬區的街道,路燈明亮,水泥馬路很平,從改革開放興起了高跟鞋,分指的女人們就昂首挺胸地穿了起來,而這時候縣城里都還連個像樣的街道都沒有呢。即便是現在的侯馬市,那時候全市連附近農村的人口加起來才十幾萬,就鐵路西面有條老街,窄窄的街道,低矮的平房,十字路口有個商店和飯店。就這么個地方,據說八國聯軍進北京的時候,慈溪太后亡命山西時還在路西的小巷那住過呢!但侯馬市彭真的老家倒是真的,至今侯馬火車站的大牌匾上還有彭真的題字,落款寫著傅彭真。八十年代初,當侯馬的街上開始有星星落落的樓房出現時,位于市中心火車站前兩百米新田路的晉機招待所,就是541四分指駐侯馬的派出機構。四層高的建筑,二樓寬大的陽臺,曾讓不少路人駐足,同時也成為那一時期侯馬的地標性建筑。
聞喜縣東鎮是位于南同浦鐵路上的一個小鎮,地方雖然不大,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地。不大個鎮子除541廠總部、541廠總醫院外,還有解放軍總后勤部2395醫院、214地質隊、解放軍3534 、3531軍服廠、2304倉庫等。雖說是個鎮,可其占地規??蛇h比幾十里外的聞喜縣城還大。南同浦鐵路穿鎮而過,有個小小的火車站。七十年代時,由于這里的軍事單位較多且級別較高,許多過往的客車都會在這里停?! ?/p>
地方上的人們管東鎮叫東鎮,分指的人們卻叫東鎮為總部,他們已經把那個鎮子忽略掉了。因為這雖然是個鎮子,卻是各縣委書記,包括地委書記都要經常因土地和民工問題前來請示和匯報的地方,省里的領導有時一來也經常是半個月。541工程總部作為分散在大山里各分指的指揮中心,地位和作用非常顯著,也讓人感到異常的神秘。每當召開各分指工作會議時,總部大院辦公樓的前面就會整齊停放幾十輛嶄新的草綠色軍用吉普車,另外,還有很多灰色和黑色的華沙和伏爾加小轎車,其陣勢仿佛兵團司令部開作戰會議一樣。
第四章 記得純真少年時
有生活就有孩子們,大山里的三線也一樣。大山里一座座幼兒園蕩漾著孩子們的歌聲,一座座學校里也不時傳出朗朗的讀書聲。他們大多在童年的時候,就告別都市,跟隨父母來到三線,屬于兵工戰士獻子孫的被獻掉的那一代。雖然如此,但是,他們的童年是快樂的,他們的童年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生活在偉大的毛澤東時代?! ?/p>
學校開學時,黑板上會寫到,“報到交學費一元,家庭困難的請家長開車間證明免費。”開學后,孩子們不僅要學習功課,還要組織學毛選學習小組,還要參加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批判會。老師時不時對學生進行家訪,與家長共同關心學生的進步。如果那個同學因生病耽誤了課,老師會對學生單獨進行補課。另外,學校還經常組織學工、學農、學軍活動,到工廠和父輩們一起勞動,到農村幫助農民割麥子,在學校的操場上在民兵的帶領下練習刺殺?! ?/p>
節日時,孩子們會穿上白襯衣、藍褲子、純白網球鞋,佩戴上紅領巾,興高采烈地以運動會或歌詠比賽的形式歡慶自己的節日。這一天,有的家長也許會給孩子兩角或者五角錢,兩角錢在那時候可以買很多的東西,一根冰棍才三分錢,一個作業本才一毛錢。當然了,那時候沒有肯德基,孩子們也沒有太多的消費。更多的是,孩子們會把這錢自己存起來,存到足夠多時交給家長,或者在同學有需要幫助同學。比如,有的孩子轉筆刀丟了沒敢跟家長說,他會主動買一個送給同學。那時候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個標志,那就是胸前都掛有一把家門的鑰匙,因為父母上班后,每個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大人。
生活在大山里的孩子們,可以感受著城市里沒有的四季季節變遷:春天有漫山遍野的野花綠草;夏天有一眼望不到邊的谷穗麥田;秋天有繽紛飄舞的漫天黃葉;冬天有白雪皚皚的高山丘陵。而每個季節,孩子們都會生發出一些玩法。春天一大群小孩滿山跑著吹柳哨、編草帽玩打仗的,夏天在麥地的田埂下燒賣穗吃,秋天摘酸棗,或偷挖過農民的紅薯烤著吃,冬天雪地里用馬尾套鳥?! ?/p>
放學后,男孩們通常是三五成群地在家屬區的馬路上滾鐵環、打彈弓、贏煙盒、摔方寶。女孩們則湊在一塊在樓前跳皮筋、丟沙包、踢毽子。歲數稍大點的孩子對這些不屑一顧,認為是小兒科。受戰爭電影的影響,他們已經開始模仿父輩,并從他們的身上尋求榜樣的力量了。有一次,四分指的幾個初中的孩子竟然趁卡車司機不注意,把一輛大解放開走了。他們開出了大山,一直開到了幾十公里外的曲沃縣城。當然了,晚上回來每個孩子都免不了挨一頓臭揍?! ?/p>
露天電影可以說是每一個孩子記憶最深刻的事情。孩子們之間總會有一些準確的內部消息,所以一般放學的時候孩子們基本都知道今天放啥片子。每天下午四點一放學,孩子們就會三三兩兩搬上板凳去占地方。晚上大山里一片寂靜,只有家屬區的的銀幕前人頭攢動。那時候電影很少,看電影是最主要的娛樂了。影片除國產的以外,進口片大多來自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因此有這樣的一個順口溜:朝鮮電影有哭又笑,阿爾巴尼亞電影又摟又抱,羅馬尼亞電影莫名其妙,越南電影飛機大炮,中國電影新聞簡報。有時候放一部好片子,因為幾個分指要同時放,所以廠里工會專門有車負責倒片子。經常演了了一盤片子,大家就都在操場等,有一回一部電影竟然放了一個晚上才演完。后來,各廠都建起了自己的工人俱樂部,露天電影也從此成為了歷史?! ?/p>
七十年代,唐山大地震過后,全國好像到處都要地震了,541各分指都成立了地震辦公室,負責監控地震。廠里給每家每戶在家屬區的空地里都蓋了地震蓬。人們在茶余飯后談得最多的就是地震,記得當時推廣預感地震的方法很多,什么地震前貓狗反常,耗子搬家,什么動物園的動物都不睡覺,什么下雨閃藍光,睡覺前要把酒瓶子倒過來放,看看燈晃不晃。有一回一頭豬把一個分指里的地震監控設備的線拱了一下,地震儀器顯示異常,廠里拉響了警報。全分指的人都跑到了操場,連附近村里的老百姓也扶老攜幼跑到麥地里避震?! ?/p>
孩子們似乎不像大人們那么緊張。大山里沒有什么熱鬧,一鬧地震,人們全跑到操場的空地上,也讓孩子們感到非常驚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全從家拿出來了,孩子們雖然不敢大聲說話,但看著一群一群的人,也覺得很有意思。白天不鬧地震了,一放學孩子們就三三兩兩地串地震蓬,玩打仗的。那時候的孩子沒有憂慮,不用上補習班,也不用去學電子琴。他們的理想就象小時候的作文一樣,長大了要當解放軍。
第五章 保軍轉民大轉型
八十年代初,541各分指開始實行保軍轉民的戰略性轉移。作為國內具有強大機械加工能力的大型兵工企業,541在國家的支持下,1980年,下屬的四分指最早開發了541人引以自豪的130輕型卡車,到上世紀80年代末,又開發系列旅行客車。一時間大江南北到處跑的都是541的華豐車。其他各分指也都根據自己的情況開發出不少民品產品。比如十分指生產的“美猴王”電動游覽車曾是我國生產的第一臺電動高爾夫球車。
那個時候也是541各廠效益最好的時候。各分指的車間都在加班干活,到點不回家的,單位就會從食堂給每個人打回來加班飯。雖然工作任務很緊,但工廠對員工卻是十分關心的。工會和團委會把每個沒結婚青工的生日登記好,到生日那天專門做生日飯。而吃完了生日飯的八十年代新一輩們,更是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生產的大會戰中?!按蟾杉t五月”、“奮戰一百天”等活動成為那時候人們的精神風貌?! ?/p>
廠里的效益好,職工的福利也高。每到秋天,廠里就會用專列從東北拉大米,分給職工。這時候,廠區的發貨站臺上,機車冒著蒸汽,忙碌的人們把一麻袋一麻袋的大米搬下來,然后分到各車間名下。全廠職工家屬把家里能裝米的家伙式都拿來了,在各單位等著分大米。大家熱火朝天的,場面跟過節一樣?! ?/p>
雖然改成民品生產了,但每天上班吹軍號還是一如既往。以前做軍品時外地來分指辦事的人少,改成民品生產后,全國各地來的供貨商以及買產品的客戶不斷地來到山里。他們一方面為大山中的541工程奇跡感到震撼,同時也對軍工技術生產的產品萬分信賴,更對工作于生活在大山里的職工產生敬佩之情?! ?/p>
實行工資改革后,職工的工資直線上漲,青年職工結婚已經由木制家具的多少條腿過度發展到組合柜、電視、洗衣機,并且開始流行旅行結婚。大批的大、中專生也陸續來到了廠里,廠里的單身宿舍不僅是新鮮血液的象征,同時也成立一道風景線。當然,他們不是象建廠時的軍工戰士懷著責任來到山里的,而是被這里穩定的工作和優厚的物質待遇所吸引。后來,在干部年輕化、知識話的精神指引下,這些人很快成為了各個廠處室、及車間的各級干部。
541以其實力和口碑很快引起了全國各地的注意。其時正值沿海城市開放。山東、江蘇、浙江一些城市急于發展經濟,卻缺乏支柱性產業,紛紛來541考察,希望541能夠搬遷過去。但是541一些專業廠類似電廠、鑄造廠、鍛造廠等都是一次性建設,能夠搬遷的只是具有機械加工能力的部分廠子。所以一波又一波考察的來了,又一波接一波戀戀不舍地走了。后來當外國的資本開始大批投向中國沿海時,再也沒有人來考察541搬遷的事情了。但是,不管有沒有人來關注,五四一軍工制造已經成為其搏擊市場大潮的利器。
第六章 541脫離兵工序列
1979年1月,鄧小平約見工商界和民主黨派人士。座談時,鄧小平希望榮毅仁等能圍繞改革開放做一些實際工作,發揮自己的作用。在其他人士向鄧小平提出要“摘除資產階段帽子”時,榮毅仁卻提出了吸資興辦實業的建議,并獲得鄧小平的首肯。一個月后,榮毅仁向中央提出了《建議設立國際投資信托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見》。當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成立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10月,中信公司正式成立,榮毅仁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1988年,在國務院的部署下,遠在山西晉南中條山的541由國家機械委劃給了榮毅仁的中信公司。榮毅仁以滿腔的熱情接過了541,從此,541就把自己十幾萬職工家屬的命運交到了這位“紅色資本家”的手里。541劃給中信,國內官方沒有做公開報道,倒是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之音”對此做了報道。前蘇聯也都知道了,曾經為應對修正主義侵略的華北某坦克基地已經移交給中信公司。1991年蘇聯宣布解體。541作為當時應對前蘇聯侵略的軍工基地確實沒有必要存在了,發展民品已近成為541全體職工的共識。
中信機電制造公司成為中信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為特大型工業企業。下轄總裝、冶金鑄造、鍛造、沖壓、機加、液壓電器、發電等7個專業生產廠和科研設計院、鐵路運輸公司、職工總醫院、技工學校等5個直屬單位。固定資產原值16.5億元人民幣。幾十年來,即便按人民幣貶值十倍計,固定資產原值起碼也相當于現在的165億?! ?/p>
榮毅仁曾說過:“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共產黨把541賣給了我”,當然此話無從考證。1993年3月,榮毅仁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同時把中信集團公司的大權交給了王軍。王軍是原國家副主席王震的長子,榮毅仁成為國家副主席后,王軍被提為中信投資公司的總經理。
541劃歸中信后,徹底地脫離了國家的軍工序列,除了兵器總公司委托加工的部分軍品外,開始大部分以民品為主了。541最北面位居翼城縣的三分指工廠開始涉獵汽車、煤礦機械、工程機械、農機備件等行業,以向濟南中國重汽供應651、150、162黃河前軸為標志,在國內首創 16M 鍛錘整體鍛造汽車前軸梁,拉開了三分指民品生產序幕。四分指由晉南機械廠又更名為中信機電車橋有限責任公司,專業生產重型汽車車橋、輕型客車車橋、重型汽車離合器和系列汽車扭桿彈簧,給國內汽車廠家配套?! ?/p>
二分指是一個綜合的冶金鑄造廠,其強大的冶鑄能力在國內都屈指可數。美國一個的公司拿出一億多美元,承包了二分指的一個車間,搞起了國際鑄造,并插上了星條旗。為了讓老美能享受到開發區的政策,山西省政府還專門將二分指附近劃為省級開發區。五分指因當時是華北地區沖壓能力最強的企業,擁有山西省最大、最先進的1000噸日本進口沖床,而被命名為山西沖壓廠?! ?/p>
位于么里溝的一分指工廠在滿足履帶式軍用車輛生產的同時,堅持軍民結合發展的戰略,積極發展民用產品,也已形成多種系列。就連541電廠也開發出水泥、砌塊、電解鋁、板式家具、建筑安裝等許多民品項目。作為負責541鐵路運輸的18分指,由于絳縣以南的鐵路全部拆除,只剩下北面連接幾個分指的幾十公里鐵路,也從絳縣搬遷到了四分指與三分指之間的張村火車站。由于當時硅鐵價格看漲,18分指也建起了高爐,開始煉硅鐵。
541有人、有設備,人是全國產業工人第一流的,設備也是全國當時最先進的。從事民品生產,541別的不缺,就缺流動資金。而中信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金融、實業和其它服務業領域,錢是不缺的。劃歸中信后,541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是選對了婆家,況且婆家還是中央選的。541作為半軍事化兵工單位,聽黨的話,跟黨走,是他們的一貫作風。更名為中信機電制造公司后的541各分指摩拳擦掌,準備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以軍工技術再展軍工英姿?! ?/p>
第七章 軍工基地全線失守
541全線失守不能歸咎為市場,九十年代,民營企業還只是處于發展階段,根本沒有實力與具有強大機械加工能力的國家特大型工業企業的541抗衡。中信接管了541,在政治上獲得了極大的回報。但中信畢竟只是些搞金融、弄證券的商人。541各廠的生產線都是按軍品設置的,按照保軍轉民的要求,軍品生產線必須保留,開發民品生產必須建立新的生產線。而要進行技術改造則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中信起初也為541的民品生產線改造注入了大量資金,但后來投資便變得越來越謹慎。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中信大力開拓海外金融市場,對541幾乎就沒什么資金投入了。541陷入軍部、民不民,官不官、商不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尷尬境地。另外,541工程從開工建設以來,作為大型兵工企業,從資產到人事始終先后處于裝甲兵司令部、五機部、兵器工業總公司、國家機械委的嚴密監管之下。劃歸中信后,中信對541的領導只做備案,任其自我發展,對各分指的資產與人事的監管完全流于形式。
1986年9月國家頒布了《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廠長工作條例》,把國有企業的領導體制,由原來的黨委集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改為廠長負責制。并在1988年4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規定:“企業建立以廠長為首的生產經營管理系統,廠長在企業中處于中心地位,對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負有全面責任?!?
脫離軍工序列前,541各廠在制度創新方面也做了些改革,但步子不大,因為畢竟是多年的老廠、大廠,且企業資產是國家的,沒有人愿真正推動,即便改,也要充分考慮職工的利益。劃歸中信后,在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大旗鼓噪下,541各分指的廠長迅速開始“人、財、物”大權獨攬,一手遮天,用人一人定,簽字一支筆,決策一言堂。企業管理層由廠長組閣,誰當企業黨委書記,誰當副廠長,誰當工會主席,均由廠長說了算。黨委、工會、職代會形同虛設。最終黨委書記、工會主席、副廠長都成了廠長利益集團的人。廠長負責制變成了個人專制,黨群組織成了廠長的應聲蟲,工會成了“工賊”,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和話語權被剝奪。兵工戰士工人階級主人公的時代徹底過去了
市場經濟變化莫測,由于541各分指領導決策連連失誤,所以一個個分指被迅速搞跨,廣大職工生活變得異常窘迫。最先陷入困境的是一分指,開始在541歷史上破天荒地拖欠工資。這股風很快就開始在541各廠蔓延開來,有的分指半年甚至一年不給職工發工資。時間長了,各分指職工對開工資的時間都開始有大概估摸了,那就是五一、國慶、元旦、過年開工資,其他時候是沒準的?! ?/p>
一分指由于長達一年多時間不發工資,一年當中,竟然有18人前后因為缺錢養家而自殺。有一個職工為了養活妻兒,去偷農民喂豬的麩子當口糧吃,當農民跟蹤要將其治偷竊罪時,才發現人家一家老小竟然以此為食,不禁也當場落淚。但是就是這樣,廠里樸實的工人還是每天到點上班。位于翼城縣山里的三分指,一個女職工因無法盡到母親的責任,給他的孩子以溫飽的生活,悄然上吊自盡。其他分指因無法生活下去,上吊、喝藥自殺的人也大有人在。人們天天聽到的都是今天這個分指死了幾個,明天那個分指又死了幾個?! ?/p>
在國企改革的旗號下,國有財產開始大量流失,逐步向經營者手中轉移。進材料吃回扣,價值百萬的設備幾萬就賣出去,任用干部大肆收禮。早在九十年代中期,541某分指領導的夫人在參加同學聚會時,就大言不慚地說有五百萬工資存款。工資改革已經進行了無數遍了。然而一遍又一遍的改革,領導的工資越改越高,職工的工資越改越低,且不能按時發放。每月幾百元的工資雖然比七十年代的幾十元上漲了不少,但是面對的是物價的全面上漲。雖說是在山里,但是吃的用的在價格上完全象北京、上??待R的,有的東西甚至比城市里的還貴。
各個廠的領導都很忙,他們一天又是出國考察,又是國內到處開會。他們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想辦法千方百計地把廠里的設備倒騰出去,在外面開起自己的工廠。他們出著差,拿著補助,一方面給工廠找活,一方面給自己找活。由于廠里的客戶和他自己的客戶都是一個,所以他那生產的產品不合格的退到了廠里,廠里合格的算他的。廠里的貨款可以不要,但他的貨款絕對不會拖欠。各廠下面的車間,以二級開發的名義公開將廠里的物資拉到廠外賣了,幾個領導共同分賬。而職工即便是偷廠里一塊鐵,也被各廠的公安處抓起來,由家里來交錢贖人。所罰之款,也自然成為公安處領導的獎金?! ?/p>
有的分指的領導為了追求產值,獲取政績,責令車間加班加點干活,加工出的產品被源源不斷地拉幾千里之外的客戶廠家。由于超計劃供貨,對方廠家拒絕接收,不得已還得自己在人家那租庫房存放。年底產值一統計產值是上去了,可是過完年產品就又從外地拉回來了,說是退回返修。產值有了,一統計多少個億,可是貨款沒有,工人干了白干,一分錢工資都領不到。
有的分指的中層干部把一個原本好端端的單位搞跨了,年底竟然被評為公司級先進。換到另外一個單位,用不了幾年又把一個單位徹底搞垮,結果竟然成為省級勞模。也難怪,把一個單位搞好不容易,也很難撈著錢,而把一個單位搞垮太容易了,金票是大大的。只有撈到了錢,他才能給上級領導送。上級領導只要得了好處,工人們能不能生活下去他是不在意的。借口有的是,市場經濟嘛!而且,在541能把一個單位搞好是不正常的,搞不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541的情況上面的領導們不是不清楚,他們一方面粉飾太平,另一方面,總是幻想著用市場經濟的法則去解決計劃經濟留下的問題。位于聞喜縣的6分指和10分指嚴重虧損,依照企業法先后進行了破產。結果破產造成了幾千職工和近萬名家屬無以為生流離失所。而大大小小的領導卻在破產的同時大肆進行暗箱操作,肆意侵吞國有資產。六分指破產后,原來工廠里存有價值上百萬的數控車床,刨床等,還有各個車間的成品庫、材料庫、廢品庫,這些庫房都有有詳細的賬目,然而這些東西的處理情況,廣大職工卻毫不知情。破產破得工人階級徹底成了無產者,而一些領導們卻成了先富起來的成功人士。
541最后陷入困境的是17分指,17分指是541的自備電廠。早在七十年代,17分指還沒投產時,各分指用的都是地方上的電。由于用電沒保障,幾個分指都流傳著一句話,那就是窮山西爛絳縣,不是停水就停電。17分指擁有4臺2.5萬千瓦、1臺2.75萬千瓦發電機組,總容量12.75萬千瓦,并擁有110KV、35KV、10KV變電站各一座及相應的輸配電網絡,承擔著541各廠的供電任務,多余的電供國家電網,總資產五億元左右。
幾十年來,17分指為了支持大山里541各廠的生產,耗盡了自己身上所有的能力。其它分指雖然大都開不了工資,但17分指的效益一直不錯,工資也有保障。2010年17分指被被列入小火電,予以停產,繼541各分指之后也最終走入了絕境。明天的早餐在哪里?一千多職工和數千家屬開始為明天的生活擔憂。而此時,家屬區破舊的單元樓一層的外墻旁,一孩童的信筆涂鴉卻讓人感到無限感慨。一簡筆大熊貓畫像之旁,寫著一行稚嫩但卻令人心動的粉筆字,“臺灣臺灣你回來吧!北京把大熊貓都給你了!”
至此,541各廠除二分指效益尚好外,其他各分指幾乎奄奄一息。541總部也搬離聞喜縣東鎮了,東鎮那只剩下總部大院破舊的樓房和一些老弱病殘的退休職工。劃歸中信后,總部機關更名為中信機電制造公司,先是以機構精簡靠前指揮為由遷往二分指,后又以交通不便為由在離各分指更遠的侯馬市買地,蓋起了辦公樓和宿舍區,并以補貼的形式把房子賣給公司大大小小的領導,包括各分指的廠級領導,而541各分指的十幾萬職工和家屬卻被徹底撇在大山里?! ?/p>
第八章 兵工二代苦不堪言
上世紀九十年代,作為七十年代首批來到大山里的541兵工戰士們已經基本退休,繼而成長起來的是當初跟隨父母來到這里的兵工二代。七十年代,父母們來到中條山,歲數大點的孩子,上山下鄉,插隊到各分指附近的農村里,和他們一起的有來自各地的知情,尤以北京知青居多。知青返城時,外地的知青回到了他們原來的城市。而541的知青則回到父母所在的工廠當了工人。歲數小點的,趕上了高考,但那時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能考走的微乎其微。那些考上大學的應該是第一批離開541的人了,他們走了,不會再回來。剩下的則通過上541技校、接班、招工等各種方式,統統進到了541各個分指。一代兵工戰士獻了青春,又真正把子孫奉新了?! ?/p>
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541效益開始下滑,當時風行留職停薪,一些兵工二代離開了541,開始走出大山,出去打工。兵工二代從他們的父輩那不僅繼承了吃苦耐勞的光榮傳統,同時還擁有精湛的技術。時值珠三角、長三角和山東沿海發展初期,民營企業迅速成長,所以他們出去后也很快在當地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p>
留職停薪不僅要給廠里交錢,同時也有期限。期限到時,有些人不愿回廠了,于是各分指很快便出臺文件,讓限期返廠,逾期不歸者以開除論處。那時候國有企業職工身份非常重要,于是,大批出去的人回來了,但仍有一些勇于第一個吃螃蟹。很快,各個廠新的辦法出臺了,不回來者,本人開除,配偶限期離廠,房子廠里收回,孩子辦理離校手續。一些人回來了,但還是有人回來接上家人,勇敢地走了出去。再后來,由于外面的企業開始給職工辦理檔案和各種保險于是,一批又一批的人為了生活走了出去,廠區大門的宣傳欄里隔三差五地張貼開除職工的通告。只是通告一次比一次開列的名單多。到后來,竟然有很多廠里的中干,甚至廠干在狠撈一把后也離開了廠。當然,他們的名字也出現在各廠的公示欄里?! ?/p>
1999年,全國的國企開始推行下崗分流、減員增效。541各廠也開始有大批的職工下崗,基本上屬于兵工二代那批人。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全國共有三千萬國企職工下崗。后來541各分指開始對下崗職工進行工齡買斷,按照每年工齡買斷500元的標準,每個人拿到了一萬元左右。下崗買斷的地雷陣把541成百上千的職工炸得妻離子散,背井離鄉,使他們在最為困難的時候,墜向深淵。據不完全統計,541各廠僅在北京打工的人就有一千人之多。運城和陜西韓城有兩趟發往北京的客車,這兩趟車在侯馬都預留兩節車廂。每當過完年后,車廂里都會有很多外出打工的541人。過去說憑借國際歌,你可以找到同志。雖然現在由于人員流動,說普通的越來越多了,但是憑他們的年齡,憑借他們兵工廠的普通話你還是會很容易地辨認出來。你可以大膽地問他是幾分指的,放心一般不會問錯?! ?/p>
下崗使541各廠在人員與技術上徹底傷失了元氣。各分指的車間、處室以下崗為由,借政策的力量,打擊報復職工,把平時與其不對付的人都予以下崗。而各單位凡是能對領導提意見的,大多是技術上有一套的職工。于是,下崗后一大批技術優秀的職工被迫離開了工廠。他們不是富余職工,本來就是各單位的中堅力量。由于效益不好,這些年來,各個分指招不來工人,于是就大量地招收工廠附近的農民,名為協議工。于是工廠大批的精密設備受到了破壞,同時各種卡具、量具也大批丟失。到了割麥子的時候,協議工說不來就不來了,各車間的領導急的象熱鍋上的螞蟻。廠里的正式職工可以不給開工資,但是協議工是必須給開的,而且一天都不敢拖欠。因為他們都是附近的農民,廠里怕農民來廠里鬧事。
兵工二代人到中年,大多都四、五十歲了,上有老,下有小。父母年輕時從全國各地來到這中條山的541,如今也都七十多少的老人了。免費醫療沒有了,職工按照比例報銷消費。各廠的醫院由于老大夫退休,新大夫招不來,且設備成就,看病都趕不上鄉鎮的衛生院了。老兵工們要想看個病不是去幾十里外東鎮的總醫院,就是去侯馬、運城等地。然而,高昂的醫藥費不僅壓彎了這些從不畏懼困難的老兵工的腰,也把兵工二代的腰壓彎了。為了跟廠里借點錢,救父親的命,有的兵工二代不得已流著淚給廠長跪下?! ?/p>
1999年后,由于住房體制改革,原來的福利性住房取消,取而代之的貨幣性住房。541各分指的家屬區都是七十年代建造的,幾十年的風雨歲月已經使得各山谷里的樓群十分破舊,八十年代還曾經加固過。由于年久失修,一到雨季,所有三樓的住戶樓頂都要漏水。家里到處都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盆、桶來接水。就是這些房子,發了個房本,說這是你們自己的了,就把房子賣給了職工。水電收費已經習以為常了,但老實繳費都是那些不能正常開資的工人。領導們家里雖然也按著電表、水表,但收費的也是廠里的人,誰敢跟他們要錢呢?
兵工二代的孩子們上學也趕得不是時候,每個大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可當孩子們把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拿回來時,教育產業化使得這些工資低的可憐,且有長期拖欠的工人們欲哭無淚。為了供孩子們上學,他們借遍了所有能借到的錢。他們把自己的生活成本壓縮到最低。夏天他們去附近農村的麥地里撿麥子。秋天去給農民打工收玉米。每次開了工資,給孩子們把生活費寄去使他們最感幸福的時候,同時也是他們最為辛酸的時候?! ?/p>
市場的肉價已經漲到了十幾元一斤,雞蛋也和北京一樣4塊錢一斤了。幾十年前五分錢一斤的西紅柿已經漲到了兩塊,黃瓜三塊錢也只能買到兩根了。即便去趟最近的侯馬,四十公里的路程,路費也由以前的九毛錢漲到了現在的11元。附近的縣市快速發展,馬路寬敞,高樓林立,而大山里分指卻日漸衰敗。在侯馬坐車買票時,如果你說去哪個分指,你放心,小偷都不會盯你。541職工的窮名已經傳遍了山西南部各個地方。
家屬區旁市場的小販們也知道分指人很窮,但是他們的生意卻受不到太大影響。有小販說,誰說分指沒錢,那么多肉一上午就賣完??墒撬麄儾恢溃總€分指都有幾十甚至幾百個先富、甚至暴富的處級干部,否則一個分指幾千、甚至幾萬人,那點肉每個人塞牙縫都不夠。經濟絕對是個翹翹板,一部分人的發達絕對是以更多的人貧窮作為其代價。兵工二代們數月不知肉滋味的人大有人在?! ?/p>
第九章 白發母親慷慨奮起
1966年5月7日 ,毛澤東看了總后勤部《關于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后,給林彪寫了一封信。在這封后來被稱為《五七指示》的信中,毛澤東要求全國各行業都要辦成“一個大學?!?,這個大學?!皩W政治、學軍事、學文化,又能從事農副業生產,又能辦一些中小工廠,生產自己需要的若干產品和國家等價交換的產品”。
在“五七”指示的指引下,全國的三線企業都開始大辦“五七”工廠。541各廠也辦起了 “五七”工廠,安排了許多工廠家屬參加生產勞動。源于當時軍事氣氛,開始大都叫做“五七”連,后來叫“五七”家屬工廠,最后演變成勞動服務公司。
現在已經大多七、八十歲的老媽媽們,那時和正式職工一樣在機床上倒班, 和 老師傅一樣帶著徒弟獨當一面工作。她們以每天五角錢的工資為“五七”工廠和后來的勞動服務公司奉獻著青春,并創造了大量的資產和財富。她們有著固定單位、有固定工種,有人事檔案,如:工資表、進廠登記表、考勤表、職工登記表等文檔。她們和正式工人一樣享受著工傷、產病假等各種福利待遇。她們有的干到一九九二年,甚至有的干到一九九九年。
有的分指家屬工退休后給發了退休本,每個月給20元的退休金。后來廠里效益不好,20元也沒有了。有的分指的家屬工到最后則一分錢都沒有,這其中包括了許多從寧武三線并到541的職工家屬。541各廠效益不好,而且第一代老兵工有的已經不在人世了。跟孩子們伸手,孩子們也都四十大幾了。作為兵工二代孩子們都已經成了家,有了孩子,還面臨著幾月,甚至半年不開工資的窘境。養兒防老也成了一句空話。而此時,各分指勞動服務公司的資產會迅速掏空,有的領導撈夠了錢換了單位,有的退了休,跑到北京、上海買了房子不回來了。家屬工的權益沒人過問,得不到任何保障。四分指的老太太們拿著退休本找廠長要工資時,工資本被扔到了地上?! ?/p>
10分指的家屬工無奈之下上訴到聞喜縣和運城市法院兩次,前后總共花費了近六七萬元,問題也沒有得到明確的結果。廠里、總廠、縣里、市里,各級單位以種種理由來推諉,把這些六七十歲的老人當皮球一樣踢來踢去。后來,541各廠的一千多老太太們開始聯合起來,她們選出了自己信得過的代表,開始去運城、侯馬、太原、北京不停地上訪。從2004年開始,五年的時間里,她們忍受了各種屈辱,太原去了無數次,僅北京就去上訪了三次?! ?/p>
2007年夏天,25名老太太代表1400多名和他們同樣命運的老太太,冒著酷暑來到了北京。他們年齡最小的也已經六十多,最大的竟然已經七十多了。按道理,她們這個年紀應該小河邊練劍,或者在家看看小孫子,頤養天年??墒?,她們卻走在上訪的路上?! ?/p>
昏暗的地下小旅館里,每個床位只有25元,四個人一個房間。里面的設施極其的簡單,只有床位和一個轉的很慢的老電扇,沒有洗澡的地方,每個人都是汗流浹背,汗順著老人們布滿皺紋的面頰慢慢的流淌著。北京長安街的夜景十分的華麗,但她們卻沒有心情去看。她們很多人沒來過北京,有的也只是調到541時路過北京到金水橋的天安門那去過。晚飯時,大家聚到了一起,每人三個小饅頭,地上放了一些咸菜,就這樣吃起來。她們作為代表的費用是大山里1400多老太太太們捐獻的錢。算起來他們每個人平均只有六毛錢的生活費,而那時的北京喝瓶水都要一元錢了。
想著婦聯應該是婦女的娘家人,她們便滿懷信心地來到到全國婦聯。然而在夏日暴雨中的全國婦聯樓下站了幾個小時后,被告知全國婦聯負責處理婦女身心健康和家庭暴力,她們所反映的問題不在婦聯的職權范圍內。真是滑天下之大稽,541的老太太連飯都沒的吃了,何來身心健康?中信公司得知消息后派大轎子車把她們拉回到里小旅館。第二天,老太太們來到了中信公司,也就是541的最高主管單位。但是令人氣憤的是,負責接待的領導竟然說,中信是接收了541,但接收的是職工,沒接收老婆孩子。遠在侯馬的中信機電制造公司得到了消息,連夜派人到北京把老太太們接了回去。
老太太們回到了大山里的541各廠,各分指的公安處都已經接到通知,開始對所有代表的家進行監視。黨、政、工、團也開始對老太太們在廠里上班的子女做工作。但不管是侯馬的中信機電制造公司還是各分指的領導也許有些兒太天真了,他們忘了,很多公安處處長、團委主席、工會主席們,他們的母親原本就是以前的“五七”戰士。最后,老太太準備去哪里開會、哪里上訪,領導們不知道,但是領導們準備怎么對付老太太,地球人都知道了?! ?/p>
老太太的奮斗終于有了結果,2009年底,一個令人激動的消息傳遍了中條山各個分指。根據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有關文件精神,從2009年10月1日起,未參?!拔迤呒覍俟ぁ卑磳俚毓芾淼脑瓌t納入當地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根據文件精神,2009年10月1日前年滿75周歲及以上的,按1萬元標準繳納;75周歲以下人員在1萬元基礎上,按與75周歲每相差一年(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增加1500元的標準繳納。按以上標準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后,由企業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按每月368元的標準核定基本養老金。原創辦“五七家屬工廠”國有企業破產的,繳費后由企業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按每月330元的標準核定基本養老金。按照此文件精神,541各廠的家屬工在每人繳納了一萬到兩萬的養老保險費后,每月可以領300多元養老金。由于2009年底退休人員正好漲工資,老太太們的養老金也漲到了400元?! ?/p>
老太太們的養老金從2010年春節時正式開始發放。雖然比起正式工來說,老太太們的退休工資少了許多,但老太太的名下畢竟開始有了自己的生活費。然而,當541各分指的老太太們也和正式工一樣拿到了工資本的時候,有的分指一些曾和她們一起走在上訪路上的老太太卻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人世。400元的勝利來之不易,這其中包含了多少心酸和眼淚,巍巍中條山會永遠銘記她們的?! ?/p>
時值2010年春節,541各廠的那男女老少談論最多的是老太太退休工資的事情。541各廠十多年了,只有那年的春節最像個春節。正月十五,各個分指的老太太們穿紅戴綠興致勃勃地扭起了秧歌。幾十年來,年輕時她們在工廠是家屬工,在家里只是丈夫的家屬。她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權益,因為作為兵工戰士的家屬,她們和自己的男人一樣,聽黨的話、跟黨走。而今,誰還會想著她們,她們又能依靠著誰?沒辦法,為了生活,她們只能慷慨奮起?! ?/p>
第十章 兵器工程漸成遺跡
七十年代,八個樣板戲曾經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其中《智取威虎山》里的夾皮溝也幾乎在那個年代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身無御寒衣,家無隔夜糧,小火車也不通了,是東北剿匪時那個小山村的真實寫照。如今,中條山里的541各分指倒和了樣板戲里的夾皮溝頗有些相似了,不同的只是小火車還通著。改名為鐵運公司的18分指雖然把以前的蒸汽機車換成了內燃機車,但也只限在翼城和絳縣山里的幾個廠子鉆進鉆出拉拉貨。山谷里雖然還依舊不時響起的汽笛聲,也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奔放了。由于效益不好,18分指許多工人都去內蒙修鐵路打工去了。
四分指旁的特大鐵路橋上,枕木還是七十年代建廠時鋪的。據說剛建成時,臺灣還指示潛伏特務來炸過。如今橋上的鐵欄桿已經所剩無幾,鐵軌旁走人的水泥蓋板蕩然無存,從鐵軌枕木下散落的石縫已經可以豁然看到橋下的河灘了。也真難為18分指的火車司機了,每天在這樣路況下行車,膽子也真夠大的了。不過比起父輩來還是安全的多了,當年他們的父親在朝鮮的青川江上開火車,天上還有美國人的飛機掃射和轟炸呢!
各分指廠的子弟學校2008年全部劃歸地方。七十年代初期,全國各地一流的教師,通過政審后來到541。那時,541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也是知識分子獻身三線報效祖國最為光榮的地方。如今,許多分指的教學樓都已經成里危樓,老師的工資也和廠里的工人們一樣被長期拖欠。絳縣當地的一位教育工作者,對541的老師很有一番感動。作為老師,他曾和541子弟學校的老師共同參與了兩次高考監考。有一次,高考前一天師生動員,當升國旗時,聽到義勇軍進行曲,541的老師很快便從閑座著的監考老師中最先站起肅立。如今,地 方上 老師們的工資都已納入了地方財政。這時候,541各廠學校劃歸地方也不失為解困之舉。
各分指的女職工們不穿高跟鞋已經很久了。家屬區的馬路歷經幾十年風雨侵蝕,地面的水泥已經完全剝落了,原來平整的水泥路已經徹底成了石子路。路雖然不行了,但私家車卻多了起來。各分指很多領導都在侯馬新開發的小區買了房子。他們開著小車侯馬分指兩頭跑,老百姓的路好不好,他們熟視無睹。
各分指的工人俱樂部作為廠里工人的活動中心,也大都破敗不堪。四分指的工人俱樂部是541各廠最大的,廠里的大型群眾活動、演電影、開職代會、職工文藝演出等都在這里舉行。八十年代初,劉曉慶演完《小花》剛在全國出名,就來到山西南部大山里的541慰問演出,當時就是在四分指的俱樂部舉行的。俱樂部高大的屋頂全部是木質結構,由于沒有錢維修,經過幾十年風吹雨打,現在頂棚塌陷,四處漏雨,已經多少年沒演過電影了?! ?/p>
蜿蜒在山谷里的高大的廠房,四面的玻璃窗已經很難看到一塊完整的玻璃。廠房頂上由于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就往車間里漏水。外面下了里面下,外面不下里面還下。車間配電柜上怕出事故蒙上了塑料布,廠房里的機床前放在踩踏的木板。廠長們到車間里來檢查工作,即便在廠房里,車間主任也得給打著傘。
七十年代懷著火熱的激情來到大山里建設三線的老兵工已經全部退休了,各分指目前依舊聽著軍號上班的職工主力基本上是兵工二代。他們中間除三分之一下崗或被開除,不得已背井離鄉出外討生活外,剩下的大都仍然堅守在541各個半死不活的廠里。第三代八零、九零后們長大后,都已經遠走高飛離開了大山。隨著541的各個分指不斷陷入困頓,現在各個分指已經在在職工的人力資源上無以為繼。除農村的協議工外,已經沒有人選擇來這一無城市文明,二無工資保障的大山里工作??梢哉f,再過十幾年,當兵工二代們堅守到最后徹底離開541這些工廠時,中條山的漫山遍野除了當年“中條山保衛戰”的戰場遺跡外,就是541工程兵工建設所留下的工業遺跡?!?/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