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期美國對德日的綏靖政策及破產
葉勁松
二戰初期,美國采取中立政策。1939年9月5日,羅斯福總統對全國宣布,“我國將繼續是個中立國家……我希望美國將置身于這場戰爭之外。我相信它會這樣做的。我向你們保證,你們的政府將盡一切力量來達到那個目的。”( L.杜蒙德《現代美國》第643、644頁,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美國政府采取中立政策的重要原因是它希望交戰國在戰爭中相互削弱,兩敗俱傷,這樣強大無比的美國將使自己穩獲世界霸主地位。美國中立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美英法統治集團頭腦中都還存在的濃濃的對德綏靖政策的思想。
戰前英法讓德國吞并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美國對英法的政策是支持的),目的是讓德軍移向東方,接近蘇聯,以使蘇德兩國發生沖突。而現在德國進攻波蘭,德國軍隊的滾滾洪流沖向東方,美英法統治集團希望德軍繼續向東,他們希望,隨著將德國與蘇聯隔開的地理障礙──波蘭的消失,仇恨社會主義蘇聯的德國最終能攻向蘇聯。雖然德國已經在歐洲大陸燃起了戰爭大火,但美英法仍然希望這場大火只燃向東方而不燃向西方。二戰初期異乎尋常的進程證明了這一點。
二戰初期,美國宣布中立。而英法雖然在9月3日對德宣戰,但卻以行動表示英法對德國進攻波蘭持中立立場。英法在西線按兵不動,在英法被稱之為“奇怪的戰爭”,在德國被稱之為“靜坐的戰爭”,國際上則稱英法的行為是“虛偽的不真實的戰爭”。美英法都在坐等事態發展為德蘇沖突,他們還未放棄指導他們坐視德國吞并奧地利、捷克的思想——消除法西斯德國向東的一切障礙,把德國最終引向蘇聯。他們認為,他們在西線對德進攻,將是對德國在東線對蘇進攻的阻礙。他們想以西線無憂的事實鼓勵德國放心進攻蘇聯。不僅如此,美英法等國的慕尼黑分子們甚至公開鼓吹對德戰爭是“不必要的戰爭”,應該把它變為“必要的戰爭”,即變為反對蘇聯的戰爭。美國統治集團中不少人也有此種主張。
1939年9月15日,向德國銷售墨西哥石油,并為戈林的好朋友的美國大老板戴維斯,應戈林邀請前往柏林之前,謁見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美國政府在交戰雙方居間調停。羅斯福并未表示同意,但對戴維斯暗示,他將研究調停的可能性。戴維斯去了德國,并在10月初會見了戈林和德國陸軍、海軍的有關人士。戴維斯從德國歸來后向總統遞交了兩份報告,并在國務院受到了接見。但是,這次調停最終未能搞起來。在德國才侵占波蘭的情況下,當時的環境氣氛不適美國調停,也不適馬上使英法與德國間的戰爭(雖是靜坐戰爭)轉變為對蘇戰爭。
1939年11月底蘇芬戰爭爆發。美英法等國政府和媒體,都參加了對蘇聯猛烈攻擊的大合唱。媒體還公開號召組成反蘇同盟。美英法等國還向芬蘭提供了包括幾百架飛機、一千多門大炮的軍事援助(而美國除向芬提供幾干萬美元的貸款、“私人捐助”外,還低價賣武器給芬蘭)。美國宣布,飛機、鋁、鉬及其它物資對蘇實行禁運(而此時日本進攻中國,美國未對日禁運)。英法開始組編一支準備從芬蘭向蘇聯進攻的15萬人的遠征軍,其中英軍10萬(而當時英軍登陸歐洲大陸協防的部隊也僅15萬人)。英法還決定,由英法從中東基地出發,聯合土耳其軍隊,從南面向蘇聯的黑海和高加索地區進攻(其中包括飛機轟炸巴庫石油基地)。英法雖與德國處于交戰狀態,但他們不打算向德國進攻,卻打算向未宣戰的蘇聯進攻。美國對英法的從北、南兩個方向進攻蘇聯的計劃持贊同態度。美英法希望通過實施這個計劃,消除英法與德國間戰爭,并使德國的龐大軍隊一道參加英法對蘇的進攻。當然,英法對蘇進攻的計劃,最后由于一些原因(如北歐國家不讓遠征軍過境等)未能實施。
如果說蘇芬戰爭前的環境氣氛,不適美國在英法德之間調停的話,蘇芬戰爭后,由于美英法政要和媒體對蘇聯的大肆攻擊(此時攻擊德國聲音少多了。通常情況下,報紙頭版大多是關于蘇芬戰爭的電訊和社論,而關于英法德之間戰爭的報道和評論反而只占報紙的一個小角落),美國認為,歐美此時的反蘇環境氣氛,已轉移了對德國的憤恨,適于對英法德進行調停。 為此,在蘇芬戰爭期間的1940年2月,美國政府派副國務卿韋爾斯為特派代表出使歐洲。美國希望繼續推行慕尼黑妥協政策,希望同希特勒妥協以結束歐洲戰爭,使各國集中精力奉行共同的反蘇方針。對于韋爾斯為特派代表的使團出行目的,處處掩飾美國與德國的勾結的美國人倫哲爾和格列松也寫道,這個使團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與納粹政府講和的可能性──如果元首提出合適的條件的話”。(轉引至庫達科夫《現代國際關系史》世界知識出版社1961年版第594頁)韋爾斯先后同以下這些人舉行了會談,在意大利是墨索里尼和齊亞諾,在德國是希特勒、戈林和里賓特洛甫,在英國是張伯倫和丘吉爾,在法國是達拉第和雷諾。而在這段時間遭到美國持續不斷地猛烈抨擊的蘇聯,不屬于副國務卿此行路線之內。
在與韋爾斯會談時,德國公開表明要取得歐洲霸主地位的意圖。3月2日,希特勒接見韋爾斯時宣稱,德國準備把戰爭進行到底。德國在此時已暗地里準備好了在4、5月份的進攻。達拉第總理在3月7日接見韋爾斯時說,他不拒絕與希特勒接觸,如果因此能使法國今后避免與德國重新發生戰爭的話。英國政府很希望看到德國進攻蘇聯的局面的出現,但德國在歐洲占得大片領土、資源情況下公開表露歐洲霸主的態度,使英國政府認識到,這時去同德國妥協只會鞏固納粹在歐洲的霸權,損害英國的利益。3月11日,張伯倫首相向韋爾斯表示,要按希特勒提的條件與德國講和是不可能的。由于英德這兩個歐洲強國的不妥協態度,也由于德國明確的歐洲霸主野心對美國稱霸世界是威脅,因此,韋爾斯的歐洲調停未產生美國政府的預期結果而以失敗告終。帝國主義國家間爭霸世界的尖銳矛盾,阻止了反蘇統一戰線的成立。
對于美國當時對歐洲的政策,喬冠華同志在1940年2月20日(即韋爾斯去歐洲幾天之后)寫成的《從西線到東線——論反蘇戰爭陰謀》一文中,引用了倫敦《觀察者》的文章:“美政府中之負責官史已不止一次的聲言過:在目前蘇聯對于美國之威脅,更嚴重于德國的威脅……如此,蘇芬戰爭已使保守主義及孤立主義之美國達到一種不可遏止的憤怒之高峰。”喬冠華認為,“美國政府的企圖正和聯軍(即英法軍隊——筆者注)方面的東線派巧相吻合,他們同樣希望:消滅西線,展開東線,西線和平,東線戰爭。”“從這一點上看,我們可以斷定韋爾斯使命中的最基本的前提——西線和平。”(喬冠華《從慕尼黑到敦刻爾克》世界知識出版社1984年版112、113、114頁)
因此,美國直至1940年3月,仍然奉行與德國妥協,保證德國西線安全來唆使德國向東進攻的綏靖戰略。
但是,德國未向東進攻,卻在1940年4月入侵丹麥和挪威,隨后更是向西邊的法國、比利時、荷蘭發起的大規模進攻,徹底粉碎了美英法統治集團的綏靖夢想。
德國的閃擊戰獲得迅速的勝利。丹麥和挪威、荷蘭、比利時被占領,法國投降。德國的勝利及德國控制了幾乎整個西歐大陸海岸線,使美國極為不安。稱霸歐洲大陸的德國是美國稱霸世界的最大敵人。另外,隨著法國的投降,德國可能借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而進入美國的傳統后院——美洲。德國稱霸歐洲大陸后,德國將從陸上強國變為海上強國,可能在大西洋和美洲與美國爭奪霸權。因此,綏靖戰略的失敗和必須迅速遏制勢力急劇膨脹的德國法西斯的想法,使美國加快了對德作戰的準備。1940年5月中旬,羅斯福提出年產5萬架飛機的任務(這將遠遠超過當時全世界其余各國飛機產量的總和)。美國也加大了用于國防的撥款,在丹麥、挪威被占領以后的12月內達370億美圓(這個數字是當時日本年GDP的幾倍,或約相當于德國的年GDP),到1941年11月國防撥款已增達600億美圓。而戰爭爆發到德國進攻丹麥、挪威前,美國國防撥款只幾十億美圓。
美國不僅在歐洲推行對德綏靖政策,還在亞洲推行對日本的綏靖政策。如果說,隨著1940年4、5月德國向丹、挪、法、比、荷的進攻和占領,美國徹底放棄了對德國的綏靖幻想,那么,這時的美國卻還存在對德國在東邊的盟國——日本的綏靖幻想。雖然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和對東南亞的擴張侵犯著美國的利益,并加深著日美矛盾。但美國繼續希望通過對日本的姑息、示好,把日本的侵略矛頭引向北邊,引向蘇聯。帝國主義對社會主義的仇恨,使美英法企圖把德國的進攻矛頭引向東方而不殺向西方;美國在亞洲如法炮制,力圖使日本北攻而不是南進。
1938年夏,日本關東軍曾進犯哈桑湖地區的蘇聯遠東邊界,但以失敗告終。1939年5月日本關東軍又以更大規模向駐在蒙古東部哈拉哈河地區的蘇軍和蒙軍發起進攻。經過三個月的激戰,直到1939年8月底(即德國進攻波蘭前夕),侵入蒙古東部的日本兵團幾萬人才被蘇軍全殲。日本對蘇軍的這兩次規模在加大的進攻,使美國統治集團對日本軍隊將以更大規模侵略社會主義蘇聯存有很大幻想。加上直至1941年上半年,日本仍把最精銳強大的陸軍集團——關東軍部署在中蘇邊境的中國東北地區,日本在中國東北部署的日軍人數和飛機、坦克等重型武器數量多于在中國關內的日軍總和,更加深了美國統治集體認為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矛頭主要是指向蘇聯的看法。因此,在美國放棄了對德國的綏靖想法之后的一年內,美國對日本的綏靖戰略——姑息、縱容仍在繼續。1940 年7月16日,美國政府發言人聲稱,門羅主義也可能適用亞洲。門羅主義可用一句話來表達,美洲是美洲人(實際是美國)的美洲,其他洲的國家不能干涉美洲事務。門羅主義適用于亞洲,就暗示美國不干預日本對亞洲國家的侵略。此話一出,7月17日,英國政府同意日本要求,將運送商品和物資的滇緬公路和香港港口封鎖三個月。這樣一來滇緬公路被封鎖了很長一段時間,加上香港對中國關閉,加劇中國的物資困難。
美英以這種方式間接參與日本對中國的經濟封鎖,但美國卻不對日本實施經濟封鎖,甚至貿易禁運的措施也不采取。而美國在蘇芬戰爭期間對蘇聯實施貿易禁運。二戰之后,美國也好對其仇恨的社會主義國家或其他國家,實施禁運或經濟封鎖。這兒關鍵的是,美國對日本的態度問題。美國人也知道,“維持日本戰爭機器運轉的一半以上的原料,特別是鐵、鋼和石油,都是從美國獲得的”(〔美〕林克、卡頓《美國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冊第172頁),因此,如果對日本貿易實行真正的禁運,就會使日本處于非常困難的境地。美國太平洋關系研究所在研究這個問題后得出一個結論,即“如果對這些物資中的相當部分實行相當長期的堅決的禁運,日本就會陷于經濟停滯和遭到軍事失敗”。但美國認為,日本如陷于這種狀態,其軍事力量和保證向軍事力量提供裝備和后勤供給的日本經濟,根本不能勝任對蘇聯的進攻,甚至完成對中國革命力量的鎮壓都較困難。即不能實現美國長期縱容、放任日本侵略中國所希望達到的目的。反過來講,美國對日本的物資供應,是建立在美國認為日本仍可能北攻蘇聯的基礎上。這可從美國共和黨領袖范登堡的一句話中看出。1939年8月,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在哈拉哈河慘遭失敗。
9月16日,蘇日兩國簽訂了停火方面協定。美國對此很不高興。美國學者承認,“‘美國政府擔心,如果日本停上在哈勒欣河(即哈拉哈河──筆者注)的戰斗,那它將向南方推進。……并擔心隨著協定之后蘇日兩國將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對此“范登堡曾宣稱,如果日本敢于同蘇聯締結互不侵犯條約,那美國將立刻禁止對日貿易。”(《現代國際關系史》第658頁)
當然,蘇日當時并未締結互不侵犯條約。日本陸軍最精銳的關東軍仍部署在靠近蘇聯的中國東北。因此,雖然美國官方有時也發表一下譴責日本在亞洲侵略方面的講話或抗議,但美日之間的斗爭“仍然是一場舌戰”,美國不采取任何足以制止日本侵略政策的實際措施。鑒于日軍于1939年2月占領海南島(這將成為日本向印度支那和東南亞其它地方推進的基地),5月日本政府要求英美承認日本有權管理各帝國主義國家在上海的租界,嚴重侵犯了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利益,美國在1939年6日曾宣布1911年的美日商約從1940年1月26停止生效。但“直到1940年7月……羅斯福才對供應日本的石油和廢鐵實行許可證制度……事實證明,許可證制并沒有起重大的影響。1940年8月間發給的對日出口的石油產品許可證要比1940年的前6個月所發的總和還要多。在生鐵和鋼的供應方面情況也與此相似。1940年8月間,有30多萬噸的生鐵、廢鐵等物輸往日本,這個數目約與1940年前半年所供應的數目相等。1941年頭3個月,美國賣給日本的飛機汽油比1940年同一時期要多131%。”(《現代國際關系史》第661、662頁)不僅如此,“美國壟斷組織仍然繼續大力幫肋日本的康采恩建立新的軍事工業部門。例如它們供給‘鲇川’康采恩控制下的日滿鋼鐵株式會社以設備,幫助這家康采恩在庫頁島上使用電力新法開采石油,進行‘中島’康采恩的飛機制造廠的改建工程,協助‘三菱’康采恩制鋁和造船,等等。”(蘇聯科學院《世界通史》第九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86、687頁)
另外,歐洲戰爭發生后,尤其是德國進攻西歐后,英法荷在亞洲對日地位嚴重削弱,他們在亞洲的地位嚴重依附于美國扶持,英法荷對日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對日態度。所以美國對日縱容,英法荷就更賣力地討好日本。日本依靠從美國、英屬各國、荷屬印尼以及法屬印度支那進口所需物資和原料,繼續增加其軍事戰略儲備,維持戰爭機器的運轉。
1939年“美國輸至日本軍用物資達1.869億美圓,約占該年美國對日本全部輸出額的86%。1940年,美國輸至日本的軍用物資達1.9億美圓,約占美國對日本全部輸出額84%。自1937年到1940年,美國輸至日本物資總額共9.867億美圓,其中軍用物資總值占7.039億美圓。美國資本家唯利是圖,供給日本大批軍火物資,用來屠殺中國人民,對中國人民欠下一筆血債。……美國力圖借此誘使日本進攻蘇聯,并保全美國在華南的經濟利益,利用日本抑制中國的革命力量,以達到美日妥協,共同榨取中國人民和反共反蘇的目的”(黃紹湘《美國通史簡編》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14頁)
美國很希望日本北攻蘇聯,但日本卻在權衡是北攻,還是南進。出于對社會主義的仇恨,日本很想進攻蘇聯。但形勢比人強。關東軍在哈拉哈河一戰的慘敗,給日本進攻蘇聯的想法澆了一盆冷水。蘇聯工業的增強、蘇聯遠東軍隊的威力,和英法荷在西歐戰場的慘敗,其亞洲地位極其虛弱形成巨大反差。日本認為,北攻比南進風險大得多,如果此時向南洋推進,英法荷沒有能力給日本造成較大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1940年6月25日,日本陸相聲稱,“我們不能……坐失千載難逢的良機招致人們的責難……。”6月29日,有田外相聲稱,東亞“新秩序”要推向印度支那和荷屬印尼,他強調“東亞和南海各國是相互聯系在一起的,他們命里注定要通力合作和為彼此需要效力。”“大好時機”的想法,在日本統治集團中越來越占上風(戈尼昂斯基《外交史》第四卷,三聯書店1980年版第86頁)。美國政府發言人7月16日關于門羅主義也可能適用亞洲的講活,被日本認為,美國對日本南進法荷殖民地不會有特別強烈地反對。總之,當德國在西歐擊敗英法荷等國以后,日本雖一度猶豫,還是得出宜于南進的結論。甚至一些美方將領也得出同樣的結論。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后來寫道:‘在希特勒侵入荷蘭和擊潰法國以后,日本是有機可趁的。如果日本當時對南方實行打擊,它可以以很小的代價取得勝利’”。(《現代國際關系史》第739頁)為什么當時日本能“以很小的代價取得勝利”呢?前面已經談到,德國進攻西歐,美國在歐洲的綏靖政策徹底破產后,美國才大規模增加軍事開支(包括國家投資建大量軍工廠)。所以,英法荷等國在西歐被德國擊潰時,美國軍事工業還遠未動員起來,武器裝備產量不夠大,在一定時間內不足以支持美軍對日作戰。而一年半后的珍珠港事件時,美國軍事工業產能已形成極大規模,武器裝備產量增大了許多倍,足以較快應付對德日的戰爭。
是什么原因使日本放棄在1940年下半年這個最佳時機南進呢?是日本害怕北面的蘇聯,害怕在西方(歐洲)未受牽制的蘇軍威力,因此不敢從東北調動大批關東軍南下,對英美發動大規模戰爭(這也尤如日本在關內侵略行動遇到很大困難,關東軍也不敢調入關內支援一樣)。因此可以說,蘇聯雖然未對日宣戰,但卻是牽制日本侵略的重要因素。最后,日本只能在德國進攻蘇聯,日本認為蘇聯軍隊被歐洲戰事牽制之時才向南推進。
蘇德戰爭爆發后,日本政府和大本營聯絡會議從6月25日到7月1日多次討論日本對此的立場和應采取的政策。力主避免和美國開戰的日本外相松崗,堅持馬上進攻蘇聯。但是,松崗的觀點未能得到軍方的支持。軍方認為,蘇聯在遠東駐有大量的兵力。并且,日軍在哈拉哈河的慘敗中體會到蘇軍的戰斗力,認識到在北方與蘇軍作戰將非常困難。戰后,一些英美學者合編,托因比主編的《軸心國的初期勝利》也寫道,“日本軍隊1939年8月在諾門坎(即哈拉哈河)的慘敗給了日本一次教訓,使得它不敢跟著德國一起進攻蘇聯”。在德國進攻蘇聯后,由于進攻不如原來設想的順利, 德國駐日大使奧特,代表德國要求日本配合德軍,從西伯利亞進攻蘇聯。后來,“奧特匯報說,日本參謀本部由于諾門坎戰役的慘敗記憶猶新,認為只要有蘇聯的遠東軍存在,就反對進攻蘇聯。”(見該書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614、987頁)也就是說,日本軍方根據哈拉哈河戰役的經驗認為,由于德國對蘇聯進攻的牽制,蘇聯無能力在亞洲主動攻擊日本軍隊,但從抵抗日本軍隊進攻的能力來看,蘇軍仍遠強于南洋的英美軍隊。另外,日本統治集團中的多數人認為,即使能占領蘇聯遠東部分,也不能保證日本取得所需的原料,日本所需的戰略原料——石油、有色金屬、橡膠等都在東南亞地區。日本如陷入對蘇戰爭后,就會更依賴美英,因為它們控制著這些原料的產地。而蘇軍受德軍牽制,法國投降、荷蘭被占領,英國也陷入歐洲戰場而無力東顧,現在正是占領東南亞的英法荷屬殖民地,由日本直接控制所需原料資源,擺脫在原料供應上受制于人的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還有,日本統治集團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也看到,美英極力推動日本去進攻蘇聯,是想借別人的手削弱日本,然后給予致命一擊。因此,7月2日的日本御前會議宣布了“加速南進”的政策。
7月18日,日本首相近衛改組內閣,力主進攻蘇聯的松崗被免去外相職務。7月24日,日軍開進法屬印度支那南部。日本南進意圖已經明顯。美國這時知道,自己企圖通過綏靖政策使日本北攻的戰略失敗了。日本沒有利用價值之后,美國不用再對日妥協退讓了。原來掩飾著的美日矛盾(矛盾太張顯,則不宜誘使日本放心北攻)浮上臺面而不需掩飾,因此,1941年7月25日,美國政府宣布凍結日本在美資產并對日本貿易實施禁運。隨之,英國和荷屬印尼宣布了類似措施。美國也知道這一系列措施的后果將會是美日交戰。此后一段時間里,美國對日外交任務重點,由綏靖變為怎樣使美國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由中立國變為交戰國的理由;怎樣使美日交戰在美國希望的時間內開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