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GDP現在一直還保持著5%以上的增長,這就會讓很多人有一種錯愕感,就覺得這種增長趨勢好像與自己感受到的現實有些背離。
常識上說,只要GDP還在增長,那么總體上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多少也應該保持點增長才對,但很多人觀察到的現實情況卻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兒,除了極其少數的頭部企業員工,大量行業的打工人收入別說增長了,斷崖式下跌的不在少數,這里面的原因在哪?
當然,從大的方面來說,這是隨著資本積累越來越集中,從而游離出越來越多的相對過剩人口而必然形成的結果。但從我們具體的發展情況來看,它還有自己的一些特殊原因在里面。
一般來講,一個很重要的計算GDP的方法,就是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
2000年以后,我們憑著廉價勞動力和完整的基礎工業,很快確定了中低端商品的制造業大國地位,廉價商品的出口快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支強勁支柱。中低端商品的制造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它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雖然沒有太多的附加值,但是它能夠帶動大量的勞動力就業。
只要大家都能夠就業,經濟情況就不會差到哪去。原因很簡單,哪怕工資低點,但好在收入比較穩定,中國大多數的勞動人民又十分懂得勤儉節約,那種兩口子都能出去打工的農民,如果順利的話攢上幾年還能回老家蓋個小樓房。這些錢不管是用于一般生活成本,還是住房改善,最后都要流到市場里面,因此消費也不會太差。有國外出口市場和國內消費市場的刺激,老板們也愿意借錢投資,所以銀行放水也有人接,老板拿了錢又紛紛投資建廠,整個經濟就會非常活躍。
對于絕大多數家庭來說,一個家里相對最害怕的其實不是收入低,因為只要整體的經濟發展比較好,各行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比較旺盛,那么工人的議價權就會稍微好點,雖然拿到的仍然是勉強維持生活成本的收入,但起碼生活條件能好一點,改善的快一點,積累起來總還是能看到希望。很多時候一個家庭里最害怕的是勞動力的失業或半失業,對一個家庭來說,不僅是家庭整體收入的腰斬,而且一旦失業,還特別容易扯出一堆幺蛾子的事,比如大家到縣城或者鄉鎮去轉轉,就會發現失業的人特別容易走上酗酒、賭博的道路,家里即使有點積蓄也經不住造,有的急于想要賺錢的,還很容易成為被詐騙的最佳人選。
所以,勞動密集型產業雖然生產效率低點,但也不是沒有好處,那就是它能帶動更多普通老百姓的就業,只要整體就業穩定,消費就會很穩定,而老百姓有錢消費才是他們對GDP增長最直觀的感受。
只不過這玩意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這里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市場隨著資本積累,也就是隨著財富的逐漸集中,市場與產能之間的差距會逐漸拉大,差距拉大反過來看實際上就是市場相對于逐漸擴張的產能來說,會逐漸縮小。
第二個原因,是隨著資本的競爭,商品的質量、企業的效率也必須要在競爭中去升級,否則就會被淘汰,原有的市場也會很快失去。
所以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必然要逐漸隨著資本競爭而轉型,轉型不成功的就會被市場淘汰出去,比如以前風靡一時的山寨機,小靈通就是這樣。
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型方向,一定是朝著資本密集型去的。
所謂的資本密集型,其實很好理解,以前一個廠雇傭1000個工人,但是隨著技術升級,設備升級,先進的技術會取代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工人,這是資本運動的必然規律。而技術設備是老板投資開發或買來的,是以私人所有的資本形式出現的,這就意味著這個廠里設備、技術等固定投資的占比會增高,而人力成本的占比會降低,也就是馬克思說的可變資本的比例會降低。
這個時候,同樣是GDP的增長,但是體現固定投資上的比例增高了,同時自然意味著體現在居民消費上的占比就降低了。所以換句話說,GDP的增長,不一定都體現在居民消費上。
按照一般資本積累的規律,技術是推動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密集型產業轉型的核心動力。因為只有技術的發展,才會迫使資本通過采用新技術來提高勞動生產率,以便贏得市場競爭。
但是,08年以后,這種一般來講靠技術推動轉型的模式被我們打破了,我們增加了一種新的模式,那就是靠大量的政府投資基礎建設,從而又帶動房地產大規模投資的方式來刺激經濟。
這是因為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爆發,出口嚴重受挫,因此為了保持經濟的繼續增長,穩住就業的基本盤,由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比例大大增強了。伴隨著地方舉債發展基建的同時,寬松的信貸政策也使得居民開始通過貸款舉債來買房,進而快速推動房產價格的上漲,這種資產價格的上漲又反過來進一步刺激企業和居民加杠桿上車。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原先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朝著資本密集型產業轉型的過程中,突然新增了一條龐大的賽道,或者說在技術發展這條賽道之外,我們“彎道超車”新增了一個發動機,來推動這種轉型過程,這臺發動機就是舉債投資。
我們前面說過了,為什么資本密集型產業無法惠及更多的勞動者,主要是因為在資本的價值構成中,各種技術、設備等資本占比高了,而可變資本即勞動力支出占比低了。
但是,如果只是技術推動的轉型,相對來說有幾個好處,比如一個新的技術領域,往往會打破原來的資本積累方向,會有一批新賽道的普通人可以通過涌入這個新行業而獲取機會,雖然這部分人占比不高,但總歸是打破了一部分原有分配體系;再比如,技術推動的轉型發展,能使得產品更有競爭力,不僅有利于產品出口,而且資本競爭的過程中,平均利潤率會降低,這也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費者。
而基建投資拉動的資本密集型轉型情況就很不一樣了。本來吧,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基建,有了良好的基礎建設,才有可能拉動各種產業的投資,有了各種產業投資,就能帶動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化發展了,人口集中了,再配合較為寬松的信貸政策,房價就能給推動起來。房價拉起來了,那么地方就可以通過土地財政賺取收益,從而又把這些收益用來還基建的錢。
表面上看,這個邏輯是通的,事實上看,地方也是那么干的。
但回到問題的本質,在市場化的體系里面,產業的發展最核心的條件不是基礎建設,而是消費市場。換句話說,基礎建設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必要條件,但卻不是充分條件。基礎建設超前一點,多一點其實都不是問題,起碼老百姓方便了很多,但是如果它不能吸引投資,吸引產業,或者吸引來的都是一些賺補貼的,空殼子的產業,那么這些基建的債務最終就會成為老百姓沉重的負擔。
而更為關鍵的問題是,如果說勞動密集型產業更能惠及普通老百姓,技術推動的資本密集型產業能造成一定的財富再分配,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實力,那么這種靠地方主導的基建投資,它最能惠及的可能就是我們常說的“地方隱形豪門”了。
所以也是從大基建開始,地方上的工程戶、關系戶們迎來了他們的黃金十年,各種基建工程上馬,城市大改大建,一些形象工程也隨之應運而生。因此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多地方縣城壓根沒什么產業,但是并不影響隨處可見的路虎和霸道。
這種“重投資”的發展,能在投資領域拉動GDP的增長,但是對居民消費的拉動作用是極其有限的。不過靠什么推動GDP可能并不是地方領導們最關心的,用有些人的話說,反正借了錢又不需要他們來還,過幾年拍拍屁股走人,債務留給下一任去解決吧。
從數據上看,居民消費占比的不斷下滑也從側面驗證了這種“重投資”的拉動作用對老百姓的實際感受為什么不強烈。然而問題是嚴峻的,靠消費拉動GDP越困難,就越需要靠投資去拉動,越靠投資拉動,產能過剩的情況就會越嚴重,產能過剩越嚴重,企業就越容易裁員破產,那么消費就越不行,于是又越需要靠投資去拉動經濟,這種惡性循環一旦產生,想要掙脫就會變得十分困難。
所以為什么說有時候GDP的增長,老百姓感覺會很明顯,但有時候GDP的增長,卻與大家的實際感受形成了強烈的背離感?從一般規律來講,這是勞動密集型轉向資本密集型的必然結果,是資本運動的一般規律。技術推動資本價值構成提高,可變資本部分,也就是勞動者工資占比部分不斷降低,相對過剩人口不斷被游離出來,所以導致大家覺得工作越來越卷,賺錢越來越難。但從特殊性來講,政府主導重投資的模式,它的利益傳導很難惠及普通民眾,雖然也維持著GDP一定程度的增長,但是它對居民消費的刺激,除了體現在房產價格上,并不能帶動居民消費的良性循環,所以它的長期結果,只能是加速了居民消費比例的下滑,從而即使GDP還在漲,但是大家的感受卻仍然是越來越困難,并且速度還大大加快了。
其實啊,所謂的資本密集型帶來的問題,大家只需要稍微思考一下就很容易明白,它只不過是生產資料私有制的一個特殊產物。因為資本的密集同時伴隨著的是密集資本的私人占有,這才導致了一邊是資本密集,另一邊是消費萎縮。否則的話,資本是越密集越好嘛,誰會嫌技術多了,誰又會嫌高速路再多幾條?
所以也可以說,資本密集不再于它本身,而在于它是在什么樣的生產關系下實現的密集,就像馬克思說的:問題不在于生產了什么,而在于是怎樣生產的。
所有試圖繞開資本的基本矛盾,去嘗試解決這個矛盾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的操作,無一例外,都只會為矛盾在下一個階段以更劇烈的斗爭形式爆發出來而埋下伏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