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16年
所有的“怨偶”最初也許都有過愛情,天府可樂和百事可樂也曾有過一段甜蜜的“婚姻”。1994年,百事與天府共同成立了合資公司——重慶百事天府公司。資料顯示,當時,百事以現金出資1070萬美元,天府則以土地、廠房和生產設備(折價730萬美元)算為出資。按照雙方的約定,合資公司生產的天府可樂應不低于總飲料產量的50%。
但讓天府方面未料到的是,在成立合資公司后,原先擁有75%以上市場份額,且為上世紀80年代中國八大飲料廠之一的天府卻連年虧損,銷量更是逐年驟降。最終,天府品牌在市場上幾近絕跡。同時由于債務纏身,2006年,天府方面將持有的所有股權以1.3億元的價格出售給百事公司,自己則變成重慶市的特困企業。
“聯姻”的結束也是雙方正式交惡的開始。
2008年,天府踏上了追討品牌之路。2008年11月,天府方面曾給《國際金融報》發表聲明稱:“自2008年10月15日以來,中國天府可樂集團前后累計向百事公司方面寄送6次正式的公函與律師函,但百事公司不予理會?!卑偈孪嚓P負責人則多次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回應:“不對任何天府百事之爭及相關的傳聞作任何評判。”
“正是遭遇了不小的阻力,天府才決定正式訴諸法律?!弊蛉眨鴧⑴c天府相關決策和討論的和君創業咨詢公司總經理湯浩對記者介紹說,“在多方面研究后,我們將訴訟的要點集中在天府可樂的配方上。這也就是此次天府訴訟百事的具體由來之一?!?/STRONG>
勝亦堪憂
據悉,在當初的市場競爭中,天府可樂就是憑借著獨特的中藥配制可樂的秘方才取得了巨大的市場份額。如今,這個早已為人們所淡忘的配方成為了雙方訴訟取勝的關鍵。
在湯浩看來,在配方歸屬問題上,天府方面有充足和非常確鑿的證據,“因此,僅僅就此次訴訟而言,天府方面的勝算很大”。但湯浩沒有向記者透露具體細節。
重慶天府可樂集團公司總經理錢黃此前曾表態稱,在天府公司與百事公司合資過程中,其出資中并未包含“天府可樂”的配方及生產工藝等技術秘密及技術檔案,但外方控制的合資公司卻長期非法占有天府公司所有的科技檔案,其中包括“天府可樂”配方及生產工藝的技術檔案,擅自長期生產“天府可樂”。
同時,天府還要求百事賠償因使用上述技術秘密造成損失的100萬元。而天府可樂創始人李培全則認為,百事在合資后全力推廣百事品牌,步步為營,終將天府品牌扼殺。
但蹊蹺的是,百事公司到目前為止都未作官方回應。本報記者近期也多次聯系百事公司,同樣未得到任何答復。
“如果一切順利,這場訴訟只是天府方面的第一步。”湯浩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未來,天府將從多角度全方面對百事進行訴訟。事實上,錢黃日前曾介紹,將分6步對百事進行訴訟,分別是商標、合同還有經營等方面采取的“不正當手段”等。
“但即使天府本次取得了勝利,又能怎樣?”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天府想要卷土重來、達到以前的市場知名度,乃至扳倒百事在重慶市場中的份額絕非易事。
湯浩亦坦言,除了訴訟之外,天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還有分析人士對媒體表示,“追討品牌是以國資委布局區域品牌、保護民族品牌為出發點,政治層面的意義遠高于經濟層面。而除非天府在回歸市場后開拓更多的產品,并搶占飲料業細分市場,否則,天府可樂在回歸市場后的未來前景仍然堪憂?!?/STRONG>
集體淪陷
在分析人士看來,天府可樂僅僅是我國民族品牌淪陷的“冰山一角”。就拿飲料行業來說,上世紀80年代的“八大名牌”飲料,除健力寶外,其他品牌均與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進行了合資。但幾無例外,北京的北冰洋、上海的正廣和等品牌在“聯姻”之后,都在市場上逐漸被“邊緣化”。而曾經紅極一時的樂百氏在2000年被達能收購后,在市場上也基本看不到了。
在日化行業中,2003年被外資收購的小護士在市場上也幾乎銷聲匿跡。資料也顯示,在上海牙膏廠和聯合利華合資前,“美加凈”牌牙膏年銷量曾達6000萬,出口量更是全國第一。但合資后,“美加凈”由于宣傳力度下降,一度面臨無人問津局面。后來,盡管以5億元的價格收回了“美加凈”這個品牌,但其市場競爭力及經濟價值已不如從前。
不光如此,外資企業對中國民族品牌的控制事實上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醫藥行業中,人們曾經的首選藥“白加黑”在2006年10月被德國拜耳醫藥收購,西安楊森雖然名字里有“西安”,但也早已被比利時企業控股;食品行業,好吃的雙匯火腿腸在2006年被賣給了美國的高盛集團;甚至,在個別城市的水務市場,也出現了外資企業的身影,像法國水務公司威立雅在2007年1月就以17.1億元的高價獲得了蘭州供水45%的股權……
主動出擊
“外資勢大,部分民族品牌逐漸示弱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睂τ谕赓Y品牌大舉滲透中國各行各業的現象,張馬林認為,“首先,相關部門‘說得多,做得少’,這幾年其實并沒有實質性保護好民族品牌的舉措出臺;其次,從自身角度考慮,民族品牌往往在被動地等待對方發起的攻擊,這在商場如戰場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并不可??;再次,具體在細節上,比如保護知識產權等問題上,我國的民族品牌往往沒有外資品牌那么有意識,以至于陷入了某些‘圈套’,當然,我國這方面法律人才的缺失也是知識產權保護不利的原因之一;最后,在我國部分地區,外資享受著‘超國民待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原本屬于民族品牌的市場份額。不過,客觀來說,我們并不能否認外資企業在中國經濟發展中作出的重要貢獻。”
“而對于民族品牌來說,目前在解決相關問題上,最重要的還是要主動出擊?!睆堮R林認為,首先,主動出擊參與國際競爭;其次,在可能的情況下,可參與國際并購案,以壯大民族品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最后,對外資品牌侵占技術等行為進行主動應訴,以盡可能挽回損失。事實上,已經有民族品牌展開了行動,如娃哈哈連續對達能取得訴訟勝利,吉利也成功收購了世界著名品牌沃爾沃。“對于部分民族企業來說,這都是值得借鑒的?!睆堮R林認為。
湯浩則認為,光打民族旗幟、煽動民族情感并不能產生想象中的效果,“真正影響民族品牌發展的,還是企業自身。而這其中最核心的,是民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或有令人信服的技術,或有翹楚業界的企業誠信等。之后,再輔以企業創新,像當年天府可樂靠中藥配方在市場大獲全勝;再輔以市場策略,如靠價廉物美占領市場份額,像當年的吉利汽車。這樣,外資企業再牛,也不可能真正影響到民族企業的發展前途?!?/STRONG>
湯浩還認為,民族品牌需要國家的制度性保障,即民族品牌自身的發展或擴充,是企業行為,需將相關的行政色彩稍稍抹淡一點。但與此同時,在充分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國家相關部門也需要切實保護好民族品牌應有的利益,不能對來之不易的民族品牌所遇到的困難視而不見,并在相關政策中,給予其與外資品牌同樣的優惠待遇,以保證市場競爭的公平性。
另可參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