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克文下臺和大明覆亡
梅新育
漢語熟練的陸克文不僅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也與礦產巨頭結下了不解之緣。據稱他當年結束駐華使館外交官任期后曾角逐必和必拓中國區總裁職位,但輸給了主修中國經濟、同樣與中國淵源頗深的戴堅定。競爭必和必拓中國區總裁職位的失敗造就了這位曾贏得澳大利亞歷史上最高支持率的總理,在資源超額利潤資源稅問題上與必和必拓等礦產巨頭交惡則斷送了他僅有兩年半的總理生涯,副總理吉拉德取而代之。澳大利亞人一度認為有望出現并延續10年以上的“陸克文時代”因這場閃電般的“不流血政變”戛然而止,而這個國家財閥可以逼退國家最高領導層的能量也令人心驚。陸克文下臺后,礦產巨頭必欲去之而后快的礦業稅終將夭折已成澳大利亞社會普遍看法,吉拉德女士上臺僅僅10天便于7月2日宣布向礦產企業大幅度讓步的新資源稅協議,把原本計劃向全部采掘業企業征收的“資源超額利潤稅”改為僅向鐵礦石和煤炭開采業征收的“礦產資源租借稅”,稅率從40%下降到30%,外加7.5%的稅收返還,證實了這些猜測。
礦業稅的是非得失我們暫且不去討論,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從陸克文下臺風波我們可以得到什么警示?首要的警示是我們在開拓海外市場時必須對貿易伙伴國內的權勢集團有足夠認識,無論是為了避險還是為了尋求合作機會。在中鋁增持力拓風波中,我們已經領教了必和必拓在澳大利亞政界的能量,這次事變更警示我們日后開展對澳經貿時注意防范這類礦產巨頭掣肘。
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深思,中國傳統上稱之為“神器”的國家政權倘若被財權操縱,那究竟意味著什么?須知澳大利亞媒體對吉拉德新資源稅協議的描繪普遍是“投降”一詞,《悉尼先驅晨報》認為,新方案盡管不算最壞,但答復讓步對于吉拉德政府的聲望、對澳大利亞政治和對未來的改革來說,都是一個“很壞的影響”,“它們(指必和必拓等礦業巨頭)是殺手,政府都打不過它們”。[1]中國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財權操縱政權的局面,晚明便是如此,而這一局面最終以“亡天下”而告終。
晚明中國實際上已經是一個官商合體的工商資產階級掌權的國家,涌現了大批工商業巨富,75%以上的進士、舉人出身工商資產階級家庭,全國工商業最發達的江南也涌現了全國最多的進士、翰林、高官和東林黨這樣的“意見領袖”,而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工商富戶子弟,或是與工商資產階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2]可是,這個充分享受了中國大國市場利益和政權保護的工商資產階級是否對國家承擔起了相應的責任?答案是“否”!透過籠罩在晚明朝野財稅之爭表面的道義裝飾,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自私自利、目光短淺的資產階級借助他們掌握的行政和話語權力無所不用其極地逃避對國家應盡的稅收義務。對皇帝從迅速發展的工商業中增加財政收入的一切企圖,他們都高舉“愛惜民力”、“減稅”之類“正義”旗幟加以狙擊,須知那是一個士大夫們享受著高度“言論自由”的時代,以至于官員們趨之若鶩,紛紛將以不堪入目言辭丑詆皇帝作為成名捷徑。更有甚者,官僚和資產階級利益集團還公然制造、縱容多起針對礦監等工商稅收機構的民變,打死稅收機構負責人,肇事者竟可以逍遙法外。
結果,明朝工商業的大發展沒能給國家財政帶來顯著的利益,政府財政始終高度依賴土地稅收而且數量不足。晚明全國財政總收入在3700萬兩白銀上下,而其中來自工商業的鈔關稅、商稅、番舶抽分、房地契稅、竹木抽分、礦銀、漁課合計僅94.3萬兩,占2.55%;其中長途販運的大商人和海商繳納的鈔關稅和番舶抽分合計僅41萬兩,[3]僅占全國財政總收入的1.1%左右。相比之下,17世紀英國政府收入中僅進口稅就約占39.4%,“光榮革命”后政府得自貿易和國內制造業的收入占政府總收入比例更高。荷蘭公民在戰時繳納給政府的賦稅占年收入的比例超過1/3,和平時期的賦稅約為年收入的1/4,其中大部分由商人承擔。
財力不足給明朝政府和社會造成了一系列嚴重問題。盡管16世紀不少文人(許多有工商資產階級背景)以其生花妙筆指責政府支出和稅收過高,但當時的主要問題是國家計劃性收入太少,而且從不調整。稅收過低,這種“藏富于民”(富的“民”也僅僅是工商資產階級集團)的結果并不有利于納稅人,反而由于政府無法有效管理國家資源、無法履行必要職能而損害了納稅人利益,甚至連至關重要的水利事業都投入不足,須知中國是被魏特夫等稱之為“治水社會”的國家,更不用說由此而衍生的腐敗問題了。盡管工商資產階級支持的士大夫和“意見領袖”們常常打著為“升斗小民”請命的旗號要求減稅,但在由于政府財力不足而造成的這一系列問題中,升斗小民受害最重,土地所有者和富豪則從中受益。
更為致命的是,政權的命運取決于其汲取財力和人才的能力;由于稅賦過輕,國窮民富,晚明國家缺乏足夠財力應對十七世紀初世界性小冰期期間連續約30年天災與滿清叛亂的雙重挑戰,被江南資產階級推卸給華北、西北窮困農戶承擔的額外加稅又激起了廣泛的民變,大明王朝最終傾覆,超過3/4的人口死于戰亂,華夏衣冠淪亡,中國陷入滿清統治的三百年漫長停滯、倒退時期,從一個連續數千年的發達國家淪落為發展中國家。當時的杰出思想家顧炎武沉痛地稱之為“亡天下”(《日知錄》第十三《正始》),而這個自私自利的資產階級也在滿清軍隊的燒殺搶掠中徹底毀滅。
讀史可以明志,回顧慘痛的歷史教訓,是否可以讓我們對現實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初稿2010.7.1,修訂2010.7.5,僅代表個人意見)
--------------------------------------------------------------------------------
[1] 《澳政府讓步新資源稅說法多》,《環球時報》,2010年7月5日,第11版。
[2] 參見張宇燕、高程:《海外白銀、初始制度條件與東方世界的停滯——關于晚明中國何以“錯過”經濟起飛歷史機遇的猜想》,載于華民等主編:《制度變遷與長期經濟發展》,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3] 根據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稅收》第339頁表18數據計算,三聯書店,2001年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