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運動走向問題[1]
衛建林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
提供一種關于當前世界歷史運動走向問題的看法。
大體思路是:全球化——第三世界——新自由主義——世界歷史運動處于十字路口,然后有一個簡短的結論。
全球化,西方主流媒體解釋為商品、服務、資本、技術的全球流動。問題的癥結,首先在于世界歷史運動中的人,在于人的社會性、社會關系和社會制度。
全球化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的一種社會現象,一種歷史過程。它起始于資本主義的產生。資本主義自其出現,就具有跨越國界的、全球的性質。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存在、發展有兩個支柱:對國內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的剝削,對國外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的剝削。沒有對美洲、非洲和亞洲人民的剝削,就沒有西歐資本主義,也沒有今天的美國。第三世界就是這樣形成的。美國學者斯塔夫里亞諾斯兩卷本《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認為最早淪為第三世界的是東歐。
全球化的起點,亦即資本主義的起點。用馬克思的話來說就是,“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他把資本主義的出現,稱為“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
全球化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過程。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同工人階級、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的矛盾。一方面是資本的全球擴張。一方面是世界工人階級、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對這種資本擴張的反抗和尋求獲得解放的新的社會道路。
西方國家所謂“發現”美洲這塊新大陸和在那里的掠奪與屠殺,入侵非洲和販賣黑奴,征服亞洲,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鴉片戰爭、日本侵華戰爭、美國支持蔣介石在中國打內戰和侵朝戰爭、侵越戰爭,演變蘇聯和東歐,侵略主權國家阿富汗、伊拉克、南斯拉夫,今天對中國的軍事包圍、經濟壓力、文化思想滲透,都屬于他們的全球化。
世界工人階級、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對于這種全球化的反抗,從來沒有停止過。隨著資本的全球化,對資本的反抗也在全球化。
在資本主義世界內部,這種斗爭在兩條戰線展開。
一方面是先進知識界,不斷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的弊端。一大批思想家、文學家的英名,和這一歷史過程相聯系。隨著這種揭露出現的,是尋找新的社會道路的努力。當在資本主義秩序之內尋找這種道路的幻想破滅的時候,就出現到這種秩序之外進行的探索。最初提出社會主義理想的,是資產階級思想家,即空想社會主義者。
在西方資本主義的早期,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的斗爭就已經此起彼伏。
有一本美國學者霍華德·津恩的《美國人民的歷史》,中文譯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有中國學者王緝思的序。截止該書中文版出版,它已經25次再版重印。序言說,這是一本把美國主流話語中的美國歷史重新顛倒過來的書。它記錄著美國人民反對資本壓迫和民族壓迫的歷史。序言說,這樣的著作,我們已經久違了。
一個是先進知識界,一個是工人階級和人民大眾。這兩條戰線的斗爭,由于馬克思主義的出現,匯合在一起了。
第三世界同樣存在這兩條戰線的斗爭。和西方資本主義世界不同的是,這里首先發生的是反抗民族壓迫的斗爭,同時存在反抗國內階級壓迫的斗爭。在中國,由于共產黨的出現,兩天戰線的斗爭也匯合在一起了。
“第三世界”這個概念,現在也還存在爭議。
據說法國人口學家索維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最早使用這個概念。有論者認為它由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第三等級”演化而來。
語義學的考證是必要的。
第三世界不僅意味著貧窮落后和無權。它主要是指一種關系,資本主義全球化中形成的不平等的國際關系。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成為這種關系中的兩端。
西方長期以來的解釋是,整個西方是第一世界,蘇聯東歐是第二世界,其他是第三世界。隨著解體蘇聯、演變東歐,戈爾巴喬夫主編的一本《未來的社會主義》——主題是社會主義沒有未來——認為,第三世界已經不復存在,是“垃圾堆”和“人類中派不上用場的殘物”。西方一度宣傳“第三世界消失了”,由于這是一個“完全令人不愉快的術語”而要把它從政治詞典中抹去。在不得不承認第三世界存在的時候,他們的方針,用一篇英國報紙文章的話來說就是,“炮口瞄準第三世界”。
更為流行的,是用“發展中國家”這個概念代替“第三世界”。我們黨的文件中的 “發展中國家”,有自己的含義。從西方主流媒體來說,這種代替的目的,不過是為著掩蓋世界存在民族壓迫的事實。瑞典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岡納·謬爾達爾曾經一再指出,“發展中國家”就是不發達國家、欠發達國家,使用“發展中國家”這樣的概念,僅僅是西方宣傳中的一種“外交辭令”而已。
毛澤東同志提出、鄧小平同志在聯合國大會闡發的三個世界劃分理論中,什么是第一世界,什么是第三世界,全世界都明白。鄧小平同志見外賓,一再使用“第三世界”這個概念,收入他親自審定的文選。
在新的國際環境中,他豐富了毛澤東同志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他說:可能是一個冷戰結束了,另外兩個冷戰又已經開始。一個是針對整個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他1989年11月提出的這個看法,還在繼續為事實所證明。應該說,局部地區已經不是冷戰而是硝煙彌漫、尸橫遍野的熱戰了。
一方面資本全球擴張,另一方面世界工人階級、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反抗資本主義的斗爭,這是兩種方向完全相反的全球化。前一種全球化,是資本主義全球化或者西方全球化。后一種全球化,是人民在斗爭中尋找和創造實現自己利益的社會道路的全球化。卡斯特羅稱之為社會主義全球化。在全球化這一世界歷史進程中,前者至今處于矛盾的主導方面,決定著事物的性質。
從1999年西雅圖群眾大規模示威游行反對世界貿易組織,近幾年來出現一個新概念:反全球化。這個概念應該表述為:反西方全球化或者反資本主義全球化。
整個全球化的過程,就是資本全球化和人民斗爭全球化兩種矛盾斗爭的過程。這種全球化主要矛盾的解決,意味著什么呢?“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工人階級、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對資產階級統治的具有全球意義的沖擊,至少已經有過兩次。第一次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第二次是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
巴黎公社僅限于法國的一個城市,存在了72天。這是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72天。公社失敗了,公社的原則是永存的。
十月革命在世界最大的國家發生。蘇聯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世界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政權,把一個本來屬于第三世界的、落后的國家,建設為具有世界第一流經濟、文化、科技、國防水平的,和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并駕齊驅而屬于人民自己的國家。在世界歷史上,這是第一個消滅失業現象的國家,第一個實現8小時工作制的國家,第一個實現全民免費教育、免費醫療的國家,第一個向全民免費提供住房的國家,第一個實現男女同工同酬的國家。
蘇聯不是存在了72天,不是72個月,而是73年。
蘇聯作為統一的國家解體了。蘇維埃原則是永存的。
十月革命所開創的歷史道路在繼續。
中國革命發生了,勝利了,將近半個世紀來,中國以社會主義而強大、而發展、而巍然屹立于世界。古巴,一個美國臥榻之側,被封鎖、制裁、武裝入侵威脅半個世紀的小國,因為堅持社會主義而成為獨立支持的大樹,成為一個以其實現人民的權力和某些領域的先進科技水平獲得世界尊敬的國家。幾天前,卡斯特羅在五一群眾大會演講,說今年第一季度古巴經濟增長率超過12.5%。朝鮮、越南等社會主義國家,也都取得了自己建設和發展的成就。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現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導致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隨著蘇聯解體,第三世界國家遇到極大困難。恰恰是在接受新自由主義的年份里,經濟倒退了,社會倒退了。殖民地的經歷,取得國家主權、民族獨立的勝利的經歷,兩個方面的教育,都成為第三世界的財富。
這里涉及到第三世界國家的出路問題或者我們今天經常說的發展問題。
西方開給第三世界國家的萬應靈藥,仍然是《共產黨宣言》所說的,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正像它使農村從屬于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使整個社會服從于它們發財致富的條件”。總之,他們“為自己”,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則為他們這個自己而存在,定位于“從屬”、“服從”,成為他們發財致富的條件。他們拿不出、也從來沒有拿出過別的貨色。
但是英國沒有創造出第二個英國。美國不是英國的創造物,而是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產物。美國也沒有創造出第二個美國。自從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之后,沒有一個先例證明,第三世界國家步資本主義后塵可以真正強大起來。
我這個年齡的人,當孫子的時候,世界強國是美英法德意日,現在當爺爺了,世界強國還是美英法德意日。
亞洲“四小龍”、“四小虎”一個時期經濟的增長,一方面是他們人民奮斗的結果,另一方面卻有適應美國包圍社會主義蘇聯和中國,提供特殊優惠的原因。而且一個國土駐有外國軍隊的國家,即便人均分配每年達到幾萬美元,在任何意義上都不能稱為強大。1997年一場金融危機——國際上有一種見解,這場金融危機不是別人而是美國操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制造的——,用馬哈蒂爾的話來說,就使那些國家和地區倒退30年。何況在它們最輝煌的時代,有哪一個曾經趕上蘇聯呢?至于現在,無論是“龍”還是“虎”,都已經被許多人忘記了。
還有以色列。當然也要肯定那里人民的奮斗,但是就基本方面而言,那也是美國控制中東地區特殊政策的產物。
這可以叫做美國的“特區”。美國沒有、也不可能把整個第三世界,都劃為和以色列享受同等待遇的“特區”。
十月革命和蘇聯社會主義的成就,是世界工人階級的勝利,也是第三世界人民的勝利。
正如巴黎公社的失敗不是工人階級的失敗,蘇聯解體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
恩格斯在《論權威》中總結公社失敗教訓的時候說,“要是巴黎公社不依靠對付資產階級的武裝人民這個權威,它能支持一天以上嗎?反過來說,難道我們沒有理由責備公社把這個權威用得太少嗎?”
蘇聯解體是復雜的國內外條件和敵我力量對比發生變化的產物。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恰恰在于,自赫魯曉夫以后,特別是戈爾巴喬夫時期,那里的黨的領導集團,和工人階級、人民群眾越來越處于疏遠的、對立的狀態,政權變質,人民公仆變為人民的統治者,所以已經完全談不上恩格斯所說的“權威”和使用這種“權威”。
至于蘇聯解體是不是因為經濟沒有搞好,美國學者大衛·科茨的《來自上層的革命》,回答了這個問題。
現在還時髦一個詞,叫“前蘇聯”。這是帶有貶義的。但是沒有“后蘇聯”,何來“前蘇聯”。中國有前漢、后漢,是因為有西漢、東漢。我們講唐宋元明清和孫中山、蔣介石的中華民國,并不因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前,就冠以“前唐”、“前中華民國”之類。因此,喜歡也罷,討厭也罷,蘇聯就是蘇聯。建議不要再用經不起推敲的什么“前蘇聯”。
和蘇聯及其解體有關的一個問題,是世界主要矛盾的提法。我們過去比較地強調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即東西方的矛盾。然而第一,蘇聯社會主義是從第三世界崛起的。關于俄羅斯原本屬于第三世界,上述美國學者斯塔夫里亞諾斯的《全球分裂》有詳盡的數據。蘇聯自己不承認這一點,是一個重大的理論的、政治的失誤。第二,社會主義中國也是從第三世界崛起的,而且至今宣稱自己屬于第三世界。第三,無論蘇聯和今天的社會主義中國,和西方資本主義的矛盾,都不僅包括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矛盾,而且包括被壓迫民族和壓迫民族的矛盾。
解體蘇聯的關鍵時刻,1991年5月10日,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蓋茨發表談話教導蘇聯改革者:“改革者不僅必須克服70年的共產黨的歷史,而且要克服1000年的俄羅斯的歷史。”
一個月以后,6月2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又發表前總統尼克松的《戈爾巴喬夫的危機與美國的機會》:
戈爾巴喬夫是共產黨組織培養的產物,是一個愛國的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只有面對著勢不可擋的壓力,他才能轉向。如果危機加深到使他別無選擇的程度,他才會接受肢解帝國、摧毀社會主義的改革。
這里為蘇聯改革提出的目標是兩個:一個是摧毀社會主義,另一個是“肢解帝國”。這就是說,不允許社會主義存在,也不允許統一的國家存在。換句話說,不允許社會主義、也不允許資本主義,不允許共產黨、也不允許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甚至不允許領土完整:只賣黨、背叛馬克思主義還不夠格,還得賣國、背叛愛國主義和民族利益。連俄羅斯1000年歷史都在“克服”之列。美國不會因為你搞資本主義而格外開恩。它開出的唯一生路,就是完全抹掉自己民族的歷史和放棄文化特性,忠誠不二地和永久地當奴隸。
這構成美國對蘇聯和后來俄羅斯的政策的兩個基本點。摧毀社會主義,幾乎同時解體蘇聯。到現在還對俄羅斯居然仍是一個跨越歐亞兩洲的大國耿耿于壞,一方面在周邊不斷加大軍事壓力,一方面指責普京的愛國主義和強國路線為“偏離軌道”、“民主倒退”,企圖繼續進行肢解。
看來,所以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是因為社會主義意味著絕大多數人的權益,同時因為,在帝國主義時代,對于第三世界國家來說,只有社會主義,才是徹底的民主革命和國家主權、民族獨立的保證。社會主義為第三世界國家的崛起,開辟了全新的、已經取得巨大成功和豐富經驗的歷史道路。另一方面,從第三世界崛起的社會主義國家,一旦失去社會主義,不會成為享有主權和獨立的資本主義國家,帝國主義大國也不允許成為這樣的國家,只能沿著附庸的道路回到殖民地半殖民地。
一個是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的矛盾即東西矛盾,一個是被壓迫民族和壓迫民族的矛盾即南北矛盾。這就是我們時代的兩個主要矛盾。
東西南北,南北矛盾更帶根本性。東西矛盾是存在的。這不是離開南北矛盾的東西矛盾,而是南北矛盾中的、南北矛盾基礎上的東西矛盾。
新自由主義上升到統治地位,始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政治標志是撒切爾出任英國首相和里根出任美國總統,最初的任務是解決凱恩斯主義無法解決的西方經濟困難。但是無論在英國還是美國,它除了壓制左翼、削弱工人運動,擴大貧富兩極分化,并沒有取得預期成效。于是轉而推銷到第三世界國家。這也證明,西方國家內部的經濟困難,離開第三世界,是無法解決的。
它以“休克療法”之名最先在東歐和蘇聯得手。幾乎同時以“華盛頓共識”之名向拉美推開。在非洲,它又被稱為“結構調整計劃”。在亞洲,則幾個稱呼都在使用。
新自由主義赤裸裸地服務于國際壟斷資產階級。基本內容是,第一,一切進入市場、市場主宰一切,由此有市場自由化、貿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之類,給已經處于絕對主導地位的國際壟斷資本以絕對自由。第二,經濟私有化,產權明晰到徹底實現國際壟斷資本的生產資料和財產所有權。第三,“小政府”。談到政府,第一位的問題不是大小,而是性質,是為人民的政府還是剝削人民的政府。新自由主義的“小政府”,是企圖削弱和剝奪第三世界通過國家機器維護獨立和主權的權利,摧毀第三世界國家的最強有力的、也是最后的防線。
在美國“領導”或者實現其霸權的、新自由主義作為思想政治旗幟的時期,“全球化”成為最時髦的名詞。這可以叫做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西方全球化的新自由主義階段,第三世界和西方國家的媒體包括美國一些官方人物,也把它叫做美國化。
在經過差不多30年之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們認識到,新自由主義帶給人類的,不是進步,而是巨大的倒退。
兩位中國學者研究的結果表明,世界經濟年增長率十九世紀為1.0%,二十世紀為2.7%,1950年到1973年達到5.3%,但是從1973年到1998年,全球產出的平均年增長率卻下降接近40%。同1951年-1980年相比,新自由主義時期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一半。[1]
在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低于此前的所謂“黃金時代”,失業率上升,貧困人口增加,兩極分化加劇,普通勞動者的生活水平甚至在七十年代以下。
在第三世界,拉美的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社會危機一個接著一個;1997年亞洲一場金融危機,一些已經有相當發展的國家和地區至今還不能恢復元氣;非洲戰亂、饑荒不斷,干脆被西方媒體稱為“被世界忘卻”、“看不到前景”、“永遠墮入黑暗”、“棄兒”、“陷入戰亂、災荒、犯罪的大陸”——這是西方媒體評論非洲局勢時候經常使用的提法。
新自由主義在俄羅斯、原來屬于蘇聯的其他結盟共和國和東歐原社會主義國家,更是從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制造了一場普遍而深刻的災難,使其中的多數國家,現在還在為恢復到1991年的經濟指標和發展水平——那應該是社會主義蘇聯時代的谷底了——而艱難奮斗。
解體蘇聯被看作二十世紀的最大悲劇。有兩本論述蘇聯解體問題的著作。一本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信息心理戰》,出現最多的詞是“崩潰”、“消滅”、“毀滅”和“滅絕”:“蘇聯的崩潰”、“消滅俄羅斯”、“毀滅工業”、“毀滅農業”、“毀滅國防潛力”、“毀滅科學”和“滅絕俄羅斯人口”。另一本是經濟管理出版社的《俄羅斯改革的悲劇與出路——俄羅斯與新世界秩序》,出現最多的詞是“種族滅絕”和“殖民”:“種族滅絕的政策”,“國家淪為殖民地”,“俄羅斯的殖民化”,俄羅斯成為“原料殖民地”。
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中,出現貧富兩極分化全球化。這種兩極分化遍及全球、遍及不同地區和國家之間與各國國內,無論深度和廣度都達到空前的程度。
世界最富20%人口與最窮20%人口收入的差距,從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30:1,擴大到1990年的60:1和2002年的82:1。世界最富國家與最窮國家收入的差距,從1973年的44:1,擴大到2000年的727:1。
在美國國內,大公司總裁、首席首席執行官即CEO與普通員工年薪的差距,從1965年的20:1擴大到1999年的475:1。
我們主要分析經濟收入的兩極分化。但是需要特別說明,兩極分化是一個綜合的、涉及多方面內容的概念,經濟收入之外,還包括社會權利、社會地位、教育、醫療、人的尊嚴等等。順便說說,“發展”也不是一個僅僅限于經濟的概念,同樣是一個綜合的、涉及多方面內容的概念。
無論富有和貧困,都在全球化,都是全球化的。富有者從全球掠奪財富,貧困則被來自遙遠國家的富有者所剝奪。富有全球化是因為貧困全球化。貧困全球化是因為富有全球化。
按照已經公布的近幾年來的數字,全球國內生產總值人均500美元以上,全球人均谷物(包括稻谷、小麥、玉米、大豆)將近400公斤,如果能夠實現公平的、人道的分配,不應該有貧窮和饑餓。
但是全球大約一半人即30億人營養不良,其中13億人每天依靠不足1美元生活,10億人住在貧民窟里,11億人得不到安全的飲用水,20億人沒有使用電,10億兒童的衣、食、住和衛生條件極度缺乏保障,每年餓死600萬。解決全球教育問題需要60億美元。美國和歐洲每年用于購買化妝品的支出為80億美元。解決全球醫療問題需要130億美元。美國和歐洲每年用于給寵物購買食品支出為170億美元。
還有壟斷全球化和分裂全球化。一方面是國際壟斷資產階級對全球政治、經濟、文化權力的高度壟斷,一方面是分裂:分裂其他國家,分裂工人階級,分裂左翼力量,分裂第三世界,把世界分裂為易于控制的、零散的碎片。一本談論東歐演變的書《全球化的負面影響》,舉出一個阿爾巴尼亞的微不足道的現象,讀來意味深長:“學校的校舍和醫務室的房子被一磚一瓦地拆走了。盡管每個農民都得到了一塊磚頭,但他們作為一個集體所得到的卻是一片廢墟,再也沒有學校和醫務室了。”[2]
還有腐敗全球化。腐敗見之于政治、經濟、教育、學術、醫療、體育、娛樂等幾乎所有的領域。
還有道德淪喪全球化。人同人的關系、友誼和愛情、人的尊嚴、正義和學術,統統附屬于金錢,為了私利或者僅僅為了生存,出賣信仰、良心、國家、民族、同志、親情,滅師叛祖,偽造歷史,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夫妻之間、父母孩子之間動輒殺機頓起,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
還有文明倒退全球化。迷信和打卦算命滲入政治,謊言鋪天蓋地。色情、模特、廣告成為最時髦行業。書籍出版越來越多、裝禎印刷越來越精美昂貴,知識含量卻越來越低。“民主”、“自由”成為美國實現自己霸權主義一己私利的赤裸裸的工具。新自由主義統治30年,沒有出過一個莎士比亞、黑格爾、愛因斯坦等級的大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
還有教育倒退全球化。世界幾億非英語國家的人學英語,合格的翻譯人才鳳毛麟角。無論西方國家還是第三世界國家,一方面教育成為賺錢生意和貴族特權,一方面廣泛存在文憑買賣、假文憑滿天飛的現象。一篇文章的標題,就叫做《不讀書時代來了》[3]。
還有奴隸制全球化。奴隸制在本來的意義上或者變相的意義上,在全球廣泛的領域復辟了。
還有血汗工廠全球化、女工全球化、童工全球化。
在西方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其他一些別名。比如:失業全球化,生態破壞全球化,賄賂全球化,欺騙全球化,恐怖全球化,犯罪全球化,黑社會全球化,邪教全球化,販賣人口全球化,走私全球化,毒品全球化,賣淫全球化,艾滋病全球化,抑郁癥全球化,自殺全球化,等等。
這就是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全球政績。
從布什出任美國總統,美國已經在突出新保守主義了。關于新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這兩個主義的關系,可以進行一種學理性質的比較研究。但是沒有本質差別,無非前者比較地強調所謂市場自由、貿易自由、金融自由即“看不見的手”,強調私有化和“小政府”,后者比較地強調更多使用戰爭手段。前者的“自由”只是壟斷資本的絕對自由,讓其他國家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小政府”而西方國家首先是美國卻在強化它的“大政府”,而且從來沒有放棄戰爭。侵略索馬里、阿富汗、南斯拉夫和繼老布什之后入侵伊拉克的戰爭,都是高唱新自由主義的克林頓時期發動的。后者也從來不放棄新自由主義的手段。在美洲自由貿易協議受到抵制以后,美國對付正在興起的拉美左翼政權的辦法,既有加強軍事威懾,也在強制地同一些國家分別簽署這樣的協議。
布什上臺,西方宣傳美國從新自由主義轉向新帝國主義。這里存在著有意的含糊其詞。把一種政策和社會性質混為一談,就產生一個問題:推崇新自由主義的美國,仿佛不屬于帝國主義,只是到推行新保守主義,美國才算得上帝國主義。
實際上,不論新自由主義還是新保守主義,都沒有改變美國社會的帝國主義性質。新自由主義遭到世界人民包括美國人民的反對,于是換湯不換藥,改變為新保守主義,如此而已。
演變東歐、解體蘇聯,西方掀起一股“終結潮”。始作俑者是美國國務院一位官員弗朗西斯·福山。他和后來成為布什班底主要角色的切尼、拉姆斯菲爾德、沃爾福威茨一道,在《新世紀計劃》簽名,成為新保守主義小宗派的中堅人物。《歷史的終結》最初是一個講話。此言一出,新保守主義控制的報紙刊物大肆宣傳,一時成為世界名著,進入各國大學的課堂。主旨無非一句話:社會主義終結,美國一霸地位確立,世界歷史到此為止,不再發展也無須發展。
但是世界歷史運動客觀進程的事實,卻使這位福山發生變化了。
他在世界各國看到的,是美國霸權主義引發的普遍的反美情緒。這使他發出否定新保守主義特別是美國侵略伊拉克戰爭的聲音。3月19日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發表文章分析他的思想演變過程,引述他的話說:“我錯了”,他承認自己是新保守主義的“叛徒”,而且自命“馬克思主義者”。
說到“終結潮”,現在出現的是另一種“終結潮”。最近三四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著作宣布美國的衰落、美國單極世界的終結、美國霸權的終結以及布什主義終結、布什主義提前進入黃昏期等等。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出現一大批宣布新自由主義終結、帝國主義終結、資本主義終結的專著。與此同時出現“替代潮”:替代新自由主義、替代新保守主義、替代帝國主義、替代資本主義。拉美有“玻利瓦爾替代方案”。這樣的聲音,既來自西方發達國家,也來自第三世界國家,既來自知識界,也來自底層人民的斗爭實踐。其間就建設的意義來說雖然眾說紛紜,然而正是由于否定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由于到資本主義秩序之外探索和創造新的社會道路、社會制度,這是勃然興起的、具有深厚歷史生命力的潮流。
已經到了應該專門設立“終結學”、“替代學”的時候了。
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相比,今天世界歷史的風向正在改變。
1994年1月1日,美國和墨西哥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墨西哥恰帕斯山區印第安人民打響了反對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第一槍。他們認為,自由貿易協定是墨西哥人的死亡通知書。他們把自己的理論稱為薩帕塔主義。
1999年,西雅圖人民走上街頭,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工人運動重新復蘇的信號。從那時起,西歐和美國經常爆發社會風潮和工人罷工,動輒幾十萬、上百萬人參加。
從2001年起,每年一次的世界社會論壇,是第三世界人民普遍覺醒和開始新的群眾性斗爭的信號,被稱為“第三世界的聯合國”、“二十一世紀的萬隆會議”。論壇已經舉行6次,從拉美開到亞洲和非洲,參加者從高層政政界人物、諾貝爾獎得主、著名科學家到普通工人、農民、學生,人數從數萬增加到十幾萬。和新自由主義所謂“別無選擇”相對立,它的共同呼聲是“另一個世界是可能的”。2006年年會提出“要社會主義,不要帝國主義”。
西方7國首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的頭頭們,已經連找一個平靜開會的地點,都要大傷腦筋了。東躲西藏,軍警林立,坦克飛機一起出動,有時候不得不跑到軍艦上去。他們的每一次聚會,都有成千上萬的群眾示威游行,發出反對和抗議的聲音。一種調侃的說法是:7個人開會,7000人保衛,7萬人示威。
拉美拋棄新自由主義,已經出現的左翼政權站住腳了,出現更多的左翼政權為期不遠。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宣布實行新社會主義或者叫拉美社會主義。新近當選的智利總統宣稱自己是社會主義者。玻利維亞新任總統莫拉萊斯,是爭取社會主義運動的領導人。他的第一個措施是掃盲,首批將使110萬人脫盲,同時吸收來自下層的人士進入內閣和議會,5月1日又宣布石油天然氣國有化。古巴、委內瑞拉、玻利維亞三國簽署“玻利瓦爾替代方案”和“人民貿易協定”。巴西和阿根廷總統已經明確支持玻利維亞石油天然氣國有化。第三世界國家從西方跨國公司手中奪回資源控制權和實現國有化,具有重大意義。今年還有幾個拉美國家面臨大選,預計還會出現一些左翼政權。哥倫比亞一篇報紙文章指出,拉美左轉不是曇花一現的現象,而是有著深厚的社會根源。難怪美國南方司令部的司令哀嘆:美國正在失去對拉美的控制。
在亞洲,日本、韓國、菲律賓不時爆發人民反對美國駐軍的示威游行。韓國工人運動、農民運動、學生運動此起彼伏。美國入侵伊拉克三年,損兵折將,至今不能脫身。它算是征服了阿富汗,但是又有塔里班的東山再起。布什訪問印度,企圖拉印度遏制中國,在新德里就遭遇十幾萬人的抗議隊伍。伊朗新選出一個敢于維護自己主權、抵抗西方干涉的總統。
尼泊爾共產黨(毛澤東派)領導人民開展武裝斗爭10年,兵力擴展到7個師,控制國土2/3,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和民主政權,實行土地改革,2005年年底發起戰略反攻。首都加德滿都城內則有7黨聯盟相呼應,發起全國罷工、罷課、罷市。共同目標是改變君主制。最近國王宣布“還政于民”,由7黨聯盟組建新內閣。毛派武裝提出停火3個月。同時有其領導人的文章《將尼泊爾革命進行到底》和《尼泊爾新民主主義建國大綱》。新內閣也宣布停火并主張與毛派武裝和談。這里的歷史進程還會有曲折,但是很難逆轉了。
在俄羅斯,拋棄新自由主義,和列寧、斯大林重新成為凝聚人民的、國家獨立與強大的象征,作為同一個歷史過程展現在世界面前。國家指定斯大林主編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作為大學歷史教科書,表明為赫魯曉夫以來的最大歷史冤案平反昭雪,全面肯定十月革命、列寧、斯大林和社會主義。比之新自由主義,比之葉里欽時代導致經濟衰退、兩極分化、社會動蕩的“野蠻資本主義”,這是重大的歷史進步。
從美國發動侵略主權國家伊拉克的戰爭,全球包括美國國內反戰反美的斗爭從未停息。今年的反戰游行,至少波及全球200多個城市。
2006年春天,將作為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季節載入史冊。
1月。歐洲主要港口因為罷工癱瘓。哥本哈根航空業罷工。意大利航空業罷工。泰國8000人走上街頭,抗議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指“政府賣國”。
2月。歐洲20幾個國家工會在斯特拉斯堡發動反對服務業自由化的游行。他們的口號是“服務業為人民服務”。
3月。韓國鐵路工人罷工,農民靜坐反對進口美國大米。菲律賓婦女示威游行,抗議當局迫害貧民和不依法懲治美國兵強暴婦女的案件。南非鐵路工人罷工,七成鐵路癱瘓。
3月。英國爆發150萬人參加的反對新退休規定的示威游行。規模之大,為80年來所僅見。德國公立部門罷工進入第6周,反對延長工作時間而沒有報酬。德國涉及多個部門的工人罷工,反對新雇傭方案。聯合國雇員抗議管理層侵蝕自己的利益。美國反對入侵伊拉克戰爭的全國性游行。400名著名知識界人士聯名抗議當局設立非法監獄。日本沖繩爆發要求美軍遷出的群眾示威活動。
3月19日,盧卡申科以82.6%高票第一輪當選白俄羅斯總統。此前西方主要是美國在原屬蘇聯的幾個國家制造所謂顏色革命屢屢得手。這樣的日子,以白俄羅斯的這次選舉為標志而終結了。
3月到4月。法國300萬工人、學生罷工罷課、示威游行,反對新勞工法。口號有“剝削得到保證”、“民主遭到踐踏”。斗爭得到70%以上居民支持和同情,以當局收回成命而結束。
4月。賴斯訪問英國,“榮歸故里”伯明翰,遭遇群眾抗議。訪問希臘,同樣遭到群眾性抗議。抗議者的聲明說,賴斯的訪問只會給人民帶來災難,她是不受歡迎的人。挪威爆發2萬建筑工人參加的罷工。南非10萬保安罷工,要求提高工資。歐洲各主要國家爆發抗議北約插足亞太事務的群眾性游行。4月10日以來,美國屢次爆發有上百萬人參加的、遍及全國的反對新移民法案的游行示威。
5月1日,美國反移民法案游行升級,波及全國55個城市,200多萬人參加。墨西哥13萬人游行要求工會自治。墨西哥發起“全面抵制美國貨”活動。2日,英國9萬公務員罷工,抗議裁員。4日,韓國群眾抗議政府為擴張美軍基地強征土地,當局出動11000警力進行鎮壓。
4月出版的美國《新聞周刊》發表《西方再次變紅》,說西方國家競選中紅旗招展,中間道路名譽掃地,“自本世紀以來,我們將首次有機會看到左翼政黨在歐洲權力殿堂中的表現。”在這個春天,下述這類題目廣泛地見于各國媒體。
阿根廷《民族報》1月23日《一個普遍接受的提法:拉美政治在向左轉》
德國《世界報》2月21日《俄羅斯重新返世界舞臺》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2月22日《單極時代走向終結》
哥倫比亞《時代報》2月26日《拉美左派崛起是曇花一現還是長久不衰》
日本《經濟學人》2月28日《布什政權可能過早步入黃昏期》
法國《外交世界》2月號《抵抗和一體化——拉丁美洲的替代方案》
美國《國際論壇先驅報》3月2日《在韓國,抗議是一種職業》
英國《泰晤士報》3月9日《全球化道路上陷阱重重》
阿根廷新聞社3月14日《社會主義的光復:拉美作出榜樣》
墨西哥《千年報》3月16日《卡斯特羅卷土重來》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3月22日《非西方陣營的崛起》
德國《星期日法蘭克福匯報》3月26日《美國對伊拉克戰爭走進死胡同》
法國《費加羅報》3月26日《法國人拒絕資本主義》
英國《衛報》網站3月28日《帝國之手伸得過長正加速美國全球勢力的衰落》
日本《世界周報》3月28日《是“新左派”還是向七十年代回歸——正在崛起的反美政權》
日本《產經新聞》3月29日《俄羅斯影響擴大讓美國焦躁不安》
日本《日本時報》網站4月6日《美國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美聯社巴黎4月12日《意大利選舉和法國勞工法遭受慘敗凸現歐洲信任危機》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4月13日《微弱的曙光剛映入竹林,人民解放游擊隊便開始為新的一天作準備了》
美國《華盛頓郵報》4月24日《全球化為何停滯》
美聯社紐約5月1日電,調查顯示,“布什將作為失敗總統載入史冊”。
美聯社紐約5月5日電,73%美國民眾認為,“美國走錯了路”。
只要掃一眼這些題目,就看出2006年的春天不是國際壟斷資產階級的朋友。這是一個全球人民動員起來反抗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和美國霸權主義的春天,一個國際壟斷資產階級不得安寧的春天,一個西方發達國家工人運動、左翼社會運動走出低谷的春天,一個西方發達國家和第三世界人民走向聯合、共同戰斗的春天。
這就是民意,就是人民的選擇。
資本擴張,跨國公司遍布各國,西方文化和它們的政治模式被吹噓為唯一模式,美國在國外的軍事基地越來越多,——資本全球化,雇傭勞動全球化,必然導致工人階級全球化。
有一個時期,西方媒體宣傳“工人階級消失了”。在西方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有正式的、固定的工作崗位的工人減少了,工會會員減少了,但是失業工人、臨時工、在家庭而不在工廠車間里勞動的工人、外籍移民工人,沒有生產資料而僅僅靠工資生活的人們,從所謂中產階級跌落下來的人們,都屬于工人階級。工人階級隊伍在擴大。
至于第三世界,在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中,到處經歷著《資本論》所說的“生產者同生產資料徹底分離”、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被以剝削他人的勞動、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所排擠”的過程,還應該加上勞動者的公共財產被掠奪、勞動者公有制被資本主義私有制所排擠的過程。這是一場真正的全球浩劫和“圈地運動”。破產的農民和其他小生產者,過去在勞動者自己企業工作的勞動者,過去與世隔絕的原住民和部落民,一切使自己從屬于資本主義關系的人們,無論就業或是失業,都屬于工人階級。在這個意義上,工人階級隊伍更在擴大。
因此,西方全球化的過程,不能不是資本主義全球化和反資本主義全球化同時存在,工人階級隊伍擴大和工人階級、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斗爭全球化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看到美國和西歐國家的不和,看到美國國內的分裂:政權和人民的分裂、富有者和貧困者的分裂、種族分裂、共和黨民主黨兩黨分裂和各自的分裂,新自由主義分裂出新保守主義,現在是新保守主義也在分裂了。
西方出現一大批清醒地認識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給人類帶來災難事實的學者。他們看懂了:歷史不是資本主義、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的朋友。但是世界歷史運動的前景何在,就眾說紛紜了。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2005年10月16日發表一篇《世界面臨新的黑暗時代》,說“快樂世紀可能以一個新的黑暗時代告終。在這個新的黑暗時代,無知將取代知識,戰爭將取代和平,疾病將取代健康,而饑荒將取代肥胖。”他說的是有產者的“快樂世紀”及其“以一個新的黑暗時代告終”。對于工人階級、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來說,正是在他們的“快樂世紀”,被剝奪取得科學知識的權利,陷入戰爭、疾病和饑荒。
德國學者烏爾里希·杜赫羅《全球資本主義的替代方式》,對新自由主義全球罪惡的揭露和聲討是有力的,但是關于未來,卻主張實現《圣經》的目標。教會人士加入反對資本主義的斗爭,特別是拉美一些底層教職人員發揮著重要作用,這是有積極意義。不過歷史顯然不會以《圣經》為目標。
在美國學者沃勒斯坦看來,資本主義已經處于它的末代,未來將是一個充滿混亂而又不斷地探索新的世界秩序的時代。
各國的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社會主義者在艱難中繼續戰斗。巴黎的馬克思大會、倫敦的馬克思大會、紐約的社會主義者大會、世界共產黨人不同范圍的會議,到處看到他們的身影。馬克思、列寧、毛澤東、卡斯特羅、格瓦拉的畫像,總是出現在各國人民示威游行的隊伍中。這里有他們的信仰和理想。俄羅斯一篇文章這樣講到列寧:
對于未來,列寧的意義巨大:他創造了一個沒有奴隸、天下大同的神話。他的偉大蘊含于對太陽般光芒萬丈的未來的構想以及實現這一構想的決心。正是在革命進程中人們獲得了巨大的滿足:推翻舊政權,應歷史的邀請,人們將依靠自身的力量創造自己的命運。從今日的立場出發指責列寧的“鐵與血的時代”是不公正的。如今列寧再次出現在全球的議事日程上,因為他為之獻身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4]
這不奇怪。馬克思主義本身,就是關于全世界無產者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學說,用列寧的話來說,就是“唯一科學的歷史觀”。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馬克思主義是唯一科學的全球化理論。
但是與其說現實為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和生命力提供了新的證明,不如說它就活生生地存在于今天的現實之中。與其說馬克思主義在書齋里得到發展,不如說它在各國人民的探索和斗爭的實踐中得到發展。
美國《每月評論》的一篇文章寫道:
社會主義不僅僅存在于薩帕塔主義對人生來所具有的權利的斗爭中,而且還存在于玻利維亞人民對水資源和其他基本設施的私有化的抵抗方面。它在為土地而斗爭和抵制在沿河建立數以千計的水壩的印度拿馬達人民中得以發展壯大。它激勵著巴西、委內瑞拉和印度的人民。它在古巴為生存而進行的長達半個世紀的頑強斗爭中得以顯現······
成為薩帕塔主義者的墨西哥農民很少讀過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更不用提盧卡奇和葛蘭西了。他們不是為實現辯證唯物主義的邏輯而斗爭,而是為了獲得耕種土地的權利而斗爭。[5]
世界歷史運動進程給予我們一些什么啟示呢?
(1)應該從正在創造歷史的那些人們的立場和觀點出發,來觀察世界歷史。
(2)歷史沒有句號。無論存在怎樣的曲折甚至倒退,它的客觀運動進程,不會在任何主觀愿望和某種一己私利那里終結下來。
(3)西方資產階級在第三世界國家實行的一切,既不會使人民群眾得到解放,也不會根本改善他們的社會狀況,如馬克思所說,“因為這兩者不僅僅決定于生產力的發展,而且還決定于生產力是否歸人民所有”。
(4)南北矛盾集中于發展問題。
(5)新自由主義不是導致第三世界的發展,而是由于確立和強化國際壟斷資本的全球絕對權利,削弱和剝奪第三世界發展的兩個決定性前提——一個是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一個是人民歷史主動精神——僅僅是在制造反發展,成為當前第三世界發展的最大阻力。
(6)新自由主義教育了人民。人民已經不是僅僅在呻吟、哭泣、怨天尤人中掙扎。西方發達國家運動和左翼社會運動重新勃起。第三世界人民在尋找和開辟自己的發展道路。
(7)第三世界人民是新自由主義制造的災難的最大承擔者。首先是拉美人民,在自己的探索中再次發現社會主義。徹底的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成為一種規律性現象。蘇聯因為失去社會主義而失去國家。戈爾巴喬夫因為背叛社會主義而導致國家解體。在中國,許多民主主義革命家,當把民主主義、愛國主義堅持到底的時候,最終成為共產主義者或者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朋友。黨的老一代革命家朱德、董必武和魯迅、宋慶齡、郭沫若,都有這樣的思想經歷。卡斯特羅也是從反對帝國主義壓迫、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查韋斯、莫拉萊斯也在走上這條道路。蘇聯解體,社會主義古巴面臨空前危機,卡斯特羅的口號就是: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古巴的民族獨立。帝國主義時代的一種歷史運動的規律,正在再度被人們所認識:社會主義救中國,社會主義救世界。
(8)在發展成為當代世界歷史運動重大問題的時候,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自己的社會主義的科學發展觀。
(9)毛澤東同志最具生命力的思想政治遺產是:人民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古往今來,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階級、不同政黨的領導人中,只有他呼喊著“人民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后他再次重申:“我把歷史唯物主義的精髓概括成一句話,叫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
要么黑暗,要么光明,世界歷史運動正處于一個新的十字路口。美國在繼續自己的霸權主義。硬力量和軟力量,航空母艦、巡航導彈和美元,政治、經濟和文化,先進科技和“花花公子”,中央情報局和好萊塢,能拿出來的家當都拿出來了。進逼拉美,肆虐中東,中亞占地盤,非洲搶石油,肢解俄羅斯,陳兵中國周邊,給西歐臉子看,無處不伸手。現在又有消息:對伊朗使用核武器。人民好象真是除了做奴隸或者連做奴隸也不穩之外,別無選擇。
但是這只是事情的一個方面。魯迅先生在黑暗的舊中國就說:中國人失去自信力了嗎?眼睛向下看。魯迅是正確的。人民,世界的絕大多數,正是世界的“光明源”。
十多年來人們一直說,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現在可以說,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工人運動、左翼運動已經開始走出低潮。
[1] 李民騏、朱安東《新自由主義時期的世界經濟》,《高校理論戰線》2005年第7期。
[2] 卡其米耶日·Z·波茲南斯基《全球化的負面影響——東歐國家的民族資本被剝奪》第26頁,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3] 《不讀書時代來了》,《國際先驅導報》2004年8月6-8日。
[4] 《列寧今天對我們意味著什么》,俄羅斯《消息報》2006年1月20日。
[5] 《社會主義的靈魂是什么》,美國《每月評論》2005年第7-8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