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20日晚上7:00,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楊帆先生在北航學術交流廳做了一場精彩的講座。在這場歷時兩個半小時的講座中,楊帆先生圍繞民族主義精神展開思路,縱橫捭闔,深入淺出,內容涵蓋國防產業(yè),臺灣問題,農民就業(yè)問題,民主問題,清朝戰(zhàn)敗的真實原因以及評價毛時代等多個方面,讓現(xiàn)場氣氛高潮迭起。現(xiàn)將其講座思路整理如下:
由于中國不搞民主,結果給90年代成為主流經濟學的新自由主義學派以可乘之機,他們借口“中國不搞民主,我就不愛國”,在其影響下,中國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被邊緣化。邊緣化之后中國人就變的沒有種,軟弱怕死,沒有骨氣。在世界面臨資源匱乏、各國爭相搶資源的背景下,中國就只能被掠奪而不能崛起。因為中國沒有崛起的能力,爭奪資源的背后是國防問題。國防問題是既涉及到國防精神又涉及到國防實力。由于民族主義精神喪失導致國防精神喪失。而國防實力也岌岌可危:一是軍費少的可憐,只占GDP的1.2%(毛澤東時期是40%,鄧小平要求是5%),二是沒有高科技,沒有航空母艦、核潛艇,大飛機,沒有強大的海空軍。
由于沒有國防,這樣就造成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沒法打臺灣。既沒有勇氣、不敢打仗;也打不了,石油,糧食,鐵礦石都依靠進口,一打仗,中國經濟被封鎖就會受不了。
二是犧牲掉民航制造業(yè)來換取美國對日本、臺灣的遏制。由于不敢打仗也打不了仗,為了遏制日本、臺灣,就要依靠美國的保護,所以每年大量的購買美國飛機,實際上是中美雙方做了一個戰(zhàn)略利益交換,中國用民航制造業(yè)跟美國做了一個戰(zhàn)略利益交換。這樣中國民航制造業(yè)等戰(zhàn)略產業(yè)就發(fā)展不起來。而這進一步增加了對美國在防御上的依賴。
那這種情況下應該怎么辦?
一, 對臺灣問題要用以下辦法:
(1)是中國全體公民進行公投表決是否允許臺灣獨立。
(2)對臺灣是封而不打,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封鎖臺灣。
二,對內,要搞民主,防止腐敗。民主不是孤立的,民主是一個制度,有背景,就是民族主義和民生。民主相對于不民主是好事,但是不能脫離背景,不能脫離民族和民生,不同背景下的民主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西方的民主制度是高耗能的,所以他們就對內搞民主,對外搞擴張,掠奪其他國家的資源來維持國內的民主。中國的民主不能離開民生,中國人多,要用節(jié)能型的。所以民主、民族、民生是一體的。要講民主就不能沒有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要把孔子、孫中山、毛澤東三方面的思想融合起來重塑中國的民族主義精神。
三,對外,中國要通過戰(zhàn)爭,發(fā)展國防力量謀求崛起。
(1)必須設假想敵,設日本、臺灣為假想敵。要準備打仗,封鎖馬六甲海峽切斷整個亞洲的石油物資運輸通道。打菲律賓或釣魚島任意其一。練兵,發(fā)展國防技術,提拔干部。
(2)要作好戰(zhàn)略資源的儲備與規(guī)劃,戰(zhàn)略資源主要有水,石油,糧食,這樣真的打仗我們就不怕封鎖。
石油,要儲存,但中國目前石油儲備只有20天,計劃到2010年儲備到50天,這對打仗來說遠遠不夠。所以要作為戰(zhàn)略考慮開始儲備石油。
水,要挖渠、挖湖,炸掉大壩,加速水循環(huán)。水流的速度加快,就相當于水總量增加一倍,同時可以解決環(huán)境污染問題和土地沙漠化問題。要讓洪水泛濫,不讓其流入大海,儲存起這點寶貴的淡水資源。通過挖渠、挖湖就可以解決2億農民20年的就業(yè)問題。同時讓每年幾百萬大學生作為國家后備干部參加三年,不但可以解決大學生就業(yè)而且可以為國家培養(yǎng)干部。
糧食,重新分地,不是承包土地,而是把地送給農民,這樣又可以讓2億農民回鄉(xiāng)種地,生產糧食,準備好3到5年的糧食儲備以應付封鎖。再有就是讓怕死的資本家到中西部,這樣資本自然就從沿海流向了中西部,讓不怕死的農民到沿海地區(qū)挖地鐵,戰(zhàn)時可以做防空洞,和平時期可以做地鐵。這樣既解決了西部大開發(fā)問題,又解決了農民就業(yè)問題。
同時,圍繞民族主義與國防問題楊帆先生對以下幾個問題也做了闡述:
一,清朝為什么會戰(zhàn)敗?
楊帆先生首先破除了西歐中心論的論調,闡明世界歷史從來都是野蠻人打敗文明人,中國從宋朝開始在世界上處于主導地位,類似于今天的美國,當了幾百年的世界霸主。形成了非常先進的文明。但后來盛極而衰。由于民族精神的喪失,沒有勇氣也不敢打仗,結果甲午海戰(zhàn)不但喪失了滅掉日本的好機會,反而被日本給打敗。鴉片戰(zhàn)爭讓5千個英國人打敗了4億中國人。同時楊老師對比了拿破侖攻打沙落后的沙俄的戰(zhàn)例,沙俄上層社會精英以亞歷山大為首不投降,一靠地大,二靠天冷,三靠戰(zhàn)術運用,避其鋒芒,打游擊,切斷其供給等方法,讓拿破侖50萬軍隊有來無回,最后拿破侖只身逃回法國。所以清朝在有錢,有武器而且有孫子兵法各種破敵招數(shù)的情況下竟然失敗了,一是因為清朝腐敗,二是因為中國人沒種,不敢打仗。既不是落后的問題,也不是“中國必敗”等規(guī)律問題,更不是制度問題。
二,怎么看待毛澤東時期與西藏獨立?
毛澤東時期對外是民族主義,對內是高度集權。敢打仗,在毛時期一共打了四仗,一是抗日戰(zhàn)爭,二是朝鮮戰(zhàn)爭,三是越南戰(zhàn)爭,四是中印戰(zhàn)爭而且全打贏了。同時即使作出重大犧牲也要搞原子彈。原子彈一造出來,大國威信就樹立起來了。毛澤東時代是不要脂肪,要肌肉,要骨頭,要靈魂,所以不但世界上其他國家不敢動中國,而且國內的西藏、新疆等信仰宗教的地區(qū)也安分守己了三十年。所以要尊重毛澤東,而且毛澤東總是代表弱勢群體的利益,所以現(xiàn)在只有腐敗分子,既得利益者才說毛澤東壞話,弱勢群體都說毛澤東好。
信仰宗教的地區(qū)跟漢族不一樣,他們信神,由于毛澤東把他們的神給打敗了,所以他們就把毛澤東信仰為比他們的神更高的神,這樣他們就三十多年不敢動。但是后來改革開放,漢族人跑到西藏去告訴他們說毛澤東是人不是神,要用經濟利益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結果西藏人感到受到了玩弄,因此現(xiàn)在西藏獨立勢力日益猖獗。
三,臺灣公投法通過意味著臺灣在法理上已經獨立。
中國允許臺灣“公投法”的通過,其實就是在法理上已經通過了臺灣獨立,臺灣實際上已經獨立了,現(xiàn)在在法理上也已經正式獨立了。為什么?公投是一個規(guī)則,只要承認了規(guī)則,有沒有結果都一樣。這個規(guī)則就是我臺灣獨不獨立,不用全中國人民來投票決定,你們說了不算,只要我臺灣人民自己投票決定就可以了。任何人能獨立都想獨立,不想獨立那是因為沒有可能,有可能的話都想獨立。而真正的公投應該是全國人民一起來公投決定讓不讓臺灣獨立,而不是臺灣人自己決定要不要獨立。臺灣通過公投法的時候中國不打他,等于允許公投通過,就是承認了這個獨立規(guī)則。
而藍綠兩陣營表面上在斗爭,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要臺灣人自己投票決定是否獨立的權力,只不過泛藍認為有這個權力要受限制,要經過議會2/3同意才能提出是否獨立的提案,本質上跟陳水扁沒區(qū)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