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鄰國”戰略破產,蒙古國愿意當中國的戰略伙伴了
張志坤
新班子、新氣象,中國在對外關系上打出了一套異彩紛呈高水平的組合拳,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亮點,是中蒙關系的新變化、新發展,標志性事件就是蒙古國總統烏赫那•呼日勒蘇赫對我國進行國事訪問。通過此次訪問,中蒙雙方簽署十幾份合作文件,包括修建中蒙間第二條跨境鐵路,更重要的是,兩國還發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關于新時代推進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一致同意攜手推進現代化建設,朝著共建和平共處、守望相助、合作共贏的兩國命運共同體方向作出努力。
簡單地說,就是蒙古國又開始向中國靠攏了,要推進同中國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要朝著中蒙命運共同體方向努力。
關于第一層意思,大致上可以理解為中蒙之間已經是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雖然措辭上有所保留,不像中國同其它國家之間那樣來得直接干脆。事實上,中國已經同許多國家都建立了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在這個問題上,蒙古國是后進者,不但比中國周邊的各鄰國滯后,而且也比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都明顯滯后。
關于第二層意思,差不多等于是說中蒙還不是命運共同體,只是要朝這個方向努力而已。眾所周知,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當今中國對外關系的一面大旗,是中國站穩道德與道義高地上的重要載體與平臺。正因為這樣,所以在對外活動中,中國一直以各種形式在各個層面加以推進,諸如地區命運共同體、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自然生命共同體等,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而中國的努力也得到了許多國家的大力支持,積極呼應并推進同中國建設命運共同體的國家與地區已經為數甚多,而蒙古國至今還在這個問題上打擦邊球,這就不免相當地耐人尋味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呢?
根本原因在于蒙古對于中國有根深蒂固的戒心敵意。
首先說,蒙古國曾經對中國并不友好
記得2006年筆者到蒙古游覽的時候,擔任導游是兩個講漢語的蒙古國女孩兒,在導游的過程中,她們屢屢遭遇當地人惡語謾罵,說她們在給中國人當狗。這樣的情景既令人詫異,也讓人憤怒。進一步了解,這并不是個別現象,強烈的排華厭華及仇華情緒始終都彌漫在蒙古社會上下,從過去到現在都是如此,原因無它,就是因為歷史上中國人曾經把蒙古在中國的統治地位掀翻,把他們從中原趕跑了。而這就成了中國的大罪過,為蒙古國的人所永生不得原諒了。
其實,蒙古國的歷史驕傲也好,歷史仇恨也罷,并不真正代表整個蒙古民族,真正的蒙古民族及其文化在中國,無論是文字、語言、文化,還是人口數量規模,真正的蒙古民族生活在中國,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蒙古族才是蒙古民族真正的代表與體現,至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中國蒙古族更是把外蒙古甩下十萬八千里遠,這樣的狀況更使得蒙古國上下對中國更加憤懣生恨,他們干脆不承認中國的蒙古族同他們是一個民族,這已成了蒙古國民的共識。
其次,蒙古曾經戰略上對中國并不信任
自從外蒙古脫離中國獨立成國以來,蒙古國一直苦心孤詣地要同中國拉開距離,很怕中國有朝一日將其收回吞掉。實話實說,如果真有這一天的話,外蒙古那不到三百萬的人口很快就會融合融化到幾千萬中國的蒙古族之中,這在外蒙古看來,就是亡國滅種了。因此,歷史上蒙古國大部分時間都極力向北面的蘇聯靠攏,冷戰時期被國際上普遍視為蘇聯第十五個加盟共和國,國家內外上下都高度蘇聯化,以至于直到今天外蒙古文字都還使用基里爾字母來書寫拼讀,而把自己祖先的語言文字丟個一干二凈。
因此,自外蒙古獨立以來,蒙古國一直都刻意保持同中國的距離,蘇聯解體之后也是這樣,盡管中國市場對蒙古有強烈的吸引力,來自中國的資金與技術也愿意開拓蒙古市場,但蒙古總是用各種辦法加以遏阻,無論是鐵路還是公路,寧可舍近求遠、繞道而行,也不同中國同鏈接軌,資源礦產開放利用更是嚴格限制,能躲開中國的就一定要躲開中國,方方面面都對中國表現出極大的不信任。
最后,努力尋找“第三鄰國”
正因為這樣,所以冷戰結束以來這個內陸窮國最大最持久的國家戰略,就是尋找所謂的“第三鄰國”,因為過去的戰略主人作古了,依仗俄羅斯當新的拐棍還很不順手,對中國又是這般復雜扭曲的心態,于是就拼命去尋找什么戰略上的“第三鄰國”(參閱筆者2010年文章《站在十字路口上的蒙古——向北向西還是向南》),找來找去當然就是美國及美國所率領下的西方集團,其實就是戰略上要“挾美自重”而已。于是乎,相當長一個時間里,蒙古同美國打得火熱,什么“可汗探索”年度聯合軍演,多國維和演習,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等,政治、軍事關系都搞得熱鬧非凡,同日本、北約等也是這樣,這些東西也都成了蒙古的親朋好友,蒙古國在政治上也高度民主化、西方化了,儼然成了西方世界的一員,好像“第三鄰國”戰略也因此大功告成了一般。
但是,現在這一切都煙消云散、泡湯流產了,在全球局勢大動蕩、大改組的強烈沖擊之下,蒙古國如今總體上說是走投無路了。
一是蒙古的“第三鄰國”戰略完全破產了
發展“第三鄰國”,總得有鐵路、公路等實際的運輸通道才行,不管網絡信息技術多么發達,實打實的米面糧油等生活生產必需品以及礦產品畢竟不能用無線電波來傳送。在美俄關系還過得去的時候,讓俄羅斯充當蒙古與“第三鄰國”之間的通道還勉強,可現如今俄羅斯同美西方集團兵戎相見、大打出手了,就不可能再提供這樣的服務,并且在可展望的歷史時期內都是這樣。也就是說,俄美關系破裂,蒙古經過俄羅斯發展同西方的關系道路徹底斷絕
二是“第一鄰國”在戰略上也岌岌可危
蒙古國戰略概念中的第一鄰國顯然是俄羅斯。出于地緣完全與戰略空間的考量,俄羅斯對蒙古也有明顯的戰略情懷,普京訪問蒙古曾經在俄羅斯國歌奏響的那一刻流下眼淚,就說明一切。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蒙古依然視俄羅斯為靠山,很多時候都指望俄羅斯幫忙渡過難關。可是現在俄羅斯也自顧不暇、自身難保,哪里還有可能為蒙古支起一把傘來遮風擋雨呢!“第一鄰國”也發生了戰略層面的危機,這已經是蒙古國不得不面對現實。
“第三鄰國”戰略破產了,“第一鄰國”戰略也不行了,蒙古的出路只能是“第二鄰國”,如果蒙古國能做到獨立自主、自給自足還好,可這個落后的牧業國恰恰做不到這一點,限于先天以及特定的地理環境,怎么努力也做不到,除非回到原始游牧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就只能同中國搞好關系。正因為這樣,所以此次蒙古國總統大張旗鼓訪華,雙方終于能遂行諸多實際有效的具體行動了,甚至在一條通向中國新鐵路開通的儀式上,蒙古總理感慨地說,不能再重復可悲的錯誤,大有實迷途之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之狀。
蒙古國愿意同中國攜手,愿意當中國的戰略伙伴,不管真的假的,都是一件大好事。中國所要做的,第一,要充分利用這個難得的機遇,加強同蒙古的全面聯系。多年來,一方面是蒙古刻意要拉開中蒙之間的距離,一方面又是蒙古有很多人都來華留學做生意,其上層社會尤其如此,中國對于蒙古的吸引力強大到當局擋不住的程度。現在,蒙古國同中國拉關系套近乎,今后就更不能公開反對加強中蒙之間的全面聯系了,中國應借此機會大力發展各個層面的中蒙關系;第二,要充分挖掘蒙古國的資源潛力。這個土地遼闊的高原國家擁有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是銅礦等金屬資源為中國所急需。
搞“新復興政策”的蒙古現在急切要通過開發礦產資源來實現經濟發展。一方面急賣,一方面急需,如此融洽的買賣天下少見,應該最充分的開發利用起來;第三,要注重同俄羅斯的協調溝通。搞定蒙古,離不開俄羅斯,也不能因此引發俄羅斯的不良反應,這對中國而言得不償失。發展同蒙古的關系,倒是完全不必看美國的臉色,霸權的臉色越難看,越證明中國做對了。如果白宮當局對中蒙關系不以為意,那反倒說明工作很不夠或不到位了。
見微知著,蒙古國與中國合作并非偶然,這是隱約可見全球戰略格局新組合的一部分,中國應不遺余力拓展自己的戰略活動空間,而蒙古則屬于近水樓臺,非常難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