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戰”進入實戰化階段
劉半甜
網絡戰爭的毀滅性已經堪比核戰爭,單靠民間黑客組成的烏合之眾將不再有任何抵抗之力。
11月4日,美國國防部網站宣布,美國網絡司令部已擁有全面作戰的能力。
這個應對網絡攻擊的部門是2009年6月由美國國防部長蓋茨下令組建的,定編為1093人,歷經近一年的彷徨,于5月21日宣布正式啟動。
一直以來,美軍各部門都在網絡領域獨立作戰,而網絡司令部將統一管理,整合海軍陸戰隊網絡司令部、第24航空隊、第10艦隊和空軍網絡司令部,這標志著美國的網絡戰已經“從理論走向實戰”。
中國互聯網研究學者東鳥的新作《中國輸不起的網絡戰爭》也于2010年11月出版,書中聲稱:從16~19世紀的殖民戰爭到20世紀的“冷戰”,再到“9·ll”之后的反恐戰,戰爭的形態不斷升級;能源戰爭、貨幣戰爭、文化戰爭,戰爭的焦點不斷轉移。這一切,隨著互聯網無限延伸到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將全部囊括在無孔不人、無堅不摧的網絡戰爭之中。
這不是電影!
在好萊塢電影《虎膽龍威4》里,恐怖分子利用電腦黑客編寫的程序,控制了交通網絡、股市、電視廣播和電力網絡,讓股市交易陷入了癱瘓、電力供應被中斷、并且制造了白宮被炸的假象,在國慶日當天讓整個美國處于癱瘓狀態。
這還真不只是電影虛擬的情節。
2009年的國慶日,美國和韓國的許多政府機構和商業網站遭遇攻擊,就連紐約證交所的網站也遭了殃。事后,許多美國業界人士懷疑這次攻擊是朝鮮所為。許多智囊提醒說,如果連朝鮮這樣一個經濟落后、處在國際社會邊緣的國家都能夠發動這樣的網絡攻擊,可見其他國家要發動網絡戰,其威力將有多么可怕。
在美國眼中,中國是黑客大國,也是網絡戰場上最大的潛在敵人。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機事件發生后,中美黑客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網絡大戰。
自4月4日開始,美國黑客組織PoizonBOx不斷襲擊中國網站。中國一些黑客組織則在五一期間打響了反擊戰,美國當地時間5月4日上午9時到上午1l時15分,美國白宮網站在中國黑客人海戰術的攻擊之下,被迫關閉了兩個多小時。
2007年,美國遭遇了“數字珍珠港事件”,據說正是這次事件讓國防部下定決心建立網絡司令部。
據美國方面事后描述:“一些不明來源的外國力量闖入國防部、國務院、商務部、能源部和國家航空航天局網絡系統,他們幾乎進入了所有高技術部門、所有軍事部門,下載了海量信息。2007年大約丟失了一座國會圖書館那么大存量的政府數據,這是一場嚴重的襲擊事件。”而有些外媒稱,這也是中國黑客所為。
最近全球的一系列戰爭和軍事爭端——比如俄羅斯在2007年與愛沙尼亞發生的爭執、或者在2008年與格魯吉亞發生的沖突,都伴隨著以對方政府及金融網站為攻擊目標的“網絡戰爭”。
2007年4月26日晚上lO時左右,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愛沙尼亞政府網站突然被電子信息淹沒。盡管有防火墻和專人應付這類突發性事件,但防線還是輕易地被攻破。
隨著攻擊次數呈指數式增長,被攻擊的網站迅速增加到好幾百個,包括政府、銀行、新聞媒體和大學的網站都未能幸免。
愛沙尼亞國防部長阿維克索同年6月在巴黎的一場國際會議上說,愛沙尼亞事件是“沒有被注意到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所謂的“網絡戰爭”始終不曾發生過,因為至今都沒有證據表明,過去的數次大規模網絡攻擊是由國家發動的,還是僅僅是一些網絡用戶憤怒的報復行為。
另一場軍備競賽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國防部在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多個軍事基地內擁有超過1.5萬個辦公網絡。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而這些網絡每小時就要被來自外界的網絡偵探“探查”超過25萬次。
美國聯邦調查局在2007年公布的一份報告聲稱,有108個國家至少擁有一些網絡作戰的進攻實力。人們普遍猜測,隨著一些國家在硬件和軟件方面建立了先進的攻擊能力,一場網絡戰爭的“軍備競賽”正在秘密展開。
如今從美國到歐洲,再到東亞,世界各國都開始加強網絡戰的攻防實力,美國和北約已開始建構網絡戰司令部、多國網絡防線、網絡戰專門部隊,甚至是網絡戰的武器。愛沙尼亞在遭到網絡攻擊之后,迅速強化本國的網絡戰爭水平,現在甚至已具備出口網絡戰攻防“武器”的實力。
與常規戰爭不同的是,網上不存在國家邊界,而什么樣的行為才算構成戰爭,似乎也說不清道不明。既然是承擔作戰任務,就直接牽涉到今后的網絡戰爭應該怎么打的問題。為此,美軍網絡司令部的首要任務就是,抓緊時間出臺網絡交戰規則,以便美軍根據不同情況做出不同反應,防止“誤打誤撞”卷入一場不該發生的網絡戰。
對于網絡戰爭,各國最擔心的是黑客干擾或破壞金融網絡、電網、交通系統或者電視網絡,任何工業和經濟部門如今都離不開網絡,要確保這些系統安全,第一步就是要確保它們內部的小網絡同全球互聯網毫無任何連接。然而,即使這些系統與互聯網處于分離狀態,在很多情況下,也難逃厄運。
由馬來西亞倡議的“國際反網絡威脅多邊伙伴聯盟”(Impact)在2008年5月成立,作為一個各國政府就網絡問題進行有效對話的平臺,卻至今還不能制定一個為大家都接受的行為準則。
網絡戰爭可以攻擊什么地方,不能攻擊什么地方,這些都很難敲定,討論現代戰爭規則的《維也納公約》和《華沙公約》的簽訂都花了數十年才達成協議,所以各國對于網絡戰爭的協議也將需要更漫長的時間,在此之前,網絡領域的國家爭端依然處在無原則狀態。
2010年7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信息保障基地宣告成立。有海外媒體認為,這是解放軍建成的首個“網絡戰基地”,是中國在信息戰時代加強數字安全的努力。
成立執行特殊任務的新型部隊,這在過去肯定是高度的軍事秘密,按照“國之利器不可示人”的古訓,絕對不會見諸報端。然而,這次成立信息保障基地的消息,由《解放軍報》,中國國防部網站正式發布,并披露總參謀長陳炳德率總參首長及四總部有關領導參加會議,這在中國軍方也是極其罕見的。
雖然外媒一直在散布互聯網領域的“中國威脅論”,但《中國輸不起的網絡戰爭》一書通過大量事實和案例讓我們思考,在全球蜂起的網絡戰爭中,中國到底有沒有取勝的實力。
在未來的網絡戰爭中,面對其他國家的“精銳網絡部隊”,單靠民間黑客組成的烏合之眾將不再有任何抵抗之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