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相與謊言之間——從伊拉克戰爭報道看西方傳媒價值取向的虛偽性
受眾是新聞事實的見證人,也是新聞傳媒最有說服力的檢驗者。伊拉克戰爭使美國成為新世紀全球傳媒的焦點。在這場人類歷史上最新的戰爭中,技術處于領先優勢的西方傳媒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人們通過各種全球和區域電視媒介對戰爭前沿的直播報道,真切地“看”到了硝煙彌漫的戰爭場面,“聽”到了呼嘯而過的槍響炮轟,“讀”到了一個個活靈活現的悲壯故事……媒體成為這場戰爭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從而強化了老百姓對戰爭局事和國際大事的特別關注。
吸引受眾和影響輿論是新聞力量的體現,而構成這種力量的核心,是新聞價值。新聞價值作為一種社會觀念和意識形態的產物,判斷的標準是客觀的,但又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總是要受到一定社會利益和政治制度的制約。不同的新聞價值觀對新聞價值的認定和選取,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和作用。
美英等國家的大眾傳播媒介,對這場戰爭報道采取“國家干預、政府控制”的新聞政策,強調用傳媒工具來干預和控制人的行為特別是政治行為。這場“黑白分明”的戰爭“畫面”背后,美方媒體站在了“一邊倒”的立場上,表現出種種違背新聞客觀規律和受眾意志的傳播方式。好在反戰的受眾者是理性的,對傳媒和新聞報道者進行著真理性評判。面對血腥殺戮與反戰呼聲,面對事實真相與傳媒謊言,人們沒有放棄選擇的權利。
縱觀美國等西方媒體對伊拉克戰爭報道,可見美英聯軍當局周密謀劃的痕跡,看似“及時、客觀、公正”,但透過現象看本質,我們不難發現西方傳媒新聞價值取向的虛偽性和欺騙性。
一、“強權理論”讓新聞“失去自由”
美英聯軍繞開聯合國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打擊,不是一次突發性的軍事行動,而是謀劃已久的強權戰爭。伊拉克戰爭爆發后,許多國家政府發表聲明,質疑這場戰爭的合法性和正義性,強烈呼吁停戰或減少戰爭的人道主義災難。雖然戰前的和平呼聲最終沒能擋得住美英聯軍的腳步,但世界各國的反戰運動風起云涌。因此美國承受了來自國際社會的巨大壓力,一方面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外交努力沒有取得效果;另一方面全球各國的民眾都不斷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和對伊拉克人民的同情,甚至美英本國國內反戰的呼聲也此起彼伏。
為了爭取更多的支持,為了在“道義”上不至于輸到底,美國急切需要借助傳媒的力量,把自己的“高音”更快、更巧妙地傳到世界各地。所以他們在這次戰爭中調整了自己的“新聞戰略”,把“寶”押在傳媒上,制造“強權理論”,稱其為“正義的解放戰爭”,是“行使正當的執法權”。于是美英等國的媒體也就緊跟官方,幫助制造侵略伊拉克的口實,偽造各種新聞和證據。
美國軍方對記者在戰地采訪做出了嚴格限制。比如,五角大樓為500多名美國記者制定了長達12頁的戰地“采訪須知”,做出了“三不準”規定,即“不準問美軍和英軍的傷亡情況;不準問與目前的軍事行動有關的問題;不準問與今后軍事行動計劃有關的問題。”電視臺拍攝的戰爭內容必須獲當局認可,否則將隨時可能被五角大樓下令關閉。
在強權政治的干預下,即使是美國的資深傳媒人,也要按當局的意志去“發揮輿論作用”,而不能寫出客觀報道,說出真實情況,否則便會遭到嚴厲制裁。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資深記者彼得.阿內特,因為在一次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接受伊拉克電視臺采訪時說:“由于遭到伊拉克的抵抗,美國的初步作戰計劃已經失敗,美國的戰略規劃顯然沒有料到伊軍的抵抗如此頑強。”此前,他還報道了美英軍隊轟炸的一個所謂的“生化武器工廠”,實際上是巴格達的一個生產嬰兒奶粉的工廠。他的這些“個人觀點”成了他被NBC開除的唯一理由。一位名叫斯馬克爾美國記者專為美國《科學箴言報》和英國《每日電訊報》寫稿。
他對美國有線新聞網的一次訪談觸怒了美國軍方,美國國防部指責他泄露了在伊拉克作戰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情況,危及了“國家安全”,當即被美國軍方趕出了的伊拉克戰場。
二、“新聞壟斷”引導受眾誤入“陷阱”。
美國從發動的伊拉克戰爭那一刻起,就對傳媒進行嚴格的控制。除美英等少數傳媒外,其他記者無法采訪前方新聞,所有途徑幾乎都被堵塞,自然無法直接得到真實的前方消息。其實,美軍所不準的內容正是廣大受眾所關心和希望了解的內容。
美英發布戰爭新聞都來源于隨軍記者,發布于美國權威的有線電視網CNN等幾家媒體,使軍事政治全面覆蓋成為美英引導全球的主要媒體。美軍當局以各種理由,限制“反戰派”媒體記者進入戰區采訪。
中國香港鳳凰衛視兩名隨軍記者被逐出美軍軍營就是例證。戰爭打響的前一天,鳳凰衛視兩名記者隨軍來到科威特北方多哈地帶采訪。晚上突然有四五名美國士兵闖到他們住處,要求他們立即離開。兩記者十分震驚,詢問原因,但美國士兵們表示只是執行命令,不清楚原因。最后士兵不僅沒收了他們的臨時采訪證、工作電腦、膠卷、錄像帶,而且連兩人的生活用品都被細細地檢查了一遍。鳳凰衛視記者當即找到軍中負責新聞的官員,結果被告知他們違反了軍方新聞中心的“五十條規定”,拍了邊境鐵絲網和美軍軍人的生活照片。
兩名葡萄牙記者和兩名原籍法國的以色列記者,因為美國軍方怕他們“泄露戰爭秘密”,而遭到了駐扎在伊拉克的美軍扣押四十八小時,釋放后被驅逐進入科威特。兩名葡萄牙記者稱,他們被美軍扣押期間遭到了虐待。
實行“新聞壟斷”的目的不言而喻。戰爭的進程只能由美英操縱,對自己有利的消息,他們就大肆公開報道,甚至添油加醋或者無事生非;而對美英不利的消息他們不是默不做聲,就是“扭轉視角”,讓人不知真相,引導受眾掉進一個個“輿論陷阱”里。為此,一些反戰人士對美英的新聞網站進行了強有力攻擊,不少國家還發起了抵制美國影視的活動。
三、虛假新聞變成一種“戰爭武器”
事實是新聞的本源,是新聞發現的基礎。伊拉克戰爭新聞控制的"把關人"是美國政府,而他們的“國家利益”,則是新聞控制的命脈。“美國至上”的傳播理念,成為進行新聞控制的根本指導思想。因此,他們認為新聞傳媒必須服從和服務于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實際上,美國把大眾傳媒當作另一種“戰爭武器”來“殺傷”對方。
滿天飛傳的謠言,主要是用以打擊伊拉克軍隊的士氣。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夕,英國媒體突然報道說伊拉克副總理阿齊茲已經“叛逃”到北部的庫爾德地區,但阿齊茲很快在巴格達親自主持了新聞發布會,讓這一虛假的報道不攻自破。戰爭爆發的當天,西方媒體稱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第一波的空襲中已被“炸死”,兩個兒子也無一幸免,又說的是副總統拉馬丹也被“炸死”。結果這些報道隨著薩達姆和拉馬丹在電視上的出現而變成了虛假的消息。《紐約時報》說伊拉克第51機械化步兵師的師長率領數八千人在巴士拉前線不戰而向美英聯投降,沒有投降的殘余部隊已全部戰死。但次日伊拉克新聞部就反駁說,伊第51師仍在同美軍進行激烈戰斗,該師師長特地在“半島”電視臺露臉。
受眾普遍認為,美英的戰爭新聞充滿了揣測和政府散布的“利好信息”,人們從電視、網絡或報紙上看到的并不是事實的全部,只得美英方面的說法。而這些都不符合新聞的客觀標準。比如,CNN、福克斯電視臺、全國廣播公司等都曾預測將有大量伊拉克共和國衛隊成員向美英聯軍投降,然而事實是,迎接聯軍的是一輪又一輪的頑強抵抗。這些“預測消息”在事實面前,都成了“真實的謊言”。
四、“新聞良心”在戰爭中受傷
西方一些電視臺報道伊拉克戰爭時,大量畫面都是美英聯軍的進展情況,反復播放美軍受訓的片段,以及一些全副戰斗裝備的美英記者。而對遭受轟炸的村莊,血淚縱橫的伊拉克婦女和兒童,則一概不播或一晃而過,美國一些電視臺還反復播放美英聯軍對伊拉克戰俘進行搜身的清晰畫面,與歐洲、亞洲等地以大篇幅報道軍民死傷截然不同。西方媒體“有選擇性”的報道,尤其是回避伊拉克平民傷亡情況,引起許多正義百姓的懷疑和不滿。
倫敦一位市民對《泰晤士報》說:“我們國家的問題在于電視和報紙。它們不披露真相,閉口不談真正發生了什么。”美國曾出現了一批與眾不同的示威者,他們的口號不是“停止戰爭”,而是“要媒體講真話”。一些反對戰爭的民眾多次聚集在美國芝加哥市中心,有人以漫畫形式抨擊世界三大知名廣播電視媒體在伊拉克問題的相關報道上缺乏客觀公正,只是充當了“美國政府的保護者”角色。
據香港媒體引述法新社的報道指出,美國傳媒被批評在報道中大量加入所謂“愛國主義”的感情色彩,例如前線記者用“我們”代表美軍,報道明顯“偏頗”,犧牲了新聞的公正、客觀和中立原則,打擊了媒體自身的公信力。
比如,24小時新聞頻道MSNBC公司經常大特寫烈日下的美軍、戰斗直升機和隨風飛揚的美國旗,在畫面上刷出“我們心系他們”的語句。CNBC也不時亮出“愿我軍平安歸來”的標語。
有國際學專家指出,美國傳媒的此種表現,是因為它們將自己界定為“報道美國參與戰爭的美國新聞機構”。因此“不惜付出任何新聞代價”。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系教授奧弗霍爾澤認為,美國傳媒以為這樣做會得到認同,實情卻是輕蔑了新聞的原則。她說:“這直指傳媒公信力的問題,我們應該不偏不倚地報道。”
美國傳媒的良知在戰爭中“受傷”。這是美國戰爭的需要。對說真話的媒體,美英當局就表現得并不“友好”,一方面加以指責,另一方面進行報復打擊。因為報道美國“911事件”和阿富汗戰爭而出名的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在報道這次伊拉克戰爭的過程中,基本上做到“客觀、公正和平衡”。針對西方媒體很少報道的有關伊拉克平民傷亡的情況,半島電視臺始終沒有放過哪怕只是一個平民被炸死或炸傷的鏡頭。不僅播出全世界反戰示威游行的消息,各地反戰人士的正義之聲,而且還一場不落地播出美英兩國首腦及有關高官的一切相關活動和記者招待會。先后獨家采訪了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爾斯、英國執政黨黨魁等“主戰派”頭面人物。“半島”敢與西方媒體“叫板”,對它們的一些失實新聞進行了“反方向”報道,保持了對戰爭報道的公正性和全面性。正因為此,“半島”遭到了西方一些別有用心“黑客”的襲擊,美英聯軍發言人也一次次的“憤怒指責”。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美英聯軍還把槍口對準了在伊拉克報道戰事的各國新聞記者。他們公然對記者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實施轟炸,造成多名記者喪生。據報道,伊拉克戰爭中先后有10多名新聞記者喪生或失蹤。國際新聞工作者聯合會和世界各國媒體對美英傷害新聞記者的惡劣行徑,表示了強烈憤慨和譴責。
綜上所述,伊拉克戰爭不僅對發達的西方傳媒超群實力和傳播水平是一次“實戰”性展示,更重要的是,對他們新聞價值觀也是一次“貨真價實”的驗證。美英等國家所謂的“新聞自由”和“新聞社會責任論”,其實是為自身政治和利益服務的,具有明顯的階級性、虛偽性和欺騙性。
(作者系湖北《三峽商報》副總編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